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編輯部幾句話
美學、書寫民主化?
《臺江》第22期,冊名號做「美學、書寫民主化」,ah lán ê 編輯報告mā the̍h 來做篇題,ke 1 ê「?」。Kám 有siánn 無kâng?Tann beh 交代tsit 期ê 專題,lán tō sīn-suà 來pué-huē 有question mark 無question mark,tàu-té 差tī toh、kám 有影無kâng。
「書寫民主化」」ê 運動理念kap 文學現象,是本刊總編輯寫論文tàn-- 出- 來ê 號頭。講實--ê,i mā是kā 人借--ê。法國ê 社會學家Pierre Bourdieu(不丟∕ Puttiu)bat 講:「教育民主化是假相。」冊讀愈kuân--ê,íng-íng 是經濟資本、文化資本、象徵資本、社會資本等資本類型總額khah kuân ê 人,ah-sī 資本總額愈kuân ê 家庭出身--ê。三級貧戶子弟讀臺大法律系,無爸無母--ê「死beh 讀冊」讀kah 博士,尾--á欠社會資本(人際關係)tī 學院外lōng-liú-lian,kan-na是理論規範內ê 相對例外。
Án-ne,lín 刊總編 m ̄ tō khong-am,the̍h「民主化」來正面定義臺語文運動,講臺語文運動ê 核心戰術kap 策略 tō 是臺語文 ê 民主化 ?! 人 to gām-gām--m ̄,無哪ē 讀kah 博士!橫直,講hōo lín bat,tshuì 鬚好拍結,hânn--leh,先交代tsit 期ê 專題稿tsiah講。
吳仁瑟出8張kōo 白話字寫ê phue,siōng 有thang展現書寫ê 民主化:南部女宣總會會長高潘筱玉(潘阿金,1878-1944)寫hōo 太平境教會主日學,無踏日期,c.1930-;1933.12.26,彰化基督教病院ê 院長,老蘭醫生( 蘭大衛David Landsborough III,1870-1957)寫hōo 王守勇牧師(1900-1972);1936 新樓病院院長楊雲龍(1892-1974), 寫hōo 太平境主日學;c.1937-1938 南大主日學部會寫hōo 所屬教會主日學(印刷稿), 落黃俟命(1890-1950)kap 林照(1904-1967)ê名;1933.12.21,樂山園戴仁壽醫生(Dr. Goerge Gushue-Taylor,1883-1954)寫hōo 王守勇、林宗仁2 位先生,1935.07.22、1935.12.17 寫hōo 顏春和(1906-1966),1937.12.20 樂山園園長代理李達莊(1889-1965)寫hōo太平境教會主日學校長高侯青蓮(高侯英美,1890-1975)。
書寫民主化ê 一項概念內涵,是文類開放。Tō 是講,臺語文ê「作家」,寫--ê 無的確tio̍h-ài 是創作性文類──詩、小說、劇本ah-sī 創作性散文,ē-sái 是日記、書信、筆記tsiah ê 生活的書寫類型(文類)。Uì 文類開放tsiah koh 看tio̍h 反面一層要緊ê 事實,a̍hsī書寫民主化ê 另外1 ê 內涵:普遍的ê 讀者、一般性讀者tī--teh。百外冬ê 白話字「文」學史,siōng tshintshioh、當代運動iáu tuè bē tio̍h--ê tō 是tsit 項。當今ê文學家,有ê 執守ka-tī ê 美學標準、信仰leh 看tsit 段歷史,講人「有臺語無文學」,其實無gâu;你-- 知-知、我-- 知- 知ê tāi-tsì,是 1 ê 層次──書寫民主化;文學教育,koh 是1 ê 層次。Tsiah ê 文學家ài 致意--ê,顛倒是看 beh án-nuá 引tshuā tsiah ê「有leh 寫」ê 讀者tsiânn-tsò 你 gió-toh、嚴肅文學 ê fans,m ̄是像 án-ni kōo文學評論teh hōo 死、壓落底。
