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蘭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林布蘭,二十世紀普普藝術大師安迪.沃荷,兩人都精於人物肖像,只是創作題材與媒介不同,但成為他們作品中主題的人物,卻都因此而留下永恆的身影。
★ 林布蘭是歐洲巴洛克繪畫藝術的代表畫家之一。透過林布蘭的圖像傳記《This is林布蘭》,更了解他對光與影強烈對比的創作特色。
★ 美術史學家凱薩琳.英葛蘭與得獎插畫家安德魯.萊伊攜手合作《This is 安迪•沃荷》,結合精彩文字與插圖,生動呈現安迪.沃荷獨領風騷的一生,及其對世界的重大影響。
★ 深入淺出:《This is林布蘭》從林布蘭的一生跌宕說起,了解大師重要風格養成的關鍵。《This is 安迪•沃荷》十五分鐘,讓你知道沃荷如何成名,如何成為現代藝術的大師。解開沃荷商業藝術帝國之密,看他如何御繁就簡!
★ 觀點獨特:《This is林布蘭》談林布蘭何以最擅長自畫像,如何表現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又如何在古典繪畫題材中注入新氣象。《This is 安迪•沃荷》剖析在商業藝術之下,沃荷冷眼旁觀的態度所映照出的人性顯像。
《This is 林布蘭》
「繪畫,是自然的子孫,並與上帝相關。」──林布蘭‧凡‧萊茵
林布蘭,十七世紀,荷蘭黃金時代繪畫的主要人物,他的畫運用強烈對比的光影,營造出戲劇效果,為傳統肖像畫注入更深刻的情感表現。
成名甚早的林布蘭,卻揮霍無度,潦倒半生。然而,命運的試煉,未曾打擊他對繪畫的執著,當時創作主流還是以聖經故事與神話為主,但在他筆下,人物栩栩如生,喜怒哀樂自然流露;而他肖像畫,更是奠定西方繪畫史上人物畫法的重要成就。
林布蘭一生大起大落,戲劇化的曲折教人心驚。但他作品所傳達出的內在生命視野,卻敘述著完全不同的故事,見證一名急躁、心靈手巧的早熟年輕人如何蛻變成深思熟慮、有洞察力和思想縝密的男人。
相較於林布蘭逼真寫實的畫法,本書插畫尼克‧希金斯則大膽採用較粗糙的筆觸、豐富的色彩來反映林布蘭的不羈,反差效果更彰顯林布蘭的獨特!
《This is 安迪•沃荷》
「若你想全盤了解安迪.沃荷,只需瞧瞧我的畫作、我的影片和我本人即可。那就是我,如你表面所見,再無其他。」──安迪.沃荷
安迪.沃荷,二十世紀普普藝術大師!他說,在未來,每個人都可以成名十五分鐘,而他自己卻成名一世紀!
他留下了瑪麗蓮.夢露的性感紅唇、他遭受槍擊卻死而復生、他將毛澤東普普化……他把自己打造成虛無、迷人、極具獨特魅力的公眾人物。
他的風格與眾不同,非比尋常……從一開始就獨創一格。
然而,沃荷就像一面鏡子,鉅細靡遺映照出現代社會的空虛;而且,冷酷無情,迫使人面對人性真實醜陋的一面。
《This is 安迪.沃荷》讓讀者認識真正的安迪.沃荷,並深入其概念看似簡單,卻意涵深厚的豐沛創作世界!輔以鮮明生動的插畫,展現他精彩非凡的生平,以及他的傳奇工作室「銀色工廠」。
作者簡介:
《This is 林布蘭》/喬蕊拉‧安德魯斯(Jorella Andrews)
喬蕊拉‧安德魯斯是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視覺文化系的資深講師。著作有:《這是塞尚》(This is Cézanne )、《秀吧!:影像哲學》(Showing Off !:A Philosophy of Image)等書,是專業的藝術家和藝術理論家,她對哲學、感知和藝術實踐之間的關係很感興趣。
《This is 安迪•沃荷》/凱薩琳.英葛蘭(Catherine Ingram)
