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方法(Historical method),是一種研究歷史的方法學,包括蒐集證據、傳達證據、學習證據分類等三方面,也是歷史學者將歷史的證據以列舉、描述事件、討論等,成為其基本入門。
歷史涵蓋了人類的各種活動,它涉及政府、戰爭、外交、人們謀生的努力、社會組織和活動,以及藝術、哲學和文學中人類精神的表達,因此它與生活本身一樣具有多面性。
而透過史學方法,能科學的、人文的、藝術的將歷史研究擴而廣之,又精萃提煉,從而讓你我在讀史之外,更能在錯綜複雜的歷史大車輪轉動中,找到過去的歷史經驗,借鑑、防範於未然。
本書共十二章,包括
一、如何撰寫學術論文 七、歷史的因果關係
二、口述歷史 八、年鑑學派
三、史料與方法 九、唯物史觀
四、藝術史研究方法 十、史學與史學家
五、比較歷史 十一、檔案研究
六、歷史決定論 十二、歷史哲學
作者簡介:
劉增泉
學歷:
法國巴黎索邦大學(Université Paris IV Sorbonne)西洋史博士
法國國家高等社會科學院(EHESS)文化史博士
經歷:淡江大學歷史系主任、教授、榮譽教授
著有:
《古代中國與羅馬之關係》、《法國史》、《古希臘》、《世界文明史》、《失落的文明:巴比倫帝國》、《西方文明之初――古希臘城邦》、《早安,古埃及》、《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起源》、《古羅馬的旅人》、《西洋文化史》、《希臘文化史:文明的興起》、《羅馬文化史》、《西洋上古史》、《西洋中古史》、《世界現代史》等著作,並譯有《中國與古羅馬東部地區的歷史淵源》、《羅馬與中世紀》、《中歐西歐洲的羅馬行省》、《中歐西歐的羅馬行省與社會宗教》、《拜占庭帝國與東正教世界》、《簡明西洋上古史》、《簡明西洋中古史》、《簡明西洋近代史》、《帝俄和俄羅斯》、《文藝復興藝術觀》、《歷史從蘇美人開始》等專書。
章節試閱
第一章
如何撰寫學術論文
寫一篇博士論文是一項複雜的工作,需要良好的組織、規劃和一致性,以便能夠讓讀者可以理解的方式構建自己的想法。撰寫學術論文就像一塊破碎的玻璃把它重新拼湊起來,成為一塊完整玻璃。人文社會科學的論文有一定的架構和方法,偏離它,就不算一篇完整的論文。
論文題目
論文題目最好與其論文指導教授相關,必須與所選學科相關。它必須足夠明確,以鼓勵讀者瀏覽結論,並對摘要感興趣,最終閱讀論文的全部內容。為你的論文找到一個好的題目通常是學生的首要任務,題目經過精心闡述,這有助於傳播所完成的工作。事實上,一篇措辭良好的論文題目反映了作品的本質,能夠引起讀者的興趣。了解如何撰寫一篇論文,其中還必須涉及到一個好的論文題目。
當我們知道論文題目傳達了其思想的大致輪廓並且表述得很好時,它可以引起讀者的興趣,而讀者反過來會對摘要感興趣,並且在論文內容中由一件事引出另一件事。論文,我們了解良好措辭的重要性。由於太短的題目可能會使相關資訊黯然失色,而過長的標題會導致混亂,因此充分注意論文標題的措辭以找到正確的中間立場是很重要的。尤其要仔細選擇要使用的詞語和術語。
帶有關鍵字的論文題目是相關的,因為它提供了研究主題的線索;這就是為什麼最好諮詢你的論文指導教授並考慮他的建議。研究論文中最常見的各種題目類型也很有趣。論文題目的制定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進行。事實上,它可以以提問的形式,用不定式動詞或其他寫作風格。最重要的是找到合適的詞語來描述上下文、問題和可能的方法。因此,可以包括兩個或三個關鍵字或相關詞彙。一個吸引人的題目肯定會引起讀者的興趣。
論文題目的類別包括描述性題目、有問題的論文題目和提供研究結論概述的肯定性題目。描述性題目,包括表示現象、研究或研究對象,在法律論文中廣泛使用。雖然有問題標題目反映了科學方法的嚴謹性,但在學術論文中非常常見;另一方面,肯定題目很少用於說明論文的題目,因為它首先說明了結論。
第一章
如何撰寫學術論文
寫一篇博士論文是一項複雜的工作,需要良好的組織、規劃和一致性,以便能夠讓讀者可以理解的方式構建自己的想法。撰寫學術論文就像一塊破碎的玻璃把它重新拼湊起來,成為一塊完整玻璃。人文社會科學的論文有一定的架構和方法,偏離它,就不算一篇完整的論文。
論文題目
論文題目最好與其論文指導教授相關,必須與所選學科相關。它必須足夠明確,以鼓勵讀者瀏覽結論,並對摘要感興趣,最終閱讀論文的全部內容。為你的論文找到一個好的題目通常是學生的首要任務,題目經過精心闡述,這有助於傳播所完成...
