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20世紀人類思想史上的里程碑之一,斯金納有關人類與社會的觀點在本書中得到了明確闡述,意義深遠卻又極富爭議。B.F.斯金納著的《超越自由與尊嚴(精)/人文書托邦》提出,我們必須大刀闊斧地修正傳統的自由與尊嚴的概念,雖然這兩個概念在我們反對多種暴政的斗爭中發揮了重要的歷史作用,但現在它們卻使得我們一直采用懲罰的手段,從而阻礙了更為有效的文化習俗的發展。斯金納認為,不要把自由和尊嚴當成一種個人特性來加以提倡,而應把注意力放在人們生活的物質環境與社會環境上。要想實現獲得自由與尊嚴的傳統目標,則必須改變環境,而不是改變人類自身。
B.F.斯金納,是20世紀后半葉最卓越、最著名的心理學家之一。他於1904年3月20日出生在賓夕法尼亞州薩斯奎漢納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在斯金納晚年回憶中,父母對其管教嚴格。父親假期曾帶他參觀鄉下的監獄,以體會行為不當會產生怎樣的后果。在讀中學時,他擅長文學,但科學成績不佳。1922年,斯金納進入漢密爾頓學院學習文學。大學畢業后,他投身於文學事業,但結果一事無成,還差一點因精神問題去看心理醫生。后因受巴甫洛夫(Ivan Petrovich Pavlov)和華生(John Broadus watson)等人著作的影響,決定轉向行為主義心理學。他曾經指出,其科學生涯的一項指導原則就是巴甫洛夫的一句簡單格言,即如果你控制了你的環境,你就會看到秩序。斯金納於1928年進入哈佛大學讀研究生。他制訂了一個嚴格的日程表,堅持將近兩年。他每天早晨六點起床,一直自學到吃早飯,然后去上課,進實驗室,去圖書館,直到晚上九點上床。他最終於1931年獲得哲學博士學位並留校工作。1936年,斯金納轉赴明尼蘇達大學任教,逐漸成為美國著名的實驗心理學家。1945年,他到印第安納大學擔任心理學系主任。三年后,他又重返哈佛大學,進入其學術生涯中異常多產的時期,並將其行為主義觀點推廣到各個具體領域。他於1958年被授予極負盛名的埃德加·皮爾斯(Edgar Pierce)教授銜,此后一直任教於哈佛大學。1958年斯金納獲得美國心理學會授予的「傑出科學貢獻獎」。1968年獲得美國總統頒發的最高科學榮譽——國家科學獎。1990年又獲得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首屆心理學傑出終身貢獻獎。同年8月18日,斯金納因白血病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