凱薩琳是自由藝術史學家,畢業於格拉斯哥大學,取得一級榮譽學位,就學期間也是哈尼曼(Honeyman)獎學金得主。她專研十九世紀藝術,取得科陶德藝術學院(Courtauld Institute of Art)藝術碩士學位後,進入牛津大學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攻讀博士學位,畢業後在牛津大學莫德林學院(Magdalen College)擔任特聘研究員。凱薩琳曾在佳士得美術學院(Christie’s)教授碩士課程,並曾於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開課,教大學生藝術史。她也曾在泰德現代美術館開課,並在南倫敦藝廊(South London Gallery)擔任過私人助理一職。她現和家人同住倫敦。
繪者簡介:
《This is 林布蘭》/尼克‧希金斯(Nick Higgins)
尼克‧希金斯是在倫敦發展的插畫家,與許多出版和廣告界客戶合作,包括《紐約時報》、《紐約客》,皇家莎士比亞劇團和英國廣播公司國際頻道等。
《This is 安迪•沃荷》/安德魯.萊伊(Andrew Rae)
安德魯是插畫家,為窺秀插畫工坊(Peepshow)會員。他曾就讀布萊頓大學(Brighton University),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客戶合作廣告、印刷、出版及動畫,現居倫敦,在當地開業。
譯者簡介:
《This is 林布蘭》/劉曉米
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畢,目前專職翻譯。
譯有《父與子》、《白癡》、《金色預謀》、《藝術基礎與原理》、《遇見自己》、《機巧的感覺—莎娣‧史密斯論寫作及其他》、《菲麗妲》、《死亡之手愛上你》、《黑桃J》、《艾薇拉投票記》、《島上的旗幟》、《無可撫慰》等。
《This is 安迪•沃荷》/李之年
成大外文系畢,英國愛丁堡大學心理語言學碩士,新堡大學言語科學博士研究。專事翻譯,譯作類別廣泛,包括文學、奇幻小說、精神科學、科普、藝術、食記散文等。近期譯作:《死亡與來世:從火化到量子復活的編年史》、《失控的自信》、《This is 達利》。
Email: ncleetrans@gmail.com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This is 安迪•沃荷》
★《衛報》二○一四年度最佳圖像小說(The Best Graphic Novels of 2014)
名家推薦:
陳芳明∣作家
鄒駿昇∣波隆納得獎藝術家
廖韡∣平面設計師
媒體讚譽:
身為沃荷與漫畫的重度迷戀者,當我看到巧妙結合兩者的新作,就忍不住高興地尖叫!
──Whitney Matheson,《今日美國》(USA TODAY)
英葛蘭具現了托爾斯泰的主張──藝術是展現情緒上的感染力。她生動的敘述,既富有啟發性,又精彩動人,絕非僅只於靜態的事實堆積。因此這本書極為迷人,且又易於理解。
──瑪麗亞.波波娃,拾人牙慧網站(Brainpickings)
這本書非常精彩……打開書本,讀者可以自在探索沃荷的人生、創作……不會覺得枯燥無味,且能揭開環繞在這神祕人物身上的種種謎樣傳說。
──Nara Shin,《酷搜》(Cool Hunting)
有說服力、有教育性,並且非常有趣。
──《學校圖書館期刊》(School Library Journal)
這些篇幅短小但可愛的小書,簡潔有力又經濟實惠,風趣巧妙地交代了錯綜複雜的概念及歷史沿革。
──瑞秋.庫克,《衛報》(The Guardian)
名人推薦:《This is 安迪•沃荷》
★《衛報》二○一四年度最佳圖像小說(The Best Graphic Novels of 2014)
名家推薦:
陳芳明∣作家
鄒駿昇∣波隆納得獎藝術家
廖韡∣平面設計師
媒體讚譽:
身為沃荷與漫畫的重度迷戀者,當我看到巧妙結合兩者的新作,就忍不住高興地尖叫!
──Whitney Matheson,《今日美國》(USA TODAY)
英葛蘭具現了托爾斯泰的主張──藝術是展現情緒上的感染力。她生動的敘述,既富有啟發性,又精彩動人,絕非僅只於靜態的事實堆積。因此這本書極為迷人,且又易於理解。
──瑪麗亞.波波娃,拾人牙慧...
