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作者於前年秋間獲有一年休假的機會,依照政府規定,在休假期間,應訂計畫從事進修,當即決定撰寫本書,並將綱目擬定,於十月間著手撰寫,為期一年,草成初稿,嗣經斟酌修訂,妥為補充,終於完成本書。
本書撰寫之旨有二:
第一, 視為現代倫理學在研究方面,打開一條平實的道路。以往討論有關倫理道德的著述,可說琳瑯滿目,美不勝收。但多偏重於道德意識的鑽磨,倫理思想的省察,陳義高深,析理精微,有如殷商古器,令人煞費揣測。傳授大專在學青年,嘗感不易接受。至於有人生日用的行為探討,大都略而不詳。本書的任務,即擬彌補此一缺陷,特重倫理行為的研究與分析。惟以作者學力有限,雖已勉為闡述,自知缺漏頗多,亟盼對於此門學問有興趣的學者多所補充。
第二, 試為現代倫理學在應用方面,指出一些可行的途徑。作者從事教學多年,深感現代青年對於我國固有文化誠然缺少認識,對於現代倫理行為亦多徬徨迷惑。在講授有關倫理學科時,特重行為是非的判別,與道德價值的衡量,並進而指出倫理實際的基準,冀有助於青年立身處世的參考。因而認定倫理學的講授,宜以實用價值為主,學術價值為次。本書即係循著此一目標撰寫。此種觀點是否妥當?仍有待於研究倫理的學者共同商榷。
本書內容多係作者歷年閱讀他人著述家以融會而成,自問創件不多。但前後立場力求一貫,層次亦勉力交代清楚,務期讀者閱讀後有一些明白概念。凡引證他人的文字和意見,均在原文中註明出處,以便讀者參閱。惟以成書倉促,錯誤在所難免,尚悉讀者不吝教正。
本書完稿之初,曾經送請楊亮功先生審核,並承其惠賜序言,特此致謝。
中華民國五十九年五月五日龔寶善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作者於前年秋間獲有一年休假的機會,依照政府規定,在休假期間,應訂計畫從事進修,當即決定撰寫本書,並將綱目擬定,於十月間著手撰寫,為期一年,草成初稿,嗣經斟酌修訂,妥為補充,終於完成本書。
本書撰寫之旨有二:
第一, 視為現代倫理學在研究方面,打開一條平實的道路。以往討論有關倫理道德的著述,可說琳瑯滿目,美不勝收。但多偏重於道德意識的鑽磨,倫理思想的省察,陳義高深,析理精微,有如殷商古器,令人煞費揣測。傳授大專在學青年,嘗感不易接受。至於有人生日用的行為探討,大都略而不詳。本書的任務,即擬彌...
目錄
第一章 倫理學的意義
第一節 倫理行為的發展
第二節 倫理學名詞的詮釋
第三節 倫理學與類似名詞的比較
第四節 倫理學的定義
第二章 倫理學的性質
第一節 倫理學研究的重心
第二節 倫理學與各學科的關係
第三節 倫理學在學術園地中的特徵
第三章 倫理學的任務
第一節 探討倫理行為的本質
第二節 樹立倫理行為的標準
第三節 指引倫理實踐的途徑
第四章 倫理學研究的方法
第一節 依研究程序區分的方法
第二節 依研究方式區分的方法
第三節 依研究態度區分的方法
第四節 本書所循研究的途徑
第五章 中國倫理思想概述
第一節 中國倫理思想的背景
第二節 先秦倫理思想
第三節 漢代倫理思想
第四節 六朝倫理思想
第五節 隋唐倫理思想
第六節 宋明倫理思想
第七節 近代倫理思想
第六章 西方倫理思想概述
第一節 西方倫理思想的背景
第二節 救世主義的倫理思想
第三節 快樂主義的倫理思想
第四節 解脫主義的倫理思想
第五節 克己主義的倫理思想
第六節 完全主義的倫理思想
第七節 同情主義的倫理思想
第八節 功利主義的倫理思想
第九節 折衷主義的倫理思想
第七章 近代倫理思想的變革
第一節 近代倫理思想演變的因素
第二節 神權思想的沒落
第三節 君權思想的消除
第四節 親權思想的改善
第五節 女權思想的倡導
第六節 人權思想的擴張
第七節 今後倫理思想的趨向
第八章 一般行為的概念及演進
第一節 行為研究的發展
第二節 行為起源的幾種解釋
一般行為的演進
第九章 人類行為的基本認識
第一節 人類行為的基礎
第二節 人類行為的本性
第三節 人類行為的內涵
第十章 人性善惡的研析
第一節 人性善惡的說法
第二節 人性善惡的論斷
第三節 是非善惡的區別
第四節 趨善避惡的準則
第十一章 倫理行為的辨歧
第一節 倫理行為的界限
第二節 倫理行為外貌的相似而實質相反
第三節 倫理行為外貌的相異而實質相成
第四節 倫理行為的正道和中道
第十二章 倫理行為善惡的判斷
第一節 判別行為善惡的幾項障礙
第二節 依倫理行為的過程判別善惡
第三節 依倫理行為的常理判別善惡
第四節 依倫理行為的整體判別善惡
第十三章 倫理行為價值的衡量
第一節 倫理行為價值決定的因素
第二節 從行為自覺上衡量行為價值
第三節 從行為處境上衡量行為價值
第四節 從行為影響上衡量行為價值
第十四章 行為潛力的運作
第一節 行為潛力發生的現象
第二節 以「誠」引發道德行為的原動力
第三節 以「仁」滋長道德行為的生命力
第四節 以「公」開拓道德行為的平衡力
第五節 以「健」綿延道德行為的持續力
第十五章 倫理道德的實踐
第一節 道德實踐的涵義
第二節 道德實踐的原則
第三節 道德實踐的層次
第四節 道德實踐的工夫
第十六章 行為規範的建立
第一節 個人行為的一般規律
第二節 個人生活的重要守則
第三節 群體行為的一般規律
第四節 群體生活的重要守則
第十七章 人類生活的探究
第一節 人生旅程的感受
第二節 內部精神生活的痛苦
第三節 外部物質生活的困擾
第四節 人類命運的自決
第十八章 人生理想的追求
第一節 人生理想的三大支柱
第二節 理想的科學世界
第三節 理想的民主社會
第四節 理想的倫理生活
第一章 倫理學的意義
第一節 倫理行為的發展
第二節 倫理學名詞的詮釋
第三節 倫理學與類似名詞的比較
第四節 倫理學的定義
第二章 倫理學的性質
第一節 倫理學研究的重心
第二節 倫理學與各學科的關係
第三節 倫理學在學術園地中的特徵
第三章 倫理學的任務
第一節 探討倫理行為的本質
第二節 樹立倫理行為的標準
第三節 指引倫理實踐的途徑
第四章 倫理學研究的方法
第一節 依研究程序區分的方法
第二節 依研究方式區分的方法
第三節 依研究態度區分的方法
第四節 本書所循研究的途徑
第五章 中國倫理思想概述
第一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