吳仁瑟致意白話字文獻ê 收集,在來有tī 教會公報登〈舊phue ê 故事〉系列文章;手路是另類「看圖講故事」,kā tsiah ê 舊phue ê 背景,像寫ê 人、收phue ê 人,in ê 身份、in「佳美ê kha-jiah」koh 時代脈絡報hōo 人知,kin-tú 是教會史論。Lán 長老教會史kap 白話字ê 歷史tîng-tha̍h,beh án-tsuánn uì 臺語文運動ê 角度去論述教會ê 過去,是臺語作家、研究者ē-sái做--ê。Tī tsit 方面,吳仁瑟是典範。
吳家銘ê 七字á 16 pha〈台灣第一份報紙〉,看題tō 知leh 寫1885 年創刊ê《台灣府城教會報》(稱「教會報」、「教會公報」)。教會公報是上帝賜lán 臺灣人ê 恩典、臺灣史ê 奇蹟,tī tsīng-kàu-tann 臺灣人母語意識lám-phè-phè ê 殖民史脈絡,kā 一份發行beh kui 百冬ê 白話字刊物留落來做干證。「主流臺灣人」suah 翻頭講he 是『一小撮人』sńg 無起-- 來ê「玩意兒」,講「白話字kan-na tī 教內流通」,對臺灣文學史、對臺語文學影響無大! Tī 當代tsit lō 文學論述(對話)關係,上帝hōo--lán ê 積極干證,suah 額外有1 ê 消極ê 證據效果,證明tsiah ê 主流臺灣人、主流作家hông語言殖民ê àm-sàm 心靈。吳家銘tō 用一款hōo「主流者」phì-siùnn ê 文類──七字á,反主流、反論述。〈台灣第一份報紙〉khah 特別--ê 是寫法:揀ts ̍t-kuá 教會報ê 現代論述來褒so,肯定教會報啟蒙角色ê 歷史定位,無讀過hia-ê 文章tiānn-tio̍h 寫bē 出-- 來。Koh,照án-ne 寫-- 落- 來,16 pha nah 寫ē 了? 1600 pha mā無夠!作者ē-sái 計劃看māi。
吳家銘寫講白話字「好讀好寫3 工ē」;khoo-á內mā 有人gia̍h 反旗,tshiàng「白話字好寫歹讀」,總--是漢字讀siunn tsē、白話字kui本m ̄ -bat讀kah透ê「主流者」主觀、個人ê「主流hau-la̍k 話」。白話字好寫、好讀,有tsē-tsē 見證,漢字bat 無1 湯匙ê 巴克禮、林安tsiah ê 外國人mā lóng 講-- 過。《台灣府城教會》ê發刊詞(1885.07.12),án-ne 設定百年文學史ê 主調;有史以來頭1 ê「臺語文學獎」──教會報創刊徵文,論「白話字ê 利益」,得獎人ta̍k-ê to uì 性別、階級語文tháu-pàng ê 角度做論證,kin-sio̍k 是書寫民主化ê 最佳證言、白話字「解放性工具」ê 肯定。
白話字tō 是有tsit 款民主化、解放性ê 功能,《台灣府城教會》m ̄ -tsiah tsiânn-tsò 學者定位 ê 新文學「開基祖」。Tsit 2 篇tsē 少有kha̍p-tio̍h tsit lō「開基論述」(李勤岸教授ê 舊稿tsit 期專題無法度刊,ta̍k-ê tsiah 去讀i ê 冊《白話字文學:臺灣文化kap 語言、文學ê 互動》[臺南:開朗,2010.09]):蔣為文,〈臺語白話字文學改寫臺灣新文學史〉;李勤岸,〈白話字小說呈現ê 臺灣人形象kap 文化面貌〉。蔣教授ê 文,leh 交代《台語白話字文學選集》套冊5 本(國立臺灣文學館,2011.11)編印ê 過站kap 理念;文學史改寫ê 講法,理路tō 來tī 白話字開基ê 歷史事實。是講,冊一下出,華語學者隨鹹酸甜á 鹹酸甜:『不都一些小篇小文!不是說要改寫文學史嗎?』李教授ê 論文,主題suibóng是賴仁聲kap 鄭溪泮ê 小說,破題前iáu 是ài 牽一下á 白話字ê 歷史kap 定位。
Uì tsia,牽tuì 本專題ê 另外1 ê 焦點:「臺南」tī白話字傳播史ê 地位、重要性。李教授ê 論文講2 ê 人:鄭溪泮(1896-1951),永康蜈蜞潭人;太平境教會小學(1909)、長老教會中學(長榮中學,1912)、台南神學校(台南神學院,1917)出身;1917-1919 tī 香菇宅(歸仁北)教會牧會。白話字長篇小說《出死線》(屏東郡:醒世社,1926.10.05 印刷、10.08 發行),起頭tō kā 府城街á 外「一所在」,寫kah ná 世俗外ê 仙境--leh:
