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華文作家李豪──第三部詩集
夢是我們一起想像未來的可能
//
縱使徒勞
也沒有關係
一切無關乎得失
明明一個人也能獨活
走盡了上半輩子
也許就為了和你看一刻的煙火
//當世界已經足夠吵雜,李豪的詩與無數孤單心靈共振。
在前兩本詩集《自討苦吃的人》《瘦骨嶙峋的愛》,他以廢鬱詩人的形象深植於讀者心中。
迎來第三部詩集《傾城傾國的夢》,
「夢」說的是未來,未來不是虛幻的遠方,
儘管懷抱著對夢的熱情從來不是容易的事。
在這本詩集中,李豪從身邊小小的事出發,找尋陰影背後的意義,
無論是關於情感、渴望、失落、理想,
小事雖不起眼,卻會積累形成我們的模樣,
看見內在的黑暗,匯聚起來,就變成了深刻的事。
面對同樣的在乎、焦慮與煩憂,
字裡行間,我們感受到人會進入不同的生命階段,
成熟透過了視角微調,得以投射出從未想像過的未來。
即使在一片廢墟之中,視線裡也能開出花朵。
全書收錄六十首詩作,分為四輯。
李豪的詩文總是帶著當代生活的隱喻。這一次,他所構築的場景,
讓我們發現世界怎麼變寬廣,人如何變從容,夢又如何變成值得追求。
「我想和你一起老去
不如說更希望
即使下秒我們就死去
也覺得此生無憾」
──〈即使下秒我們就要死去〉
「或許你從來沒有失眠
你只是和這個社會規範的時鐘
步調不同」
──〈失眠〉
「縱使想躲,還是渴求
偶然有誰與我對話
偶然地,有一場雨
不多不少
來得正是時候
而我已懂得珍惜」
──〈無語之地〉
「我們若生如微塵
飄在茫茫的風裡
日積月累
終究足以埋葬巨人」
──〈自由之心〉
「一顆種子的宏願
是甘於平凡
也能綠成一片草地
我們雖是小情小愛
但我們,也是好情好愛。」
──〈小情小愛〉
作者簡介:
李豪
台灣人,三重長大。
現專職文字工作,著有詩集:《自討苦吃的人》、《瘦骨嶙峋的愛》、《傾國傾城的夢》。文集:《剩下的盛夏只剩下了盛夏》、《厭世者求生指南》。
Facebook: 李豪,說故事的人
Instagram: @lh_storyteller
章節試閱
〈非必要卻又美好的事〉
你說浪漫本就是
非必要卻又美好的事
像溫熱的溼氣
穿過纖細的手指
親暱並且神祕
我明白你
如同明白自己
在悠長深遠的夢裡編織
無意義的現實
河岸燈華閃耀
晚風遲遲
從遠處宇宙的靜謐
我們步入喧鬧
縱使徒勞
也沒有關係
一切無關乎得失
明明一個人也能獨活
走盡了上半輩子
也許就為了和你看一刻的煙火
〈即使下秒我們就要死去〉
我想和你一起老去
成為他人眼中
披著夕色的風景
我依舊會牽著你的手
且讓我們走慢一點時間
直到世界薄透地暗去
或許那個時候
我的記憶早已後退
跟不上你的步伐
望著熟悉又陌生的臉
害怕忘了是誰
只得懵懵地回答
年輕的愛人像你
又或許是你的耳蝸
已然縮進了殼內
無數個未完待續
像逗號被改寫成句點
仍有好多好多的話
你還沒有聽見
我想和你一起老去
不敢想像誰先走到了終點
寧願是你停在無病無痛的相片裡
而獨留我熬煮思念
都說來日方長
卻又怎知世事如常
如果末日在窗外喧嘩
而我們在屋內
像一對精疲力竭的夏蟬
等待消亡
我的愛人是否也會認為
這一生已功德圓滿
我想和你一起老去
不如說更希望
即使下秒我們就死去
也覺得此生無憾
〈我想你〉
那寂寞的,一如往常
雨水狡猾地打進了身體
多麼潮溼
我沒有任何辦法
可以瀝乾自己的心
坐上一班不停靠的列車
透過窗看見夢中風景
無計可施
有沒有一種可能
讓我得以留住片刻
也只能寫下一些暗號
一些模稜兩可的啞謎
縮得渺小,躲匿在漆黑夜色
我已經是如此心死地
希望被你好奇
〈無語之地〉
害怕自己已經習慣
就這麼過,孤島的一生
害怕不能讓誰靠岸
我時常是我自己的牢籠
