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條理清晰的哲學思想,帶來一種超越的人生智慧,學貫中西的國學大師林語堂,將老子思想的獨特魅力娓娓道來,拋開煩瑣的訓詁考辨,用人生的閱歷,生命的覺悟去品味老子哲學,將那原本生澀難解的文字給予全新的靈魂,體現了道家思想對整個人類的指導意義和普世價值。
作者簡介:
林語堂(1895.10.10~1976.3.26),福建龍溪人,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學者、翻譯家、語言學家,1948年出版《老子的智慧》,輯錄老子思想學說,透過本書深刻瞭解傳統道家哲學的豐富內涵,是解讀老子思想的哲學讀物。
章節試閱
道之德
論常道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語譯〕可以說出來的道,便不是經常不變的道;可以叫得出來的名,也不是經常不變的名。無,是天地形成的本始;有,是創生萬物的根源。所以常處於無,以明白無的道理,為的是觀察宇宙間變化莫測的境界;常處於有,以明白有的起源,為的是觀察天地間事物紛紜的跡象。他們的名字,一個叫做無,一個叫做有,出處雖同,其名卻異,若是追尋上去,都可以說是幽微深遠。再往上推,幽微深遠(玄)到極點,就正是所有的道理(眾妙)及一切變化的根本了。
一、道不可名,不可言,不可談
泰清問無窮說:「你懂得道嗎?」
無窮說:「不知道。」
又問無為,無為說:「我知道。」
泰清說:「你所知的道,有具體的說明嗎?」
無為回答說:「有。」
泰清又問:「是什麼?」
無為說:「我所知的道,貴可以為帝王,賤可以為僕役,可以聚合為主,可以分散為死。」
泰清把這番話告訴無始說:「無窮說他不知道,無為卻說他知道,那麼到底誰對誰不對呢?」
無始說:「不知道才是深邃的,知道的就粗淺了。前者是屬於內涵的,後者只是表面的。」
於是泰清抬頭嘆息道:「不知就是知,知反為不知,那麼究竟誰才懂得不知的知呢?」
無始回答說:「道是不用耳朵聽來的,聽來的道便不是道。道也不是用眼睛看來的,看來的道不足以稱為道,道更不是可以說得出來的,說得出來的道,又怎麼稱得上是其道?你可知道主宰形體的本身並不是形體嗎?道是不應當有名稱的。」
繼而無始又說:「有人問道,立刻回答的,是不知道的人,甚至連那問道的人,也是沒有聽過道的。因為道是不能問的,即使問了,也無法回答。不能問而一定要問,這種問是空洞乏味的,無法回答又一定要回答,這個答案豈會有內容?用沒有內容的話去回答空洞的問題,這種人外不能觀察宇宙萬物,內不知『道』的起源,當然也就不能攀登崑崙,遨遊太虛的境地。」(莊子外篇第二二章知北遊)
有關道不可名的觀念,請參看25章。
二、區別
古人的智慧已達到登峰造極的程度了,是怎樣的登峰造極呢?他們原以為宇宙開始是無物存在的,便認為那是最好的情況,增加一分就破壞它的完美。慢慢地,他們知道有物的存在,卻認為它們彼此沒什麼異處。後來,他們曉得萬物有了區別,卻又不知道有是非的存在。
但是,等到他們懂得「是非」的爭論後,道就開始虧損,道一虧損,私愛就隨之大興起來了。(莊子內篇第二章齊物論)
三、萬物皆一:意識和精神之眼
魯國有一個被砍斷腳的人,名字叫做王駘,跟從他學習的弟子和孔子的弟子一樣多。
於是常季問孔子說:「王飴是一個被砍去腳的人,跟他學習的弟子,和跟先生學習的弟子,在魯國各佔一半。他對弟子不加教誨,不發議論,但他的弟子去的時候本是空虛無物,而回來卻大為充實。莫非世上真有這樣不用言語,沒有形式,僅用心靈來教化弟子的人嗎?他究竟是怎麼樣的人呢?」
孔子說:「他是聖人。我一直想去見他,卻為事所絆,不曾見著。如果看到了他,我一定要拜他為師。試想,我尚且如此,何況那些不如我的人?而且不僅是魯國,我還要率領天下的人去做他的弟子呢!」
常季說:「他斷去一隻腳,還能做人們的老師,一定是高人一等,所以才會如此。那麼他是如何訓練自己的心靈達到這種境界呢?」
孔子說:「生死是一件大事,他卻能夠控制自己的心意,不隨生死而變。……他能主宰萬物的變化,並守著真正的根本大道。」
常季又問:「這怎麼說?」
孔子回答道:「若從宇宙萬物不同的觀點來看,就是自己的肝膽也會像楚國和越國那般的不同;但是若由相同的一面去看,萬物都屬一體,當然也就沒有區分可談。能夠看到這一層,他可以不用耳目去辨別是非善惡,而把心寄託在道德之上,以達到最高的和諧境界。
他把萬物看作一體,所以不會覺得自己的形體上有什麼得失,那斷了的一隻腳便與失落的泥土一般,對他而言,毫不重要。」(莊子內篇第五章德充符)
*
他所好的是天人合一,他不喜好的也是天人合一。把天人看作合一也是一,不把天人看作合一也是一。把天人看作合一,便是和天作伴,不把天人看作合一,就是和普通人作伴,明白天人不是對立的人,就叫做真人。
生死是命,就好像白天和黑夜的變化一樣,乃是自然的道理,人既不能干預,又無法改變。然而,人們以為天給自己生命,便愛之若父,對天如此,對那獨立超絕的道又將如何?人們以為國君的地位比自己高,就肯替他盡忠效死,那麼遇到真君又該怎麼表現呢?
