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以全面而深入的視角,結合微生物與免疫學最新的學術發現與臨床應用,為讀者提供最精闢且詳實的內容。全書分為微生物學總論、免疫學、細菌學、真菌學、病毒學、寄生蟲學等六大篇,共計23章,循序漸進引導讀者學習微生物與免疫學。
微生物與免疫學為醫事護理領域的一門重要學科,承載著人類對抗疾病的基礎知識。傳染病對人類的衝擊深遠且持久,每一次大規模的傳染病爆發都提醒著我們人類在自然面前的脆弱。COVID-19更是加深了全球對微生物與免疫學研究的重視,突顯了強化全球公共衛生體系和提升應對能力的必要性。在COVID-19這波疫情中,臺灣在疫情初期迅速採取有效措施,成功遏制了病毒的擴散,展現出臺灣醫療水平全球領先的實力,以及醫師、護理師、醫檢師和放射師等臺灣醫療專業人員的卓越能力,這正是目前就讀醫事護理領域的學子們最不用擔憂的職場未來。
本書由四位專業素養深厚且教學經驗豐富的學者合作編寫,全書編排精緻,書中引入大量臨床照片及圖片,幫助學生通過所見及所得來提升學習成效,提升學生在基礎醫學知識方面的智能,並在專技人員高等考試中提供有力的幫助。各章均編有習題並於書中提供解答,方便讀者掌握學習成效。
作者簡介:
吳正男
學歷:
國防醫學院 生命科學研究所 博士
現職:
中臺科技大學 醫學檢驗生物技術系 副教授
中臺科技大學 招生及國際合作處 處長
吳泰賢
學歷:
國立陽明大學 生物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 博士
現職:
臺灣肥胖醫學會 肥胖管理醫療院所認證計畫 助理
中臺科技大學 基礎醫學中心 兼任助理教授
歐威志
學歷:
清華大學 生命科學系 博士
現職:
中臺科技大學 醫學檢驗生物技術系 助理教授
李明憲
學歷:
中興大學 獸醫微生物學研究所 博士
現職:
中臺科技大學 醫學檢驗生物技術系 副教授兼副主任
作者序
總校閱序
微生物與免疫學為醫事護理領域的一門重要學科,承載著人類對抗疾病的基礎知識。傳染病對人類的衝擊是深遠且持久的。從歷史上的黑死病、霍亂,到現代的H1N1和SARS,每一次大規模的傳染病爆發都提醒著我們人類在自然面前的脆弱。COVID-19更是加深了全球對微生物與免疫學研究的重視,突顯了強化全球公共衛生體系和提升應對能力的必要性。
在COVID-19這波疫情中,臺灣的醫療水平展示了其全球領先的實力。臺灣在疫情初期迅速採取有效措施,成功遏制了病毒的擴散。醫療體系的高效運作和全民健康保險制度的完善,展示了醫師、護理師、醫檢師和放射師等臺灣醫療專業人員的卓越能力,這正是目前就讀醫事護理領域的學子們最不用擔憂的職場未來。
近幾年,人工智慧(AI)的普及化為醫療產業帶來顛覆性的變革。AI提升了疾病診斷、治療方案制定和醫療數據分析的效率與精準度;然而,AI技術的進步也帶來一系列挑戰,如倫理問題、數據隱私保護等,需要我們在技術應用過程中謹慎考量。此外,AI的出現也對教學現場帶來挑戰,促使教育工作者融入AI教學以提升學生競爭力,這些都將成為學生未來學習過程中必須面對的新課題。
本書具有幾個重要的特點:(1)全面而深入的視角:感謝所有參與編寫的專家和學者致力於結合微生物與免疫學最新的學術發現與臨床應用,為讀者提供最精闢且詳實的內容;(2)圖像化記憶:感謝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對本書的精緻編排,書中引入大量臨床照片及圖片,幫助學生通過所見及所得來提升學習成效。希望本書能夠提升學生在基礎醫學知識方面的智能,並在專技人員高等考試中提供有力的幫助。所有的創新皆源自紮實的基礎知識,願本書能啟發更多人投入這個充滿挑戰和希望的領域。
吳正男 謹識
2024年11月
總校閱序
微生物與免疫學為醫事護理領域的一門重要學科,承載著人類對抗疾病的基礎知識。傳染病對人類的衝擊是深遠且持久的。從歷史上的黑死病、霍亂,到現代的H1N1和SARS,每一次大規模的傳染病爆發都提醒著我們人類在自然面前的脆弱。COVID-19更是加深了全球對微生物與免疫學研究的重視,突顯了強化全球公共衛生體系和提升應對能力的必要性。
在COVID-19這波疫情中,臺灣的醫療水平展示了其全球領先的實力。臺灣在疫情初期迅速採取有效措施,成功遏制了病毒的擴散。醫療體系的高效運作和全民健康保險制度的完善,展示了醫師、護理師、醫...
