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園藝療育活動帶領員」iCAP職能導向課程的全方位介紹】
內容與教案設計結合臺灣常見植物及風俗民情,易操作、好照顧、圖文詳盡,
無論對園藝療育及綠色照顧有興趣的初學者或從事相關工作者,
都是最全面且系統性的必備指南!
✿✿✿
人類經演化,本能有親近自然的傾向,接觸自然能獲得心理效益及滿足感。園藝療育活動即為都市中親近自然最容易的方法,也是現代樂活養生的新顯學。參與園藝療育活動,不僅能紓解壓力、活動身體,藉由實際栽培或觀察植物的成長,體會生命的喜悅與幸福,享受自我療癒身心的功效。
本書作者張育森教授領軍的健康園藝師團隊,正積極協助台灣園藝福祉推廣協會建立「園藝療育活動帶領員」iCAP職能導向課程培訓制度。本書即為健康園藝師們的心血結晶,內容依園藝療育活動帶領員所需具備的核心知能,循序漸進地分為「職能」、「學理」、「手作」及「實習」四大篇24章,期能培養學員具備園藝植物的認識、體驗、栽培與應用等基本知識與專業技能,並能依據不同對象,帶領園藝療育活動,讓更多人能感受園藝療育的益處。
作者簡介:
張育森(Yu-Sen Chang)
學歷
國立臺灣大學園藝學系 學士
國立臺灣大學園藝學系(徑修)博士
經歷
中國文化大學園藝學系 兼任副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園藝暨景觀學系 副教授、教授、系主任
國立臺灣大學山地實驗農場 場長
國立臺灣大學農業試驗場 副場長、場長
專長技能及證照
園藝栽培、健康園藝、景觀/園林植物、園林綠化技術
公務人員高考園藝科優等第一名及格
公務人員普考園藝科優等第一名及格
ISA國際樹藝學會認證樹藝師(CA)、樹木風險評估資格(TRAQ)
學術表現與榮譽
近五年(2010-2024)計發表期刊論文37篇(含SCI論文23篇)、研討會論文61篇、專書5篇、技術報告3篇。另有發明專利1項、新型專利4項、技術移轉5項、專書著作授權6項。臺灣園藝學會學術獎(2003)、第三十一屆全國十大傑出農業專家(2007)、臺灣園藝學會事業獎(2024、2008)、智財權保護運用獎(2011)臺灣大學教學優良教師(2012、2013、2015)、臺灣大學服務優良教師(2012)、臺灣農學會農業學術獎(2018)、中華農業氣象學會學術獎(2018)。
著作
園藝療育活動帶領指南(2025)
健康園藝學(2021)
蔬果與樂活養生指南(2014)
花博士到你家:種花‧栽培‧病蟲害Q&A完全問答399(2013)
臺大自然美:臺大校園植物導覽手冊(2008)
家庭園藝綠化妙技100招(2004)
家庭園藝綠化錦囊100招(2002)
公共植物(1999)
章節試閱
【本書導讀】
本書主要分為四大部分:職能篇、學理篇、手作篇和實習篇,以下分別簡介各部分的內容和特色:
第一部分:職能篇
職能篇共兩章,提供了「園藝療育活動帶領員」培訓所需的全面性框架,從課程規劃的理念、目標、對象,到職能基準的詳細內容和課程地圖的整體架構,確保培訓內容能夠有效地培養出具備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園藝療育活動帶領員」。
第01章「園藝療育帶領員」職能導向課程規劃:旨在說明如何建立一套「園藝療育活動帶領員」的培訓制度,以培養具備園藝技術和活動帶領經驗的人才。此培訓制度的目標是訓練學員協助高壓力族群和高齡長者為主要對象,透過園藝活動達到減壓、舒緩身心的效果。並說明「園藝療育帶領員」的主要培訓對象和應具備的能力。
