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維辛的毒氣室、死亡工廠和大屠殺只是傳說?還是有人對證據視而不見,刻意扭曲篡改二戰歷史?2000年1月,倫敦皇家司法院開審大衛·厄文起訴企鵝出版社及黛博拉·利普斯塔特誹謗一案,法庭連日座無虛席,辯護質詢波瀾迭起,吸引各大媒體關注,牽動所有猶太民眾的心。新世紀的這場審判和當年對德國納粹罪犯的紐倫堡審判一樣意義重大。
英國著名歷史學家大衛·厄文否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納粹對歐洲猶太人的大屠殺,埃默里大學教授黛博拉·利普斯塔特在1993年的《否認大屠殺》一書裡稱他為“*危險的大屠殺否認者之一”。該書英國版出版後,大衛·厄文以誹謗罪將企鵝出版社和利普斯塔特告上英國法庭。英國法律規定,誹謗罪的舉證責任在被告。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追求正義,維護歷史,被告方組織了*流的律師、歷史學家和相關領域專家團隊,開始了漫長而精彩的抗辯之路。為避免審判焦點偏移,律師要求利普斯塔特在審判過程中保持沉默,而厄文不聘請律師,自己出場與被告方的出庭律師針鋒相對激烈爭辯。宣判的前夜,大屠殺倖存者們無法入睡。
這是一本紀實作品,所有法庭對話均出自法庭記錄員的記錄,所有引言都來自作者在整個法律進程中寫下的筆記和日誌,真實、全面而生動地敘述了雙方長達五年的交涉與較量。由本書改編的同名電影《否認》2016年多倫多電影節首映,獲第70屆英國電影學院獎*英國影片(提名),豆瓣高分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