習慣沉默
像一只藏著貓的木盒
我不開口
就沒有出錯的可能
鎮日多疑
不敢輕信,有誰真的
無欲無求而向我接近
與其失望
寧願獨善其身
那就這樣吧
任生活的渣滓
逐漸在心底沉積
身體是枯燥的河床
連一滴淚水都因乾涸
遲遲無法流下
縱使想躲,還是渴求
偶然有誰與我對話
偶然地,有一場雨
不多不少
來得正是時候
而我已懂得珍惜
〈小情小愛〉
已經可以談論
我們,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裡
高牆裂成碎片
有人低語,有人狂奔
有人登上山頭
要看最壯闊的風景
此時此刻,只有
我們,自願回到漆黑房間
一對戀人以手作眼
衡量彼此的容器
理解本質差異的美
才足以填滿
曾經悲哀的歷史裂痕
請以最真的名呼喚
我們,語言是誤解的開端
讓自己的口音
回歸自然
一顆種子的宏願
是甘於平凡
也能綠成一片草地
我們雖是小情小愛
但我們,也是好情好愛。
註:本詩改寫自鄭南榕先生之言──「我們是小國小民,但我們是好國好民。」
〈非必要卻又美好的事〉
你說浪漫本就是
非必要卻又美好的事
像溫熱的溼氣
穿過纖細的手指
親暱並且神祕
我明白你
如同明白自己
在悠長深遠的夢裡編織
無意義的現實
河岸燈華閃耀
晚風遲遲
從遠處宇宙的靜謐
我們步入喧鬧
縱使徒勞
也沒有關係
一切無關乎得失
明明一個人也能獨活
走盡了上半輩子
也許就為了和你看一刻的煙火
〈即使下秒我們就要死去〉
我想和你一起老去
成為他人眼中
披著夕色的風景
我依舊會牽著你的手
且讓我們走慢一點時間
直到世界薄透地暗去
或許那個時候
我的記憶早已...
作者序
後記
我們拿什麼對抗虛無?
抱歉,這本詩集可能不是過去大家所熟悉的李豪(至少我自己這麼認為啦)。
我正走在一條重新定義的道路上。去年投身於專職寫作後,有了一些時間可以閱讀與文學無關的書,也因為如此,開了眼界,看見從前未曾注意的細節,於是我開始整理起自己的人生。當我回顧從前,彷彿台上演出的是我,而台下觀眾也是我,儼然已將聚光燈從自己的身上移開,不再是唯一的悲劇角色,而是可以冷靜、旁觀地去審視一切造就我的脈絡。對於過去經歷的事產生了新的切入視角,自然也會以此去看待未來的劇情發展。
其中角度最大,簡直是一百八十度翻轉我的思考觀點,就在於「語言哲學」這件事上,從維根斯坦、高達美(Hans-Georg Gadamer)到德希達(Jacques Derrida), 比如說星座、信仰、身分認同,本質上很有可能都只是語言的產物,而人們再去對號入座,甚至令我懷疑習以為常的「愛」是否也同為如此?「文本之外,別無他物」, 彷彿世界在我眼前展開了一個新的維度,然而走進去的同時,也象徵著與舊的、不合時宜的觀點衝突,當推翻成為必然,重新定義就成為了義務。
「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愛」是什麼?「詩」是什麼?這些之於我的定義都需要重新思考,正因為語言有極限,而它的極限到哪裡,我能夠探索的世界就到哪裡。這本詩集就是記錄了這段過程,有對過往認知的質疑,也有思辨、實驗新的可能性。
當然,這一切並非如此順利,這一整年在創作上面臨了不小的低潮期,但真正難倒我的不是寫不出東西,大抵是希望創作不只是一再的自我重複,有野心想要跳出過往的窠臼,但拋下了包袱,一時之間卻還抓不到能夠攀爬的繩索,因此才顯得進退失依,難以下筆。
這其實像極了我人生的縮影,在嘗試的路上,我常常知道什麼是自己不想要的, 卻又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關於未來的方向不過是隱隱約約好像有一個答案,於是總在一片迷霧中茫然,陷入自我質疑,這麼做是否有意義?