第02章「園藝療育帶領員」職能基準與課程地圖:本章詳細列出「園藝療育活動帶領員」的「職能基準」(亦即所需的能力、知識、技能和行為指標,並將其對應到具體的工作任務和課程名稱)。此外,「課程地圖」則以圖示方式呈現「園藝療育帶領員」課程的整體架構,包括各模組的內容和時數:課程模組一為核心知識:園藝與健康促進(3小時),課程模組二為基本知識與技能,包含四個主軸:認識植物、體驗植物、栽培植物和應用植物各兩門課程(24小時),課程模組三為活動類型與帶領技巧(3小時),課程模組四為教案編制與帶領實務(6小時),課程模組五為活動帶領實習(18小時)。總時數為54小時。
第二部分:學理篇
學理篇共十章,提供園藝療育的理論基礎,從不同面向探討園藝與健康。以「課程地圖」觀之,本篇包括課程模組一到課程模組三的學理部分。
具體言之:課程模組一為核心知識(第03章園藝與健康促進),課程模組二為基本知識與技能,包含四個主軸:「認識植物」(第04章園藝植物種類之室內導覽解說、第05 章園藝植物種類之戶外導覽解說)、「體驗植物」(第06 章香草與保健植物之認識與體驗、第07 章茶葉保健功能與特色茶品茗體驗)、「栽培植物」(第08 章園藝植物的栽培與繁殖、第09 章組合盆栽的組合技巧與栽培)和「應用植物」(第10 章吉祥園藝植物的種類與應用技能、第11 章園藝植物的文學與音樂賞析)各兩門課程(24 小時),課程模組三為活動類型與帶領技巧(第12 章園藝療育活動類型與帶領技巧)。
本篇之內容豐富且多元,不僅涵蓋廣泛的園藝知識,也結合了文化、歷史、文學和音樂,使學員能更全面地了解園藝療育的價值與應用。
第三部分:手作篇
手作篇共十章,著重於實作與體驗,將學理知識應用於實際操作。以「課程地圖」觀之,本篇包括課程模組一到課程模組三的手作部分。
本培訓課程之特色在於每項課程均有專業的知識分享及相關的實務操作,同時兼具「知性」的了解和「感性」的體驗,從而提升紓壓益康的效果。因此,本書第二部分:學理篇就是「專業的知識分享」;本篇(第三部分:手作篇)即為「相關的實務操作」。
以下列出每章的手作名稱:第13 章園藝與健康促進(一、相見歡、二、我的餐盤/五行蔬果演練)、第14 章園藝植物種類之室內導覽解說(一、紓壓苔球、二、花草Bingo 遊戲)、第15 章園藝植物種類之戶外導覽解說(一、滾石葉拓、二、葉貼創作)、第16 章香草與保健植物之認識與體驗(一、療癒香草噴瓶、二、香草精油按摩滾珠瓶)、第17 章茶葉保健功能與特色茶品茗體驗(一、臺灣特色茶品茗體驗、二、「茶花」創作)、第18 章園藝植物的栽培與繁殖(一、草本植物扦插實作、二、草頭寶寶)、第19 章組合盆栽的組合技巧與栽培(一、觀葉組合盆栽、二、多肉組合盆栽)、第20 章吉祥園藝植物的種類與應用技能(一、五行福字畫、二、天然空氣清淨機—半水耕觀葉植物)、第21 章園藝植物的文學與音樂賞析(一、壓花創作、二、聞聲歡唱)、第22 章園藝療育活動類型與帶領技巧(一、健身體操、二、「自然名」練習)。
本篇所列舉的手作均詳述材料、步驟及相關圖片,為學員提供了實際操作和體驗的機會,讓學員能將理論知識轉化為生動有趣的實作,藉以體會園藝療育的樂趣和效果。
第四部分:實習篇
實習篇共兩章,本篇包括課程模組四教案編制與帶領實務,課程模組五活動帶領實習。內容主要涵蓋園藝療育活動的教案編製與實務操作案例。
第23章園藝療育活動教案編製:介紹如何編寫園藝療育活動的教案,包括:人生各階段的特性與需求、園藝療育對高壓力族群的效益、高齡長者的特性與因應以及園藝療育活動教案編製步驟和相關表格。
第24章園藝療育活動帶領實務:著重於如何帶領園藝療育活動,提供各類型活動的設計與實際案例介紹,包含:(1)認識植物類活動「我的日常小花園」,介紹空氣淨化植物、觀葉植物、香草植物等。(2)體驗植物類活動「親子豆,來做伙」,透過大豆的生長、營養與應用,搭配品嚐豆漿與毛豆,增加學習成效。(3)栽培植物類活動「植栽禮物設計」,教導上班族利用扦插法栽培綠珊瑚,作為手作禮物,結合美學創意與紓壓功能。(4)應用植物類活動「懷舊時光柑仔店零食」,讓高齡長者回憶童年,透過講述與品嚐懷舊零食,促進社交與情感連結。
