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師林皇德與臺南一中114級科學班,陪你練習與16歲的「我」對話,認識一輩子的自己。
25個青春靈魂,創造71則與自我的對話,鼓勵16歲的自己告訴自己:
「很高興認識你!」
從皇德老師精心設計的課程裡,我彷彿也隨著他們的文字一一觸碰著16歲的心靈,那樣晶瑩剔透,又是那樣的容易害羞,一顆顆渴望被愛與愛人的心,藉著皇德老師的四堂課,一個個的飛翔靈魂,被皇德老師的藍天情雲一一接住,並且以文字留駐屬於16歲的雪泥鴻爪。——詩人 顧蕙倩
臺南一中114級科學班浸淫於知識,探索自然世界,也試著以筆以文字剖析自己,透過鮮師林皇德策劃的「成長:與自己對話」、「試煉:與挑戰對話」、「修復:與他人對話」、「成全:與群體對話」等四堂課,這一次25個年輕人轉而觸摸自我探索內在,藉著與自己對話認識自己。
在這一系列「16歲的對話練習課」裡,有時師生席地而坐,一起沉思、討論;有時走到教室外漂流與漫步;有時天清氣朗,藍天白雲,有時颱風過後,陰雨綿綿。透過閱讀、思考、感受與書寫,對於「我是誰?」這個古老的問題,這一群青春的靈魂已經有能力更深入、更細微地思考:在自己眼中我是誰?在別人眼中我是誰?在團體裡我是誰?我眼中的世界又是什麼樣子?
或許答案不會太容易,或許練習還要持續下去,16歲、20歲、30歲……16歲的對話練習,不只為了16歲,也不止於16歲,以傾聽與對話真誠面對自己,面對身邊每一個人,往後的年歲天天都應如此。
作者簡介:
臺南一中114級科學班
本書作者是臺南一中114級科學班的男孩、女孩們,雖然叫做「科學班」,但大家並不是只會把自己關在實驗室的科學怪人,在成長過程中,也會遇到各種煩惱或困難。如果您對我們的成長故事感興趣的話,請你立刻翻開這本書哦!
林皇德
臺南一中教師。生活主要是讀書、教書、帶小孩,偶爾喜歡寫寫東西。著有《用愛釀成篇章》,與凌性傑合編《寫作第一課:從閱讀起跑》。曾與學生共同書寫《府城文學地圖》、《府城文青地圖》、《府城眾神故事》。
章節試閱
第一堂課 成長:與自己對話
我覺得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
我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
我怎麼看待自己?我會怎麼形容我自己?
我覺得我的缺點是什麼?優點是什麼?和別人最大的不同在哪裡?
哪一樣東西、哪一件事最能標誌我的性格或特質?
在成長的過程中,最關鍵的一件事是什麼?
我有沒有看到,成長的過程中,哪些人陪伴過我?
哪件事讓我覺得自己長大了?我從中學到了什麼?