泉水乾了,水裡的魚都困在陸地上,互相吐著涎沫濕潤對方,如果這樣,倒不如大家在江湖裡互不相顧的好。因此,與其稱讚堯毀謗桀,倒不如不加批評,把善惡之念拋開而歸向大道。
大地給我形體,使我生時勞苦,老時清閒,死後安息,因此,若是以為生是好的,當然認為死也是好的啊!(莊子內篇第六章大宗師)
四、眾妙之門
大道的降生與毀滅均無原因,它有具體的事實而沒有可見的出處;有久長的淵源而沒有開始的根本;有出生的處所又看不見竅孔,但卻有具體的事實、不確的所在,這樣就構成了空間(宇);有久長的淵源而無開始的根本,就形成了時間(宙)。
有生,有死,有顯,有滅,但都無法看見顯滅的途徑,這就叫做「天門」。天門便是「無有」。而萬物就是從「無有」產生出來的。(莊子雜篇第二十三章庚桑楚)
道之德
論常道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語譯〕可以說出來的道,便不是經常不變的道;可以叫得出來的名,也不是經常不變的名。無,是天地形成的本始;有,是創生萬物的根源。所以常處於無,以明白無的道理,為的是觀察宇宙間變化莫測的境界;常處於有,以明白有的起源,為的是觀察天地間事物紛紜的跡象。他們的名字,一個叫做無,一個叫做有,出處雖同,其名卻異,若是追尋上去,都可以...
目錄
前言
序文
第一篇 道的性質
第1章 論常道
一、道不可名、不可言、不可談
二、區別
三、萬物皆一:意識和精神之眼
四、眾妙之門
第2章 相對論
一、相對論:萬物均歸為一
二、本體論:依賴主觀
三、言之無益:論不言以教
四、辯之無益
第3章 無為而治
一、不尚賢:無善的世界
二、「智」是爭辯的器具
三、求智、學道毀損了本性
四、論無為(放任主義或不干涉主義)
第4章 道之心
一、道似海
第5章 天地
一、天地不仁,聖人不仁
二、道往下
第6章 谷神
一、天地有大美:萬物之源
第二篇 道的訓示
第7章 無私
一、道無私:無為的另一個成因
二、天無私覆
三、聖人無私
第8章 水
一、水乃天德之象
二、天道和人道
第9章 自滿的危險
一、自鳴得意,偷安和駝背
二、積財之險
三、儒教不足學
四、謙卑
五、屠羊說的故事
第10章 抱一
一、保全本性的常道
二、天徒與人徒
第11章 「無」的用處
一、「無」的用處
二、「無用」的用處
三、不知的安慰
第12章 感官
一、感官減損了人性
二、河風的行為
三、外物改變了本性
第13章 榮辱
一、榮、樂的定義
二、主權(所有權)
三、至人無我
四、藏天下於天下
第三篇 道的本體
第14章 太初之道
一、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
二、動物、風、和心的寓言
第15章 古之善為士者
一、真人的舉止
二、孔子論水
第16章 知常道
一、至人的用心像明鏡
二、心情寧靜可以治療緊張
三、復根(雲將和鴻蒙的談話)
四、天地開始與回返大道(大順)
第17章 太上
一、堯的老師
二、堯的天下
三、道德的衰廢
四、老子和陽子論明王
第18章 道廢
一、大道廢,仁義興
二、虛偽的起源
第19章 知所屬
一、「胠篋」(開箱)
二、小心不要傷害到人的本心
第20章 天與我
一、德人的舉止
二、世俗的人
第21章 道的顯現
一、天無為才能夠清澈
二、至道的精氣
三、道之德
第22章 爭之無益
一、「無用」之有用
二、形體不全的疏
三、無用的樹
四、隨俗
第23章 同於道
一、暴風是大地的音樂
第24章 餘食贅行
一、對自誇的忠告
二、雙妾
三、自顯不是顯:「好」的定義
四、自誇的不會成功
第25章 四大法
一、宇宙的神秘
二、道名為「大」:不朽的循環
三、周、偏、咸
第四篇 力量的泉源
第26章 輕與重
一、不從事俗務
二、放縱形體的本性
第27章 襲明
一、聖人不棄人
第28章 守其雌
一、馴馬師伯樂
二、返璞歸真
第29章 戒干涉
一、有土地就有大物
二、孔子的趣聞
第30章 戒用兵
一、持武力的危險
第31章 不祥之器