本篇內容完整地說明如何規劃與執行園藝療育活動,特別適用於高壓力族群(含上班族)和高齡長者等對象。透過精心設計的教案與實務案例介紹,能夠使學員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提升帶領園藝療育活動的能力,促進參與者身心健康與社交互動。
本書後面還附有完整的「園藝療育活動教案計畫書格式」以及詳細的參考文獻(中文130篇,英文71篇),提供讀者進一步參卓運用。
總之,本書從職能、學理、手作到實習,循序漸進地引導學員成為合格的園藝療育活動帶領員。其特色在於結合了理論知識和實務操作,並強調以人為本、尊重植物特性,使學員不僅能學習到園藝相關專業知識,更能掌握帶領活動的技巧,為將來從事園藝療育志業奠定良好的基礎。
【本書導讀】
本書主要分為四大部分:職能篇、學理篇、手作篇和實習篇,以下分別簡介各部分的內容和特色:
第一部分:職能篇
職能篇共兩章,提供了「園藝療育活動帶領員」培訓所需的全面性框架,從課程規劃的理念、目標、對象,到職能基準的詳細內容和課程地圖的整體架構,確保培訓內容能夠有效地培養出具備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園藝療育活動帶領員」。
第01章「園藝療育帶領員」職能導向課程規劃:旨在說明如何建立一套「園藝療育活動帶領員」的培訓制度,以培養具備園藝技術和活動帶領經驗的人才。此培訓制度的目標是...
作者序
【本書緣起】
「園藝療育」(Healing Horticulture)即「健康園藝」(Healthy Horticulture),是目前國內公部門最廣為接受和使用的名詞,目的是透過各項的園藝活動來紓解壓力、放鬆心情、活動身體、刺激感官活動、促進人際互動,並經由實際栽培或觀察植物的成長體會生命的喜悅與奧祕,而達到療癒身心的效果。
「園藝療育」在概念上包括園藝治療(Horticultural Therapy)和園藝福祉(Horticultural Well-beings)。一般而言,「園藝治療(園藝療法)」是利用植物、花園景觀與園藝活動來改善病患身心健康的療癒科學,目的在以植物為媒介,達到特定的治療目的;園藝治療主要的服務對象是具障礙或疾病之人,需要專業的園藝治療師設計活動、協助進行活動操作。而「園藝福祉」則是透過栽植或培育花果蔬菜等實際的操作過程,讓人們產生幸福感的活動;園藝福祉服務的對象是所有的人,尤其是健康、亞健康人士,只要經過適度引導,都可以在園藝活動過程中享受園藝的功效,其主要的效益是養生和保健。
2010年,筆者於臺大園藝系接任「園藝療法」課程主授任務,目前該課程已錄製為臺大「開放式課程」,免費開放各界人士參閱。由於大學課程較著重知識、學理的傳遞,推廣、實務面較少,因此在接任臺大農場場長後,積極籌畫「樂活養生園藝課程」,於2013年開始推廣給一般民眾,並於隔年與鐘秀媚老師一起撰寫《蔬果與樂活養生指南》推廣手冊。同時也在臺大進修推廣部開設「樂活人生系列—園藝花木植栽班」,普遍反應良好,受到學員的接受與歡迎。
2016年再將臺大農場推廣的實務經驗,回饋到大學課程,開設「園藝福祉」課程,除了學理的講解,更注重實務推廣技能的培養;該課程也參與本校大學社會責任(USR)計畫,於臺大鄰近的大學里社區提供園藝專業服務。之後也配合教育部「精準健康產業跨領域人才培育計畫」和臺大多元健康領域教學推動中心的規劃,於暑期開授「健康園藝(園藝治療)」和「農業療癒活動設計」課程,提供大學生、研究生和外界人士修習。
2017年接任臺灣園藝福祉推廣協會理事長,開始試辦「園藝福祉紓壓益康」活動;2018年正式定名為「健康園藝」系列工作坊,除了提供一般民眾紓壓益康的「健康園藝體驗」工作坊,也開始培訓認證「健康園藝士」和「健康園藝師」。而且為了加速「健康園藝」的推廣,我們也向科技部申請到「樂齡族健康園藝研發推廣聯盟」的三年期計畫(2018∼2021),結合更多志同道合的會員和團體一起推動;由於績效良好,又透過另一個三年期計畫(2021∼2024),持續為樂齡族高齡長者和高壓力族群提供更多的服務,也促進相關產業的發展。