葡萄牙詩人佩索亞喜歡用異名發表作品。他創造了上百個異名,各有獨特的身分與性格,雖說是佩索亞的化身,但既是他,又不是他。
佩索亞於一九三五年逝世。另一位葡萄牙作家喬賽.薩拉馬戈在小說《詩人里卡多逝世那一年》中,便假想佩索亞所創造的異名人物─醫師詩人里卡多.雷耶斯,在獲知佩索亞辭世的消息後,從里約熱內盧搭船回到里斯本。經過多年的異鄉漂泊後,回到故土,與佩索亞的靈魂促膝長談。這趟返鄉之旅中,里卡多.雷耶斯回望這座孕育自己的城市,在動盪不安的時局中,凝視自己一生的漂泊與抑鬱,與自己的創造者對話,同時也在與自己的靈魂對話。
我想,我們都需要如此深刻的自我對話,有時甚至要走出自己,站在不同的位置,從不同角度,用另一個「我」的身分,跟自己說話。
我是誰
在思考上述核心問題之前,我先讓同學們閱讀李家同〈我是誰〉這篇文章。故事裡,剛過世的教宗向天堂辦事員介紹自己時,先是搬出了教宗、歐洲樞機主教、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全球兒童扶助基金會董事……等等頭銜,但辦事員始終蒐尋不到他的資料。接者,教宗回想自己人生中最幸福而充實的一刻,談到了最初的自己:人們稱他保羅神父,在羅馬鄉下照顧孤兒,日子平凡而辛苦,心中卻無比滿足。
我希望同學們思考:當你卸下臺南一中學生、科學班學生、校排第一名、奧林匹亞國手……等等頭銜後,你是誰?什麼事物能讓你由衷感到滿足與幸福?或者,你希望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
此外,我也請同學們讀一讀臺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的得獎作品,例如李鈺甯〈應許之地〉、羅心怡〈我們這一代〉等,同時也思考:同樣是高中生,他們怎麼看自己、書寫自己。
找到自己的為什麼
賽門.西奈克在《找到你的為什麼》一書中談到,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為什麼」,那是人生熱情的來源,只是自己不一定能馬上辨認出自己的「為什麼」。
於是我參考賽門.西奈克的方法,略作修改,讓同學們先蒐集屬於自己的故事,回望自己的人生歷程,並追憶:過去的自己遇到過什麼重要的人?發生過什麼重要的事?對哪些人事物難以忘懷?
接著,請每個人在一張白紙中間畫一條線,將剛才回憶的事件記在紙上。若是快樂、幸福、令你回味無窮的事件,就標示在線的上方,位置越上方就代表快樂的程度越高、越有成就感。若是悲傷、艱難、困苦,或是你不想重來的回憶,就標示在線的下方,位置越下方就表示越低潮、感受越負面。
其次,再將紙上最重要的幾件事圈起來,並自我扣問:這些事件如何影響我,使我成為現在的我?
從外面看自己
在自我對話的時候,可以採用變換人稱的策略,透過語言讓我們與自己保持一種距離。這是約拿.博格在《如何讓人聽你的》中提出的觀點。當我們使用第二人稱「你」,或站在旁人、局外人的角度與自己說話,可以幫助我們拉出距離,不陷溺在自我當中,而以更客觀、清晰的角度看待自己。這跟蘇東坡的體會不謀而合:「不識盧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因此,我請同學們閱讀林懷民〈失足與起步〉,認識第二人稱的寫作口吻,並讓同學們設想:當生命只剩下一天,你回顧自己一路走來的每一步、每一個腳印時,你會有什麼感觸?會想對自己說些什麼?並請同學以第二人稱或第三人稱的方式跟自己對話。
恐懼症 鄭琇璟
排球從同學手中拋了出來,在空中形成一道拋物線,就快落到我面前時,我知道我應該伸出手接住球,但腳就是不聽使喚,一個側身躲過這顆球。
「你要接球啊!不然你永遠都考不過!」
這是我不知道第幾次的排球考試了。對其他人來說再簡單不過的排球傳接,在我眼裡,就是一個又一個隨時會砸到腦袋的「凶器」,如洶湧潮水般襲來。
我不確定是何時開始如此怕球,只記得從小到大,我身上彷彿有某種對於球的神祕引力場。無論是體育課練習排球,在運動場邊休息,甚至是跑操場時,都會被球打到。記得有一次國小的體育課,我們班和學長姐打躲避球,身材瘦弱的我理所當然被要求在場內。看著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穿梭在人群間,我的腿止不住的顫抖,茫然跟著人群跑。當球傳到一個高大又胖壯的男生手裡,我驚慌地想往人群鑽,卻忘了自己正背對著他。剎那間,我的頭感受到一股強大的衝擊力,緊接著是一陣暈眩。我顛顛跛跛走出場外,整個世界都在眼前搖晃著,扭絞著,一切變得模糊,卻沒有一句對不起,或是要不要送你去保健室,反而是體育老師的一句:「二十一號,你哭什麼哭!」和周圍嘩嘩吵嚷的笑聲。
