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麼孤獨,要麼庸俗 ── 叔本華
我一翻開他的書,就好像馬上長出了一對翅膀 —— 尼采
本書選自叔本華寫於1850年的晚期著作,德文原版直譯。書中闡述生活的本質及如何在生活中獲得幸福;從三個層次漸進梳理:品性,或人是什麼?財產,或人擁有什麼?地位,或人在他人評價中的位置。金錢、名譽、健康、閒暇……對所有左右人們的幸福感的要素逐一剖析。
附錄《走近叔本華》及《附錄和補遺》的背景介紹。
作者簡介:
亞瑟·叔本華(德語:Arthur Schopenhauer,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
著名德國哲學家,著名的悲觀主義者、唯意志論主義的開創者,其思想對近代的學術界、文化界包括尼采、瓦格納、托瑪斯·曼甚至存在主義的哲學名作,影響極為深遠,是哲學史上公開反對理性主義哲學的哲學家。他的思想淵源可追溯到柏拉圖、康德、貝克萊。肯定康德,否定黑格爾。著有《論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源》、《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倫理學的兩個基本問題》等三本著作。
章節試閱
別活在他人的眼光中
若我們能夠對「一個人的自我評價」和「外人對他的看法」這兩者的價值進行正確評估,這對我們的幸福將大有裨益。「一個人的自我評價」是我們人生中發生的一切並構成了人的一生,簡言之,它們是前文有關個人品質與財富部分中所列出的各項內容,且都只發生於個人意識之中。」外人對他的看法「也只囿於他們的意識,是我們在其眼中的形象以及由它激發出的想法1。但對個人而言,這並非即時直觀的存在,它只能對我們造成間接迂迴的影響,以及指導他人對我們的態度。只有當別人的看法使我們對自身的看法有所改變時,才談得上是對我們有所觸動的。
除此之外,他人的看法對我們無關緊要,而隨著時間流逝,一旦我們認識到大多
數人的思想是多麼膚淺,觀念是多麼狹隘,態度是多麼卑劣,性情是多麼乖張,見解是多麼荒謬,自然會對此淡然處之。此外,由經驗也可以知道,一個人在對他人毫無忌憚或認為自己的言論不會傳到他人耳中時,會做出怎樣尖酸刻薄的評價。了解這些後,他人的看法自然也就不會在我們心中引起任何波瀾。若有機會看到偉人們備受一眾蠢材蔑視,我們應明白過於重視他人的觀點,那可真是抬舉他們了。
無論如何,當一個人無法從自我和外在財富中找到幸福,而是要從他人對自己的
看法當中才能獲得滿足,這就實屬不幸了。因為,人類存在的基礎以及幸福的基礎,首要便是身體健康,其次則是悉心維護個人獨立與自由的能力,這些才是關鍵要素。而像榮譽、地位、名望這些東西,無論我們多重視,都無法與關鍵要素相提並論,在必要之時,所有人都應該毫不猶豫地將之捨棄。
我們要及時認清一個樸素的真理:每個人必須真實地生活於自我的皮囊當中,而
不是生活在別人的看法當中。因此,我們個人生活的實際情況—健康、性格、能力、收入、伴侶、子女、朋友、住所等,比他人對我們的看法重要得多,若無法認清這一事實,我們將陷入不幸。若有人堅持認為榮譽高於生命,也就意味著,將他人的看法澈底凌駕於生活與幸福之上。當然,這可能只是一個平淡事實的誇張表述—我們若想在世界上有所建樹,名譽聲望,亦即外人對自己的看法是不可或缺的,我將在稍後再探討這一問題。
