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1 項符合
商戰孫子的圖書 |
商戰孫子 作者:羅吉甫 出版社:3090000010780 出版日期:1994-01-01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距今大約兩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末期,中國歷史上出現了一位了不起的兵學家,他不但精通韜略,博覽兵書,整理出完備的軍事理論與實戰原則,更可貴的是,他的實戰經驗豐富,不論運籌帷幄或衝鋒陷陣,都能締造輝煌戰果,以實際成就印證理論之周全實用。他就是「中國的兵聖」--軍事天才兼兵學大師孫子。
孫子,名武,他所著的兵法十三篇,全文雖僅六千餘字,卻字字珠璣,集兵法精義於一爐,誠如明人茅元儀所說,孫子之前的兵學精義,在孫子十三篇中都包羅無遺,孫子之後的兵學家,在談論兵法時都無法超越孫子的範圍。
豈止在中國,在海外,《孫子兵法》也被譯成多種文字,成為世界各先進國軍事教育的教戰守則,從拿破崙到波灣戰爭中的盟軍統帥史瓦茲科夫將軍,都曾受孫子影響,並將兵法活用於戰場,克敵制勝。此書的威力由此可見一斑。
聲名威震中外,身世撲朔迷離
這麼一位名震古今中外的兵學大師,身世卻撲朔迷離。他的生平,只有《史記》《吳越春秋》兩部古書有較詳盡的記載,因而歷代各家對孫子的身世,有不同的說法。有的懷疑孫子此人根本子虛烏有,《孫子兵法》一書乃春秋戰國時代的山林處士或伍員(伍子胥)所著;有的認為孫子其實就是孫臏,兵法十三篇是孫臏的傑作;也有的肯定孫子其人之存在,但對其國籍、出身看法分歧,有人說他是齊國人,也有人說他是吳國人。
儘管眾說紛紜,但可以確定的是,孫子發跡於吳國,他在中國史書上出現的時間,只有在吳王闔廬登基後第三年到第十年的短短七年間。之前的孫子,名不見經傳,當然更不可能為各諸侯國所用;之後的孫子,則化絢爛為平淡,退隱江湖,沒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要了解孫子的事蹟,就得先熟悉吳楚爭戰的歷史。吳國是春秋時代末期在長江下游興起的國家,當其勢力範圍從太湖附近擴張到淮河流域之後,與楚國發生利害衝突,兩國結怨,成為世仇。吳國的實力雖然愈來愈強大,但受制於大別山、桐柏山等天險,六十餘年來,作戰範圍始終局限於淮河流域,無力深入楚境。闔廬篡吳自立後,才興起伐楚的念頭。但遠征千里作戰,又要突破地形障礙,實非易事,有賴深通韜略,能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的大將。孫子就在時勢需要英雄的背景中脫穎而出,在伍子胥力薦下,正式登上中國歷史舞台,成為吳國大將。
孫子顯然未令吳王闔廬失望。他和伍子胥共同擬定了「三分疲楚」的持久消耗策略,把吳軍分為三部,第一部出兵擊楚,等楚軍集結反攻時,即刻退走;楚軍一解散,第二部又出擊,逼得楚軍再度集結,如是者三。在「三分疲楚」策略交互運用之下,一年來,吳軍充分發揮機動力,令楚軍不勝煩擾,戰力消耗不說,用來牽制吳國的重要據點也一一遭攻破。
孫子親率吳軍,將消耗戰法發揮得淋漓盡致。吳王本有意乘勝追擊,長驅直入楚國,但孫子投下反對票。他認為,士卒征戰經年,需要休息,況且大別山區附近尚有夷族和若干小國未服,南面來自越國的威脅未除,勝利的態勢還未形成,此時不宜出兵。