臺南市外一所在,古榕真tsē,竹phō ām-ām,不時樹木青翠,百花常開。Ta̍k 日飛鳥,千千萬萬,tī hit 樹頂,ki-ki kiu̍h-kiu̍h、飛來飛去,樹林ê 茂盛thang知;ná 準《聖冊》講:「芥菜大欉,飛鳥來歇i ê 枝。」因為猶太ê 芥菜,厝頂外kuân。為tio̍h 鳥kap 榕hiah tsē,就叫hit 所在「鳥榕庄」。(第一章〈有1 ê 女子〉:1926,1)
賴仁聲(1898-1970)講 --m ̄是臺南人,m ̄ -koh tī tsia讀冊、牧會,屬tī「臺南文學」ê à-lù 內:本名賴鐵羊、筆名守愚,1898 出世tī 臺中,老父是柳原教會長老;南神出身;1960 年前後tī 白河教會牧會,中篇《可愛ê 仇人》(台灣教會公報社,1960.09.15)序言tō「寫tī臺南縣白河鎮白河教會牧師樓書齋ê 南窗」,落「守愚:賴仁聲寫」(1960:n.pag.)。《可愛ê 仇人》起頭,uì 嘉義海口寫kah 府城、府城監獄,過新化(歸仁?)、入淺山,thang 講是i 寫臺南ê 代表作。編輯部tō 報ta̍k-ê 去讀1 篇khah 無人知ê「守愚」舊作。
賴仁聲tsit 篇舊作〈所Ǹg-bāng ê Kiánn〉, 本tsiânn刊tī《活命ê 米糧》no.26-40(1960.04-1961.07),連載15 回、計共15 節。Khah 好tshuē ê 版本:文學館「臺語文數位典藏資料庫(第二階段)」網站ê 漢羅、全羅對照版,欠4 節4 期(2、4、16、14:no.27、no.29、no.31、no.39)。〈所Ǹg-bāng ê Kiánn〉出刊ê 時有落頂題「兒童宗教教育小說」,編輯部ê 意見?賴仁聲個人對小說ê 文類認定?橫直,tse 文ê 小說定位hōo人giâu-gî。是講,nā kā 文類認定ê 結構觀點hē 一邊,tsit 篇「小說」siōng 無有2 點,hōo lán ba̍k-tsiu 光:1. 對白話字教學tī 主日學ê 角色,賴仁聲ê 意見表述(第12 節〈赴主日學靈修會5〉:1961.03,no.37);2. 第13節〈艱苦有時過〉(1961.04,no.38):1925 年,賴仁聲寫ê 詩〈湖邊蘆竹〉(鄭溪泮做調、譜曲)ke 第三pha 詞。有文學史癖ê 讀者,tsiah tàu 看māi。
書寫民主化ê 當代案例:臺南市市議員李文正ê白話字質詢稿〈Tâi-lâm-chhī Gī-hōe Tē-jī Kài Tē-sì Chhù Tēng-kî Tāi-hōe Chit-sûn-kó〉(2016.12.05),全國唯一!Lán lóng 知,文正議員 ê 學歷無 kuân,m ̄ -koh(臺語)冊tsiânn-tsē,kui ê 府、會無人贏--i。李文正講-- 是無讀大學,m ̄ -koh 有 1 ê khah 贏學士、博士 ê「學位」:台南神學院基督教社會研究所「台語文化教室」第2期結業(1996.08.15),鄭雅怡、王淑珍是in kāng 班--ê。1994 年鄭兒玉tī 南神設tsit ê 臺語班,歷屆結業ê 學員sak 臺語文lóng tsiânn 有貢獻,李文正是內底1 ê:張復聚、蘇晏德(一期)、王壬辰(三期)、周俊安、柯巧俐、 鄭詩宗(四期)、吳仁瑟、江仲驊、劉庸英、盧永芳、黃興全、蘇重仁、陳泰然(五期)……
Tsit táu 專題頁面e̍h、無thang 重刊賴仁聲ê 舊作〈所Ǹg-bāng ê Kiánn〉,報1 本重刊舊冊來tàu:陳清俊key 白話字、林俊育漢羅改寫ê《平民ê 基督傳》(臺南:人光,2005.02);初版冊是J. Paterson Smyth原著、高德章(1904-1941)白話字翻譯,《Pêng-bîn ê Kitok-toān》(A People’s Life of Christ;台灣教會公報社,1933.07.19)。林俊育長老寫文,tō 是beh 介紹tse「第一本」翻做白話字ê 世界當銷冊。林長老要意臺語文ê數位傳播、主張漢羅lām 寫,tsiânn 有「臺語現代文」ê運動理路。「臺語現代文」ê 核心logic、目標是全民ê 語文教育,漢、羅ê 用字選擇kan-na 有1 ê 方針:hōo 發展-- 落- 來ê 臺語書面語好學、好讀、好寫;寫toh 1 ê 羅馬字音節,無的確tō 否認toh 1 ê 漢字是i ê本字。Uì thò-sio̍k ê 臺語書面語來jīn-bat「靠俗」ê 耶穌,有影有ha̍h koh 對路;文獻出土ê 意義ē koh-khah大。
