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體制內的教育,「競賽」始終是一把如影隨形的量尺。
我們用各種大大小小的比賽,去定義、辨識誰智育超群,誰才華出眾。
這些多元繽紛的競賽,激勵了許多學生在不同領域表現傑出、奮力拼戰,但比賽之後的升學管道,在大多數情形下,卻還是回到分數至上、考試定高下的單一標準上,甚至阻斷了升學路。
特別令人意外的是,這群在升學路前徬徨的臉孔,是許多人眼中技藝超群的「技優生」。
從高職開始,他們的學習幾乎是為比賽而設計,終日操練的目的只為了贏得各種國內外競賽、取得各種中高階證照。獎項的榮耀讓他們成為大眾眼中讚美的「技優生」並且取得保送大學的門票,同時也為母校添上招生的光環,更讓臺灣的職訓教育揚名國際。
但外界不知的是,卸下比賽光環後,這群技優生開始銜接大學的「正常學習」課程時,卻是他們初嚐挫敗的開始。
長期集中在單一技藝的操練與優化上,導致高職三年許多基礎學科的學習,受到排擠,一進入大學和一般生共同學習時,明顯感受到成效落差,導致中輟的比例不低。最可惜的是,當初為賽而訓的技藝,卻又不見得可以立即符合產業所用,讓18歲的孩子頓失方向、教育的投資也轉眼雲煙。
在多元適性的教育潮流下,教育部與各大學皆有感於技優生對產業的可貴性,因此在105年推出技優領航計畫,鼓勵大學以更適性的培育模式,讓技優生在寶貴的技能基礎下,有更上層樓的機會。初步執行下來,已初見成果,不管是專班培育、個別輔導、業師陪伴,讓越來越多進入大學的技優生,找到學習的樂趣,更理解基礎學科學習的重要性。
這個政策,對臺灣技職教育也別具意義。一來讓人才多元發展,二來也讓大學更重視實作人才的培育。這群技藝超群的學生,未來若能夠持續在大學綻光芒,相信也會掀起其他學生起而效尤,帶動大學內的實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