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試閱
Tinan’a tupa tu, maaq dau qabas daingaz qai, haiza ihaan diqanin dusa vali, uka buan. Musasais dusa vali sansingqal nastu dalaqti, tas’a vali muqaiv a, muqna tas’a vali maidaza, paaqpun nii a tudiip pavazun tu qani’anan siin sanavan.
傳說,在太古時代,天上有兩個太陽,沒有月亮。兩個太陽輪流照耀大地,一個太陽落下,另一個太陽就會升起。因此,當時沒有白天與夜晚的分別。
Mabaqis daingaz a isia dusa vali tu taisqang, matubulsukin amin a ismuut, matuqalivin amin a vanglaz, maupa’i tutuza tu mabaqis daingaz. Ihaan mabaqis daingaz tu diqanin, isia Bunun siduq miniqumis tu sin’iqumis qai, mastaan tu malimiqdi, uka amin maqtu kilimun dangi’an mal’uu tu navung.
兩個太陽的光芒強烈無比,讓草木都枯萎了,河水也枯竭了,因為實在太熱了。酷熱難耐的氣候,讓布農族人生活得非常痛苦,想找個陰涼的地方喘息一下都很難。
Maupa’i nii a diqanin pavazun tu qani’an siin sanavan, tis’uni maupata, nii a bunun maqtu panduu kuzakuza, nitu maqtu sanmal’uu’ang tu tikis, nii amin maqansiap tu laku’aq namaqtu mal’uu.
由於大地不分日夜,人們因此不停的勞動耕作,無法獲得片刻休息,也不知道何時要休息。
Ihaan maklang vali sanvali’un tu nastu, uka sinsusuaz a maqtu tal’i’ia, uka isia bunun tu kininkuza’an. Uka maqtu kaunun tu kakanun siin ququdan tu danum, malimiqdi a isia bunun tu sin’iqumis, malimiqdi tuza bunun, minsisiusin amin ihaan is’aang tu kaisuqnuqan, qaitu, nitu muhaz kaupata isia vali tu sinpiniqdi.
在炙熱的太陽底下,農作物大多不能生長,人們耕作毫無成果。沒有足夠的食物和水可以維生,生活非常艱辛,人們苦不堪言,積怨也一步步的累積,但太陽對人們的殘害不僅於此。
Maaq tu malkasia bunun maququun tu sinkuzakuza qai, mastaan a diqanin maklang, nii a bunun maqtu sisasaa, haiza papia uvavaz’az tis’uni sanvali’un maklang tu vali ka matazin.
當族人從事開墾工作的時候,氣候非常酷熱,讓人幾乎受不了,還有許許多多的孩子,甚至被強烈的陽光曬死了。
Minintun, dadusa pakatuszang ihaan quma kuzakuza, makusia qaspanaz ispasapal ihaan tas’a tangqapu lukis tu nastu, mapasabaq tatini hubuq ihaan qaspanaz tu daza. Hamuqi, sanvali’unin hubuq a matazin.
曾經,一對夫妻在田裡耕作,把羊皮鋪在一棵樹下的地上,放小嬰兒在羊皮上睡覺。結果,嬰兒被太陽曬死了。
Minus’an, uun dadusa pakatuszang pihanun inaita tu uvaz’az batu sinbalung tu navung nastu qai, nitu mamal’uu kuzakuza. Nitu niapun tu talpia’in kininkuza’an, tan’aun intaa tu uka’in a isia uvaz’az bisukbisuk tu sing’av. Musuu mundiip mintivi uvaz’az qai, hamuqi pisqalivunin amin uvaz’az i vali mapapataz, min’uni’in sisiun.
曾經,一對夫妻把孩子放在石牆下較陰涼的地方,就繼續工作,過了一陣子,他們發覺孩子沒有聲音,前去探視,結果嬰兒也被太陽曬乾,變成了蜥蜴。
Minintun, haiza dadusa pakatuszang makusia takismumuut tu quhal mahilhil uvaz’az, maaq tu mintivi naingka uvaz’az qai, huazin ihaan quhal kumbu tu’i’ia “ Siu Siu” tu sing’av, min’uni’in uvaz’az a sisiun.
曾經,一對夫妻把孩子用獸皮蓋住,當去看孩子的時候,獸皮裡發出「咻!咻!」的聲音,孩子也變成了蜥蜴。
Tinan’a tupa tu, maaq dau qabas daingaz qai, haiza ihaan diqanin dusa vali, uka buan. Musasais dusa vali sansingqal nastu dalaqti, tas’a vali muqaiv a, muqna tas’a vali maidaza, paaqpun nii a tudiip pavazun tu qani’anan siin sanavan.
傳說,在太古時代,天上有兩個太陽,沒有月亮。兩個太陽輪流照耀大地,一個太陽落下,另一個太陽就會升起。因此,當時沒有白天與夜晚的分別。
Mabaqis daingaz a isia dusa vali tu taisqang, matubulsukin amin a ismuut, matuqalivin amin a vanglaz, maupa’i tutuza tu maba...
