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伊莉絲和大灰寶一起去逛美術館,
展開一場名畫大驚奇!
▲快速瀏覽西洋藝術史11幅名畫
以童書中不常見的「藝術」為主題,選入不同時期、不同藝術流派的經典西洋畫作,將欣賞畫作當成遊戲,激發孩子對藝術的好奇心與想像力,引起他們對美術館的興趣。
▲對話淺顯幽默,一步步拉近孩子與藝術的距離
文字容易閱讀與理解,作者克莉絲汀.史奈德以非常自然的方式講解畫作,不僅強調兒童觀畫時的真實感受,也巧妙的將關於畫作的年代、歷史等知識融入伊莉絲和大灰寶的對話當中。
▲畫風細膩生動,精緻的插圖猶如一幅幅值得珍藏的畫作
繪者艾維.皮內爾結合粉彩、炭筆和電腦繪圖,用飽和濃厚的色彩營造出畫面的光影變化,精準的呈現出美術館氛圍和大師名畫。內頁編排以白色邊框做設計,讓每一張插畫就像是一幅裱好的畫作。
◢ 藝起推薦 ◣(依姓名筆畫排序)
★江學瀅|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副教授
★宋 珮|圖像藝術研究者
★李宜蓁|藝書樂讀See More Art創辦人
★吳岱融|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所長
★蕭寶玲|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美術學系教授
外面下著大雨,關在家裡的伊莉絲覺得好無聊,於是,她的大象朋友大灰寶決定帶她去逛美術館,展開一場非比尋常的名畫大驚奇!
踏進美術館,伊莉絲跟著大灰寶走過一間又一間展廳,欣賞一幅又一幅藝術大師的名畫,一路上,大灰寶耐心為她解釋、說明,只是在小伊莉絲的眼中,畫作彷彿活了起來!一幅好大好大的畫竟然有水流出來,肖像畫裡的蘋果變成她邊走邊吃的小點心,盪秋千的少女居然把鞋子掉在美術館的地板上,就連蒙娜麗莎也調皮的扮起鬼臉……
本書向孩子介紹了十一幅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西洋名畫,在伊莉絲與大灰寶生動幽默的對話中,跟著和他們一起欣賞每一幅畫作。伊莉絲代表了孩子的視角,她直覺式的觀畫反應充滿了童心, 而大灰寶像個不厭其煩的好老師,用平等的態度、正向肯定的方式回應和引導伊莉絲,帶著她一步步親近藝術,輕鬆進入藝術的世界,讓逛美術館變得好好玩。讀完書後,如想更進一步探索書中畫作,書後列出了藝術家的名字、創作年代、藝術流派、畫作尺寸與藏地等資訊,提供讀者參考。
作者簡介:
克莉絲汀.史奈德 Christine Schneider/文
法國兒童文學作家,出生於巴黎。1987年自勒阿弗爾藝術學院畢業後,開始為兒童寫作。她與先生艾維.皮內爾一起創作了多本童書,作品多半以幽默和細膩的筆調描寫孩子日常生活中的情景。目前和家人住在巴黎。
譯者簡介:
徐意筑/譯
國立清華大學外文系畢業,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比較文學系碩士,法語鑑定文憑高級(DALF C1)。譯有《古飛樂》、《再見小紅帽》、《好好說話,到哪都是人氣王!》、《小狐狸與熊寶1:我真的很想贏》、《颶風來了!》等書。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艾維.皮內爾 Hervé Pinel/繪
法國插畫家,1960年出生於費康,勒阿弗爾藝術學院畢業。教了四年書之後,他搬到巴黎,從事廣告、新聞和出版方面的插畫工作。他與妻子克莉絲汀.史奈德一起創作了多本童書,擅於結合粉彩、炭筆和電腦繪圖,以飽和濃厚的色彩,細膩生動的營造出畫面的光影變化。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艾維.皮內爾 Hervé Pinel/繪
法國插畫家,1960年出生於費康,勒阿弗爾藝術學院畢業。教了四年書之後,他搬到巴黎,從事廣告、新聞和出版方面的插畫工作。他與妻子克莉絲汀.史奈德一起創作了多本童書,擅於結合粉彩、炭筆和電腦繪圖,以飽和濃厚的色彩,細膩生動的營造出畫面的光影變化。
章節試閱
【內文試閱】
這天颳大風又下大雨……
簡直就是暴風雨天!
大灰寶對我說:
「伊莉絲,穿好衣服,
我們一起去美術館玩吧!」
雨傘被風吹跑了,
我們只好全身溼答答的走進美術館裡。
大灰寶說:「兩張票,麻煩您!」
走進第一展覽廳,這裡大得看不到盡頭!
