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是,裝飾著花形胡蘿蔔的手作便當
可以是,塌塌米被太陽曬過的微微清香
可以是,花季尾聲散落庭園的凋謝櫻花
平凡的外表下常會蘊含著豐富寶藏,只要您願意將樸石打磨出光采
日常生活美感是顯而易見卻被人忽視的
大多數時候,我們將日常生活當作理所當然,只從日常生活物件中感受到功能性的價值。忽視了日常生活的美感重要性。本書的任務,便是開啟大家的視野,輕鬆擁抱美感生活。
打破美感研究僅存於藝術範疇的窠臼,揭露了美感實與生活密切相關
本書為「美學」著名學者齋藤百合子公認的代表作,全書以平易近人的口吻撰寫,並搭配眾多案例,適合所有思慕著美、追尋著美、渴求著美的朋友們,齊藤教授將會帶領大家一步步從熟悉的事物著手,發掘其平凡之美,一起沉浸於美之中。
培養生活中的美感並非奢侈,卻也不是無關緊要的。「美的力量」對我們的社會生活及世界的影響是難以忽略的!
作者簡介:
齊藤百合子(Yuriko Saito)
齊藤教授於日本出生和成長,其後在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完成其哲學博士學位,並獲該校頒發研究生優異教學獎。她亦是美國羅德島設計學院Frazier優異教學獎的得主之一。齋藤教授在哲學方面的主要研究領域為美學,包括日常美學、環境美學和日本美學。
譯者簡介:
許軒
Hsuan Hsu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博士,專長為觀光餐旅美學、日常生活美學、體驗設計、智慧科技應用及數位教育等。現為實踐大學餐飲管理學系專任助理教授,曾任職於品裕顧問、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會、台灣觀光協會、交通部觀光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習科學學士學位學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景文科技大學餐飲管理學系與世新大學觀光學系等。著有《世界飲食與文化》、《觀光餐旅美學》、《The SAG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ravel and Tourism》,譯作《神經美食學》。
崔爾雅
Erh-Ya Tsui (Asa)
英國倫敦大學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科學科技醫學翻譯暨翻譯科技應用研究所與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餐旅管理研究所雙碩士,專長為翻譯、意識形態、品牌/美感形塑與行銷、消費者行為。曾任職於臺灣大學 - 臺大醫院 - 聯發科技創新醫電研發中心、工業技術研究院與經濟部工業局等等。現為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大學(Imperial College London)哈姆林研究中心研究團隊行政人員與英國倫敦大學大學學院翻譯學在職博士生。
章節試閱
i. 被忽視的日常生活美感特質
儘管這些特質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如此根深蒂固且「掌控著」我們的各類活動,但在美學上我們幾乎沒有任何相關的探討。當然有一些例外的情例,像是個人形象的改造形塑(personal grooming)、藝術的保存和修復、在環境美學中所關心的亂丟垃圾和環境汙染的情形,以及以擁抱讚揚衰老外貌或外觀為主軸的各種特定的美感運動,例如十八世紀英國的如畫美學(picturesque)與日本經典的侘之美(wabi)概念。我將在本章後續段落探討其中一些部分內容。