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 鑒於純網路銀行及虛擬通貨與首次代幣發行(ICO)相關政策發展,為近期金融市場關注之議題,爰本期特轉載中央銀行107年6月21日理監事會後記者會參考資料二項專文:「純網路銀行之發展與相關議題」及「虛擬通貨與首次代幣發行(ICO)之發展近況、風險及監管重點」,以饗讀者。
本期「論著與分析」共3篇,第1篇為張偉郎先生所著「人工智慧在金融領域之應用」,人工智慧商業化應用日益蓬勃,在金融領域亦然。本文除介紹人工智慧發展史及機器學習技術,亦就人工智慧在金融面的應用及可能產生的風險,分由客戶面、市場面、監理面等詳為說明,並探討歐盟個人資料保護規則對人工智慧發展之影響。第2篇為「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2008-2013年危機與回應報告」重點摘譯,係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回顧2008年至2013年期間美國金融市場所發生相互關聯且重疊的金融危機及銀行危機,FDIC為因應危機採行之措施及處理啟示。此兩大危機讓FDIC同時面對多重挑戰:在因應金融危機方面須遏止系統性風險及恢復金融穩定,在因應銀行危機方面,FDIC必須處理銀行監理、存款保險基金管理及倒閉銀行清理等問題,本報告載述FDIC之處理經驗,殊值參考。第3篇刊載本公司於106年11月舉辦之「系統性重要金融機構復原暨清理計畫國際研討會」會議紀實,該會議邀請國外專家擔任講師,講授相關國家建置與發展銀行復原暨清理計晝(Recovery and Resolution Plan, RRP)架構與機制,分享執行經驗,並討論系統性重要金融機構有序清理等議題。
「金融教室」刊載「美國『經濟成長、管制鬆綁暨消費者保護法』摘要報告-陶德法案之鬆綁」,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美國國會於2010年7月通過「陶德法案」就系統性重要金融機構(SIFI)訂定更為嚴格的監理標準,以穩定美國金融體系。然「陶德法案」被批評對金融業過度監理,造成無謂的監理成本且導致美國經濟停滯。遂有2018年5月「經濟成長、管制鬆綁暨消費者保護法」之立法,用以處理過度管制之問題,並促進經濟成長,本文介紹該法案之立法背景、重要
條文及法案通過對「陶德法案」清理計晝之影響。另登載不動產景氣趨勢供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