南北會師,長驅入楚
時間就這麼過了四年之久,吳、楚雖然尚未決戰,但零星戰事不斷,吳國在這段期間攻占大別山麓以東及漢水、淮河一帶,附近的小國和夷族全部臣服,只要能再突破桐柏山、大別山的天險,深入楚境便易如反掌了。而原先楚的屬國唐、蔡也因故與楚交惡,蔡遭楚討伐,轉而向吳國求援。此時,孫子知道用兵的時機業已成熟,於是告訴吳王,如果要攻楚,可先結納唐、蔡兩國,並徵調兩國軍隊。
一旦決定伐楚,接下來的課題,是作戰路線的選擇。在孫子腦海裡,立刻攤開一張地形圖,由吳入楚的四條可經路線,便清晰浮現出來。這四條路線分別是:
1.溯長江而上,直抵楚國的首都--郢都。
2.由潛邑越過大別山區,經叢林高山,在柏舉一帶出大別山,進入江漢平原。
3.由淮河西上,經桐柏山、大別山之間的大隧、直轅、冥阨三個隘口,渡漢水,入郢都。
4.渡過淮河,路經陳、蔡、申、呂諸國,入襄陽,直達江漢一帶。
孫子仔細分析這四條路線後發現,最直接最便捷的,莫過於第一條,但是船艦所能運送的兵力有限,不足以取勝,萬一後路被截斷,後果更不堪設想。至於第四條路線,要經過四個國家,行動無法保持隱密,且須繞過楚國防務堅強的北方國境,情況對吳不利。孫子權衡再三,決定採行第二、三種路線,兵分二路伐楚。
於是,孫子將大軍分成南北兩路,主力是南路軍,採取前述第二條路線:翻山越嶺、越過大別山;
北路軍則依前述第三條路線:先乘船渡淮水,然後在淮一帶捨船登陸,先救蔡國,再會同蔡國軍隊,越過三隘口,與南路軍會合。
孫子的規畫,大出楚國意料之外。楚國原先判斷,吳國的北路軍必然是主力所在,且北路軍登陸後,行軍速度趨緩,楚軍大可先將吳軍留下的舟船破壞殆盡,斷其退路,然後趕到大隧、直轅、冥阨三隘口,堵住吳軍去路,吳軍進退不得,不敗也難。
不料,人算不如天算。楚軍將領的如意算盤,終究比不過孫子的神機妙算。北路軍雖非主力,但個個經過精挑細選,長於腳力,楚軍尚未抵達淮,吳國北路軍便已通過三隘口,並與南路軍會師。
更令楚軍將帥氣結的是,本來看不起眼的吳國南路軍,竟是主力部隊。楚軍為什麼輕忽了南路軍呢?說來正是孫子高明之處。
原來,大別山區在當時尚屬未加開發的原始地區,莽莽蒼蒼,森林密布,通行十分不易。楚國以為天險難越,根本未曾想到要防守。相反的,孫子一直視大別山區為發動奇襲作戰必經之地,在每次與楚軍交戰中,均利用楚軍不備時,奪取山區附近的重要據點,待吳軍正式進軍楚國,大別山已盡在吳國掌握中。
吳軍度過大別山,宛如行於無人之徑,未遭任何抵抗。當楚國發覺,吳軍早已到達柏舉,以逸待勞,擊潰倉促來襲的楚軍。
大功告成,飄然遠去
楚軍陣營中,將帥之間原就不和,彼此勾心鬥角,競相邀功,整體戰力無以發揮,柏舉一敗後,士氣更見低落,自此兵敗如山倒。吳軍在孫子指揮下,從柏舉直入郢都,一路追擊楚軍,前後達十日之久,逼得楚王棄城而逃。吳楚爭戰七十年,至此終告一段落。
孫子大功告成,照理應是志得意滿、引以為傲才是。然而,在他心中,卻萬分沮喪失意。吳軍攻入郢都後,他所看到的,是從吳王到文武大臣,個個貪戀於楚王室的美女財寶,軍隊則恣意搜刮,打殺劫掠,紀律蕩然無存。而伍子胥為了報仇,竟將死去已十年的前楚王(平王)從棺木中挖出鞭屍。種種惡行惡狀,讓孫子不禁自問:六年來的策畫、部署、訓練、征討,枕戈待旦,步步為營,到如今轉戰千里,完成破楚大任,到底是為了什麼?難道只是滿足於個人的報仇洩恨、逞縱私慾嗎?
