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未必完美,但偉大無須解釋。
勝負終將被遺忘,而信念永不動搖。
這是關於棒球、關於生命、關於克萊頓.柯蕭的傳奇故事。
「若是沒有贏得世界大賽,不管是打進季後賽,還是排名墊底,這些都不重要了。如果贏不了,那還有什麼意義呢?」
--克萊頓.柯蕭Clayton Kershaw
★偉大,不僅是成就,更是一種選擇
克萊頓.柯蕭,這個世代最具統治力的投手之一,以無與倫比的決心與紀律,塑造了棒球史上最耀眼的投手生涯。他的速球與曲球讓打者絕望,而他的堅持與信仰則讓他成為無可取代的傳奇。他的故事不只是投球表現,更多是關於責任、家庭與人生的抉擇。
★巔峰與壓力,榮耀與枷鎖
三座賽揚獎、一次國聯MVP、兩次世界大賽冠軍--榮耀與數據堆砌出一位傳奇,但在這些光環之下,卻背負著外界對他的無限期待。從例行賽的無懈可擊,到季後賽的殘酷考驗,面對著成功與失敗交錯的試煉,他知道每一場比賽都是面對極限的挑戰,而他選擇永不退縮。
★最後一位傳統派投手,獨一無二
棒球世界不斷變革,投手角色被重新定義,數據分析取代了經驗與直覺,而柯蕭仍以最純粹的方式站在投手丘上。他是傳統強投的最後象徵,是現在難以複製的投手標竿。他不只是棒球歷史的一部分,更是一個棒球世代的注解。
他是棒球場上的不朽傳奇,也是最後一位傳統派王牌投手。
克萊頓.柯蕭--絕無僅有的偉大,無法複製的傳奇!
作者簡介:
安迪.麥卡洛(Andy McCullough)
《The Athletic》的資深撰稿人。自二○一○年以來,一直進行美國職棒大聯盟的報導,此前曾為《洛杉磯時報》、《堪薩斯城星報》和紐澤西州紐瓦克的《明星紀事報》報導。
他的作品曾七次因深入寫作、釋義性報導和專題寫作而受到美聯社體育編輯的表彰。他與作家妻子史蒂芬妮‧阿普斯坦(Stephanie Apstein)住在紐約。這是他的第一本書。
譯者簡介:
李伊婷
一九八○年生,高雄人。
曾任職文創產業國外行銷,現專事翻譯。
譯作包括:《在工作裡,我們活得有意義》、《我睡不著的那一年》、《紅土之王:拉法‧納達爾》、《決策思維》、《投降輸一半:破解堅持的迷思,建立適時放棄的生活新策略》、《寫作的本事》、《自我提問的力量》、《吃出好心情》等書。
聯絡方式:stellayiting@gmail.com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王啟恩 《Hito大聯盟》共同主持人
台南Josh 棒球YouTuber
洪紫峯 運動心理諮詢老師
張尤金 棒球作家
張立群 體育主播
張泰山 森林王子
郭泓志 職棒球星
陳志強 「城牆裡的棒球事」版主、棒球作家
曾文誠 資深球評
謝文憲 臺灣運動好事協會理事長
傳奇推薦(依首字筆畫排序)
名人推薦:王啟恩 《Hito大聯盟》共同主持人
台南Josh 棒球YouTuber
洪紫峯 運動心理諮詢老師
張尤金 棒球作家
張立群 體育主播
張泰山 森林王子
郭泓志 職棒球星
陳志強 「城牆裡的棒球事」版主、棒球作家
曾文誠 資深球評
謝文憲 臺灣運動好事協會理事長
傳奇推薦(依首字筆畫排序)
章節試閱
第一章 第五天
五天輪值(投一休四)即將再次開始,於是,柯蕭試著勾勒出這個輪值如何定義了他過去二十年來的生活。他將指尖輕觸在餐桌上,輪值的好處環繞著他。客廳裡壁爐的火焰劈啪作響,上方掛著一排聖誕襪,他的四個孩子各有一隻。家門前還堆放著一大堆亞馬遜 Prime 的包裹。那天晚上,聖誕老人會乘坐在消防車後方,前來問候高地公園(Highland Park)的家庭。高地公園是達拉斯的富人區,是柯蕭生命中絕大多數時間稱之為家的地方。再過兩週,就是聖誕節了。