我們發現,人們全心全意、竭盡全力、排除萬難想要追求的一切,其最終目的只是獲取他人的誇讚,將職位、頭銜、勳章、財富甚至知識2與藝術作為終極追求,都只是為了得到他人更多的敬重,這難道不是人類愚蠢的可悲證據嗎?過於看重他人的意見是一種慣常的錯誤,這或許是人性當中天生的弱點,也或許是文明與社會演化的結果。但不論根源是什麼,它都會對人類行為產生極大的影響,並危及我們的幸福。顧忌「別人會怎麼說」,可以視為一種奴性,原因在於人們對他人的評價感到畏懼,一個極端的例子是弗吉尼厄斯3將匕首插入他女兒的心臟。
許多人為了死後的榮譽而犧牲平靜、財富、健康甚至生命。這種情感對於想要控制他人的人來說堪稱利器—在各種」塑造「人的手段中,維持和強化榮譽感都占據了重要地位。但就人的幸福而言,榮譽感又完全是另一回事。
1 容我做如下評論—生活中那些光鮮奪目、氣派非凡、耀武揚威、盡享榮華富貴又好大喜功的上層人士,有充分理由可以說:我們的快樂完全源自外界,因為它只存在於他人的頭腦之中。
2 一個人擁有的知識在他人眼中才有價值(柏修斯,第一冊,第二十七頁)。
3弗吉尼厄斯,《坎特伯利故事集》中〈醫生的故事〉一篇的人物,弗吉尼厄斯為了自己的女兒不落入強取豪奪的法官阿比烏斯之手,而將女兒殺害。 譯者注。
別活在他人的眼光中
若我們能夠對「一個人的自我評價」和「外人對他的看法」這兩者的價值進行正確評估,這對我們的幸福將大有裨益。「一個人的自我評價」是我們人生中發生的一切並構成了人的一生,簡言之,它們是前文有關個人品質與財富部分中所列出的各項內容,且都只發生於個人意識之中。」外人對他的看法「也只囿於他們的意識,是我們在其眼中的形象以及由它激發出的想法1。但對個人而言,這並非即時直觀的存在,它只能對我們造成間接迂迴的影響,以及指導他人對我們的態度。只有當別人的看法使我們對自身的看法有所改變時,才談得上...
作者序
如何理解叔本華?
鄧曉芒
我們中國人評價一個學者,通常離不開他個人的人品,講究「文如其人」、「道德即文章」,言傳身教、表裡如一。一個人在道德上站不住腳而不因人廢言者,兩千年來幾乎找不出一人。當然並不是說中國的學者全都是道德高尚的君子,但至少總得「為尊者諱」,或將其缺點視為「小節」,才能大體上馬虎得過去。叫別人「存天理滅人欲」的朱熹老夫子自己卻娶了兩個小老婆,據說只是為了傳宗接代、盡孝心,堪稱天下偽君子的楷模,但他並沒有敗壞儒家後學們的理論胃口。然而,在讀西方哲人的作品時,我們時常會碰到一些尷尬的事情,就是從他們嘴裡說出來的話,往往由於和他們本人的行狀對不上號而打了很大的折扣。這種情況從古代就已經開始了。羅馬帝國時代的斯多亞派哲學家塞內卡就是著名的言行不一,他的財富甚至讓尼祿皇帝都嫉妒,卻大肆宣揚「節制」、「忍讓」。但他的言論的確是金玉良言,被西方人一直傳頌到今天。現代的典型是叔本華,此人一生依靠利息收入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青年時代在歐洲到處旅行,為財產而與他的家庭和管家長期爭鬥,並因打傷鄰居老太婆而吃官司,被稱為「冷酷自私的怪人」(盧卡契語)。這樣一個人的哲學,甚至還是人生哲學,難道是可以信任的嗎?不過,如果我們真有興趣讀一讀《人生的智慧》中有關「幸福」、「財富」、