於是,當秦國應楚國之請,派兵前來救楚,並擊敗吳軍後,伍子胥尚企圖反攻,力保江山,孫子卻勸告他應適可而止--既已破楚國都,逐走楚國君,且又掘屍洩恨,夫復何求? 吳軍在郢都滯留九個月後退出楚國,楚國日後雖曾重振旗鼓,攻打吳國,卻已非吳對手,國勢從此一蹶不振。而孫子在吳軍班師回國後,即引退求去,不知所終,只留下兵法十三篇,傳誦在人間。
孫子的用兵法則
孫子的出身背景不僅不為人知,他歸隱後的林林總總也成謎,但其精彩的兵法理論,以及用兵如神的軍事演出,卻深深烙印在後人心中。為什麼後人如此稱譽孫子的實戰智慧呢?這得從他的用兵法則談起:
全勝原則
帶兵打仗,無不希望能取得勝果,但是孫子以為,所謂勝利,並非殺得天崩地裂,血流成河,將敵人趕盡殺絕。相反的,應該保全戰力,不費一兵一卒即獲勝。
孫子在整部兵法書中再三強調,出兵務必謹慎,不可輕率,因為戰爭是「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始計篇>)。賢君良將,必須牢記「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的道理,不是對國家有利,就不行動;不能取得勝利,就不用兵;不是非常危險,就不作戰。
既然不到最後關頭絕不用兵,那麼萬一開戰時應該抱持怎樣的態度呢?孫子提出一個「全」字,主張不經血戰,便能獲致最完美的戰果,全軍凱旋而歸,不受任何損傷。取得「全勝」的方法,無非「伐謀」「伐交」--以謀略,以外交手腕,不戰而屈人之兵。因此,孫子說:「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百戰百勝固然神勇,但造成的損傷必然相對增加,對國家的整體發展有礙。攻城略地,實在算不上最高的境界,惟有兵不血刃而退阻敵人,才是高人一等的將帥。
先知原則
孫子最反對的,是不分青紅皂白、不問勝負成敗、不計算可能付出的成本,便輕啟戰端、貿然出兵。孫子主張,在戰前即應衡量敵我實力,比較雙方勝算;敵人的動態、戰場地形的特性與天候、鄰國的反應和態度,都應在事前有充分的掌握與認知。此即孫子所謂的「先知」。
「先知」,首先須知的是研判勝算。
孫子在兵法第一篇(<始計篇>)便提出「五事」「七計」的概念,作為比較敵我實力、評估勝算的準則。五事指的是「道、天、地、將、法」,七計則是「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把政治措施、領導統御、天時地利、士氣、紀律、訓練與戰力等條件一一攤開比較,即可知出兵交戰,能有幾分勝算。
孫子認為,多做比較計算,對敵我情勢就愈有把握;比較計算得少,對敵我情勢就愈無把握,更不用說是毫無計算比較就草率行事了。
孫子在另外一篇<謀攻篇>又提到五項預知獲勝的先決條件,這五項是:
1.知道什麼情況下可以戰,什麼情況下不可戰。
2.知道在這場戰役中需要配備多少兵力。
3.上下一心,同仇敵愾。
4.自己準備充分,而敵人準備不足。
5.將帥有能,且獲君王信任與授權。
反之,倘使這五項都不及格的話,出兵打仗,必然白白送死。
先知的第二個內涵,是掌握敵情。
在孫子的評價中,一個昧於敵情的將領或國君,簡直可用「不仁之至」來形容。他認為,明君賢將所以出類拔萃,戰無不克,是因為「先知」,而先知則有賴於間諜的運用,不能靠求神問卜,也不能憑過去的事例依此類推。因此孫子以<用間篇>作為整部兵法書的壓軸,與首篇<始計篇>相互呼應。
除了展開間諜戰之外,觀察敵人動態,並研判其虛實,也是獲知敵情的方法。孫子在兵法中不斷強調,對敵我態勢都有充分了解,出兵才有得勝的把握。所以孫子說:「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敗。」
不過,在此值得注意的是,「知彼知己,百戰不殆」這段話,和我們常講的「知彼知己,百戰百勝」略有出入。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孫子認為,只知己、不知彼,和只知彼、不知己一樣,都僅有一半勝算,就算知己知彼,也不能拿下完全的勝利,還要了解天時地利,才能保證萬無一失。孫子所謂:「知彼知己,勝乃不殆;知天知地,勝乃可全。」就是這個意思。
先勝原則
