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6 項符合
科學教育 :打破傳統窠臼,我們也可以很科學的圖書 |
![]() |
科學教育: 打破傳統窠臼, 我們也可以很科學 作者:殷海光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2-11-28 |
圖書選購 |
型式 | 價格 | 供應商 | 所屬目錄 | $ 270 |
![]() |
教育 |
$ 270 |
![]() |
科學科普 |
$ 279 |
![]() |
中文書 |
$ 279 |
![]() |
科學家 |
$ 285 |
![]() |
科學總論/百科 |
$ 285 |
![]() |
科學‧科普 |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科學教育的三大特色:重經驗、非權威、合理的懷疑。
當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等首富已在爭相競賽太空旅行時,回溯在五四運動的那個時代前後,對於新中國的新式科學教育,學人又提出如何的所思所想~
提倡科學的態度、科學的精神以及科學的思想方式。這是我們對於提倡科學教育的基本認識。──殷海光
本書是作者以自身就科學教育所提出的多元角度看法分析、探討、建言,並舉實例來做客觀介紹。
全書精選二十篇,包括五四運動與科學民主、給青年以新教育、科學教育的基本認識、論科學的態度、教育文化向那方走?、從衛星放射到彌賽亞精神──寄語美國朋友、請勿濫用「學術研究」之名……等。今日我們要提倡科學,必須更上一層樓,直接去治本。從歷史的眼光看去,一個國家或社會接受外來事物最初的動機,常常連續影響甚至決定其後學習的發展與延續。
提供給有興趣的讀者,跟著大師級老師的講述,深入了解科學與教育,並呼應現代科技發展蓬勃、3C應用滿載的日常生活中。
作者簡介:
殷海光(1919年-1969年)
本名「殷福生」,出生於湖北省黃岡縣(今屬黃岡市團風縣)回龍山鎮的一個傳教士家庭。「殷海光」是在抗戰結束後踏入出版界時採用的筆名。
高中時,殷海光就迷上哲學,十六歲即在《東方雜誌》發表文章,十七歲就出版了一部長達四十萬字的譯著《邏輯基本》。1938年考取西南聯合大學哲學系,1942年考取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
1949年赴臺後於臺大哲學系任教,先後開設課程有:邏輯、邏輯經驗論、羅素哲學、理論語意學、科學的哲學、現代符號邏輯、歷史與科學等。為臺灣戒嚴時期的自由主義代表人物。
曾任《中央日報》、《自由中國》主筆。
殷海光是1950~60年代臺灣最有影響力的知識份子之一。他深受羅素、海耶克、波柏等哲學大師的影響,所寫文章以科學方法、個人主義、民主啟蒙精神為基準,極力宣揚反抗權威、追求自由思想,並堅持以筆的力量來對抗言論思想禁制。因而,他曾被倫敦《中國季刊》推崇為「臺灣自由主義思想的領袖」,為臺灣自由主義的開山人物與啟蒙者。
殷海光深受羅素、波普和海耶克影響,一生著述極多,其中最有影響力的是譯著:海耶克的《到奴役之路》、德貝吾的《西方之未來》;著作:《中國文化的展望》、《政治與社會》、《光明前之黑暗》、《中國共產黨之觀察》、《共產黨國際概觀》、《怎樣研究蘇俄》、《邏輯新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