有鑑於在我們日常美感生活裡,對這一重要面向的探究審視相對較為缺乏,我認為Thomas Leddy的探討既不尋常又具有啟發性。 Leddy將他所稱之為的「日常表面的美感特質(everyday surface aesthetic qualities)」(如乾淨、骯髒、整潔、凌亂)被人們忽略的原由,歸因於其缺乏「感知複雜性」,特別是在與於藝術創作中那些更為崇高細膩的美感特質(如「和諧一致」、「優雅」、「平衡協調」)相比之下。根據他的說法,在現代美學中有一根深蒂固的假設前提,即「美感特質應具有複雜的特徵,只有在受到許多訓練培訓之後,才能瞭解透析箇中之意。」5他亦指出有一種性別偏見,是基於「人們對那些被稱之為是『女性從事的工作』所設立的框架」,導致這些日常美感特質無法發展成為一個完整建構的美學議題領域。傳統上,「女性從事的工作」不僅包括清理房子、碗盤餐具和衣服等繁瑣的家務工作,亦包含母親養育子女的角色,並其主要責任便是教育孩子形塑個人形象。
在社會階層地位中,我們亦可觀察到類似的情形,如「那些以這類(清潔)工作活動維生的男性(如垃圾清潔工),其社會地位往往較為低落。」即便是在女性之中,那些以幫他人清理打掃房屋和洗衣來維生的女性(如女傭和女僕),其亦有著較低的社會地位。我們亦可將另一個刻板印象納入此探討,即專業洗衣店過往皆是由中國移民所開設的,以及庭院清理修整工作皆是由西班牙裔(墨西哥裔)移民工人所擔任。
Leddy認為日常表面的美感特質的重要性是值得重視的,因為「許多我們第一次的美感體驗,都與日常表面的美感特質有關」,並且「我們教導孩童要整潔、乾淨、有制序,而不是雜亂、邋遢、蓬頭垢面。」6然而,他似乎同意這些特質並不如更為藝術導向的美感特質那般複雜。我認同他所提出應重視日常表面美感特質的重要性之訴求,但我會用下列列舉的情由來更加強調其重要性是舉足輕重的。首先,儘管從結構上來看,日常表面的美感特質可能不如藝術美感特質那樣複雜,但在某些方面它們可以是非常複雜的,因為他們常常會依不同的情境背景而有所不同。確實,我們對這些日常美感特質都並不陌生,無論是否有受過訓練或有無高雅文化(cultural sophistication),但這並不一定意味著其沒有涉及有趣且複雜的議題。其次,儘管如Leddy所指出的那樣,與這些日常表面美感特質的相關活動或工作,傳統上是由社經地位低的女性與男性來執行擔任,但其實比起專業地藝術創作或作品設計活動,我們絕大多數更多涉入參與這類(有關於日常表面美感特質)的活動。此外,我們所有的人,不論是男性或女性、富人或窮人、受過教育或未受過教育,皆著手清潔整頓自己(的儀容外貌)。因此,不像是藝術,僅有少部分的我們十分熟悉且極少數的我們實際參與創作,日常美感特質實為普世的審美趣味。最後,因著這些日常美感特質與我們的各種日常生活考量完全融合在一起,我們對這些特質的反應往往會轉化為行動,且帶來許多實際的影響後果:在道德、社會、政治和生態各方面。如果日常美感特質即便是缺乏了藝術特質所具有的結構複雜性,在實務上仍然具有重要的意義,這樣的事實本身就足以證明這些特質是值得探討的。我將在本章探討這些有關於日常生活美感特質的議題,包括那些意味著衰老的特質。
II. 日常生活美感特質的構建
事物的變化是一種自然法則,與我們的態度是無相關聯的。然而,事物的「衰退」、「腐朽」、「變髒」或「變得混亂」,這些感知則是來自我們對事物的期許、願望和評價。正如我先前提到的,人們對各種物件/對象的最佳狀態或黃金時期,似乎有一個普世接受的概念模態,而這是因為我們為物件/對象構建了一生命週期歷程,且我們會著迷且深受在巔峰時期的物件/對象所吸引,而過了巔峰階段後,物件/對象便會衰老並退損。