此後,踏上運動場的我就像一隻受驚的小白兔,害怕天外飛來一顆「殺人凶器」,害怕同學訕笑的目光,害怕體育老師劈頭蓋臉的謾罵。即便現在已升上高中,這種恐懼彷彿已深深刻在骨子裡,排斥如籃球、排球等有一定大小且會在空中「亂竄」的球類,導致我悲慘的體育成績,成為大家眼中的書呆子。
我不是沒想過克服恐懼,我曾嘗試控制自己不要一味躲開球。正當我伸出手,球卻徑直往胸口砸來,難道這就是克服恐懼的代價?僅存的希望像星星之火,太過微弱,禁不起大風的摧殘。
我澈底放棄了,做再多也是徒勞。
或許是我意志力不夠,但我真的累了,不想也不敢再試;或許是我缺乏抗壓能力,因為一點挫折就從此不願再接觸;又或許是我太在意他人的目光,不願在別人面前展現自己笨拙的一面。
比起學業方面的春風得意,體育彷彿是我的陰暗面,面向陽光時身後的影子。童年記憶如影隨形,像是隻揮之不去的蚊子,不時的嗡嗡聲擾亂著人的心智。雖然目前還沒找到消滅這隻蚊子的方法,但人生的路還很長,或許哪天會遇到超強防蚊液呢!
成績單 楊思祈
打開成績單,參差的數字映入眼簾,不好看,但我不因它們而失望難過,因為,我已明白自己的心。
我一直都很愛讀書。讀書,對我來說是生活的樂趣之一,親自推敲那些文字、數字的感覺,勝過和好友談天說地,因此我總是樂於投入數倍於別人的時間來讀書,成績自然就特別好。然而國中時,我漸漸迷惘了。
週週、天天、節節的考試堆疊再堆疊,先是「畢氏定理」,「浮力原理」緊接在後,「古典詩選」馬上襲擊而來……太多太多的考卷、太多太多的分數,我漸漸被那些一百、九十、九十五模糊了眼睛。慢慢的,考卷上的字開始消逝,我便只看得到上面大大的數字了。
我努力了許久,讓那數字從八十五、八十九,慢慢推進到九十五、九十八,但卻怎麼努力也沒辦法再往前,這種急切求好的心情,給了我很大的壓力,而且從前讀書時那喜悅的心情,也不復存在。那數字越高,我的笑容卻不見增加,反而減少了。這種生活有什麼意義呢?我開始懷疑。
禍不單行,因為家族遺傳的關節炎併發症,我患上了睡眠障礙症。每晚總要輾轉反側許久才能入睡,入睡後又時常醒來。這麼長久下來,我有了嚴重的頭痛。
頭痛,悶悶的痛,彷彿腦袋裡有一顆巨石。不移動的話,倒只有沉重的壓痛感,但若稍微走動,腦袋裡的巨石就會恣意跳動,碰撞我的頭殼,好像我的頭成了一座大鐘,那巨石如鐘槌在我腦袋裡撞得「噹噹」大響,疼痛也隨著鐘聲擴散,甚至當我靜止時,那疼痛也不會馬上褪去,而是持續的、頑強的存在,彷彿「餘音繞樑」。在疼痛的肆虐下,我根本什麼事也無法完成,更別說維持好成績了。
我的成績節節敗退,想要咬牙撐下去,但現實不允許。我吶喊著,卻沒有人聽見。無助的我,只好自己縮成一團,瑟瑟發抖。在寒風中,那困擾我許久的問題又再次浮現:這麼做有什麼意義?我真的有必要為了一個數字,付出這麼多嗎?奇怪的是,那疼痛巨大的聲響,遮住了我心中其他的反對聲音。忽然事情變得簡單:不必。
發現自己以前所做的那些事都是可笑的。從前,我的努力換來的是贏,贏過別人、贏過自己,我在方寸之地奮力耕耘,但收成卻每每不如預期。贏,不能帶來真正的喜悅,只有無盡的奔馳。但在疼痛肆虐之時,我所做的每件事都要付出極大代價,贏,再也不夠了。我回想起從前那單純的快樂,僅僅是明白一件小事,探究出一個道理,就足以讓我開心一整天。原來,我愛的是學習這件事本身,而不是它所能為我達成的目的。當我忽視自己所學的內容,僅在意它能帶給我的分數時,我永遠也不滿足。然而當我認真的面對一字一句,如同在廣大的原野漫遊,隨手採集取之不盡的野果,它們甜美的汁液入喉,沒有緊湊的時程、工作,只有自如自適的優閒時光。我終於明白,有些事,不應是到達目的的手段,而應是目的本身。
升上高中,靠著醫療的幫助,我幾乎能像正常人那樣生活,但那段痛苦的日子,我從未忘記。我依然在乎分數和名次,但不再汲汲營營,追尋天邊的雲影,而是隨心採摘處處可得的漿果。疼痛仍烙印在我心中,但就是因為它,使我明白了自己。
第一堂課 成長:與自己對話
我覺得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
我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
我怎麼看待自己?我會怎麼形容我自己?
