望著遠方油然而生的雲朵
有些未經剪裁的感受
想向你透露
世界的擴延乃一封閉的幾何圖形
像狂飆的小號手那樣不可捉摸
我含著詩的簧片
不顧形象地吹奏未來的明天
歡迎進入古今並行的詩詞異想世界
本書特色
◎一位持續發表作品的新生代詩人,累積八年代表作品集。
◎融新詩與唐詩、宋詞於一爐,表現出創作的多元面向,給予愛詩者多變的心靈滋味。
◎封面孤寂沉靜,內頁清爽大方,引導讀詩人進入品詩的心世界。
作者簡介:
聶豪,筆名煙霞舊主人(古典詩詞)、莫問狂(現代詩)。一九八八年生,從高一開始寫詩,詩齡八年。行動讀詩會成員之一。作品散見於吹鼓吹論壇詩刊,乾坤詩刊。
章節試閱
歌者
在提早打烊的歌劇院
她對著空無一人的觀眾席賣弄自己的歌藝
生活中瑣碎的細節
在她泛青的歌聲裡浮現
我壓低帽沿,隱身幕後
任憑時而優美時而莽撞的歌
衝擊我的思緒
她視我為經紀人
我耐心地幫她打理荒廢的夢境
以及走私菸草和皮草必要的手續
負疚的花吐露了夜的實情
在夜的面具下,她還不習慣戴著手套歌唱
呵,她還不知道自己的名字是夜
就像美從不以美的真面目示人
我跟在她裙襬後面,沿路收拾
從她披肩的流蘇脫落的亮片
永無止盡的枝蔓托著
整座歌劇院,避開空中的浮雲與飛鳥
像憂愁的熱氣球般冉冉上升
當我輕喚她,夫人
她驚訝的眼神是一條銀色小魚
落在散亂的夜柔和的髮絲當中
賣翼者
賣翼者為我們帶來猜謎的快感
他在溪邊的樹林釋出一群鴿子
業餘的攝影師說那是和平之愛
他在大廈的頂樓放飛一隻蒼鷹
孤獨的夜貓子說那是殘暴之心
旁觀的我暗生懼意
他擁有獵捕一切的能力
最大的自由也不過如此
既然如此,我希望他看看我
有沒有資格被當成鳥來對待
以自嘲作後盾的人
往往拖著一對傷上加傷的翅膀
賣翼者用懷疑的眼光檢視著
激進的我,彷彿赤裸的水果
接受水果刀的解剖
我用柳丁擋住私處
可口的柳丁啊,孵化出最原始的慾望
賣翼者不得不將我納入他的旗下
殘星
燭台上的火光
以各種形式呈現我們的臉龐
有時是蘭
有時是殘星
無根的聲音
迴盪再迴盪
直到飄渺的遠方
被偶然的船發現
你就是我一無所有的過去
我就是你不可重複的未來
時間將置我們於何地
與一顆石頭無關
一把狠心的傘
遮蔽了天空 美在落下
美在不由自主的流動
沉默的神啊
減字木蘭花
長歌對酒,落拓江湖情不朽。漫漫紅塵,感月吟風又一春。
由來夢覺,獨倚小樓聽濩索。與世無爭,泛棹蒼茫渡此生。
念奴嬌 聽琴
琴中別趣,共清茶濁酒,禪心安逸。
十指道弦增險韻,或拂或勾沉溺。
角羽宮商,春花秋月,盡入淒涼律。
廣陵方絕,七賢杯盞狼藉。
幾度日月輪迴,一刀驚夢,天地風雲疾。
袍袖翻飛如鳳翼,電閃雷轟相激。
玉碎崑山,龍騰霧裡,鬧處歸岑寂。
猶聞仙女,帶來仙苑消息。
歌者
在提早打烊的歌劇院
她對著空無一人的觀眾席賣弄自己的歌藝
生活中瑣碎的細節
在她泛青的歌聲裡浮現
我壓低帽沿,隱身幕後
任憑時而優美時而莽撞的歌
衝擊我的思緒
她視我為經紀人
我耐心地幫她打理荒廢的夢境
以及走私菸草和皮草必要的手續
負疚的花吐露了夜的實情
在夜的面具下,她還不習慣戴著手套歌唱
呵,她還不知道自己的名字是夜
就像美從不以美的真面目示人
我跟在她裙襬後面,沿路收拾
從她披肩的流蘇脫落的亮片
永無止盡的枝蔓托著
整座歌劇院,避開空中的浮雲與飛鳥
像憂愁的熱氣球般冉冉上升
當我輕...
作者序
無論從哪種意義上來看,我都是一個不太會說話的人。於是當內心有某些或深刻或幽微的感觸無法順利宣之於口時,詩,就成了我和世界之間溝通的媒介。我企圖將自己所感所想的一切,託付於詩,讓那些字與字之間互相碰撞製造出的莫名聲響,為我傳情達意。
我甚至試著給自己的文字加上諸多限制,相信大部分讀者並不樂見這樣的風格,尤其是佔了本書一半篇幅的古典詩詞。但如果你是對華夏古老的文化抱持某種憧憬的讀者,那麼相信你會很高興在我的古典詩詞中看到許多前人的影子。
同時在一本詩集中放入現代和古代的詩體,是否是一種鄉愿的媚俗?我如此自問著,但相較於這個形式上的問題,我想我必須問自己一個更根本的問題,即是:「為什麼要寫詩?」
大陸科幻小說家劉慈欣曾在他的短篇《朝聞道》裡藉由一位物理學家之口向外星人發問:「宇宙的目的是什麼?」而擁有高度文明,從地球人的角度看幾乎就像神祇的外星人憂傷地回答道:「我怎麼會知道呢?」
是啊,我怎麼會知道呢。在寫詩之初,我曾經為了發掘語言的可能性而近乎瘋狂,甚至自認為握有真理的一部份。但後來我知道自己擁有的真理,實際上只是贗品,除非那些世間最聰明的人確定真理能夠被一再地轉述而不失真,否則從今爾後我就只能語帶保留地描述它。
至於讀者,我希望你們能暫時拋下自己的成見與說話的慣性來看這本書。當謬思女神出浴時,無論你我,都只配當一個屏息的侍浴者。
最後的最後,本書能夠出版,有許多人我要感謝,包括一路走來始終無條件支持我的母親和家人,以及我的好朋友們。我也同樣感謝那些曾經傷害我的人。我們每個人都是在自己無法掌控的情況下被拋擲到世上的獨立個體,在孤零的星球上學習如何讓自己以及他人活得更好的方法,縱使有時不能盡如人意,但沒關係,至少我們可以在一個超脫的意念裡安頓身心,而這,也就是我詩中想要表達的全部。
無論從哪種意義上來看,我都是一個不太會說話的人。於是當內心有某些或深刻或幽微的感觸無法順利宣之於口時,詩,就成了我和世界之間溝通的媒介。我企圖將自己所感所想的一切,託付於詩,讓那些字與字之間互相碰撞製造出的莫名聲響,為我傳情達意。
我甚至試著給自己的文字加上諸多限制,相信大部分讀者並不樂見這樣的風格,尤其是佔了本書一半篇幅的古典詩詞。但如果你是對華夏古老的文化抱持某種憧憬的讀者,那麼相信你會很高興在我的古典詩詞中看到許多前人的影子。
同時在一本詩集中放入現代和古代的詩體,是否是一種鄉愿的媚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