空氣中有打過蠟的味道,到處亮晶晶的,尤其是地板。
我只想做一件事:往前衝,一路溜到——底!
可是……我穿著雨鞋。
不管了!我脫掉雨鞋,往前跑……
跑啊跑,溜啊溜,直到……
大灰寶用長鼻子抓住我,罵了我一頓。
「伊莉絲!在美術館裡不可以嬉戲!」
「但你剛剛說:『去美術館玩吧!』」
「對啊,不過我們的遊戲是欣賞畫作!」
「比如說,來看看這幅〈有滑冰者與捕鳥陷阱的冬景〉,
這是老布勒哲爾的作品,你覺得怎麼樣呢?」
「好美喔!但整個畫面都灰灰的,看起來好冷清!」
「這很正常。冬天時,樹木光禿禿的,花朵不再綻放,
天空一片蒼白。這幅畫是在 1565 年繪製的,
那時候的冬天非常寒冷。老布勒哲爾想再現嚴寒和灰暗的氣氛。
欣賞這幅畫時,你不覺得很冷嗎?我覺得好冷喔。」
「你說得對,我覺得有點冷了。我們趕快往前走吧!」
「大灰寶,你看這幅畫!它也太大了吧!
比奶奶沙發上面的畫、爸爸和媽媽的床、客廳的地毯,
甚至比我房間的牆壁還要大,太厲害了……」
「沒錯,它的寬度有 7.16 公尺,高度是 4.91 公尺!
這幅〈梅杜莎之筏〉是法國畫家傑利柯的作品。
你知道『梅杜莎』是什麼嗎?」
「是蛇髮女妖!」
「對,不過,這裡指的是一艘在茅利塔尼亞附近海域沉沒的法國巡防艦。這些人都是海難的生還者。」
「大灰寶,這太可怕了,他們看起來好累。」
「你看那邊!好多人喔!
是不是發生了意外?有人在搗蛋?還是畫被偷了?」
「伊莉絲,不要亂說話!」
「來嘛,大灰寶,我們也去看看!」
【內文試閱】
這天颳大風又下大雨……
簡直就是暴風雨天!
大灰寶對我說:
「伊莉絲,穿好衣服,
我們一起去美術館玩吧!」
雨傘被風吹跑了,
我們只好全身溼答答的走進美術館裡。
大灰寶說:「兩張票,麻煩您!」
走進第一展覽廳,這裡大得看不到盡頭!
空氣中有打過蠟的味道,到處亮晶晶的,尤其是地板。
我只想做一件事:往前衝,一路溜到——底!
可是……我穿著雨鞋。
不管了!我脫掉雨鞋,往前跑……
跑啊跑,溜啊溜,直到……
大灰寶用長鼻子抓住我,罵了我一頓。
「伊莉絲!在美術館裡不可以嬉戲!」
「但你剛剛說:『去美術...
作者序
【導讀】
閱讀中的美術館奇幻體驗
兒童的美術館參觀經驗,通常仰賴父母帶著前往,意即生活中的經驗若沒有父母老師等長輩帶著參觀,兒童幾乎無法接近真實的藝術品。閱讀,可以突破一般生活經驗,由文學讀本拓展視野,增加知識,獲得愉悅感。《跟著大灰寶逛美術館》這個故事主題是伊莉絲這個小小朋友在暴風雨天的家中,不能出門玩,想像跟著大象好朋友到美術館,由大象帶領,藉由觀賞作品產生趣味想像的美術館遊歷之奇幻故事。
故事中的伊莉絲年齡大約是學齡前的孩子,在皮亞傑的心智發展階段屬於前運思期。這個階段的孩子尚未建構完全的現實感,奇幻思維(magical thinking)帶動他們的想像力,讓他們觀看事物時,融入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奇幻想像,產生似是而非,既真實又有趣的想像脈絡。這正如故事中的伊莉絲看到老布勒哲爾〈有滑冰者和捕鳥陷阱的冬景〉的寫實雪景感受到冷天氣,看到傑利柯〈梅杜莎之筏〉的人物動態感受到人物在海難生還中的疲累;看到好多人圍觀達文西〈蒙娜麗莎〉以為類似生活中發生重大事情眾人圍觀的樣子。
大灰寶是一頭大象,是帶領小女孩伊莉絲角色在美術館中成長的角色。大象身軀巨大、緩慢、沉穩,與活潑的伊莉絲成對比。大灰寶在伊莉絲不了解美術館規則的時候堅定地設立展場規範,包容伊莉絲對作品的各種奇想,循循善誘並給予藝術作品知識。最有趣的是,個子矮小的伊莉絲在一群人圍觀〈蒙娜麗莎〉時,剛好能坐在大灰寶頭上看到眾人對此作品的景仰,更在看似驚恐的〈吶喊〉作品前,抱著伊莉絲以避免受到驚嚇的情緒感染。
