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序
中華歷史淵源流長,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而法律制度在歷史與文化中嘗居舉足輕重地位。因此我國法制史在此漫長歲月中,不但史實累積至豐,史料亦斑然可考。
先父炎輝先生在求學時期對中華文物制度心儀甚深,大學畢業,在研究所深造之際,即開始潛心研究我國固有法制,先後歷任律師、教授、大法官、司法院副院長、院長,未曾中斷研究工作。其研究法制史之中心理念乃傳統與現代如毛之與皮然,相因而生,相辅相成,傳統之中華文化於我國適向現代化,應有無比之助力。而研究之成果
於生前公諸於世者,先後有《唐律通論》、《唐律各論》、《中國法制史》、《中國身分法史〉等專書,此對後學研究我國法制史有深遠的影響。此外尚有多篇精彩論著,未能在世時一併出版。
民國八十七年十一月廿八日爲先父九秩冥誕,戴炎輝文教基金會爲紀念先父對法學教育與學術研究卓越貢獻,特收集所發表之論文,計有:「香燈租——關於支分所有權、物的負擔之若干考察」、「論吾國近世之抵押權」、「中國固有法上之離婚法」、「立繼」、「中國古代法上之罪刑法定主義」、「論唐律上罪名定刑之態樣」、「論唐律上之犯罪競合」、「論唐律上身分與罪刑之關係」、「論唐律上『免除官當』」、「唐律十惡之溯源」、「傅統律例之保辜制」、「清現行刑律之編定」及「清律例上之共犯」等十三篇。其以〈傳統中華社會的民刑法制》爲名,集成專册問世,廣爲流傳,亦爲歷史作見證,而供研究法制史後進之參考。
本論文集能彙單篇成册,顺利編印,承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系教授黃源盛博士之策劃與柯勝義先生之校對,倍極辛勞,謹此表示謝忱。
戴東雄謹記
民國八十七年十一月十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