這亦是佛教教育在根本上對這個世界的覺知。第一個聖諦(Noble Truth)即包含各種痛苦苦難的表徵,例如「衰老」和「沒有得到想要獲得的事物」;第二和第三個聖諦是教導痛苦苦難的起源──即我們的「渴望」,並教導如何戒離痛苦──即透過「完全自這樣的渴望中抽離並根除它,當我們屏棄擺脫這樣的欲望,我們即可重獲自由,並毫無依戀。」7也就是說,世事無常且稍縱即逝的本身並不是導致人們受苦的問題根源;苦難是來自於過於人性化的態度。因此,道元禪師(Do¯ gen)在他十三世紀關於禪宗的日本文本中,提醒我們:「當我們摘取花朵,花朵便會凋謝;雜草能毫無忌肆的生長,是因為我們不喜歡它。」8我們一般對花園中凋謝的花朵與雜草蔓長的感嘆,是源於我們珍惜有著盛開花朵且沒有雜草的花園,而兩者對人們而言皆是其最佳狀態。
諸如像是「骯髒」和「混亂」之類的概念,同樣亦是依不同的情境背景而有所不同的。Mary Douglas在她的作品「純潔與危險(Purity and Danger)」中即指出,「灰塵汙垢」的概念實仰賴於某種井然有序系統的存在:「灰塵汙垢」即指一些事物已「脫序或不得其所」。在許多原住民文化中,這樣的系統可能是自然帶有宗教色彩的,但在我們現代的社會中,「避免灰塵汙垢是一個衛生或美學上的議題。」⁹
她闡述道,「灰塵汙垢……永遠不是一個獨特且單一獨立的事件單元」,而比較像是「一個將物質有系統的排序與分類後所產生的「附屬品」,只要這個排序分類涉及將不合宜的元素排除(這個附屬品就會存在)」,其並列舉下列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都非常熟悉的實例:
「鞋子本身並不髒,但將它們放在餐桌上就會感覺很髒;食物本身並不髒,但是將炊具留在臥室裡、或是把食物撒在衣服上就會感覺是很髒的;同樣地,在客廳裡擺設浴室設備、衣服堆疊在椅子上、將應放置於戶外的事物擺在室內、應放置在樓上的事物綁放在樓下、私密內衣物出現在應是外穿衣物的地方,這些亦是同樣的道理。」¹⁰
番茄醬本身並不髒,除非它灑在我的襯衫上。泥土散落在我們廚房裡會感覺很髒,但在下雨的戶外或在有著泥階設計的住所,就並非如此。一堆衣服擺放在洗衣籃或清潔工的工作檯上,並不會讓人感到混亂的感覺,但同樣的情景發生在客廳裡就會感到非常雜亂。一大疊印刷品亂疊在一個回收箱裡,不會引起我們產生任何反應,但如果這情景是發生在我們的文件櫃中,我們就會感到不舒服。在森林有著許多生長茂盛的灌木叢,會感到十分和諧,但他們若是生長在一個精心維護的花園中,就會顯得十分雜亂不整齊。塗鴉畫若是出現在高速公路的天橋上,會被要求要「清潔乾淨」,但若是在廢棄的建築物上,反而會被認為是一種藝術且會希望被保存維護。
而關於環境汙染的主要考量部分,Neil Evernden指出:「為了讓人們能察覺到汙染的存在,人們首先必須要先理解環境有系統的秩序,即為一個環境規範。只有如此,人們才有可能感知到某些事物已『失序或不得其所』。」11除了水和空氣的汙染外,他亦引用了「雜草」的概念。(人們認為)那些像是蒲公英和馬唐草的有害植物,「汙染」了那「受噴灑化學維護製品洗禮潔淨與修整」的城市草坪。我們通常不會將盛開在一遼闊草原上的蒲公英稱之為「雜草」。它們只有在「侵入一整齊有序的草坪,並侵犯到人類不希望它們存在的領域」時,會被認為是「雜草」。
當我們檢視那些我們認為是骯髒、雜亂且汙穢的案例時,我們會發現我們並不在意物件/對象/物質本身,亦不在意其相互的更替。某事物之所以會被認為是「失序」或「不得其所」,是因為人們對物件/對象/物質本身與其相互更替對象,設定了一個特定的秩序框架背景,而該事物違反了這樣的設定。
我相信我們對「有序(orderliness)」和「紊亂(messiness)」的感知偵測,亦仰賴於物件/對象與環境的類型。有些物件/對象和環境需要完善的組織維護,主要是為了實用性的目的:報告、教學大綱、圖書館書架、醫生的辦公室等。我們不會有任何美感愉悅的感受,如果我們看到這些事物一團混亂。而在另一方面,對某些物件/對象或地方而言,失序與雜亂是符合人們期待且受歡迎的。正如我在第三章討論中所提及的,它們賦予地方感以及物件/對象獨有的特質。我認為,如果中國城的商店、中東的集市、日本的魚市場、古玩店、在東京市中心火車捷運架橋下的人行街道,以及藝術家的工作室都整理的無可挑剔且沒有任何雜亂的情景,我反而可能會覺得不太對勁。在中國城的商店裡,那滿是灰塵且雜亂無章的貨架,以及隨意擺置的商品所融合成的情景,實有一令人著迷之處。同樣地,在日本的魚市場裡,那各樣魚和海鮮堆疊甚高的攤位、攤販宏亮且吸引路過顧客的叫賣聲、魚和各式海鮮海藻所散發的不同氣味,以及當我經過冰店時感受到水的濕潤與冰的清涼,我著實從這些相互交融的情景中,獲得了美感愉悅的體驗。我喜歡這個魚市場的活力和能量,伴隨著混亂的噪音、難聞的魚腥味以及所有一切情景。