目錄
Part 1 微生物學總論
Ch 01 緒論
1-1微生物學發展史
1-2微生物的分類
1-3微生物與疾病
Part 2 免疫學
Ch 02 免疫系統概論
2-1 免疫細胞譜系
2-2 先天性免疫的原理
2-3 適應性免疫的原理
Ch 03 先天性免疫反應
3-1 先天性免疫的第一道防線
3-2 體內先天性免疫細胞的誘發
3-3 活化先天性免疫反應以對抗感染
Ch 04 適應性免疫
4-1 B細胞與T細胞的發育
4-2 淋巴球的抗原辨識
4-3 抗體
4-4 體液免疫
Ch 05 免疫系統疾病
5-1 第一型過敏反應
5-2 第二型過敏反應
5-3 第三型過敏反應
5-4 第四型過敏反應
5-5 器官移植
Part 3 細菌學
Ch 06 細菌概論
6-1 細菌的分類
6-2 細菌的結構
6-3 細菌的生長
6-4 細菌的遺傳
6-5 細菌的培養
6-6 抗生素與抗藥性
Ch 07 革蘭氏陽性球菌
7-1 葡萄球菌
7-2 鏈球菌
7-3 腸球菌
Ch 08 革蘭氏陰性球菌
8-1 奈瑟氏雙球菌
8-2 莫拉克氏菌
Ch 09 革蘭氏陽性桿菌
9-1 桿菌屬
9-2 李斯特氏菌
9-3 棒狀桿菌
9-4 分枝桿菌
Ch 10 革蘭氏陰性桿菌(一):腸內桿菌
10-1 腸內桿菌概論
10-2 大腸桿菌屬
10-3 克雷白氏菌屬
10-4 沙門氏菌屬
10-5 志賀氏菌屬
10-6 變形桿菌屬
10-7 耶爾辛氏菌屬
Ch 11 革蘭氏陰性桿菌(二):其他革蘭氏陰性桿菌
11-1 非發酵性細菌
11-2 嗜血桿菌屬
11-3 營養挑剔性桿菌
11-4 人畜共通菌
Ch 12 厭氧菌
12-1 厭氧菌總論
12-2 梭狀芽孢桿菌屬
12-3 類桿菌屬
12-4 梭狀桿菌屬
Ch 13 其他人類病原菌
13-1 弧菌屬
13-2 曲狀桿菌與幽門螺旋桿菌
13-3 螺旋菌
13-4 黴漿菌與尿漿菌
13-5 披衣菌
13-6 立克次菌
Part 4 真菌學
Ch 14 真菌概論
14-1 真菌的基本特性
14-2 真菌引起的疾病
14-3 真菌的培養與鑑定方法
Part 5 病毒學
Ch 15 病毒概論
15-1 緒論
15-2 病毒的構造與特性
15-3 病毒的分類
15-4 病毒的複製
15-5 病毒的傳染途徑
15-6 病毒的組織嗜性
15-7 病毒的培養與鑑定分析
15-8 病毒的治療與防
Ch 16 DNA病毒
16-1 腺病毒科
16-2 乳頭多瘤空泡病毒科
16-3 微小DNA病毒科
16-4 疱疹病毒科
16-5 痘病毒科
16-6 肝DNA病毒科
Ch 17 無套膜正股RNA病毒
17-1 小RNA病毒科
17-2 杯狀病毒科
17-3 肝炎病毒科
Ch 18 有套膜正股RNA病毒
18-1 披膜病毒科
18-2 風疹病毒科
18-3 黃病毒科
18-4 冠狀病毒科
18-5 反轉錄病毒科
Ch 19 負股RNA病毒
19-1 彈狀病毒科
19-2 正黏液病毒科
19-3 副黏液病毒
19-4 本洋病毒科
19-5 絲狀病毒科
19-6 沙狀病毒科
Ch 20 雙股RNA病毒與類病毒
20-1 呼吸道腸道孤兒病毒科
20-2 類病毒
Part 6 寄生蟲學
Ch 21 寄生蟲概論
21-1 寄生蟲的定義
21-2 寄生蟲的分類
21-3 宿主對寄生蟲的抵抗力
Ch 22 原蟲
22-1 變形蟲綱
22-2 鞭毛蟲綱
22-3 纖毛蟲綱
22-4 孢子蟲綱
Ch 23 蠕蟲
23-1 線蟲
23-2 絛蟲
23-3 吸蟲
索引
Part 1 微生物學總論
Ch 01 緒論
1-1微生物學發展史
1-2微生物的分類
1-3微生物與疾病
Part 2 免疫學
Ch 02 免疫系統概論
2-1 免疫細胞譜系
2-2 先天性免疫的原理
2-3 適應性免疫的原理
Ch 03 先天性免疫反應
3-1 先天性免疫的第一道防線
3-2 體內先天性免疫細胞的誘發
3-3 活化先天性免疫反應以對抗感染
Ch 04 適應性免疫
4-1 B細胞與T細胞的發育
4-2 淋巴球的抗原辨識
4-3 抗體
4-4 體液免疫
Ch 05 免疫系統疾病
5-1 第一型過敏反應
5-2 第二型過敏反應
5-3 第三型過敏反應
5-4 第四型過敏反應
5-5 器官移植
Part 3 細菌學
Ch 06 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