「名聲」等篇章,也許會發現他其實說得非常實在,並沒有什麼矯情之處。叔本華認為,「人性特有的一項弱點是過於在乎他人對自己的看法」,而幸福的根源在於自我,所以不用太在乎別人的評價。但實際上,普羅大眾對來自他人的評價往往非常在意,因為他發現「自己是否是一個有用的人,並不取決於自己的意見,而是取決於別人的看法」,所以他就竭盡全力去討好他人。叔本華對此是嗤之以鼻的。另外,對世人非常看重的「地位」,叔本華也有非常清醒的認識,他認為:「地位有著非常世俗的價值。嚴格來說,這是一個謊言。透過地位來獲得他人的虛假尊重,事實上,這是徹頭徹尾的荒誕鬧劇。」而對於財富能在多大程度上帶來滿足,叔本華的話也是發人深省,「一個人要擁有多少財富才會滿足?這個標準很難界定。在此,一個人所擁有的財富絕對數量並非關鍵,關鍵的是他所擁有的財富數量與他實際期望所擁有的財富數量之間的差距有多大」。
也許我們該說,他唯一的失誤就在於不該把這些看法公開寫出來,因為一寫出來
就意味著想要啟發他人和致力於公共事業,至少是要獲得他人的好評和滿足自己的榮譽欲,而這些他本來是認為毫無意義、不屑一顧的。這一矛盾也反映在叔本華對於「自殺」的解釋上:他極力地為自殺辯護,並引用斯多亞派,認為自殺是一種「高尚而英雄的行為」,因為「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無可非議地有權把握自己的生命和肉體」,這是連上帝也並不擁有卻賜福於人的「最好的禮物」;然而他自己卻怡然自得地盡享天年(這一點,就連塞內卡也比他做得磊落,雖然是皇帝賜死,塞內卡畢竟是自己割腕自殺)。他為自己提供的辯護理由很有意思,「這(自殺)是一種愚蠢的嘗試,因為它意味著這樣一種意識的毀滅,即提出上述問題並期待做出答覆的意識的毀滅」,這個問題就是:「死亡將會給一個人的生存及其對事物本性的洞察帶來何種變化?」換言之,他之所以不去死是為了探討死的意義。
我們先不要忙著譴責他的言行不一致,因為他知道他終究還是要死的,他並沒有想要永遠不死,何況他最後真的死了。在他看來(也許在大多數西方人看來也一樣),人不可能也沒必要做到每時每刻都知行合一;死反正是逃不掉的,何必那麼匆忙,何不在死之前先探討一番死亡呢?也就是說,在個人的死之外,還應該有一個「一般的死」,或「死本身」,是可以探討的。個人死了就死了,人人都如此。僅此而已,那是划不來的。人在未死之前還可以去探討一般的死,雖然未必一定有什麼意義,乃至終歸是一死,但卻也未必一定沒有意義,至少這和動物一般地活著並被死亡帶走(對人來說這等於沒有活過)是大不一樣的。這種探討是痛苦的,但這正好證明他在活著。叔本華對痛苦的推崇實際上是對生命的推崇,而生命就在於追求那種一般的、無限的東西,雖然它本身只是個別有限的。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西方人的言行不一在深層上表明的正是無限與有限的矛盾。每個人都不能不受命運的擺布,因而他是渺小的;但他也是偉大的,在於他能在有限的一生中探討上帝的永恆的真理、邏各斯或「道」。一個個人主義者,哪怕他是自私的(這是一般人難以超脫的),只要他能與自己的有限目的拉開距離,他就有可能成為偉人。正如塞內卡所說的:「有人向我說,我的生活不符合我的學說。在這一點上,當時人們也責備過柏拉圖、伊比鳩魯、芝諾。這些哲學家所談的並不是他自己怎樣生活,而是應當怎樣生活。我是講美德,而不是講我自己;我與惡行做鬥爭,其中也包括我自己的惡行;只要我能夠,我就要像應當的那樣生活。」
我們由此可以對像海德格這類人物的言與行獲得一種與以往不太一樣的評價角
度。他們固然要為自己的行為負全部責任,但他們身上表現的是人性的弱點,我們這些有幸未置身於他們的境地的人在譴責他們時,應當意識到我們譴責的是人的劣根性,也包括我們自己。也許我們真的需要「上蒼」,以便我們能以包括它在內的人類的名義跪倒在它的面前(如同勃蘭特總理以德意志民族的名義跪倒在猶太人面前),向它謝罪。
如何理解叔本華?