然而,我們對在中國城商店與魚市場相對失序且混亂的情景,所持有的正面審美反應,並不意味著我們會接受任何極度混亂的跡象出現在這些環境中。即便是在這些地方,完全地混亂不堪且毫無章理亦是不會被人們欣賞喜愛的。例如,我們會希望類似的物品,即便是沒有整齊地排列,也能放置在同一個貨架上或堆疊在一起,以便讓玉製飾品不會與絲綢服裝混合,且魷魚不會與金槍魚和鮑魚放置堆疊在一起。所以說,人們對於在中國城商店和市場範疇內的整頓與組織,有著一個不同的標準,儘管這個標準本身,與我們應用於商業辦公室或是時尚高檔地品牌商店的標準是非常不同的。這可能是因為我們有一種衡量標準模態,能界定各種不同的特定物件/對象應整頓組織到什麼程度;如果我們不知道此特定物件/對象會是在什麼樣的地方空間,我們可能無法判斷此特定物件/對象在該地是否是雜亂無章的。
這裡的考量與Kendall Walton的「藝術的範疇」的概念十分相似,這一概念延伸至人工製品,例如「即使是今日,人們在火星上捻把塵土,卻仍不會知道該地是否是尚未開挖的考古遺址」,其實也就是說「我們還在一個無法判斷其是否是具有美感的階段。」12
確實,我們在這裡的期望是由一刻板印象所形塑,進而再形構成另一個刻板印象。13無論是否準確,這種刻板印象是對地方感以及事物的主要特質是有所幫助的,正如我在第三章中所探討的論述一般。如果這種地方感是仰賴於人們在文化上的期望,那麼其亦倚重於人們對歷史的敏銳度。例如,在今日我們都很熟悉的博物館展覽,井然有序且毫無雜亂感,並在中性的背景下(通常是白牆),讓每個物件/對象有足夠的空間展示,這樣的展覽呈現方式其實是相對較為新的定規。就在幾年前,羅德島設計博物館(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 Museum)在其最大的展覽室裡,運用舊式的布展方式來展示他們19世紀的歐洲藝術收藏品。這種舊式的布展方式,即是將整面牆掛滿各樣畫作,不管是水平或是垂直來看,每幅畫作都毫無間隔地與其他畫作緊密靠在一起。有時候,會有三幅畫作被垂直掛置在牆上,觀賞者在欣賞頂部的那幅畫作時,脖子可能會因此僵直不適。從今日人們(對布展空間的)敏感度來看,整個展覽會看起來太過擁擠,且我們所獲得的印象僅會是極度雜亂。這樣的雜亂感同樣也可以在舊式的自然歷史博物館展覽中體驗到,此事源自於在十八世紀時,貴族們展示那些他們從壯遊(Grand Tour)與短程旅行中所蒐集的古玩物品。有一段時間,倫敦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的布展方式亦是充滿著這樣的雜亂感,讓人感覺好像是走進祖母那塞滿裝飾擺設的閣樓,每個物品都是如此的精美,有著細膩精緻的細節,只是博物館的規模是放大了數百倍就是了。
i. 被忽視的日常生活美感特質
儘管這些特質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如此根深蒂固且「掌控著」我們的各類活動,但在美學上我們幾乎沒有任何相關的探討。當然有一些例外的情例,像是個人形象的改造形塑(personal grooming)、藝術的保存和修復、在環境美學中所關心的亂丟垃圾和環境汙染的情形,以及以擁抱讚揚衰老外貌或外觀為主軸的各種特定的美感運動,例如十八世紀英國的如畫美學(picturesque)與日本經典的侘之美(wabi)概念。我將在本章後續段落探討其中一些部分內容。有鑑於在我們日常美感生活裡,對這一重要面向的探究審視相對較為...
