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把族語寫出來,對許多民族而言,是稀鬆平常的事。但對於台灣原住民族而言,由於過去語言政策與教育的影響,族語能力式微,族語的口語能力不佳,能夠掌握閱讀能力與書寫能力的族人,更顯稀少。
本刊第36期曾經探討族語書寫的歷程,是從巨觀角度來檢視族語文學的累積,而本期則更細緻地從微觀角度,描繪出個人的族語識字的心路歷程。
「原教評論」邀請曾任原民會政務副主任委員的陳張培倫教授(新執政團隊上台前即行邀稿),探討政府如何提升原住民族的族語識字力;台東大學華語文學系張學謙教授援引外國語言的經驗,評述讀寫族語如何達成復振族語的目標;高清菊校長則從教育現場來觀察族語書寫系統如何進行教學。
「原教前線」由各族族人執筆,寫出親身經歷,或透過生命史的採訪,瞭解其箇中甘苦。可以瞭解高進財老師如何透過阿美語文字的學習,最後成為台北市語言巢的族語教師。現任新北市阿美族總頭目的Mayaw Kolas (陳双榮)如何將祭詞從口說進步到手寫。族語創作新秀陳靜佩老師,道出其如何用寫作來挽救弱勢的萬大語。黑帶•巴彥老師,如何從卡車司機到泰雅語教材編寫委員,其外甥張秋生老師,又如何從泰雅語記音,步入族語教育現場。張小芳老師如何跟隨父親張玉發牧師(最早翻譯布農語聖經的本族人),接棒傳承布農語文字。何鳳美老師描述其透過田野調查學習族語書寫的歷程。邱霄鳳老師討論其民族文化教材如何導入族語教學。軍人出身的余榮德牧師,道出過去如何在被查禁的家書裡,埋下族語書寫的種子。鍾思錦牧師,則述說其如何研發魯凱語羅馬字。透過游仁貴老師的採訪,可以回顧其學習拉阿魯哇語文字,並艱辛地傳承瀕危族語的經過。另外,從許韋晟、潘正浩、陳昱豪、馬钰婷、邱英哲(後3人為平地人)等學生的族語學習、通過族語認證、嘗試創作的過程,均可體會到讀寫族語的甘苦。國家教育研究院林明佳助理研究員,亦分析教學現場如何有效地推動族語書寫系統的教學。
「延長線」從Holo語、客家語等本土語言人才的文字學習、創作及教學歷程,以及同屬南島語系的印尼語教材的編寫經驗,提供借鏡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