韓國導演李滄東在宣傳電影《密陽》時於訪談中提到:「我並不是基督教徒, 也不會去教堂做禮拜禱告,如果問我有宗教嗎?我的回答是沒有。但是呢,美國有個機構進行過一項有關宗教的調查,他的問題並不是直接問你有沒有宗教,而是問你覺得人生中經歷的痛苦有意義嗎?如果回答有的話,那就被認為是有宗教性的人。」
問我同樣的問題,我會說沒有,因為我知道意義也是人造的語言產物,科學和理性告訴我,活著的這個世界原即是無序的,是我們企圖詮釋它的意涵,令自己安身立命。只是,如果不試著賦予生命意義,就要墜入消極的虛無之中了。
這幾年下來,我變得務實,立了個座右銘「Don’t make a wish. Make a plan.」,不把夢想看得太重,也是保護自己不至於絕望的一種方法。但久了發現,要是對未來沒有想像,日復一日的勞動就會變得荒謬且空虛。
後來在阿德勒(Alfred Adler)的《自卑與超越》中讀到,二十世紀有位德國哲學家懷亨格(Hans Vaihinger)曾提出「『虛假』的心理學」,他主張:人類都是藉由現實不存在的虛假目標而生活著,雖在經驗上不可驗證,思想和行為卻深受影響。也就是說,人們做出的種種行為更多是出於對未來的想像,而不只是囿於過去的歷史,不見得是理性的,大半是由於潛意識中的某種理想型態。
這個觀點彷彿將我從過於理性的困境中拉了上來,過去那些被我認定是虛假、不切實際的,終究需要創造出這些目標,才有辦法走入下一個階段,就像夢境一樣, 它沒有辦法影響現實世界,可是不睡著不做夢,卻也沒有辦法將日子過好。
所以,重估一切價值,在生活中找回浪漫與熱情,但需要除魅,明知有粉紅泡泡,不可為而仍為之,這也是詩集名稱《傾國傾城的夢》的夢字來由。內容便以美好的憧憬及其現實的反面兩者並陳。
至於「傾國傾城」,典出漢代李延年的〈佳人歌〉,中學時讀到便念念不忘, 遇見愛情,城池衛士皆能為之傾倒,然而縱使交出國家大業,也換不得佳人的良機。這不剛好就是一種狂戀般的浪漫嗎?再者,如果這佳人指涉不單是愛情,可能是夢想、自由、尊嚴,這剛好也是一種對生命的熱情,堅持不容交換的價值,於是這也切入了我在這本詩集的另一主題──「政治」。
曾經我也是要依附理想而活的人,在血氣方剛的年華,是最壞也是最好,我和誰一同走上街頭,呼喊憤怒,在淒風苦雨中像主演自己的電影,不信真理喚不回。我們都說:「社會也許不會變好,但是你會。」後來這一兩年裡,看見香港、泰國、緬甸等各地青年,即使抱著傾國傾城的覺悟,也要奪回原本屬於他們的美好,這般革命者的浪漫與熱情,也是詩裡一再想要致敬的。
最後,個人私心想以三部曲的概念,承襲前兩本詩集的命名規則,加上《自討苦吃的人》靈感取自電影、《瘦骨嶙峋的愛》則是音樂,這本恰好致敬張愛玲的小說《傾城之戀》。從一個人自身談到兩人關係,再擴及到一群人的社會與認同,終於走到這裡。
《傾城之戀》書中有一句對白:「我們最怕的不是身處的環境怎樣,遇見的人多麼可恥,而是久而久之,我們已經無法將自己與他們界定開了。」
願這本詩集的每一位讀者,都沒有成為過去的自己所討厭的那種人。
後記
我們拿什麼對抗虛無?
抱歉,這本詩集可能不是過去大家所熟悉的李豪(至少我自己這麼認為啦)。
我正走在一條重新定義的道路上。去年投身於專職寫作後,有了一些時間可以閱讀與文學無關的書,也因為如此,開了眼界,看見從前未曾注意的細節,於是我開始整理起自己的人生。當我回顧從前,彷彿台上演出的是我,而台下觀眾也是我,儼然已將聚光燈從自己的身上移開,不再是唯一的悲劇角色,而是可以冷靜、旁觀地去審視一切造就我的脈絡。對於過去經歷的事產生了新的切入視角,自然也會以此去看待未來的劇情發展。
其中角度最大,...
目錄
輯一●如夢
我想用簡單去愛你
非必要又美好的事
交換禮物
一年之末
美好
貓的眼睛
有一天你會被愛的
迷信
語言遊戲
盲
是你的話
無用之愛
崇拜
即使下秒我們就要死去
凡所有相,皆為虛妄
輯二●如戲
魷魚遊戲
暈船症候群
告白
雙生火焰
我愛你
如果我們的語言是蘋果
拆字練習
合字練習
失寫症
色彩學
婚姻故事
難道只有我覺得
你還會看他的限時動態嗎
駱駝死了
沙漏
輯三●如家
雨一直在下
我想你
廢墟
忒伊亞
還是會想起
無語之地
同床
小丑
路就是一條直直的
回到過去
完美主義
城市的孩子
睡眠是一場小小的死亡
活著
21世紀我們拿什麼對抗虛無
輯四●如國
姑不而將的名
我這一生放縱不羈
小情小愛
失眠
革命者
殖民
蟻
2046
他們在刀鋒邊緣跳舞
自由之心
致宇宙的孤獨者
勝利者
和平島
百年追求
讓我為你推翻一個國家
後記
輯一●如夢
我想用簡單去愛你
非必要又美好的事
交換禮物
一年之末
美好
貓的眼睛
有一天你會被愛的
迷信
語言遊戲
盲
是你的話
無用之愛
崇拜
即使下秒我們就要死去
凡所有相,皆為虛妄
輯二●如戲
魷魚遊戲
暈船症候群
告白
雙生火焰
我愛你
如果我們的語言是蘋果
拆字練習
合字練習
失寫症
色彩學
婚姻故事
難道只有我覺得
你還會看他的限時動態嗎
駱駝死了
沙漏
輯三●如家
雨一直在下
我想你
廢墟
忒伊亞
還是會想起
無語之地
同床
小丑
路就是一條直直的
回到過去
完美主義
城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