鄧曉芒
我們中國人評價一個學者,通常離不開他個人的人品,講究「文如其人」、「道德即文章」,言傳身教、表裡如一。一個人在道德上站不住腳而不因人廢言者,兩千年來幾乎找不出一人。當然並不是說中國的學者全都是道德高尚的君子,但至少總得「為尊者諱」,或將其缺點視為「小節」,才能大體上馬虎得過去。叫別人「存天理滅人欲」的朱熹老夫子自己卻娶了兩個小老婆,據說只是為了傳宗接代、盡孝心,堪稱天下偽君子的楷模,但他並沒有敗壞儒家後學們的理論胃口。然而,在讀西方哲人的作品時,我們時常會碰到一些尷尬...
目錄
如何理解叔本華/鄧曉芒
引言
第一章 幸福的三個層次
自我是決定幸福與否的主要因素
個體的精髓正是其意識的構成
健康的乞丐比體弱多病的國王更快樂
人生的真諦在於遵從個性
內在貧瘠使富貴者與貧困者無甚區別
第二章 如何看待自我
自我品質才能帶來至高的幸福
只有「健康的土壤」上才能結出「快樂的果實」
樂觀和美貌的人更容易幸福
痛苦與無聊是幸福的兩大勁敵
人,要麼孤獨,要麼庸俗
平庸之人易感到無聊
幸福皆隨我而生,如我所見
人類獲得快樂的三個層次
別讓你的人生成了「活死人墓」
天才總是孤獨又特立獨行
痛苦的兩大根源:物質匱乏與精神空虛
庸俗之人的鑑定標準在貧瘠使富貴者與貧困者無甚區別
第三章 如何看待財富
財富如海水,越喝越渴
窮人比富人更容易揮霍無度
足夠的金錢才能帶來自由的生活
出身貧寒的人亦有優勢
第四章 如何看待別人的評價
過於在乎他人看法是人性的弱點
別活在他人的眼光中
世俗的目光虛幻而空洞
遠離虛榮帶來的痛苦與不幸
驕傲植根於信念之中
謙虛不一定是美德
所謂地位,不過是一個謊言
名譽的定義
公民名譽:公民自身直接展示的品質
公職名譽:地位越高,名譽也越高
性別名譽:女性名譽比男性名譽重要
騎士名譽:狹隘的人造原則
為了名譽,既動口,也動手
名譽與暴力毫無關係
智者從不相信暴力
真正欣賞自身價值的人會漠視誹謗
「騎士名譽準則」是徹頭徹尾的迷信
與現代社會背道而馳的「騎士名譽」
名譽曇花一現,名聲永垂不朽
偉大的作品總是超越時代
卓越的思想無法被愚人領悟
不朽之作敢於蔑視時代
偉大的心靈和頭腦才具有絕對價值
虛榮者關注名聲,睿智者創造思想
果實需要整個夏季成長
名聲的真相
附 錄 走近叔本華
《附錄和補遺》與轟動世界的滯銷書作家
亞瑟‧叔本華 年表
如何理解叔本華/鄧曉芒
引言
第一章 幸福的三個層次
自我是決定幸福與否的主要因素
個體的精髓正是其意識的構成
健康的乞丐比體弱多病的國王更快樂
人生的真諦在於遵從個性
內在貧瘠使富貴者與貧困者無甚區別
第二章 如何看待自我
自我品質才能帶來至高的幸福
只有「健康的土壤」上才能結出「快樂的果實」
樂觀和美貌的人更容易幸福
痛苦與無聊是幸福的兩大勁敵
人,要麼孤獨,要麼庸俗
平庸之人易感到無聊
幸福皆隨我而生,如我所見
人類獲得快樂的三個層次
別讓你的人生成了「活死人墓」
天才總是孤獨又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