作者序
在當代西方編制下,美學通常被定義為藝術哲學,以藝術的觀察與討論為主。1980年代,我初次透過我的博士論文嘗試涉足藝術以外的美學,並探討對自然的美感鑑賞。雖然它是一個相對較少被開發的領域,不過環境美學,尤其是自然美學已經獲得廣泛的認可,並成為美學領域旗下的子學科。另外,像是電視、流行音樂、電視遊戲、和卡通等流行藝術的發展過程論述也是如此。這些主題肯定與美術分享有許多共同點,例如美感體驗、美感特質、表現性質、審美判斷的客觀性等。同時,每個議題都有明顯不同的問題,例如藝術的定義佔據我們對藝術討論的重要區塊,這就不(直接地)適用於或與本質相關。另一方面,某些自然現象造成生命安全根本上的威脅,如颶風和地震等,通常就不適用於美術 (fine arts)與流行藝術。像是商業性的成功和大眾訴求等因素可能就會與美術無關,但它們肯定是與流行藝術相關的重大議題。
然而,即使擴大美學範圍以涵蓋包括自然、環境、和流行藝術,總覺得它仍不足以延伸至我們美感生活中的每一角落,而這想法其實是來自於我與我教了超過二十五年羅德島設計學院的學生互動過程中所引發的。我的學生都是設計專業的學生,他們期盼從事工業設計、平面設計、家具設計、服裝設計、建築、室內建築和景觀建築等職業。他們設計我們日常生活使用的物品與用品,包括廚房用具、家具、衣服、玩具和電腦繪圖到房屋、
辦公室空間、和海岸開發等。和學生一起工作並且有時在設計工作室評論者和專業設計師面前進行作品報告,我可以從投身設計許多看似簡單、無害的物件或環境過程中,獲得許多深刻的洞見。我也對身為設計師必須處理的所有事物的職責與能力感到敬意,其中不僅包括設計本身的技術能力,還包括如環境影響、遵循安全和無障礙功能的各式法規、考慮預期使用者的文化因素、更不用說成本,以及美學等其他因素。我不斷對設計師運用他們創造的物件,以改善人們生活與世界狀態的責任感、機會與力量感到敬畏。
了解設計師透過他們的作品影響或甚至決定人們生活品質後,我開始更仔細地思考作品的大小、形狀、顏色、質地、聲音、(有時)氣味等感官性特質、以及各元素的排列組合。畢竟,日常生活中正是由這些感官性特質與自然元素共同與我們互動,進而構成我們生活的世界。大多數時候,我們與日常生活用品及環境的互動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且多半僅是在意它們的功能性價值。此外,除非在非常特殊的情況下或特別努力,我們不會特別注意我們與這些物件之間的日常生活體驗。結果,導致我們認為與日常生活物件互動經驗是沒有任何美學上的重要意義。本書的目的之一,便是說明事實並非如此。無論是否願意去注意,其實我們與日常事物的互動中涉及許多美學議題,其中一些具有嚴重的衍生後果:包括道德的、社會的、政治的、或環境的。人們可將日常生活美學,視為一顯而易見卻未被人發現的議題。因為即使是已經對於設計一個簡單物件的複雜思維過程有完整了解,但我仍會嘗試深入到對方(使用者和接收者的立場)角色中,以體驗一個如此設計的物件。
