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本書的內容,除了我的研究之外,也翻譯自東京堂出版的《日本近代史研究事典》和新人物往來社的《日本の近現代史》的內容,同時亦參考了其他日本近現代史的相關書籍。
本來,我的研究主要以日治時期台灣史為主,也就是戰前台、日重疊的五十年歷史。台灣知識分子研究,和日本近現代史的制度和思想的確是息息相關。2002 年回國之後,本人開始在大學的日本語文學系教書;其中所開課的課程,不管是「日本近現代史」或是「台、日關係史」的自編教材,也都列入本書內容的參考。
一直以來的台、日研究中,我在爬梳很多內容時,發現很多問題,已經無法在台灣史的範疇中,找到完整的答案。譬如台灣知識分子在面對「現代化」的解釋和反應;其中也包括了,台灣知識分子對日本「大正民主思潮」的對應等相關的議題。日本「現代化」的起點就是明治維新,明治帝國借助「西化」的輸入,開始了一連串的改革。台灣是明治帝國第一個海外殖民地,也是日本「現代化」實驗的場所。因此,解決殖民地台灣知識分子的相關疑問,當然無法單純只在台灣史的範圍內尋找解答。也是經過如此體認之後,我才開始回頭研究日本近現代史。
日本近現代史是延續著,戰前的諸多議題,直到戰後七十六年的今天,仍然留下許多問題尚未解決。因此,在看日治時期的台灣史時,我特別將日本史放入思考,同時也對照了整個世界變動的局勢。基於這樣的思維,本書內容的編排,也考慮到台、日歷史的相對立場;因此本書設定的讀者,也就不只是日本語文學系,其他也包含了台灣史學系和台灣文學系的範圍。
透過本書的編寫,自己再一次仔細地回顧了東亞的歷史。本書從編寫之初,內容始終在心中溫潤,卻因為大學雜事和個人私事的處理,無法順利地完成。承蒙五南書局的支持和體諒,拖了很長的時間,才完成本書的初稿。最後,又因為內容過多,經過整整一年多的刪除作業,重新思考、編排才正式定稿。
因此,這篇自序只敘述了出版的心境,和個人長期以來對台、日歷史糾葛的心情。不論如何,對五南圖書日本學部前、後任編輯親切的提醒,獻上我內心由衷的感謝。
2021 年7 月10 日於台中大肚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