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心靈」到底是什麼?哆啦A夢也略懂
蔡依橙(醫師、「陪你看國際新聞」創辦人)
在我還是低年級小學生時,升旗之後的老師訓話時間,我蹲在草地上常幻想著,會不會其實我是「超級英雄」,或者是外星人;外界這一切的講話、秩序、規範,只是幻象,一點都不重要。你看,我可以數地上的沙子,蹲痠了可以自由換腿,我能自由控制身體、四肢以及手指頭,想要舌頭捲起來就能捲起來。我應該很特別吧!
心靈的迷人之處,孩子都知道
小朋友時期,我就深深著迷於心靈及意識,可能也因為當年的小學生沒有那麼多的補習和升學壓力,多數的下午就坐在家門口胡思亂想。
那些思考當然完全沒有結果,我沒有變成哲學家,更沒有變成科學家,我只是缺乏知識而已。到了國高中之後,開始認識健康教育及生物學,接著進了大學讀醫學,才徹底認識到,我不是超級英雄,也不是外星人,其實我跟其他人沒有兩樣。只是因為我的意識、我的心,沒有辦法跟別人網路連線,所以小時候的我並不知道,其實另一個人的身體裡,也有一個和我一模一樣的心靈與意識,只是他們所想的事情和在意的事情不同,但他們也跟我一樣,能夠自由控制身體、四肢及手指頭,想要舌頭捲起來就能捲起來。
知識多重要你看!
科學進展快,哆啦A夢進化也好快
我當年看的小叮噹漫畫,真的就是娛樂而已,而今天的哆啦A夢知識漫畫,卻把我小時候用了幾千個小時發呆亂想的困惑全部解決了。科學進展好快,哆啦A夢進化也好快。即使沒有抽屜裡的時光機飛到未來去偷看,根據這幾十年的人生,我也能確定,世界是在進步的。
雖然是給小孩看的知識漫畫,但作為一個醫學從業者,我讀了以後才知道,原來哭泣這個過程並不是純然負面(跟我小時候的社會氛圍總認為掉眼淚就是軟弱、哭就是認輸差好多),眼淚本身會排泄掉身體的壓力荷爾蒙──皮質醇(cortisol),而哭泣的過程也會刺激腦內分泌許多能讓大腦平靜下來的神經傳導物質。哭泣本身,對心理健康的許多好處,是有分子生物學基礎的。
裡面也有許多實用的建議,像是在感到不安的時候,把狀況寫下來,會有效的將這些困境外部化,藉由書寫的過程,我們能夠客觀的認識自己的困境,並加以思考,甚至立即加以行動。而行動本身,就能夠去除煩躁、減緩焦慮。
人類的科學現況到目前,對於心、對於意識、對於大腦運作,依然並不完全知道。但現在我們知道的,的確比幾十年前我還是小學生的時候多上許多。
符合心智運作特性的知識學習
藉由知識漫畫的格式,先讓讀者開心輕鬆,再帶入相關的科學現況,真的是一個很聰明的方法,這本身就是一個非常根據人類心智特性去打造的學習過程──你要先覺得放鬆,你要先覺得有趣,你要先感到信任,才會聽進後續的各種知識與建議。
哆啦A夢與時俱進,在娛樂中也把更多的知識帶給孩子。這很適合今天的孩子,也很適合幾十年前那個蹲在地上以為自己是超級英雄的孩子,那個還住在我心靈深處的孩子。
推薦短語
在閱讀《哆啦A夢知識大探索11:心與大腦窺探器》時,一直會有「哇~原來是這樣」的感覺。雖然知道我們的大腦很受情緒影響,但閱讀完後更能了解其中的關聯性,甚至還有精準的科學數據供參考,釐清了不少心理學與腦科學的觀念。對於每頁旁邊的小測驗,我也都興致盎然的測試著,雖然只是簡單的選擇題,但答案常常出乎意料。
我很認同書中所說「情緒好,就會學習好」這件事,所以可以「看漫畫學知識」就相當符合這個大腦的設定,當孩子們邊笑邊看漫畫的同時,接下來出現的科學文字論述就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難怪這系列可以如此暢銷。推薦給對於孩子情緒感到困擾的大人,也推薦給對於情緒與心靈感到困惑的孩子們!
何翩翩(牧村親子共學教室負責人)
大人經常提醒我們做事要「用心」、讀書要「專心」,我們也常祝福別人「開心」,生活中的不如意讓我們感到「傷心」……,這麼多的「心」是指同一個部位嗎?你有沒有好奇過:所謂的「心」到底是心臟?還是大腦呢?
「想法」到底是怎麼想出來的?我們是如何記住這麼多事情的?為何同一件事情有人覺得緊張,有人卻能夠輕鬆應對呢?為什麼人會感到憂鬱或焦慮呢?
了解自己的心,就更能夠掌握自己的生活。翻開這一本書,讓哆啦A夢帶你深入探索「心」的神奇世界吧!
胡展誥(暢銷作家、諮商心理師)
小時候我媽做給我的姓名貼紙是哆啦A夢圖案的,一方面是我和我媽都喜歡多啦A夢,另一方面是因為我胖胖的,很像他。長大後我發現,我們會喜歡哆啦A夢,是因為他的「萬能」。回過頭想想,哆啦A夢真正的能力其實是「想像力」,那些你以為不能達成的事情,哆啦A夢裡都有(比做夢還讚!)。
實際上,這也是這本書的關鍵點「心」(腦)――現實世界是有限的,但想像力無限,當事實無法改變的時候,可以改變的是想法。例如書中有段漫畫提到大雄吃了「意志堅定」口香糖,毅然決然捨棄跟靜香玩,一做完功課就馬上回家,但他後來才知道那只是普通的口香糖;他憑的不是道具,是意志力!
你也可以這樣,你是自己的哆啦A夢,透過「調心」去實現夢想,創造萬能。這本書以生動的方式闡述了關於「心」的各種知識與常見誤解,讓你從腦袋開始,推薦給想輕鬆認識自己的你。
海苔熊(Podcaster)
小時候看小叮噹,只覺得裡頭的道具好神奇,總是可以有種種意想不到的功能,來幫忙大雄把問題解決,或是弄得更糟。現在重看哆啦A夢,看的不僅是情懷,卻也看出更多心理學與腦科學的趣味!
例如有一篇「貫徹到底口香糖」,哆啦A夢聲稱這吃了可以讓人有意志力,大雄吃了後真的排除萬難去完成任務,但其實那只是一般口香糖而已。在自我控制的研究中也發現,只要人相信自己還未到極限,還能做得到,就可以發揮得更好。另外一篇「表情控制器」的道具,更是對應了心理學中關於情緒反應的臉部回饋假說!
我已經等不及要跟女兒一起閱讀這跨時代的經典漫畫,再透過每篇後面的心理與腦科學知識的補充,來讓他瞭解心理學的趣味。
蔡宇哲(「哇賽心理學」創辦人兼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