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什麼是「科學」?就是對未知的不斷探索。遠的、大的如百億光年外的宇宙,細的小的如原子核內的構造……都看到了,但近在周遭的海洋中,卻有許多未曾造訪之處。歷史上的航海家,鄭和、哥倫布、麥哲倫,只是縱橫在大洋的表面上。海洋中陽光可穿透的有光層只有約200公尺,以下是黑暗、高壓的神祕世界。
地球表面上,海洋比陸地所占的面積大得多,生物的物種有約94%是在海洋中。因為我們自己是生活在陸地上的,所以不易體會到海洋才是一個更熱鬧的舞台,許多精采的生老病死、悲歡離合的戲碼,發生在有陽光的淺海以及黑暗高壓的深海中,等著科學家去詳加了解。海洋的探索靠的是各種工具,因為其開發的成功,才能有今日的成果。許多利器的開發之初,往往有軍事上的需求,雷達就是一個顯著的實例,其研發的成功是建立在前輩科學家電磁學研究的基礎上的。潛水艇是功能優越的武器,不知在沒有戰事的需求時,是否可以加掛一些儀器,協助做深海研究的工作?各式的水下載具實際上都是小型的潛水艇。
各種工具的性能越來越好,以多種方式取得的資料也越來越多,堆積如山。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用得到其中的哪一筆,要用時能否像在圖書館中檢索一般,把它找出來?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有一個基本原則是不會錯的,那就是海洋中的任何生物與化學系統,都該是動態平衡的循環系統,不歸之路的死胡同是不存在的。因此,不能寄望於海洋生物能為我們固定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如果這是可能的話,過去的幾億年下來,大氣中早就沒有多少二氧化碳,地球表面上也不是現在的環境了。
地球表面上有一個單向的有去無回的現象,就是在水的循環過程中,把陸地上可溶的鹽類帶向海洋,使海水中鹽分的濃度不斷增高。海洋中各種生物體液裡鹽的濃度與海水是平衡的。人類血液中鹽的濃度比海水低,那也許就是遠祖從海洋登上陸地時,海水中鹽的濃度吧?
人們常用「海涵」形容包容量之大。海洋的確很大,但並非無限大,近來隨著科技的發達,顯得越來越小了。海洋汙染已是一個國際難題。如果能設法利用洋流把海漂垃圾收集起來,像在陸地上一般轉化為資源或能源,也許是一個值得思考的方向。海洋資源中漁獲是一個重要項目。但過度的捕撈已使許多物種瀕臨絕滅。孟子時代「數罟不入洿池」的觀念是否也該應用到已過度縮小了的海洋中呢?地球上絕大多數的物種既然是在海洋中,把「生物多樣性」這個大家所關注的議題擴及海洋,當然是甚關重要的事。
小琉球是台灣唯一的珊瑚礁島嶼,那裡住著不少多采多姿的珊瑚礁魚類。附近居民只知道這些魚是可以捉來吃的,但可曾想到牠們都是有觀光價值的大明星?若能善加規劃,開發為一個國際性景點,這些居民的收益會提高得非常多的。焚琴煮鶴的事不能再做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