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本期學刊收錄文章4篇,1篇研究論文,3篇研究報告,它們分別是針對漢式建築中石材如何透過科學性的影像比對進行種類分析和產地辨識、傳統建築疊斗式木構件之柱梁接頭抗彎性能分析、廟宇彩繪層保護塗料開發以及神翕壁畫之保存修護等與保存科學和修復技術相關的研究成果,有助於臺灣文化資產保存硏究知能之積累與提升。
〈古蹟石材影像辨識系統開發研究〉一文旨在建立一套非破壞性古蹟石材種類及礦源產地之辨識系統。首先依據中國出版的「天然石材樣品集」中的石材樣本及礦物組成比例建置一套石材岩性資料庫,而後透過高解析度攝影之非破壞性模式取得影像資料,並藉由相關影像處理技術進行石材種類與礦物組成比例分析,再將之與前述資料庫進行比對分析,進而研判其石材種類及礦源產地。作者期許此一辨識系統的開發能輔助傳統匠師僅憑經驗法則進行判釋之不足,並部分解決岩性分析之破壞性辨識模式可能造成古蹟破壞之疑慮。如此,除可有效改善古蹟修護過程中錯用石材之情形外,亦能提供相關主管部門及業者未來進行古蹟石材維護之參考依據。
〈傳統疊斗式木構造接頭抗彎行為硏究〉以構件數量多且接合行為複雜的疊斗式木構造為硏究主題,研究垂直的「柱」與「通、枋」等水平構件在水平兩向以及不同高程位置接合時,其榫口接點之彎矩行為,研究方法規劃數座足尺柱通接頭試體,以靜態反覆加載方式評估接頭之破壞模式以及對性能的影響,實驗結果說明,當接點處為雙層、雙向榫口時,因柱端上下層榫口間距接近,將導致榫口間的塊狀剪力破壞,接頭之強度與剛度將明顯下降。
〈廟宇彩繪層保護用聚胺基甲酸酯塗料之研發及實地耐煙燻性質〉一文針對臺灣寺廟常見彩繪文物受焚香文化影響所產生的煙燻汙染,研發出具有最佳保護效果的聚胺基甲酸酯塗料配方。硏究結果發現,使用添加3%PDMS改質劑和3%CATAL-10添加劑的塗料對於彩繪層表面顏色及光澤度的保留率較目前市售之塗料佳,符合做為用於廟宇彩繪層的保護塗料之要求。
〈臺南市八協境市仔頭福隆宮神龕壁畫保存修護〉一文主要在說明福隆宮神龕由彩繪匠師蔡草如創作的雲龍題材水墨壁畫之保存修護過程。由於神龕壁畫之壁體表面已被線香與香燭燻黑,故本修護案採三階段流程進行保存維護工作。第一階段為檢視作業:以科學影像記錄檢視壁畫劣損狀況與位置並繪製破損圖;第二階段由各項修復技術測試評估壁畫對不同清潔溶劑之敏感度及時間影響變化;第三階段修護作業以加固、清潔、填補、全色以及上保護層等程序完成保存維護作業流程,可提供國內相關案例修復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