章節試閱
《This is 林布蘭》
林布蘭‧凡‧萊茵是經典的古典(十八世紀前)名作大師。對許多愛上美術館賞畫的藝術人口來說,傳統繪畫就該如此,有著細緻、逼真、深刻,能觸動靈魂的氛圍。然而林布蘭的一生,並非始終備受青睞。繪畫和版畫的如實詮釋角度,在受到仰慕之餘,也極易招來唾棄。他過世後超過一世紀之久,許多學院出身的藝術理論家和評論家,都視他的風格如敝屣。幸而到了十九世紀,他的畫作受到當時藝術家的支持,在革命和時代鉅變的刺激下,這些藝術家認為,林布蘭有著激進的精神,而且作品也滲透著道地的現代價值觀,不啻同道中人。
林布蘭誕生於十七世紀初,當時新建立的荷蘭共和國,正值全盛時期,因此作為一名畫家,林布蘭很快便闖出名號,賺得大量財富,生活之富裕,直比後世的搖滾巨星。但他出手闊綽,入不敷出,再加上生涯中期,大眾的品味更迭,種種因素,鑄成林布蘭悲慘的未來;舉債、贊助人背離、心愛的人相繼離世,在乖舛的遭遇中,他窮困潦倒以終。然而他創作的熱情不輟,晚年留下的畫作,可說是他最細膩敏銳和坦率真誠的作品,而且經久不衰。
故事的開始
一六○六年七月十五日,林布蘭‧凡‧萊茵在萊登誕生。父親是磨坊主哈曼‧黑洛茲‧凡‧萊茵,母親是麵包師傅的女兒妮爾琪,在至少九名小孩當中,他排行倒數第二。他們的家就是哈曼位在城市邊緣的風車磨坊。此時萊登城號稱擁有近三萬的居民,並因紡織貿易而漸形富庶。同時萊登也是個具人文風采的城市,不僅設有大學,還有自己的繪畫傳統。
在當時那個年代,萊茵一家算是相當富裕的中產階級家庭。長子亞德里安,受訓成為鞋匠,但後來接掌家族企業,另一位兄長,威廉,是個烘焙師傅,第三名哥哥受訓成為印刷工人。但年幼的林布蘭卻被送往萊登的拉丁文學校,並以十四歲之齡,進大學註冊就讀,可能是研讀神學。
對於一名磨坊主的兒子來說,上大學是稀有之事,儘管在當時的荷蘭共和國內,民眾的識字能力居全歐最高,而且尋常的勞動階層就算未必能寫,一般也都能讀。林布蘭第一位已知的傳記作者楊蘇‧歐爾樂斯(Janszoon Orlers)在對一六四一年萊登城現況的簡介中指出,林布蘭的父母希望他終能將所學用在市政上,造福公眾。但林布蘭可能從未入學,反而是他的父母同意資助他的學習,讓他成為一名畫家。
成長於黃金年代
新興的荷蘭共和國所創造的世界,是孕育林布蘭的搖籃。荷蘭共和國為低地國家之一,盤據了一小段的北海岸線,大部分的領土都在海平面下:數世紀以來,該國一直有技巧地把鹽澤開墾為土地,並在其上耕種、興建。到十七世紀時,此地帶已變成歐洲前所未有最富裕的國度。
這樣的繁榮昌盛根植於早期的宗教、政治和經濟變革。低地國家一直受哈布斯堡王朝的神聖羅馬帝國統治,該王朝位於遙遠的維也納。到一五一六年,哈布斯堡王朝也繼承了西班牙的王位,統治的重心便移轉到西班牙。但此時低地國家的北方省分多半信奉新教,領主卻永遠是天主教徒。一五七九年,這些北方省分宣布獨立,隨後於是展開近八十年的戰爭。林布蘭就誕生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當時已打了二十多年的仗。可哈布斯堡王朝最後戰敗,因為現在的新荷蘭共和國擁有經濟強權和全歐最強大的商船船隊。共和國是造船中心,長久以來,還是如穀物、木材等主要產品的輸出樞紐。
