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1900,美國攝影師的中國照片日記(簡體書)的圖書 |
![]() |
$ 183 | 1900,美國攝影師的中國照片日記(簡體書)
作者:利卡爾頓 出版社:齊魯書社 出版日期:2009-01-01 規格:23.5*16.8cm / 232頁 ![]() ![]() |
|
一萬五千多年前,古印第安人自亞洲遷徙至北美大陸。16世紀歐洲開始殖民北美。現今的合眾國起始於東海岸的13個英屬美洲殖民地。歐洲七年戰爭後,大不列顛王國與其殖民地之間的爭議愈發劇烈,最終導致在1775年爆發美國革命。1776年7月4日,正與大不列顛進行獨立戰爭的各殖民地派出代表,協同一致發表《獨立宣言》。戰爭終止於1783年,大不列顛王國承認這13個北美殖民地脫離管轄而獨立,與其簽訂《巴黎條約》。這場戰爭也是第一場成功脫離歐洲殖民帝國的獨立戰爭。1781年,《邦聯條例》在邦聯13個構成州獲得通過,共同組成了邦聯議會。1787年《美利堅合眾國憲法》完稿,將「美利堅合眾國」改制為聯邦體制,聯邦政府隨之成立。1791年,合稱為權利法案的十條憲法修正案獲得批准,擔保了基本民權。
自19世紀起,美國政府通過強行移置原住民,征服及購買等方法大力擴張領土,隨著逐漸不斷地承認擴張領地為新州份,至1848年時美國疆域已橫跨整個北美大陸。19世紀下半葉爆發的內戰,使曾經合法的奴隸制度得以終結。在19世紀末,美國已將其領土延伸到太平洋的夏威夷。美國經濟在工業革命的推動下,自那時起也開始蓬勃發展。隨後美西戰爭的勝利,使美國勢力進入加勒比海地區及太平洋西部;而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則奠定其作為一個全球性軍事力量的基礎。儘管在1930年代經歷經濟大蕭條,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獲得勝利之後崛起成為超級大國。作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研發出核武器,也是唯一一個曾將其投入實戰的國家。戰後美國與蘇聯進行了數十年冷戰,頂峰時期的太空競賽促使了人類第一次登月計劃的成功。在1991年蘇聯解體後,至今三十年來,美國成為世上唯一的超級強國及經濟強國,在未來五十年也沒有其他國家能撼動美國的地位。
美國作為一個高度已開發國家,是世界上最大的進口國及第二大的商品出口國,國內生產總值按國際匯率排名世界第一、而依購買力平均則位列第二。在國民平均薪資、人類發展指數、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以及人均生產力等社會經濟學表現指標上,美國均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美國經濟已步入後工業時代,服務行業占據經濟主導地位,位列世界第一。同時,其生產製造業規模也極為龐大,位居於世界第二。僅占據全世界4.4%人口的美國,貢獻了世界四分之一的國內生產總值和三分之一的全球軍事開支,這使其在經濟和軍事上均處於全世界最重要的地位。美國在政治和文化上是一支世界顯著並影響深遠的力量,也在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上占據世界領導地位。美國是聯合國、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美洲國家組織等的創始成員國。
維基百科
《1900,美國攝影師的中國照片日記》收集了美國攝影師詹姆斯·利卡爾頓拍攝並親自選定的他1900年中國之行的100幅照片。這是中國極不尋常的一年,發生了義和團事件和八國聯軍入侵,史稱庚子事變。第二年《辛丑條約》簽訂,中國賠款白銀四億多兩,這些20世紀開端之年中國的重大變故,每個中國人在小學時代就已熟知。今天的中國人多從20世紀走來,有興趣溫故一個世紀前的中國,通過照片閱讀這段歷史,無疑比文字史有別樣昧道。更何況,每張照片后面都附有利卡爾頓對當時拍攝情景的解說,這些“攝影者說”與照片一起,會把每個讀圖者帶入1900年作者親歷的情境中去。整理出版歷史照片,作為一種社會現象,是從1999年開始的。當時受“世紀末”情節的影響。人們在迎接新世紀之際,懷著對即逝年代的留戀,盡力挖掘本世紀值得回憶的種種現象。歷史照片被發現了,舊照片紛紛結集出版,成為一種時尚,中國公眾進入了一個時稱“讀圖的時代”。轉瞬十年即逝,歷史照片結集出版己達數百種,但人們一直是在不甚了解中國照片歷史的情況下整理出版歷史照片的。攝影術何時傳入中國,國人何時普遍使用攝影,這些看似學術的問題。
詹姆斯·利卡爾頓(1844~1929),美國攝影師、教師、旅行家、發明家。1900年,他來到因義和團事件而成為世界聚焦中心的中國,從香港一路北上到達北京,拍下大量的立體照片,并懷著對中國的好奇、熱愛、痛恨、憐憫和同情,為所拍攝照片做了詳細記錄。1901年美國Underwood & Underwood公司制作并發行了利卡爾頓此行的一套100張立體照片,并另出版了China:Through the Stereoscope游記。
《1900,美國攝影師的中國照片日記》收錄了此套100張照片,節譯了游記中有關對應照片的文字說明, 限度地還原了歷史現場的真實,是難得的寶貴歷史資料。今天的中國人多從20世紀走來.有興趣溫故一個世紀前的中國,通過照片閱讀這段歷史,無疑比文字史有別樣味道。更何況,每張照片后面都附有利卡爾頓對當時拍攝情景的解說.這些“攝影者說”與照片一起,會把每個讀圖者帶入1900年作者親歷的情境中去。這不僅僅是一本關于立體攝影知識的書。在這《1900,美國攝影師的中國照片日記》里面的“古典”立體照片中,有著一個驚人的中國近代史瞬間,那就是對1900年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的真實記錄。這些照片不但讓我們看到清末中國狀態,更讓我們重溫“落后就要挨打”的屈辱。
香港
廣州
上海
寧波
蘇州
揚子江
南京
煙臺
天津
北京
譯後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