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美好的夜晚,澄淨的閱讀儀式
陪伴孩子長大是一段漫長的時光旅程。父母與孩子在成長的歲月中,每每遇到各式各樣的挑戰與困惑,有時急得跳腳,有時煩惱憂愁。閱讀《佛陀的床邊故事》,我發現書中饒富哲思與深意的每段小故事,很適合作為一日將盡時的安慰,親子一同沉澱雜沓的想法。讓孩子聽一段故事,和爸爸媽媽做一點簡單的討論與分享,然後安心入睡。日常生活中即使累積了不安或衝突的感受,也會在這樣平和的閱讀儀式間,逐漸消解。
《佛陀的床邊故事》顧名思義是用流暢生動的語言,重新改寫20篇佛教的經典故事,用孩子們容易共鳴理解的情境,啟發他們對各種生活遭遇和生命本質的思考。在〈勇敢的小鸚鵡〉中,藍色的小鸚鵡不顧自己的危險,奮力搶救森林大火,感動了天神,讓所有動物都得救。巨大無私的愛,還有體認他人痛苦的同理心,原來可以讓我們忘記害怕,帶給我們無比的勇氣。〈王子和黏毛怪〉描述王子如何讓大家都害怕的黏毛怪變成友善的森林巨人這段經過。正面衝突與相互打鬥,原來不如用智慧脫困。膠著的問題,用不同的方式面對,能轉化眾人以為無解的僵局。〈不斷學習的王子〉記錄王子漸漸長大必須面臨的生命轉變,時光流逝,孩子長大成人,必須用喜悅的心,面對不同的角色與挑戰。也就是說:人生而在世,無法避免改變,只能盡力充實享受每個當下。
一定有人會問:孩子適合閱讀聆聽與宗教有關的故事嗎?其實,聆聽從佛教智慧中轉化的寓言故事,並不是要孩子立刻皈依佛教,而是把這些人生思考放在心上琢磨,化為日常生活裡的養分與積極的鼓勵,讓我們減少內心的衝突和迷惘。佛教中時常思辨的改變與無常、把握當下、正向積極、體悟眾生的苦等等觀念,其實都相當符合正向心理學的原則。這本書更重要的運用,還包含親子共讀與相互鼓舞。親子如果能好好共度每個寧靜的夜晚時光,孩子們必定在愛的圍繞下,安穩地長大。
黃筱茵〈國內知名兒童文學工作者〉
前言
給父母的話
我的廣播工作使我發現,沒有比一則好故事更能抓住聽者的注意力,或是引發對方產生反應。這項觀察促使我想把《本生經》 裡一些古老的故事,重新講述。我的目標是要使這些故事更容易理解,而且對象不只是佛教徒,還有一般人,尤其是兒童。收集在這本書裡面的二十篇故事,就是這個想法的結果,我希望你將發現,與孩子一起閱讀這些故事,是件多麼快樂的事。
身處在今天的世界,大多數人藉由收音機、影片或電視等媒體,體驗到故事。相對之下,我希望能藉由這本書,提供各位父母一個機會,讓自己搖身變為積極主動的說書人。當你與這些故事緊密結合,並大聲唸給孩子聽,或陪同孩子閱讀的同時,可以營造一種強而有力的親密氛圍,而隨著新子一塊分享畫面、聲音和許多感覺的同時,你們也正攜手航向一個神奇而充滿想像力的世界。書中的故事經過特別挑選,期使你和你的孩子對佛陀的智慧,產生無價的覺知和領悟,而且講述的方式都很容易理解,將使你和你的孩子在探索與內化這些智慧的過程裡,充滿了樂趣。
這些故事的目標讀者,是六到十歲的兒童。不過,孩子什麼時候能從這些故事獲益,父母是最佳的判定者,畢竟每個小孩開竅的時間不盡相同。每篇故事開頭有一幅活潑又生動的全頁彩色插圖,畫出這篇故事的關鍵場景,幫助你的孩子把故事裡的情節變得生動有趣,因而也能隨著你的口述,將背景、角色和事件連結在一起。所有的故事,都以大致相同的方式開始:邀請你的孩子充分放鬆下來,安靜並仔細聆聽。這是要促成一種專注又寧靜的心態,讓他們更加敞開和接受一切,更樂於傾聽、吸收資訊,和充滿創意思考,且輕易融入故事裡面。這樣的心態,也鼓勵他們在睡覺時間聽完故事之後,愉快地進入夢鄉。