待一六○二年聯合東印度公司成立後,共和國的經濟勢力擴展到全球,聯合西印度公司在一六二一年跟進,並在爪哇島、加勒比海和美國東岸建立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今天的紐約,在一六二六年誕生。這些公司進出口各種物品,包括香料、絲綢、瓷器和鬱金香,而且積極參與奴隸買賣。借用英國大使威廉‧譚波爵士(Sir William Temple)在一六六八年到一六七九年之間對共和國所說的話:「不論在當今的世代,或者歷史上的任何時期,都不曾有國家能建立如此遼闊的商業版圖。」
這些改變毫不意外地對共和國的藝術生態產生劇烈衝擊:靜物畫表現成堆的世界各地產物,肖像畫描繪的是富裕和越來越有權勢的商人;海景和風景畫變得大受歡迎,遊客也對美麗、整潔、井然有序的荷蘭城市讚譽有加。
懷抱極大熱情投入繪畫學習
在父母的支持下,林布蘭投在雅柯布‧凡‧斯瓦南布赫(Jacob van Swanenburgh,一五七一-一六三八)門下,接受繪畫訓練。斯瓦南布赫是當地的一名畫家,專畫建築風貌和想像的景致。曾在當時公認為世界藝術重鎮的義大利居住並工作多年。林布蘭跟斯瓦南布赫學習基礎的繪畫技巧,但後者的風格對年輕畫家來說,無法產生長遠影響,於是僅學了六個月,便在同年一六二四年,改向阿姆斯特丹的知名歷史畫畫家彼得‧拉斯曼(Pieter Lastman,一五八三-一六三三)學習。拉斯曼也是在義大利習畫的。他在那裡見識到卡拉瓦喬的作品,後者對身體和情感細節的精準描繪,結合戲劇化的構圖與唐突的明暗轉折,令他大獲啟發。他把對卡拉瓦喬的熱愛傳遞給他年輕的學徒,而終其一生,林布蘭的作品裡,都貫穿著這些彷如有生命律動的特質,而且隨著技藝的成熟,更顯精妙。
林布蘭早期在一六二六年所畫的《巴蘭和他的驢子》,便是以拉斯曼的一幅作品為本,或許特意向他致敬。這是選自聖經故事的題材,講述一頭驢子試圖警告他視而不見的主人──術士巴蘭,有名天使被派來阻攔他前往敵方土地。巴蘭痛打驢子,怪它倔強不聽使喚,直到可憐的動物奇蹟地張嘴說話,才揭露真相。林布蘭的版本顯現他在單一場景的侷限下,講述精彩故事的能力。正如導演彼得‧格林納威(Peter Greenaway,一九四二~)所稱,那是「電影般的」畫面。
《This is 安迪•沃荷》
安迪.沃荷在兩組拍立得照片中亮相:笨拙的小夥子搖身一變成了紐約大紅人,戴著墨鏡,頂著一頭銀髮,一臉酷樣。相機不停自動狂拍,沃荷則胡搞瞎鬧,將座椅調高又調低,在鏡頭前搔首弄姿。他一如往常,刻意跟我們保持距離:在其中六張照片中,他躲在又黑又大的墨鏡後;當他拿下墨鏡,又用手遮臉,或別開臉不看鏡頭。
這組自拍照儼然是含括普普文化的前衛藝術。拍攝地點是在地鐵站和購物中心到處看得到,「拍四張只要二十五分」,主打便宜照片的自拍亭。即拍即棄的搶眼照片幾近四方形,捕捉連續的定格畫面,表現出時間進程,沃荷也挖掘出箇中之美。
沃荷只替相框的內容背書:「若你想全盤了解安迪.沃荷,只需瞧瞧我的畫作、我的影片和我本人即可。那就是我,如你表面所見,再無其他。」然而,光亮滑溜的表面卻撼人心弦。不少人認為沃荷就像一面鏡子,鉅細靡遺映照出現代社會的空虛。
茱莉亞
茱莉亞和安德烈的第一個孩子是名女孩,全家尚未移居美國前,便因故夭折。安迪是三個兒子中的老么,最為體弱多病,似乎也最受關照。正如茱莉亞所說:「安迪是我的寶貝。我的另一個寶貝女兒在我丈夫離開⋯⋯時過世,如今我的寶貝就是安迪。」
茱莉亞是極具天分的藝術家。她從家常手工藝做起,化廢棄物為藝術品,用熱蠟和刺繡織物裝飾復活節蛋。她老是在畫畫。老二約翰說:「我們全都會畫畫。」一九五四年,茱莉亞出版了畫冊《聖貓》(Holy Cats),畫的全是奇特的貓咪和天使。她也寫得一手好字,字體獨具一格,兼做平面設計的她,替月犬* (Moondog)設計的唱片封面字體還獲了獎。安迪早期廣告上的字體設計全都出自茱莉亞之手。