推薦序
上一個世紀,旅行者兼人類學家勞倫斯在非洲南方沙漠的旅程中痛苦的呼喊著:「我們這些在非洲、美洲、澳洲和南太平洋的歐洲人,盜走了很多最早民族的故事。我們把他們關於創造的故事奪走,滅絕了整個民族。」
一個民族的神話、傳說,就是這個民族的一群人如何在時間與空間的生存領域「創造」的故事,於是一個民族依賴故事存活,並從中找到人與大自然永續共存的生活方式。台灣原住民族藉由神話的形式,將生活經驗化為故事傳承給一代又一代,其中的射日神話不僅承載著初民對宇宙現象的解釋、對過往歷史的記錄,也蘊藏著對氣候變遷的因應之道。
泰雅族以召開長老會議決定射日人選;魯凱族的階級制度,乃指派少年射日;排灣族暗含男女相等之社會地位,也在射日故事中透出端倪;阿美族喜歡歌舞,便以鳥的歌聲舉天;母系的卑南族則以孕婦為射日之主角;賽夏族派「日」姓代表射日,說明了賽夏族「日」姓的由來;鄒族敬畏天神,而能與神溝通的祭師,成為射日之人選;達悟族愛好和平,以咒語之方式完成射日。
《射日英雄》,是採自布農族的神話故事,除了「射日」成就為「英雄」,還敘寫更多的祭儀與文化價值,非常值得大人與小孩一同共讀,也讓我們找回「關於創造的故事」這美好生命的價值。
瓦歷斯.諾幹
上一個世紀,旅行者兼人類學家勞倫斯在非洲南方沙漠的旅程中痛苦的呼喊著:「我們這些在非洲、美洲、澳洲和南太平洋的歐洲人,盜走了很多最早民族的故事。我們把他們關於創造的故事奪走,滅絕了整個民族。」
一個民族的神話、傳說,就是這個民族的一群人如何在時間與空間的生存領域「創造」的故事,於是一個民族依賴故事存活,並從中找到人與大自然永續共存的生活方式。台灣原住民族藉由神話的形式,將生活經驗化為故事傳承給一代又一代,其中的射日神話不僅承載著初民對宇宙現象的解釋、對過往歷史的記錄,也蘊藏著對氣候變遷的因應之道。...
作者序
曾經聽過這樣的一段話,用來形容現代台灣原住民語言的困境及因應之道:所說的話就像是微風,說出去之後就「音消雲散」;所寫的字,像是人們所踏過的腳印,可以讓後人緬懷學習。
現今台灣原住民語言所面臨的窘境,就是「文字化」的工作無法趕上語言日漸消失的速度;從前語言學家所建置採集的語料,也一直冰封在資料庫裡面,即便是拿出來參考,也像是台灣原住民語言最早被文字化,原住於現今台南平原的西拉雅族(Siraya)被稱為「新港文」的語料,因年代久遠而無法完全的暸解當時語言的全貌。因此如何將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字化之後,和音檔做連結,再加上現今共通語言的文字和音檔結合,應該是現今台灣原住民語言欲傳承最重要工作之一吧!
感謝晨星出版公司的遠見和努力,在最重要的階段做出最重要的決定,在傳承台灣原住民語言的工作上,持續的貢獻心力及創意,讓富有最多元生命智慧的台灣——南島語言的原鄉,持續因擁有多元語言的生命力而顯得光彩耀眼,成為名符其實的寶島台灣。
也要在此紀念已故的田哲益老師,因為他的努力及堅持,讓布農族族人對祖先們過往的生活智慧,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對自己的身分認同更為明確。當然,也很遺憾的是,這本繪本是我本人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將故田哲益老師所撰寫布農族傳說故事轉譯成布農族巒群語,並負責朗讀之任務。而能夠將他這一生最後的著作,轉化成富有布農族生命力的語言,也是我對他這一生為布農族文化的努力最誠摯的敬意!
全正文 (Lian Suqluman)
曾經聽過這樣的一段話,用來形容現代台灣原住民語言的困境及因應之道:所說的話就像是微風,說出去之後就「音消雲散」;所寫的字,像是人們所踏過的腳印,可以讓後人緬懷學習。
現今台灣原住民語言所面臨的窘境,就是「文字化」的工作無法趕上語言日漸消失的速度;從前語言學家所建置採集的語料,也一直冰封在資料庫裡面,即便是拿出來參考,也像是台灣原住民語言最早被文字化,原住於現今台南平原的西拉雅族(Siraya)被稱為「新港文」的語料,因年代久遠而無法完全的暸解當時語言的全貌。因此如何將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字化之後,和音檔...
目錄
【推薦序】
【總序】找回布農族語文的智慧 全正文(Lian Suqluman)
【推薦序】瓦歷斯.諾幹
《射日英雄》布農族語/華語 對照版
〔文化與動物名詞及例句有聲QRCode掃描〕
【推薦序】
【總序】找回布農族語文的智慧 全正文(Lian Suqluman)
【推薦序】瓦歷斯.諾幹
《射日英雄》布農族語/華語 對照版
〔文化與動物名詞及例句有聲QRCode掃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