後續日常生活美學的探索就像一趟尋寶之旅,我研究調查的每一個轉折點,就像發現一塊寶石,準備拋光並未其帶來生命。我認為我只是聚焦於其中一些表面問題的討論上,希望這本書能為後續進一步探索日常生活美學的其他延伸眾多議題開啟一扇門。
在當代西方編制下,美學通常被定義為藝術哲學,以藝術的觀察與討論為主。1980年代,我初次透過我的博士論文嘗試涉足藝術以外的美學,並探討對自然的美感鑑賞。雖然它是一個相對較少被開發的領域,不過環境美學,尤其是自然美學已經獲得廣泛的認可,並成為美學領域旗下的子學科。另外,像是電視、流行音樂、電視遊戲、和卡通等流行藝術的發展過程論述也是如此。這些主題肯定與美術分享有許多共同點,例如美感體驗、美感特質、表現性質、審美判斷的客觀性等。同時,每個議題都有明顯不同的問題,例如藝術的定義佔據我們對藝術討論的重要區塊...
目錄
介紹
致謝
I.被忽視的日常生活美學
1.藝術為核心的美學
藝術作為審美對象的典範
典範藝術的特色
擴展以藝術為核心美學的範疇
2. 以特殊經驗為基礎的美學
審美態度和美感體驗
以特殊經驗為基礎的美學之局限
日常生活的尋常經驗
II. 日常生活美學的重要性
1. 日常生活美學的環境之重要性
自然生物
景觀
建築環境和消費品
2.綠色美學
美學的力量
美國的景觀美學
綠色美學—自然
綠色美學—人造物
綠色美學的局限?
III. 獨特特色與氛圍的美學
1. 獨特特色的美學
十八世紀歐洲的美學
稀有與罕見之美
日本審美傳統的案例
「對材料求真」
2. 氛圍美學
氛圍的營造
日本人對情境氛圍的美感鑑賞
3. 獨特特色與氛圍美學所衍生的結果
美感視野的擴展
設計師與藝術家們放下己見
氛圍美學的局限
IV. 日常生活中的美感特質與無常暫時性
1. 「乾淨」、「骯髒」、「整潔」、「凌亂」、「井然有序」、「紊亂」
被忽視的日常生活美感特質
日常生活美感特質的構建
實用性功能的關聯程度
個人品格和道德價值的反映
紊亂失序的正面價值
2.老化的外觀
老化表面外觀的感官質感
以聯想主義美學闡釋老化外表觀感
對無常暫時性的審美泛化
對無常暫時性審美泛化的局限
V. 人工製品/人造物的道德-審美判斷
1. 道德-審美判斷
2. 當代美學和設計論述的範例
個人外表(裝扮)的合宜性
環境中的礙眼事物
為特殊需求而設計
3. 回應身體經驗的設計
4. 對體驗中時間感敏銳的設計
日本空間設計
日式料理服務流程設計
日本包裝設計
5. 道德品格在美感層面上的表現
6. 日常生活中道德-審美判斷的重要性
結論
參考文獻
介紹
致謝
I.被忽視的日常生活美學
1.藝術為核心的美學
藝術作為審美對象的典範
典範藝術的特色
擴展以藝術為核心美學的範疇
2. 以特殊經驗為基礎的美學
審美態度和美感體驗
以特殊經驗為基礎的美學之局限
日常生活的尋常經驗
II. 日常生活美學的重要性
1. 日常生活美學的環境之重要性
自然生物
景觀
建築環境和消費品
2.綠色美學
美學的力量
美國的景觀美學
綠色美學—自然
綠色美學—人造物
綠色美學的局限?
III. 獨特特色與氛圍的美學
1. 獨特特色的美學
十八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