「先勝」,指的是在用兵作戰之前,先創造有利的態勢,使敵人無可乘之機,並且伺機而動,一舉得勝。
雖然孫子提出「全勝」的概念,但戰事有時無可避免,此時便應力求整體形勢超過對方,作好萬全準備,在正式交手前占盡上風,等兩軍對陣之時,勝利自然水到渠成。
孫子在<軍形篇>中講得很明白,他指出,善於用兵作戰者,必先立於不敗之地,使敵人無機可乘,且不放過任何敵人敗亡的機會;勝利者都是創造必勝的條件,然後再與敵人作戰,只有失敗者,才是先和敵人開戰,再企求僥倖得勝。
由這段話可知,孫子的用兵技巧雖然奧妙,但態度相當謹慎,沒有十足把握,決不展開行動,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幹再說、船到橋頭自然直的作法是孫子所摒棄的。
主動原則
孫子說:「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卻已點出戰爭的重要原則--主動。支配敵人(致人),不被敵人所支配(不致於人),才能出師大捷,否則恐將淪於敗北的命運。
在戰場上,如果受制於人,再高妙的兵法也無用武之地;反之,若取得戰場主控權,即使兵力處於劣勢,也能以寡擊眾,反敗為勝。
不過,主動權並不是憑空掉下來的,它需要靠將帥的智慧設計。孫子指出,凡是先到戰地等待敵人,就居於從容主動的地位;反之,必然倉促應戰,疲於奔命。因此,將帥應該不斷騷擾敵人,破壞其優勢,使敵人陷於疲憊、飢餓、害怕、疑惑,讓敵人的一切鬥志、情緒都受我擺布。
當然,敵人的指揮官也不是省油的燈,要敵人隨我方設計好的圈套起舞,就必須費點心思了。孫子舉例說,要讓敵人乖乖的前來我方預定的決戰地點,便要以利誘之;要讓敵人不敢前來進攻,就要令敵人感受到貿然進攻的後果。若能掌握此中訣竅,我軍行軍千里,既不勞累,也無危險,因為敵人勢必不敢攔截抵抗;我軍發動攻擊,必定得手,因為敵人根本沒想到要去防守;我軍採取守勢,萬無一失,因為敵人不敢或不易進攻。如此一來,便能控制敵人於股掌之上--要他攻,不怕他不來攻;不想開戰,不用擔心敵人冒犯。大局操之在我,焉有不勝之理?
掌握主控權,謀略才得以施展。當我軍進攻時,敵人猜不透我軍可能的前進路線,只好分散兵力,處處防守;當我軍防守時,敵人也搞不清楚我軍的兵力配備,只好兵分N路並進,於是再多的兵力,也因不集中而變得零零散散,由「眾」轉為「寡」,相對的,我軍因兵力凝聚,等於由「眾」轉為「寡」,造成以寡擊眾的戰果,這就是兵法中有名的「避實擊虛」。
機動原則
孫子認為,戰爭是鬥智手段的運用,必須發揮「攻其無備,出其不意」的奇襲效果。為達到奇襲的目標,機動是不可或缺的條件。如果本身不能保持高度的機動力,則一切奇襲行動,均屬枉然,甚至得到反效果。
此外,眾人皆知,戰爭講求速度。拖拖拉拉,不僅會拖垮國家財務,破壞社會建設,軍隊也會出現厭戰心理,因此孫子說:「兵貴勝,不貴久。」速戰速決,才是高段。
然而,戰力強大的軍隊,並不是只知快攻猛攻,必須「懸權而動」。孫子說,作戰時應「以分合為變」,或集中兵力,或分散兵力,依戰場情況而變化;該動則動,該靜則靜,有時如處女般沈靜,有時如脫兔般迅速(始如處女,後如脫兔)。孫子以「疾如風,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霆」來形容這種機動力,此即「風、林、火、山、陰、雷」的中國功夫。
由此可知,一味求快求猛,不盡然為上上之策。強行軍的結果,可能只有部分兵力得以抵達戰鬥位置,集結兵力愈少,戰鬥力愈低。孫子有鑑於此,特別在<軍爭篇>中提出「迂迴作戰」的概念,並將「以迂為直」當做大兵團會戰的指導原則。
「以迂為直」就是作戰時的變通之道。「機動」,不僅止於行動上的爆發力,也包括用兵法則的「隨機應變」。<九變篇>所講的「途有所不由,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便著眼於不同情況下的變通。
理論與實務兼顧的兵學大師
孫子決非紙上談兵的泛泛之輩,相反的,他能夠以研究多年的兵法為行動綱領,復於實戰中印證其軍事理論之可行。檢視孫子伐楚之役,當知此言不虛。