無論是跟著〈綠衣舞者》作品上的舞者起舞,或跟著〈夢境〉裡的小動物玩起捉迷藏,最後伊莉絲真的走入〈油燈前的瑪利亞〉和畫中主角一起凝視著什麼,似乎象徵了伊莉絲在經驗了作品互動的觀察想像之後,學會仔細觀看與思考作品,真正能進入畫中體驗作品情感了。本書掌握幼齡兒童由欣賞作品表徵引起的好奇感與奇幻思維的想像,並由大象帶領在想像中獲得知識,看似半夢半醒之間,卻是真實的感受與體驗。
——江學瀅(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副教授)
兒童ART賞析新妙方:繪本「三C」消除「三高」完整攻略
翻開繪本前幾頁,讀到小女孩伊莉絲一走進猶如羅浮宮的美術館,馬上注意到無盡頭的長廊和光滑的地板,就開懷奔跑玩樂,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讀到大灰寶與伊莉絲看畫時的對話,讓我想起自己帶幼兒參加俄羅斯普希金博物館特展時的經驗。
我們站在法國畫家莫內1895年的作品〈白睡蓮〉前,我介紹:「寶貝,這是大師的作品,英文叫做White Water Lilies」,女兒不假思索的問:「媽媽,白色在哪裡?」整幅作品波光粼粼的水面、日本橋、垂柳綠意盎然,她沒問,我還真沒注意到所謂的「白色」睡蓮呢?我被她問得無言以對,才發現孩子的觀看視角,常是大人的盲點。
閱讀本書,其實不難看出作者用心良苦的呼籲,殷殷期盼大人同理且察覺到小小孩逛美術館會遇見的「三高」症狀之外,孩子的觀點也常是大人的破框點。這裡的「三高」,和導致疾病的因素類似,初期或許沒有明顯症狀,長期下來卻是扼殺「創造力」、「想像力」的潛藏禍首。
「大灰寶,你看這幅畫!它也太大了吧!……甚至比我房間的牆壁還要大……」在國外的美術館,常見大尺寸的藝術展品,但對小小孩來說,這種視野「高」度卻製造出第一個與藝術的距離感。
「明暗法,就是畫家運用光線和陰影的強烈對比,創造出……伊莉絲?你在聽嗎?」大人喜愛的知識傳遞不經意築出知識的「高」牆,也製造了孩子與藝術的第二個距離感。
「伊莉絲!在美術館裡不可以嬉戲!」「但你剛剛說:『去美術館玩吧!』」這種朋友般平等的對話關係,在臺灣其實很稀罕。小小孩和大人導覽員之間存在身分階級的「高」低,而這是孩子永遠追不上的距離感。
看大灰寶如何用「三C」消除「三高」!
繪本一開始大灰寶開宗明義的表示,今天的「遊戲」是欣賞畫作。Art賞析是怎麼樣的「玩」法?追、趕、跑、跳、碰————通常是兒童動態的遊戲,其實和朋友天馬行空的聊天、一起編故事,也是孩子最常做的靜態遊戲呢。
大灰寶是伊莉絲想像出來的觀畫「夥伴」(Companion),關係平等,沒有對話身分上的差異。牠還體諒伊莉絲體型嬌小,不時把她扛在肩上。或許,提供一副望遠鏡也不失為好方法。
當伊莉絲表示蒙娜麗莎這幅畫「好小、好普通」,不懂達文西為什麼是偉大的畫家,大灰寶因為「同理」(Compassion)所以沒有批評,反而鼓勵她,「我想等你再長大一點,一定更懂得欣賞這幅畫。」
從對話內容的「編排」(Composition),也看得出大灰寶的深思熟慮。每一次回應,都先滿足伊莉絲的好奇心。伊莉絲覺得〈梅杜莎之筏〉這幅畫好大,大灰寶就先說明畫的尺寸再帶入其他細節;討論〈有滑冰者與捕鳥陷阱的冬景〉這幅畫時,先詢問伊莉絲的感覺,再從季節切入說明……書中還有許多細節,都可以體會大灰寶在知識內容上的「點到為止」,而非「餵飽餵滿」。最值得學習的,大灰寶總是用平等的態度、正向肯定的方式回應伊莉絲,這些都是大人可參考之處。
「三C」消除「三高」的目的是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展開對話,這樣再怎麼難的經典畫作都可以有輕鬆的開場,枯燥沉重的知識也變得生動有趣了。作者在繪本中做了最好的示範。
雖然繪本書名翻譯為《跟著大灰寶逛美術館》,但法文直譯Le musée d’Iris也可翻為《伊莉絲的美術館》。換句話說,這是孩子在夢中想出來的解套方法,更是他們心中最理想的觀賞體驗。
那我們現在能做什麼呢?可以從理解孩子們對這些經典名畫的獨特觀察點開始,顛覆您過往的賞析體驗吧!
