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雅克·盧梭是啟蒙時代的法國與日內瓦哲學家、政治理論家和作曲家,出身於當時還是獨立國家的日內瓦。
盧梭所著的論文《科學和藝術的進步對改良風俗是否有益》及《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與基礎》對哲學發展極其重要;其《社會契約論》中所論述的人民主權及民主政治哲學思想的深遠影響可見於近代的啟蒙運動、法國大革命以至現代的政治、哲學還有教育思想。他認為不論是傳統和現代的公民社會,都一樣始於私人財產。
盧梭的小說作品《愛彌兒》是一篇關於全人公民教育的哲學論文,其言情小說《新愛洛伊斯》對前浪漫主義及浪漫主義時期的小說發展十分重要。盧梭的的自傳體作品《懺悔錄》是現代自傳的開端,而其文章《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想》也說明了十八世紀的一個「感性時代」運動,其特徵是更加注重主體性及自我反省,對現代寫作也有所影響。
盧梭同時亦精通作曲和樂理,作有七部歌劇以及若干其他形式的作品。其風格與克里斯托夫·維利巴爾德·格魯克及卡爾·飛利浦·愛馬努埃爾·巴哈屬於同一時期,融合了後巴洛克及古典時期的特徵。其著名作品有單幕歌劇《鄉村中的占卜師》,其中一首為後來被貝多芬改編為獨立曲目的《Non, Colette n'est point trompeuse》。
在法國大革命時期,盧梭是雅各賓俱樂部中最受歡迎的哲學家,他在死後十六年獲以國家英雄身份葬於巴黎先賢祠。
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