二○二二年冬天,當柯蕭邀請我去他家時,是他剛做完人生重大抉擇的兩個月後。這樣的時刻,他過去曾經面對過,而他將會再次面對。他選擇繼續打球,這意謂著他將再次將生活分成五天的時間表。這是大聯盟投手的標準:四天時間,他們備戰;第五天,他們上場投球。這個輪值循環形塑了柯蕭,讓他受益,也讓他飽受折磨。
十五年以來,洛杉磯道奇隊的命運─ 棒球最耀眼、最負盛名的球隊之一,價值約四十億美元的金融巨頭,在這段時間裡,贏得了十一次分區冠軍、三次國聯冠軍,以及二○二○年世界大賽冠軍──都以柯蕭的先發日為中心。他是這一代最好的左投,被視為山迪.柯法斯(Sandy Koufax)的精神傳人。在邁向十次入選全明星賽、三次賽揚獎得主,並成為自鮑勃.吉布森(Bob Gibson)以來首位獲得國聯MVP的投手之路上,柯蕭享受著那四天的訓練、與隊友間的情誼,以及運動明星的光環。接近三十五歲生日時,有時會覺得自己可以永遠待在這個輪值循環中。但另一方面,他想到了最後一天,當他必須登板投球的那一天所帶給他的一切感受。
「只是說,第五天──有很多的壓力、備戰、疼痛,這些都會造成影響。」柯蕭說。
這次,他的身體沒有疼痛。二○二二年夏天,這段期間,他一直深受背痛所擾,幾乎每次投球都伴隨著不適感。大多數早晨都感到忐忑不安:今天我的背會痛嗎?經過休息和復健,疼痛逐漸消失,他感覺比前一個冬天好多了。二○二一年,柯蕭因手肘受傷,缺席了整個季後賽,他擔心可能需要進行生平第一次手術。雖然最後避免動刀,但仍持續感受到身體間歇性的衰弱──他甚至無法洗頭或簽名。當他再次拿起棒球投球時,手肘抗議了一個月。「但我還是繼續投,最後終於好轉了。」他說。
於是,他做了自年少時期尾聲以來,每年春天都會做的事──前往道奇隊的春訓營報到。他放棄與家鄉德州遊騎兵簽約的機會,這是他小時候最喜愛的球隊,這支球隊由他的高地公園鄰居、老朋友兼前訓練夥伴克里斯.楊(Chris Young)所管理。當柯蕭告訴楊要回到洛杉磯時,楊回憶道:「我的心都碎了。」楊不禁思考是否會有另一次機會。畢竟,柯蕭離開道奇隊的這個想法,確實會令人感到荒謬。
柯蕭在二十歲生日的兩個月後,首度站上道奇球場的投手丘,很快便樹立起業界的標竿,他的表現出類拔萃,然而,他也因自己的成就而蒙受苦難。「這些年來,他受過一些傷,每次都會讓你覺得『可能就是這一次了』。」前隊友葛蘭基說,「然而,這事似乎沒有終點。」近年來,柯蕭的髖關節內軟骨受損、闊背肌撕裂、手肘附近的肌腱磨損、背部椎間盤突出,儘管每次都在沒有接受手術的情況下復原,但這些傷勢的影響卻逐漸積累。他的一些病痛是由於職業特性導致的自然結果──反覆舉手過肩投球的不自然行為。另一部分原因在於他非傳統的投球方式──六呎四吋(一九三公分)高、二二五磅(一○二公斤)重的身體重重地撞向地面,左臂隨之猛力揮出。「他每次投球就像發生車禍一樣。」另
一名前隊友這麼形容。還有一些源自於柯蕭獨特的大器早成與高效表現,他如此優秀、年輕,又備受依賴,必然會有「帳單」要償還。
二○一五年結束時,二十七歲的柯蕭已獲得三次賽揚獎,累計的投球局數超過一千六百局─過去的三十五年裡,只有兩名投手在這個年紀超越此紀錄。C.C.沙巴西亞(CC Sabathia)在三十二歲之後再未入選過全明星隊;費利克斯.赫南德茲(Felix Hernandez)在三十三歲之後就再也沒有在大聯盟投過一球。二○二二年,三十四歲的柯蕭在道奇球場擔任全明星賽的先發投手。這份榮譽彷彿是讓他在逐漸接近球員生涯暮年時,可以在場上做出告別,但他絕對當之無愧。他以二.二八的防禦率結束該賽季,僅次於全聯盟其他五位投手。即便處於衰退期,也很少有人能夠比得上他。他職業生涯的防禦率為二.四八,是自一九二○年棒球活球年代以來,所有先發投手中最低的──比柯法斯好、比佩卓.馬丁尼茲(Pedro Martinez)好、比葛瑞格.麥達克斯(Greg Maddux)好,比所有此前或之後的投手都還要好。