我覺得我的缺點是什麼?優點是什麼?和別人最大的不同在哪裡?
哪一樣東西、哪一件事最能標誌我的性格或特質?
在成長的過程中,最關鍵的一件事是什麼?
我有沒有看到,成長的過程中,哪些人陪伴過我?
哪件事讓我覺得自己長大了?我從中學到了什麼?
葡萄牙詩人佩索亞喜歡用異名發表作品。他創造了上百個異名,各有獨特的身分與性格,雖說是佩索亞的化身,但既是他,又不是他。
佩索亞於一九三五年逝世。另一位...
作者序
【序】
16歲的英雄旅程(Hero’s journey) 詩人 顧蕙倩
第一次踏進臺南一中是八年前的事。
那時我帶著國立臺灣師大附中的「藍天之子」,前往拜訪臺南一中語資班的同學,在南國豔陽的照拂下,一群身穿卡其色制服的少男們亮閃閃出現在校門前,歡天喜地迎面而來。原來全班分組引領我們參觀校園的同時,那即將開始的兩校交流會,其實,這群少男們早就準備好大展身手了。
盛會的內容圍繞著臺北與臺南雙城的聲景地圖,兩城兩校的聲音旅程,十六歲的熾熱靈魂,相互碰撞,彼此對話。八年前的場景,經歲月淘洗沉澱,至今回想起來的逕是一整座禮堂生命的豐盈樂音,還有迴盪不已的echo:「到底是怎樣的環境,能夠足以孕育這樣雄赳赳、氣昂昂的南國之子呢?」
是的,當臺南一中的少男們起身合唱,以校歌歡迎我們時,我對最後一句歌詞的自信堅定深深震懾,「臺南一中無負鄭成功」。這位深深根植在臺南這片土地上的人物,歷經幾百年政經變遷,是不是還能成為這些少男心裡的人物,我不知道,但是我相信,從他們堅定自信的聲音所吶喊出來的「鄭成功」,已是一個十六歲少男內心的代名詞,是成長歷程裡立志要無負於他的精神標竿。
此後,只要來到臺南,我都會想起這些十六歲的南國男兒們,也很想知道接下來的人生旅程裡,那樣的自信堅定與氣宇軒昂,是否在成長旅程中,成為另一種模樣,繼續無負於自己?