作者序
序
史學這是一個非常大的主題,而且這個學科時間很短。讓我們試著透過以下三個標題探討史學並闡明其意義:首先是作為知識體系,其次是作為研究方法,第三是作為史觀。
史學作為知識體系,它是一門很大的學科,因為它涉及人類的整個生活及整個過去的時間,從歷史證據的開始一直到現在,它涉及整個空間的廣度,而歷史亦不區分不同的人,他們在較短或較長時期內比其他民族擁有更高的地位,但這個人則永遠生活在地球上。
此外,歷史涵蓋了人類的各種活動。由於它涉及人類的整個過去,因此它與生活本身一樣具有多面性。歷史涉及政府、戰爭、外交、人們謀生的努力、社會組織和活動,以及藝術、哲學和文學中人類精神的表達。所有這些都是歷史總主題的一部分。確實,為了方便起見,我們把一些單獨出來專門研究,比如哲學史最好由了解哲學基本問題的人來解釋,而藝術史和文學史則涉及藝術和文學欣賞的某些要素。然而,我們只能將其視為一種恭維。因此,我們不能忘記,從歷史學家的角度來看,這只是一個方便的問題,而這些事件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的一部分。
史學作為一個如此龐大和多樣的主題,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處理。有長書和短書,有特定民族、時期、制度或人類活動形式的歷史。歷史學家們對這個主題的處理方法也有很大不同。例如在英國歷史學家卡萊爾(Thomas Carlyle)的《英雄論》著作中,個人顯得非常重要,他的英雄們扭曲了視角,直到故事變成了一種美化的傳記。麥考利(ThomasMaesulay)的《英國史》書中,你會發現一些關於個人的東西,但更多的是關於他們所參與的政治運動,而在他的第三章中,有對1685年英國社會的生動描述。可以說是引入了社會史甚至⋯⋯地方歷史的研究,其成功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在現場獲得的豐富的當地知識。因此,它是十七世紀下半葉英國的一幅精彩而生動的圖畫⋯⋯。由於尊重人類早期歷史,以及歐洲以外其他大陸人民的重要性,他的史觀得到了拓寬。他的大部分歷史著作都與古代史有關:從原始的混亂到我們這個時代的混亂。
在美國歷史學家羅賓遜(James Robinson)教授的《新歷史》著作中,你會發現對社會歷史和人類心靈(尤其是無意識心靈)發展的新興趣。然後,每個時代也寫著自己的歷史。這些都不是最終的,原因有兩個:首先,我們不斷了解過去。因此,埃及的歷史正在透過新材料的發現而在我們眼前被重塑,這些新材料有時是如此轟動:以至於登上了報紙的頭版。
所以,在現代末期,歐洲檔案館的新出版品正在闡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前因。更重要的是新的觀點,因為每個時代都從自己現在的角度來看過去,即使資訊主體保持不變,也會為了自己的目的而改寫歷史。以美國內戰為例,那些參加過戰鬥的人對戰略和戰術感興趣,因此內戰的早期歷史純粹是軍事歷史;然後人們開始慢慢認識到內戰不僅僅是一系列的戰鬥或勇敢的問題,南方的封鎖和北方的工業發展至關重要。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進行,還有其他因素出現在畫面中,例如彈藥、運輸、士氣以及所有幕後發生的事情,因此現在所寫的美國內戰歷史將與1914年之前所寫的有所不同。如法國大革命、宗教改革、文藝復興、羅馬帝國衰落的原因。所有的歷史都會不時地從新的角度被重寫。