2019年農委會(農業部)舉辦第一屆「十大綠色照顧優良典範」活動,研擬推動「綠色照顧」計畫,由農民輔導司和農村水保署分別於2020年和2022年補助農漁會或農村社區成立「綠色照顧站」或「農村綠照社區」,營造友善高齡生活環境,以達協助農村高齡者在地健康老化的願景。由於我們的「健康園藝」課程已經具有良好的規劃與實際操作經驗,因此農委會(農業部)主管機關也特別委託園藝福祉推廣協會來協助「綠色照顧站」和「農村綠照社區」主辦人員的種子教師培訓。
「健康園藝(園藝療育)」相關課程開設以來,一直有學員反映,希望能有一本較完整的參考書籍,提供課前預習、課後複習以及活動設計之重要依據。於是筆者與吳俊偉、雷家芸兩位老師在2021年出版專書《健康園藝學:園藝治療、園藝福祉、農業療育、綠色照顧》(五南圖書出版);即是將多年來的「健康園藝」相關課程重要內容系統化、條理化的呈現,從理論到實務分為六章:包括健康園藝核心觀念、認識健康園藝植物、體驗健康園藝植物、栽培健康園藝植物、健康園藝活動設計(綜合應用)和健康園藝的行動。
為期許我們開設的「園藝療育課程」與坊間一般訓練課程有所區隔,園藝福祉推廣協會於2021年聘請專業顧問,積極準備資料申請國家認證,先向勞動部申請「TTQS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於2021年通過銅牌,方具資格再申請「iCAP職能導向課程品質標章」,歷經2年艱辛努力,終於在2023年6月通過「園藝療育活動帶領員」iCAP證書。
職能導向課程品質(iCAP)認證是透過ADDIE(分析、設計、發展、實施,以及評估)五大品質構面審查指標,確保課程的規劃實施與訓練成效能有效連結產業所需要的職能。因此「園藝療育活動帶領員」iCAP 職能導向課程通過後,對培訓人員的整體架構和課程內容(專業能力、知識、技能、行為指標、工作任務、課程名稱)有更為完整而明確的規劃;本書《園藝療育活動帶領指南》即為「園藝
療育活動帶領員」iCAP 職能導向課程的全方位詳細介紹。內容分為職能篇、學理篇、手作篇和實習篇四大部分,涵蓋園藝療育的職能基準、課程地圖,以及園藝與健康促進的相關理論知識,並包含各種園藝植物的介紹、栽培技巧和療育活動設計與帶領實務。整體目標是培養具備園藝專業知識與活動帶領能力的人才,以協助推動園藝療育活動,促進國人(尤其是高壓力族群及高齡長者)的身心健康。
2025.01.28 除夕
【本書緣起】
「園藝療育」(Healing Horticulture)即「健康園藝」(Healthy Horticulture),是目前國內公部門最廣為接受和使用的名詞,目的是透過各項的園藝活動來紓解壓力、放鬆心情、活動身體、刺激感官活動、促進人際互動,並經由實際栽培或觀察植物的成長體會生命的喜悅與奧祕,而達到療癒身心的效果。
「園藝療育」在概念上包括園藝治療(Horticultural Therapy)和園藝福祉(Horticultural Well-beings)。一般而言,「園藝治療(園藝療法)」是利用植物、花園景觀與園藝活動來改善病患身心健康的療癒科學,目的在以...
目錄
寫在前面——本書緣起、導讀與致謝
✿PART Ⅰ 職能篇✿
第01章 「園藝療育帶領員」職能導向課程規劃
一、職能依據
二、主要對象和具備能力
第02章 「園藝療育帶領員」職能基準與課程地圖
一、職能基準
二、課程地圖
✿PART Ⅱ 學理篇✿
第03章 園藝與健康促進
一、從人類生活和飲食習慣的演變看園藝與健康的關係
二、人為什麼喜歡植物/自然?
三、園藝療育(健康園藝)
四、園藝對健康促進/樂活養生的貢獻
五、如何增進人類健康?