雖然母親很有藝術天分,卻老讓沃荷沒面子,她總愛自稱是「老農婦」。多年後,茱莉亞搬到紐約住時,安迪還曾試圖改造她頭巾農婦的形象,帶她去梅西百貨血拼。在他們紐約的豪宅中,沃荷將茱莉亞安置在「樓下」,似乎不想讓她跟來客打照面。
繭居生活
八歲時,安迪得了風濕性舞蹈症,又稱舞蹈症,臥病在床長達十週。大病一場後,他飽受後遺症之苦,不僅會神經性顫抖,臉頰長了塊紅斑,陰囊也遍布傷痕,據他的醫生說,他相當引以為恥,害怕脫衣服露出身體。接下來兩年的夏天,他又生了病:「我老是在放暑假第一天發病。我搞不懂這是什麼意思。整個夏天我只能聽收音機度過。」安迪並未在外頭跟小朋友玩耍,而是由他的兩位哥哥坐在他床邊,教他描摹、畫畫。茱莉亞也會讀他最喜歡的漫畫書給他聽。他的床頭邊掛了許多漫畫英雄及好萊塢明星海報,當時的他,簡直就像活在名流、英雄環繞的幻想世界中。
一九四二年,安德烈在工地喝到毒水,不幸驟逝,當時沃荷才十四歲。哀慟欲絕的他,躲在床底,拒絕去看開棺供人瞻仰遺容的父親。茱莉亞決定不讓他出席父親葬禮,理由是他患有「神經上的疾病」。沃荷長年對疾病及死亡戒慎恐懼,死亡也是潛伏在他作品下的洶湧暗潮。
商業作品
沃荷飛黃騰達,成了商業藝術家。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和《魅力》雜誌合作,接著所有重量級時尚雜誌都成了他的客戶,包括《時尚》(Vogue)及《哈潑》(Harper’s Bazaar)。安迪有股孩子氣的魅力,客戶都稱他為邋遢安迪(Ragged Andy),因為他老是穿著T恤和斜紋布褲,模樣十分邋遢。他總會提著紙袋去開會,紙袋裡頭裝著自己的作品,也因此得了另一個小名:紙袋安迪。他遲早會打扮入時,跟麥迪遜大道上其他的潮人一樣,穿上訂製西裝及義大利皮鞋。但沃荷深知邋遢安迪的形象影響力不容小覷,儘管穿著講究,卻故意帶點邋遢風,還慫恿他的貓咪在皮鞋上撒尿,好讓鞋子看起來老舊。
當時的廣告大都華而不實,沃荷的作品卻令人耳目一新。他運用塗印技巧,做出的成品質感粗糙而純樸。但矛盾的是,這種信手拈來的作畫手法其實技巧相當複雜。沃荷會先用自來水筆描繪出簡單的畫,趁墨水未乾時複印原作,以此手法,便可製造出許多副本。
藝術嚴肅的一面
一九五○年代晚期,沃荷開始較常思索「嚴肅」的一面:純藝術。當時藝術圈正經歷巨大變革,各路藝術家紛紛質疑起當道多年的抽象表現主義(Abstract Expressionism),認為表現主義畫家太過著重於心靈探索,與現實及日常生活體驗脫了節。色彩陰鬱、重心靈洗滌是表現主義典型的風格,卻令新一代畫家感到啼笑皆非。
羅伯特.勞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及賈斯培.瓊斯(Jasper Johns)便是改朝換代的代表人物,其逼真的作品多半以周遭事物為題:勞森伯格擷取真實物件入畫,包括牙膏污漬、被子、舊報紙,甚至死鳥,而瓊斯筆下則多為日常事物,像是信件、靶子、國旗等。沃荷的好友藝術代理商艾彌爾.德.安東尼歐(Emile de Antonio)是勞森伯格和瓊斯的死忠支持者。德.安東尼歐會跟沃荷閒聊,分享自己在「巨大的美國國旗及史上第一幅靶子畫、數字畫」前,與勞森伯格和瓊斯共進晚餐的軼事。身為追星族的沃荷聽了心花怒放:「對我來說,光是想到那幅場景,就夠令人興奮了。」據沃荷說,兩人漫不經心的閒扯淡是磨練他技藝的良方。