——李宜蓁(藝書樂讀See More Art 創辦人)
當個大灰寶,陪孩子用想像力蓋一座自己的美術館
《跟著大灰寶逛美術館》讓讀者跟著大灰寶與小主人翁伊莉絲進入美術館,輕快地瀏覽西洋美術史當中著名的11幅畫作。從文藝復興的〈蒙娜麗莎〉到樸素主義的〈夢境〉,我們也在大灰寶與伊莉絲詼諧的對話之中,洞悉法國成人如何細緻地回應兒童看待藝術的真摯觀點。
華人社會常常認為兒童需要被教育,或參觀美術館之前需要先做足功課,進美術館彷彿是件嚴肅的事,與「玩」毫不相干。大灰寶和伊莉絲提供了欣賞畫作的多重「遊戲」方式,讓分享觀點、鬆綁想像、理解藝術變得好好玩,逛美術館變得很令人期待。
《跟著大灰寶逛美術館》的法文書名直譯為「伊莉絲的美術館」,也就是從伊莉絲視角所形構的美術館經驗。但願這本圖畫書可以啟動每一位小讀者的想像與勇氣,毫無遲疑地從自己的視角認識美術館中的藝術作品,用想像力蓋一座自己的美術館;當然,中文書名也提醒著大讀者,要像大灰寶一樣成為接納並欣賞兒童觀點的成人。
明天,就和孩子一起逛美術館吧!
——吳岱融(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所長)
我常常想把一些經典畫作串起來,在課堂上輕鬆地說給學生們聽,但是我從未想過可以邀請一頭大象來協助。我常常帶著便當盒去逛畫廊和美術館,一間接著一間,走到腿軟;如果能在紙上瀏覽,從紐約到洛杉磯,從倫敦到巴黎,漢堡到馬德里、布魯塞爾到奧斯陸,那可就輕鬆多了。
我們認為嚴肅的美術史,其實一直都懸掛在美術館的牆上;不需要為畫作的年代排序,也無需將創作的風格分類,更不用替孩子的年齡分級,只要讓孩子專心地看:從傑利柯畫裡不斷漏出來的海水、從福拉哥納爾畫面飛出來的粉紅色拖鞋,或是意外地瞄到盧梭畫中一個似曾相識的身影。讓孩子體驗美術鑑賞的步驟:關注小女孩如何忘情地描述「他背對我們」、詮釋「她看起來好開心」,留意大象如何盡職地分析「暈塗法」和「明暗法」、大方地評論「筆觸讓畫作生動了起來」。
黃色的地板上有一條極低的水平線,引導著讀者跟著小女孩的步伐不斷向右前進,從紅房間、黃房間、藍房間,又到了另一個紅房間。雖然大象的身軀造成吊掛大畫的房間甚是擁擠,不過,小女孩和大象倒是自由自在,他們模仿盧梭畫裡那位斜臥女士的姿勢,與竇加畫裡的芭蕾舞者一起跳舞,他們甚至在佛列德里希畫作的旅人背後說長道短。阿爾欽博托的肖像畫能引起食慾、孟克的人物帶來極度的驚恐、老布勒哲爾的風景冷得透徹、拉圖爾畫作中的燭光讓人忍不住想吹熄它。全世界最有名的達文西畫作,需要詳細的說明;全世界最受歡迎的梵谷畫作,連小孩都可以娓娓道來。
歡迎你來美術館和大灰寶一起玩。
——蕭寶玲(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美術學系教授)
【導讀】
閱讀中的美術館奇幻體驗
兒童的美術館參觀經驗,通常仰賴父母帶著前往,意即生活中的經驗若沒有父母老師等長輩帶著參觀,兒童幾乎無法接近真實的藝術品。閱讀,可以突破一般生活經驗,由文學讀本拓展視野,增加知識,獲得愉悅感。《跟著大灰寶逛美術館》這個故事主題是伊莉絲這個小小朋友在暴風雨天的家中,不能出門玩,想像跟著大象好朋友到美術館,由大象帶領,藉由觀賞作品產生趣味想像的美術館遊歷之奇幻故事。
故事中的伊莉絲年齡大約是學齡前的孩子,在皮亞傑的心智發展階段屬於前運思期。這個階段的孩子尚未建構完全的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