第04章 園藝植物種類之室內導覽解說
一、歲寒三友——松(柏)、竹、梅
二、桃李滿天下(桃、李、杏、櫻)
三、楊柳依依
四、神木與桐花
五、臺灣鄉土樹——榕樹、樟樹、茄苳
六、山茶花
第05章 園藝植物種類之戶外導覽解說
一、認識植物的方法
二、園藝療育活動適用植物之選擇原則
三、常見花卉植物的種類
四、臺灣常見木本植物種類
五、常見蔬果種類
第06章 香草與保健植物之認識與體驗
一、香草植物的定義與歷史
二、香味的來源
三、香草的應用
四、香草的栽培和繁殖
五、常見之香草植物介紹
第07章 茶葉保健功能與特色茶品茗體驗
一、茶樹的發現
二、茶葉與健康
三、臺灣名茶品茗
第08章 園藝植物的栽培與繁殖
一、植物的繁殖方式
二、植物的照顧與養護
第09章 組合盆栽的組合技巧與栽培
一、組合盆栽元素
二、組合盆栽的設計
三、園藝療育的組合盆栽
第10章 吉祥園藝植物的種類與應用技能
一、吉祥植物的意涵
二、吉祥植物的分類
三、吉祥植物在風水上之應用
第11章 園藝植物的文學與音樂賞析
一、煙花三月(柳樹)
二、桃花江(桃花)
三、杜鵑花(杜鵑花)
四、山茶花(茶花)
五、木棉道(木棉)
六、榕樹下(榕樹)
七、小草(野草)
八、南海姑娘(椰子、檳榔)
九、楓葉情(楓樹)
第12章 園藝療育活動類型與帶領技巧
一、園藝療育活動簡介
二、園藝療育活動效益
三、園藝療育活動類型
四、園藝療育活動帶領技巧:手作體驗活動
五、園藝療育活動帶領技巧:戶外導覽解說
✿PART Ⅲ 手作篇✿
第13章 園藝與健康促進
一、相見歡
二、我的餐盤/五行蔬果演練
第14章 園藝植物種類之室內導覽解說
一、紓壓苔球
二、花草Bingo遊戲
第15章 園藝植物種類之戶外導覽解說
一、滾石葉拓
二、葉貼創作
第16章 香草與保健植物之認識與體驗
一、療癒香草噴瓶
二、香草精油按摩滾珠瓶
第17章 茶葉保健功能與特色茶品茗體驗
一、臺灣特色茶品茗體驗
二、「茶花」創作
第18章 園藝植物的栽培與繁殖
一、草本植物扦插實作
二、草頭寶寶
第19章 組合盆栽的組合技巧與栽培
一、觀葉組合盆栽
二、多肉組合盆栽
第20章 吉祥園藝植物的種類與應用技能
一、五行福字畫
二、天然空氣清淨機—半水耕觀葉植物
第21章 園藝植物的文學與音樂賞析
一、壓花創作
二、聞聲歡唱
第22章 園藝療育活動類型與帶領技巧
一、健身體操
二、「自然名」練習
✿PART Ⅳ 實習篇✿
第23章 園藝療育活動教案編製
一、人生各階段的特性與需求
二、園藝療育活動對高壓力族群的效益
三、高齡長者之特性與因應
四、園藝療育活動的教案編製
第24章 園藝療育活動帶領實務
一、「認識植物」類型之活動舉例
二、「體驗植物」類型之活動舉例
三、「栽培植物」類型之活動舉例
四、「應用植物」類型之活動舉例
附件:園藝療育活動教案計畫書格式
參考文獻
圖片來源說明
寫在前面——本書緣起、導讀與致謝
✿PART Ⅰ 職能篇✿
第01章 「園藝療育帶領員」職能導向課程規劃
一、職能依據
二、主要對象和具備能力
第02章 「園藝療育帶領員」職能基準與課程地圖
一、職能基準
二、課程地圖
✿PART Ⅱ 學理篇✿
第03章 園藝與健康促進
一、從人類生活和飲食習慣的演變看園藝與健康的關係
二、人為什麼喜歡植物/自然?
三、園藝療育(健康園藝)
四、園藝對健康促進/樂活養生的貢獻
五、如何增進人類健康?
第04章 園藝植物種類之室內導覽解說
一、歲寒三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