垮世代(Beat Generation)是一群戰後美國作家,也提供了另一個重要的時代背景。他們筆下的美國,同樣也是真實、現代的寫照。在詩作〈嚎叫〉(Howl)中,詩人艾倫.金斯堡(Allen Ginsberg)引人進入嗑藥狂歡、夜夜笙歌的世界,跟沃荷銀色工廠中的景象頗有異曲同工之妙。一九六○年代,垮世代詩人會集聚在安迪的銀色工廠廝混,安迪還替金斯堡及傑克.凱魯亞克(Jack Kerouac)拍攝短片。
沃荷自成品牌
從商業藝術家變成前衛玩家,形象也得改頭換面。數年來,超現實藝術家薩爾瓦多.達利以他異想天開的噱頭和稀奇古怪的形象取悅紐約客。沃荷生活風格的轉變卻更加複雜,如文化理論家亞瑟.丹托指出:「(他)汲汲營營想打進兩個世界——藝術圈和同志圈。」新藝潮先鋒、本身也是出櫃同志的瓊斯和勞森伯格,在沃荷身邊很是彆扭。他「太潮了」。作家弗瑞德. 勞倫斯. 吉勒(Fred Lawrence Guiles)說:「儘管一九四九至一九五○年間,同志地下社會仍不為法律接受,但圈內人必須循規蹈矩⋯⋯你的身分取決於你的性癖及穿著打扮──皮衣是給性虐愛好者穿的,當時才剛打進同志圈,還沒大為流行⋯⋯男子氣概的休閒服是給像安迪那樣尚未出櫃的人,以及那些想看起來『正常』的同志穿的。」
沃荷以地下時尚裝扮自己,太陽眼鏡、皮衣、高跟切爾西短靴及牛仔褲成了他的招牌打扮。後來,他又添上那頂刺硬的銀色假髮。壞男孩的形象依舊是「潮」,從他的小名「德拉(Drella)」便可見一斑,德古拉(Dracula)和仙杜瑞拉(Cinderella)合稱德拉。一九六○年代,德拉成了酷炫的極致,甚至還擁有自己的搖滾樂團。他代理地下絲絨,樂團不但在工廠演奏,還為他錄製了唱片《獻給德拉的歌》(Songs for Drella)。樂團關鍵成員約翰.凱爾(John Cale)透露,「安迪.沃荷什麼都沒做」;錄唱片時,他會坐在他們的工作室,驚呼:「哇喔,聽起來棒極了。」不過他倒是用印上香蕉的紙,替他們設計了經典的黑膠唱片封套。發行的專輯初版超級有趣:香蕉皮其實是貼紙,撕開後果肉便露出來。他還跟地下絲絨一起舉辦了「塑料爆發是一定要的」。這場破天荒的活動主打五光十色的狂野燈光秀和地下絲絨的演出。有時傑拉德.馬蘭加(Gerard Malanga)還會登台大秀搖擺舞,或是安迪會播放他前衛的電影。
作家史蒂芬.沙維羅(Steven Shaviro)認為:「沃荷最傑出的作品就是他本人;他把自己打造成虛無、迷人、極具獨特魅力的公眾人物。」沃荷的撲克臉已達爐火純青的境界,受訪時他會故意裝傻,回答多半不脫「哇」和「嗯」。安迪深諳沉默的力量:「我寧願保持神祕,我不喜歡透露我的背景。」據他所言:「大家老是稱我是一面鏡子。」沉默寡言、如名牌商品般被行銷的他,什麼事都守口如瓶。的確,重點不在內容物,而是炫目的外表。沃荷這個品牌代表了與眾不同,酷炫非凡。
《This is 林布蘭》
林布蘭‧凡‧萊茵是經典的古典(十八世紀前)名作大師。對許多愛上美術館賞畫的藝術人口來說,傳統繪畫就該如此,有著細緻、逼真、深刻,能觸動靈魂的氛圍。然而林布蘭的一生,並非始終備受青睞。繪畫和版畫的如實詮釋角度,在受到仰慕之餘,也極易招來唾棄。他過世後超過一世紀之久,許多學院出身的藝術理論家和評論家,都視他的風格如敝屣。幸而到了十九世紀,他的畫作受到當時藝術家的支持,在革命和時代鉅變的刺激下,這些藝術家認為,林布蘭有著激進的精神,而且作品也滲透著道地的現代價值觀,不啻同道中人。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