歷史知識的數量和多樣性乍看之下似乎令人難以承受,但另一方面,正是這種多樣性使學生對這門學科產生了興趣。如果歷史和生活一樣是多面向的,那麼任何對現在的生活感興趣的人,都會對過去生活的某些階段做出反應。歷史回答了人類對祖先和前面世代的基本好奇心,同時也展示了人類社會各個階段的演變。就其本質而言,它是一個具有廣泛且非常人性化的主題。這是歷史存在的原因之一,但不是唯一的原因。
劉增泉
書於山匯觀海樓 2024年8月
序
史學這是一個非常大的主題,而且這個學科時間很短。讓我們試著透過以下三個標題探討史學並闡明其意義:首先是作為知識體系,其次是作為研究方法,第三是作為史觀。
史學作為知識體系,它是一門很大的學科,因為它涉及人類的整個生活及整個過去的時間,從歷史證據的開始一直到現在,它涉及整個空間的廣度,而歷史亦不區分不同的人,他們在較短或較長時期內比其他民族擁有更高的地位,但這個人則永遠生活在地球上。
此外,歷史涵蓋了人類的各種活動。由於它涉及人類的整個過去,因此它與生活本身一樣具有多面性。歷史涉...
目錄
序
第一章 如何撰寫學術論文
第二章 口述歷史
第三章 史料與方法
第一節 史料研究和評論
第二節 書寫歷史
第三節 歷史推理
第四章 藝術史研究方法
第一節 現代藝術史研究方法
第二節 黑格爾與社會學和意識形態決定論
第三節 視覺藝術
第五章 比較歷史
第一節 比較歷史方式
第二節 比較歷史與人文科學
第三節 比較歷史新方法
第六章 歷史決定論
第一節 決定論超越人的意志
第二節 啟蒙運動
第三節 基督教價值觀的摧毀
第四節 對歷史決定論的質疑
第七章 歷史的因果關係
第一節 歷史因果關係概念的演變
第二節 歷史單一事件的因果關係
第三節 歷史多重原因的因果關係
第八章 年鑑學派
第一節 起源與發展
第二節 布勞岱時期
第三節 地域主義
第九章 唯物史觀
第一節 起源和定義
第二節 啟蒙運動的歷史觀
第三節 研究和理解歷史的關鍵意義
第十章 史學與史學家
第一節 古代與中世紀—文藝復興到啟蒙史學
第二節 浪漫主義和當代史學
第三節 史學家與人文科學的關係
第十一章 檔案研究
第一節 歷史的輔助科學與檔案研究
第二節 來源評論
第三節 抄襲
第十二章 歷史哲學
第一節 歷史哲學的背景
第二節 啟蒙時代誕生
第三節 十九世紀學說
第四節 二十世紀的參與與疏遠
參考書目
序
第一章 如何撰寫學術論文
第二章 口述歷史
第三章 史料與方法
第一節 史料研究和評論
第二節 書寫歷史
第三節 歷史推理
第四章 藝術史研究方法
第一節 現代藝術史研究方法
第二節 黑格爾與社會學和意識形態決定論
第三節 視覺藝術
第五章 比較歷史
第一節 比較歷史方式
第二節 比較歷史與人文科學
第三節 比較歷史新方法
第六章 歷史決定論
第一節 決定論超越人的意志
第二節 啟蒙運動
第三節 基督教價值觀的摧毀
第四節 對歷史決定論的質疑
第七章 歷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