透過文獻ê 出土,hōo 當代ê 臺灣人jīn-bat 白話字、tsiânn-tsò 去盲ê 台語人,是當代白話字世俗化運動ê策略、步數。蔣日盈ê〈展望白話字〉koh kā lán 展2路:tshīng 2013 年做kah-tann ê 白話字文化節,sak 白話字tsiânn-tsò UNESCO 認定ê「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做配套;幾冬來,活動lóng 辦tī「白話字ê 聖地」臺南。臺南市政府文化局ē-sái 扮演koh-khah 積極ê 角色,順趁民間ta̍uh-ta̍uh「民俗化」ê 運動意念,kā 府城竹圍á、東門城周邊、城á 外hit khoo-le̍h-á 畫做「白話字文化園區」;先象徵的做政策性表態,tsiah koh 進一步落政策、執行政策,別縣市無ê 文化遺產tsiah bē 拍損--去。
文化局tsit 幾冬,的確有做幾項á tāi-tsì,王育德主題ê 相關活動tō 是內底1 項:2014-2015 辦王育德記念講座、出版《王育德紀念講座文集》(2014.12);2016 年開始計劃、研究設王育德記念館ê 可能性,後決議、選址、編預算,按算今年beh 發包、動土;2017.02 出版呂美親編譯ê《漂泊的民族─王育德選集》……王育德標記臺灣話ê 方案,kiau 白話字時代出現-- 過ê 正書法主張(甘為霖、巴克禮lóng 講--過),精神一致,官方保存白話字遺產ê 文化行政ē-sái hùn 大cover 所有ê 臺語文運動經驗,hōo 臺南市有影tsiânn-tsò 蔣日盈tshuì--nih ê「聖地」。過tsit lō 思考,lán tō kā 主題khah 無ha̍h ê〈講寡編譯《漂泊的民族─王育德選集》ê 所感〉編入專題,hōo ta̍k-ê uì 白話字想到王育德,uì 王育德koh 想tńg 來白話字ê 未來kap過去。
話講--tńg- 來,過去kap 未來(歷史)iáu khiā tī「tsit-tsūn」leh 等lán 做結論:書寫民主化,kah nā 是臺語文學史發展-- 出- 來ê 運動戰術kap 戰略、手段kap目標,是án-tsuánn koh hōo 人講是假相--leh?美學民主化,kám 無kāng 款hōo「有臺語無文學」ê 論述khàm 布袋、否定--leh ? 2005 四-- 月,阮宗興tī《臺灣文學館通訊》第7 期發表1 篇文〈以黃白為例,談《台灣教會公報》的文學價值〉。文短短 --á,m ̄ -koh有一點,值得稽考:教會公報ê 作者,多數有漢學á ah-sī 日語教育學歷;「現存的白話字文學中,是否真有不識『之乎也者』的市井小民之作?」「根據現存資料而言,我們並不能確認誰是不識『之乎也者』之輩……」(87)I lia̍h 黃白(黃川白)做反例,m̄-koh I ê 反例iáu 是讀過hit-tsūn ê 大學(南神),pān-phue 無漢文kap 日語教育ê 經驗tō 有影。
Nah ē án-ne--leh ? Kám 無講白話文、白話字有語言解放ê 力頭?阮宗興ê 觀點、假設,tō ná 像tsit 篇編輯報告標題ê question mark(?)。Tháu 阮宗興ê問題,tō 是kā hit 粒「?」the̍h-hìnn-sak。Lán 講阮ê學識lāi,看tio̍h 人無看--tio̍h-ê,是講「民主化」bē 自án-ne 失理氣。因tuann 多端,刊物ê 守門制度是一項;門tshuì 外--ê 無的確tō 無「作家」,欠有leh「寫」ê人。何況「民主化」是程度問題,指向普遍的讀寫素養、美學欣賞能力ê 養成,是ē ǹg--ê、值得ǹg--ê。書寫、美學ê 分化mā 是事實。套阮宗興文尾肯定--ê,lán 有時有 tsūn,mā tio̍h uì素人作者,uì美學平民 m ̄是貴族ê ba̍k-tsiu-khang ──講khah 文--leh,號做「黃白之眼」,去看白話字ê 文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