一、戰勝的空虛
二、戰爭的困境與和平
第32章 道似海
一、尋找不可知的境界而停止
二、莊子論「不知」的名言:知止
第33章 自知
一、論財富與貧窮
二、骷髏
三、莊子妻死
四、莊子將死
五、老子死
六、四友談生死
七、三友談生死
第34章 大道氾濫
一、道的內涵
二、道無所不在
第35章 道之平
一、執守大道的大平
二、用恬靜來培養智慧
三、用之不盡
第36章 生命的步驟
一、復歸為始說
二、有會合就有分離
三、失敗和成功的徵候
第37章 天下自定
一、無為寂靜說
二、天下將自定:合於自然
第38章 墮落
一、道的墮落
二、合其位的制度
三、孔教何以亂天下
四、無意的善
第39章 全道
一、道的力量
二、春秋兩季因得道而有力
三、聖人如何處於世
第40章 反的原則
一、「反」是道的運用
二、萬物的起源:由至有的演變
第五篇 生活的準則
第41章 道家的特性
一、「大白若辱,盛德若不足」
第42章 強梁者
一、「道生一」
第43章 至柔
一、屠夫的寓言:「無有入無間」
第44章 知足
一、莊子遊於果園
二、論喪失本性
三、孔子接受道家的忠告
四、了解性命之情的人
五、莊子拒受官職
第45章 清正
第46章 走馬
一、山雀
第47章 求知
一、孔子論「心齋」
第48章 以無為取天下
第49章 民心
一、聖人接受百姓的意見並據為己有
二、隨民
第50章 養生
一、生是死的結束,死是生的開始
二、人類靈魂的顫動
三、夢見飲酒作樂的人,醒後反遇悲傷的事
四、人生短促
五、孟孫的死:本身就是一場夢
六、莊子夢為蝴蝶
七、廣成子論不朽
八、至道的人不會受到傷害
第51章 玄德
第52章 襲常道
一、論「萬物為一」的知與不知
二、道通
三、聖人隨物而安
第53章 盜夸
一、為豬設想
二、論至樂
第54章 身與邦
一、孔子觀人的九種特徵
第55章 赤子之德
一、全才:哀駘它
二、全德
三、新生的小牛:專一的秘訣
四、影子、形體、精神
五、論「不增益自然的本性」
第56章 無榮辱
一、知道的人不談道,好談道的人不知道
二、「不談道」是很困難的事
三、「知」的相對論
四、玄德
五、愛憎不至,得失不臨
第六篇 統治的理論
第57章 治術
一、機械的壞影響
二、犯罪的原因
第58章 政悶
第59章 如嗇
一、養神術
二、才全
三、見道
四、忘卻心靈與形體
第60章 治大國
一、聖人不傷人
二、其神不傷人
第61章 大國和小國
第62章 善人之寶
一、何棄人?
第63章 難易
一、以德報怨
第64章 終始
一、慎終如始
二、學眾人之所過
第65章 大順
一、天下大亂之始
二、「聖人」傷人性
三、吃人的預言:儒家「解決困難之愚
四、回返本性:海鳥的寓言
第66章 百谷王
一、如下人
第67章 三寶
第68章 不爭之德
第69章 掩飾
一、論不戰
第70章 不我知
第71章 病
第72章 論罰(一)
第73章 論罰(二)
第74章 論罰(三)
第75章 論罰(四)
一、重視養生之道
第七篇 箴言
第76章 強弱
第77章 張弓
一、足就是福
第78章 莫柔於水
第79章 平治
一、盟約的無益
二、天子
第80章 理想國
一、至德的時代
第81章 天之道
一、信言不美
二、既以與人
三、那裡去找忘言的人?
附錄‧想像的孔老會談
前言
序文
第一篇 道的性質
第1章 論常道
一、道不可名、不可言、不可談
二、區別
三、萬物皆一:意識和精神之眼
四、眾妙之門
第2章 相對論
一、相對論:萬物均歸為一
二、本體論:依賴主觀
三、言之無益:論不言以教
四、辯之無益
第3章 無為而治
一、不尚賢:無善的世界
二、「智」是爭辯的器具
三、求智、學道毀損了本性
四、論無為(放任主義或不干涉主義)
第4章 道之心
一、道似海
第5章 天地
一、天地不仁,聖人不仁
二、道往下
第6章 谷神
一、天地有大美:萬物之源
第二篇 道的訓示
第7章 無私
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