孫子為吳所用後負責的第一個個案,就是由伍子胥所建議、孫子親自執行的「三分疲楚」策略。在孫子的統領下,吳軍發揮強大的機動力,虛虛實實,令楚軍處處受制,無所適從,一如兵法中所說的:「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因此,在短短一年期間,楚軍疲於奔命,戰力耗損,在決戰正式展開之前,敗相已露,此即《孫子兵法?虛實篇》所說的:「故敵佚能勞之,飽能飢之,安能動之。」
另外,孫子對「等待哲學」的體會,也有過人之處。自他執掌吳國兵符,到傾全國之力長征伐楚,中間經過六年之久,只為了取得淮河流域的控制權,掌握全面的競爭優勢。所以在「三分疲楚」策略奏效後,吳王闔廬本有意長驅入楚,孫子即不表贊同,他認為「先勝」的條件尚不夠成熟,不僅南有越國的威脅,大別山附近的夷族和若干小國,也極有可能成為征楚的障礙。
直到吳國在一次戰役中大敗越師,使越軍不敢輕舉妄動,且蔡、唐等楚之屬國叛楚,孫子才主張遠征楚國。結果吳軍越過大別山天險,如入無人之境,這種作戰路線,令楚軍完全意想不到,孫子因而能發揮奇襲、機動戰術,一舉攻下楚國京都。孫子在<軍形篇>中的「先勝」概念,在此役中獲得充分證明。
總體而言,選擇山區的行軍路線,是入楚行動的致勝關鍵。吳軍出征之前的準備功夫,包括士卒養精蓄銳、儲備戰力,包括肅清、結交山區附近的夷族及小國……;通過山區後南北會師,搭配密合,盡在原先的計算中;整個行軍動作周密準確,過程迅速、祕密,真正做到「疾如風,侵掠如火,動如雷霆,難知如陰」的境地。孫子能「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選定敵人不設防的路線前進,也更加證明了他在兵法中所主張的「以迂為直」策略之高明。
將師必讀的軍事祕笈
在此必須一提的是,孫子雖然不斷強調克敵制勝,但同時也主張「修道保法」「令文齊武」,反對濫施伐攻,在五事、七計中,「道」更被列為第一要項。孫子對道的註解是:「道者,令民與上同意,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畏危也。」因此孫子相當重視政府的施政是否合乎民心,當他發現他所效力的吳國,自君臣到將士,破楚後竟然燒殺擄掠,滯留楚國,樂不思吳,心中之失望可以想見。孫子在大功告成後,飄然遠颺,不問世事,也就不難理解了。
總之,《孫子兵法》這部集兵法之大成的軍事寶典,所蘊含的軍事思想、戰爭原理和用兵法則,包羅萬象,前述幾項原則,只是其中一部分,另如領導統御的藝術、士卒心理的掌握、地形地物的利用,以及以戰養戰、正合奇勝、火攻、欺敵等戰術運用,在十三篇兵法中均有詳盡而生動的解說。
歷經二千五百年的演變,戰爭早已從刀光劍影進步到今日的聲光科技,但《孫子兵法》仍然是軍事指揮官必讀的武功祕笈。一九九一年爆發的波斯灣戰爭,《孫子兵法》便出盡風頭,聯軍高級參謀不但人手一冊,並把兵法精義運用於實戰中,獲得輝煌的戰果,真可說是人不分今古,地不論南北,只要有戰爭,《孫子兵法》就能派上用場。
商場必備的商戰寶典
俗話說:「商場如戰場。」所謂商戰商戰,不正說明商場競爭與軍事戰爭的共通特質嗎?
在西方,賴茲和屈特喊出「行銷就是戰爭」的口號,他們視克勞塞維茲的《戰爭論》為行銷寶典,在《行銷戰爭》一書中,把行銷和軍事戰爭的關係,扣合得頗為貼切。
而在東方,聰明的日本人,更把《孫子兵法》當成不可或缺的商戰教科書,以《孫子兵法》為教材的商業書籍數量驚人。從日本開拓海外市場的豐碩成果來看,可知他們實已深得兵法之箇中三昧。
台灣這邊呢?近幾年,商用兵法書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但大部分的著作,不是缺乏戰例,就是商例付諸闕如,無以收個案觀摩之效;有的雖然舉證歷歷,可惜往往以寥寥數語帶過,無視於事件的背景或發展的前因後果,以致失之於斷章取義、見樹不見林。
《商戰孫子》這本書,便希望能彌補上述之失,儘量朝趣味性、實用性努力,並以較完整的敘述,融合商戰個案及歷史實例,輔以企業經營理念。企盼政商界的人士,以及每一位在各行各業中力爭上游的朋友,都能從中得到啟發,並加以揣摩、活用,從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擠入領先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