二○二二年賽季比預期提前結束,拿下一百一十一勝的道奇隊敗給了狂傲不凡的聖地牙哥教士隊,柯蕭在他唯一的季後賽先發中失利。早幾年前,這樣的狀況可能會再次引起人們對於他在季後賽表現失常的不滿。然而,在二○二○年的世界大賽中,柯蕭為道奇贏下兩場比賽,幫助球隊奪冠,因而緩和了這種說法。這次奪冠,不僅結束了他七年來痛苦的十月煎熬,也完成他入選棒球名人堂履歷中的最後一項成就。隨著傷病的累積、孩子們逐漸長大,以及先發輪值的壓力不斷加劇,讓人們不禁猜想他的退休時機。柯蕭的前捕手搭檔、最親近的朋友之一,A.J.艾利斯(A. J. Ellis)說,「在這個時刻,就好像不斷驅策他前進的究竟是什麼?」
距離下次春訓還有兩個月,柯蕭不再只是思考為什麼要繼續下去,想更多的是自己可能會選擇停下來的原因。他的孩子、他的背、他的肩膀或髖部,或許,他坦承可能會因為更為根本的原因而退休。那份偉大的重擔、他為自己設定的標準、成為克萊頓.柯蕭所需承受的壓力──這一切都變得愈來愈難以忍受,他能全力以赴的次數有限。
柯蕭說:「最終讓你停下來的,是當你每一天為那天(先發日)做好準備變得太過艱難,我可能比大多數人更在意這一點。」
二○一三年夏天的某日,一位電影明星走進了道奇球員休息室。對於這支好萊塢的主場球隊而言這並不稀奇,除了兩件事之外──這位明星遲到了,以及他出現在柯蕭先發投球的那天。
當那個男人走進休息室時,人群激動起來。球員們喊著他在銀幕上不朽的臺詞,當道奇隊員們大喊著「這個該死的飛機上的這些該死的蛇」時,柯蕭獨自坐在他的置物櫃前,身穿全套球衣,背上印著22號。
第一章 第五天
五天輪值(投一休四)即將再次開始,於是,柯蕭試著勾勒出這個輪值如何定義了他過去二十年來的生活。他將指尖輕觸在餐桌上,輪值的好處環繞著他。客廳裡壁爐的火焰劈啪作響,上方掛著一排聖誕襪,他的四個孩子各有一隻。家門前還堆放著一大堆亞馬遜 Prime 的包裹。那天晚上,聖誕老人會乘坐在消防車後方,前來問候高地公園(Highland Park)的家庭。高地公園是達拉斯的富人區,是柯蕭生命中絕大多數時間稱之為家的地方。再過兩週,就是聖誕節了。
二○二二年冬天,當柯蕭邀請我去他家時,是他剛做完人生重大抉擇的兩個...
目錄
序言
第一章:第五天
第二章:家庭生活
第三章:泡泡裡的男孩
第四章:美國隊
第五章:1-2-3
第六章:高中最後一年
第七章:選秀
第八章:橋梁
第九章:桑福德的陰影
第十章:勾住縫線
第十一章:萬物的適切平衡
第十二章:古根漢集團
第十三章:第一個巔峰
第十四章:「季後賽克萊頓」
第十五章:公雞
第十六章:背痛
第十七章:破滅
第十八章:深淵
第十九章:工業園區的革命
第二十章:封鎖
第二十一章:夢想的巔峰
第二十二章:三叉路口
第二十三章:第六天
致謝
來源注釋
序言
第一章:第五天
第二章:家庭生活
第三章:泡泡裡的男孩
第四章:美國隊
第五章:1-2-3
第六章:高中最後一年
第七章:選秀
第八章:橋梁
第九章:桑福德的陰影
第十章:勾住縫線
第十一章:萬物的適切平衡
第十二章:古根漢集團
第十三章:第一個巔峰
第十四章:「季後賽克萊頓」
第十五章:公雞
第十六章:背痛
第十七章:破滅
第十八章:深淵
第十九章:工業園區的革命
第二十章:封鎖
第二十一章:夢想的巔峰
第二十二章:三叉路口
第二十三章:第六天
致謝
來源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