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提供優質穩定的電力,是台電的堅持,也是永續經營的目標。以火力發電而言,可說是台電基載電力來源之一,而發電所需的煤炭、天然氣、石油等燃料,臺灣無法自產,完全需仰賴國外進口。數據顯示,煤炭是火力發電中具有品質相對穩定、易儲存的特點,故為國內發電的大宗。台電以「適時」、「適質」、「適量」及「經濟」四大原則,在競爭激烈的國際能源市場中,為國人取得最優質及最經濟的發電燃煤。
台電配合政府推動能源轉型、空氣污染防制,近年來積極調整基載發電比例,先以火力發電補足核能發電缺口,再逐步調整天然氣及燃煤發電比重,並採購更環保、更具發電效益的煤炭,新建更有效率的燃煤、燃氣發電機組,希望達到2025年燃煤發電量占比降至30%,低碳天然氣發電量占比達50%之目標。
煤炭採購、運輸、卸煤及儲存作業,是確保燃煤火力電廠順利運作的關鍵,為使煤炭運輸更具效益,台電自建的6艘「電昌輪」運煤船,將進口燃煤的自運率提高至25%,並主動建置「綠色環保」與「節能減碳」設備,兼顧運煤作業及環境保護的雙贏期待。
林口、台中、興達及大林4座發電廠卸煤港的自動化運作,免去早期駁船、火車運輸煤炭的交通成本;配合煤炭儲存室內化,降低煤炭露天存放、輸送可能造成的煤塵逸散,還原空氣品質。
本期封面故事以煤炭為主角,讓大家看到台電在穩定供應電力的同時,如何維護成本、顧及環境保護和發電效率,以及台電同仁確保供電品質的堅持。看見燃燒的每一粒煤炭,還有背後所蘊藏的感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