你們可以單純地只是享受這些精彩的故事。然而,每一篇故事也都巧妙地蘊含了一些與佛法有關且寶貴的省思,唸故事和聽故事的人都可以從這些省思之中,吸取對他們有意義的教導。而為了幫助各位父母,我也把一則基本且重要的佛教價值觀,放在每篇故事的結尾強調它──你可以用這幾句話當起點,帶領孩子進入更深的討論。這些都是對慈悲、寬容、無常等主題的建言,包括其他主題在內都條列於第140-144頁的「價值觀與議題」索引表。
唸故事給孩子聽之前,最好先閱讀本書前面的幾篇導讀。首先,我們在第8-13頁說明佛陀與其教導的背景,這部分是親子共讀;第14-23頁主要是針對父母,討論兒童的需要,以及這些故事如何滿足這些需要;然後在第24-25頁提出一個簡短的放鬆練習,邀請你和孩子在閱讀之前放鬆下來。
你可在本書的結語篇章(第134-139頁)找到:引導你把禪修的好處溫和介紹給孩子的方法,包括三幅有趣的插圖。我謹在此祝禱你和你的孩子,一起享有一段愉快又豐盛的旅程。
今日的我們為什麼需要佛教
現代生活,無處不是壓力──工作、關係、金錢,一切的一切。幸好,來自古代的佛法鼓勵我們在總是忙亂且目標取向的生活中,注入更多的和平、愛和慈悲的感覺,幫助我們對付這些壓力。
不是只有大人飽受壓力和焦慮之苦,今日的孩童也從很小的年紀,就必須應付各種令人感到壓力的議題,例如同儕壓力、課業要求、霸凌,還有家庭的崩解。這也表示,佛陀的智慧之語,也能對他們有幫助,鼓勵他們以正面的心態面對生命的難題,並幫助他們在需要的時候,在內心裡找到一個平靜的地方──一個安全的內在避難所。
佛教徒的生活原則也能防止我們及我們的孩子落入總是「想要更多」的現代陷阱,從而不再相信玩具、衣服等身外之「物」可以帶來快樂。相對於這些物質主義,佛法教導孩童與成人,只有向內觀照並體認到自我存在的神奇,才能發展出真正幸福圓滿的個人。
還有一項佛教教義在今日尤為重要,那就是我們應該用心留意且細細品味每一個寶貴的片刻。因為每個片刻都會在轉瞬之間消失,而且沒有任何一分一秒是相同的。這個教導(法門)不只鼓勵兒童專注且全然地體驗生命,也幫助他們接受一切事物的「無常性」,他們因而可以更容易理解和適應生命中發生的變化──例如搬家、轉學、長大,或失去心愛的人。
我們相信,不只是佛教徒,只要是想讓自己及孩子的生命更快樂、更豐盛、更有意義的人,都會渴望擁有本書隨後將要教導的這些積極正面的佛家生活品質。例如〈一小碗米飯〉(第78-83頁)處理的是慷慨,而〈趾高氣昂的孔雀〉(第84-89頁)教導的是謙虛,至於〈善良又聰明的牡鹿〉(第102-107頁)則提出寬恕的意義。
幾乎所有的故事都充滿了對自然界的尊敬,除了利用故事發生的場景:從乾燥炎熱的沙漠到草木茂盛的叢林,也經由故事裡的角色,例如一個微笑的太陽(〈勇敢的小鸚鵡〉,第26-31頁),以及跟星星閒話家常的月亮(〈獅子與胡狼〉,第120-125頁)]傳達。這些特色都可以鼓勵孩子們去體認自然界的美好,並希望他們可以學到與周遭環境和平共處。
龍尊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