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
維克多·馬里·雨果,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和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作家。雨果幾乎經歷了19世紀法國的所有重大事變。一生創作了眾多詩歌、小說、劇本、各種散文和文藝評論及政論文章。代表作有《巴黎聖母院》、《九三年》、和《悲慘世界》等。在法國,雨果主要以詩集紀念,如《靜觀集》和《歷代傳說》。他創作了4000多幅畫,積極參與許多社會運動,如廢除死刑。
年輕時,雨果傾向保皇主義,但隨著時間推移而改變,成為共和主義的積極推動者;他的作品觸及時政、社會和藝術潮流。雨果被葬於巴黎先賢祠。他的遺產被各種方式紀念,包括法國鈔票上的肖像。 維基百科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目前評分: 評分:
圖書名稱:要命的選擇:霍爾姆斯殺人案、洞穴奇案和吉姆的困境
內容簡介
源自美國當代著名哲學家雨果•亞當•貝多教授1995年春在塔夫茨大學開設的一系列講座。貝多教授在講座中選取了三個著名的案例——既有真實發生的「美國訴霍爾姆斯案」,也有經典的虛構案例「洞穴奇案」和「吉姆的困境」——試圖讓聽眾(以及讀者)共同思考:當遭遇特殊情形,無論怎樣選擇都會導致有人喪生,這個時候,我們該如何做出「要命的選擇」?通過這樣的「頭腦風暴」和「良心煎熬」,貝多教授展示了「道德決疑法」這種已有千年歷史的倫理分析方法在當代依然旺盛的生命力。 雨果•亞當•貝多|Hugo Adam Bedau,美國哲學家,塔夫茨大學AustinB.Fletcher哲學榮休教授。1961年從哈佛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曾先后任教於達特茅斯、普林斯頓等著名學府。一生著述頗豐,並致力於呼吁廢除死刑。2012年以八十六歲高齡辭世。
目錄
前言 第一章海員霍爾姆斯與威廉•布朗號的沉沒 第二章洞穴探險者與羅傑•威特莫爾之死 第三章吉姆與叢林空地上的印第安人 附錄決疑法的歷史背景 注釋 索引
序
1994年的春天,我有幸獲選第十一屆羅曼奈爾-費•貝塔•卡帕哲學教授(Romanell-Phi Beta Kappa Professor of Philosohy),這一殊榮要求獲選者向塔夫茨大學廣大學子開設眾人普遍感興趣的三次講座。這三次講座被冠以統一的標題——「悲慘的選擇」(Tragic Choices)——如期(但願不是乏味地)在1995年春天完成。正如當初發表時一樣,今天仍有必要將講稿整理出版;我只做了較少的改動——刪除了若干對講座合適但在此卻並非必要的習語,補充了一小節特定的說明性或闡釋性評論。 在最初寫作時,每次的講座都意欲獨自成立,不依賴之前說過的或即將談及的話題;內容方面的重復因此而生,這樣的段落也並沒有全被刪除或改寫。盡管此時自然地會有更多的話要說(也可能有些是未曾說過的),我並未超出講座所限定的范圍去更為詳盡地重新思考或進一步完善我對這些問題的討論。 我之所以給這本書添加「道德決疑法在三個案例中的運用」的副標題,是因為在我看來,把自己所寫的內容與西方道德哲學中的決疑法傳統相聯系是極為適宜的。該傳統源自兩千多年前的后亞里士多德哲學學派。正如我在本書附錄中詳細解釋的那樣,決疑法是應用倫理學(不同於理論倫理學或元倫理學)的一部分,它獨特的方法論形式要求以特定的案例(真實的抑或假想的)為重點研究對象。 針對每一個這樣的案例來尋求明確的解決辦法,通常都是極其困難的;案例所提出的核心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個人應該做什麼以及為什麼」——是人們無法輕易作答的。本書中的案例都是有關生與死的重大決定,因此命名為「要命的選擇」。(事后反思,當初三次講座的統一標題並不十分合適。嚴格來講,我所討論的每一個案例都並非悲劇。)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致命選擇都會為我們提供有關決疑法的案例。威廉•斯泰倫(William styron)的小說《蘇菲的選擇》看上去或許可以:蘇菲有兩個她一樣疼愛的孩子。在奧斯維辛集中營門前,納粹軍官告訴她可以選擇保全其中一個孩子的生命——但另一個必須被送去聽任殺戮。 蘇菲應選擇兩個孩子中的哪一個?她的選擇當然是重大決定,但這一困境並未提出決疑法問題。因為蘇菲在那樣的情況下所必須做出的選擇,無關乎道德方面的理由、依據或考慮。她同等地疼愛兩個孩子,沒有任何理由能讓她借此在孩子中做出選擇,更何況也沒有多少時間可以讓她仔細思量。我們無法為她提供任何倫理忠告或意見來完善(當一個人能夠提出時)她做決定時的倫理觀點。 相反,本書所討論的生死抉擇卻基於明智的深思熟慮,並且對道德因素的考慮是……最初的講座及最終出版成書得以可能的那些人:推薦我的塔夫茨大學費•貝塔•卡帕分會的同仁,以及推選我榮膺羅曼奈爾教職的費•貝塔•卡帕總部委員會的學者;彼得•霍金森(Peter Hodg kinson),是他安排了我在1994年秋天對威斯敏斯特大學法學院(倫敦)的訪學計划,在那里我草擬了這些講稿;威斯敏斯特大學以及高等法律研究院(倫敦)的聽眾,他們傾聽了我兩次講座中的早期解說並幫助我趨於完善;塔夫茨大學哲學系的全體職員,他們的安排以及對細節的關注使得講座順利完成;諾曼•丹尼爾斯(Norman Daniels),是他敦促我將這些講座內容予以發表;還有我所在院系的其他同仁,他們的支持總是令人愉悅和鼓舞的;普里西拉•泰勒(Priscilla Taylor)是學術期刊《關鍵報道者》(The Key Reporter)的編輯,第三次講座的節略版在該期刊1995年至1996年的冬季號刊出;加蘭出版社(Garland Press)1992年版《倫理學百科全書》的出版者和編輯,我的決疑法論文在他們那里再版;還有本書的編輯——牛津大學出版社的辛西婭•里德(Cynthia Read),以及付印前所需的兩位匿名審讀者;最主要的,還有我的妻子康斯坦絲•帕特南(Constance Putnam),她敏銳的目光再次讓我在口語和書寫方面免於錯誤與不妥。我的謝意與感激送給以上所有人。 雨果•亞當•貝多 馬薩諸塞州,康科德,1996年9月
詳細資料
ISBN:9787301264874規格:216頁 / 普通級 / 1-1 出版地:大陸
作者:許添盛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0-01-04
66折: $ 165
作者:許添盛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3-01-01
66折: $ 858
作者:陳嘉珍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08-12-01
66折: $ 191
作者:陳嘉珍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7-05-01
66折: $ 211
作者:竜樹諒
出版社: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公司
出版日期:2022-07-01
$ 323
作者:hiro者
出版社:東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5-01-13
$ 143
作者: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 (Björn Natthiko Lindeblad, Caroline Bankler, Navid Modiri)
出版社:先覺
出版日期:2023-02-01
$ 355
出版社:中華文化總會
出版日期:2025-01-08
$ 270
作者:簡忠威
出版社:商周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1-21
$ 1288
作者:山田ヒツジ
出版社:尖端出版
出版日期:2025-01-15
$ 150
作者:區桂芝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21
$ 284
作者:十八日
出版社:野人文化
出版日期:2025-01-02
$ 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