對於他們的養成經過,始終遺憾自己所知甚少。直到今日拜讀皇德老師為臺南一中114級科學班編寫完成的《16歲的對話練習課》一書後,我彷彿又能夠理解一些了。
雖然這不是與我認識的十六歲少男同一班級,也並非同一位任課老師,但是,從皇德老師為他們精心設計的課程裡,我彷彿也隨著他們的文字一一觸碰著十六歲的心靈,那樣晶瑩剔透,又是那樣的容易害羞,一顆顆渴望被愛與愛人的心,藉著皇德老師的四堂課,一個個的飛翔靈魂,被皇德老師的藍天情雲一一接住,並且以文字留駐屬於十六歲的雪泥鴻爪。
回憶自己面對十六歲少男少女的場景,作為老師的我,總是深深感受著他們渴望聆聽、渴望不被單一化,渴望形塑又害怕形塑,渴望認識自己究竟是誰又懷疑自己究竟是誰的生命鑿痕間。鑿痕也許帶著血淋淋的傷,鑿痕也許刻意覆蓋著陽光般的笑容,鑿痕,更可以被他們繪上彩虹越過成長的界線。要認識他們,或者被他們接受,站在講壇上的位置其實並不簡單,但是,我非常感謝他們,是這些十六歲的少男少女,是他們的十六歲,讓我以不同方式走下講臺,傾聽,欣賞,記錄,對話,多麼珍貴的十六歲,如果他們只是考試的機器,只是為了服膺社會的複製品,只是芸芸眾生的英雄贗品,那麼,就不要發生在十六歲吧!
而皇德老師給十六歲的少男們最珍貴的對待,就呈現在這本書裡。
當生命被聆聽,被需要,被珍重,被愛護時,這個生命就會堅定自信、氣宇軒昂的朝著自己的目標勇敢前行。皇德老師運用四堂課的前導文字與篇章閱讀,如仙人般織就彼此的生命錦繡,在「成長:與自己對話」的第一堂課中,老師聽見他們一一訴說十六歲的自己;在「試煉:與挑戰對話」的第二堂課中,老師聽見他們訴說自己如何面對成績單上起起伏伏的數字,如何體會人生中有堅持,也有放棄,只求盡其在我的可貴心靈;在「修復:與他人對話」的第三堂課中,老師細心的聽見他們訴說自己如何看待與別人的差異,了解彼此的獨一無二,如何在生命歷程的經驗中,體會世間不易學習的生死學;在「成全:與群體對話」的第四堂課中,老師聽見他們如何在團隊合作的現實與理想中尋找難得的平衡點,從擔任領導者與被領導者的經驗中,同理團隊裡不同角色的心境。
於是,在這本皇德老師送給十六歲少男們的書裡,我彷彿也經歷了這些十六歲心靈的英雄旅程(Hero's journey)。是的,英雄旅程是敘事學和比較神話學中的一種公式,也是形式,它廣泛應用在各種故事類型和戲劇結構。主軸圍繞在一個踏上冒險旅程的英雄,這個人物會在一個決定性的危機中贏得勝利,然後得到昇華,轉變或帶著戰利品歸返到原來的世界。但是,這本書所承載著的不是動漫、小說,或是戲劇化的奇幻故事,而是一篇篇真實、赤裸且充滿師生對話的可貴旅程。
別忘了,不管你是喜歡英雄旅程的三階段:啟程(或隔離)、啟蒙(或下凡、神化)、歸返,或是創造英雄故事的十二階段,這裡面都有一個核心歷程,「啟蒙」,也就是「遇見導師」,而就是這本英雄旅程的啟蒙導師,讓每一個十六歲的心靈,正視自己正走在屬於自己的英雄之路上。
聽大孩子說話 臺南一中教師 林皇德
燦爛的陽光從寬闊的天井灑落,照亮了這座小學的中庭玄關。二樓幾個大字:「健康、感恩、創新」,襯著繽紛的彩色畫紙,妝點著素雅的牆面。烏亮的板岩地磚上,一組組的孩子們在大朋友的陪伴下,圍成圓圈玩遊戲。不遠處的老樟樹伴隨著微風飄來清新的氣息,歡樂而熱絡的談話聲滿溢整座校園。
這群科學班的十六歲大孩子,利用暑假來到國小舉辦科學營隊,當了一整天的孩子王,我彷彿又在他們眼中看見那充滿熱情與活力的眼神。
那樣的眼神,我曾在開學第一週見過。那時的他們,雖然已上過好幾天的線上銜接課程,但還是第一次進入自己的教室裡駐足、安頓。他們眼中充滿求知的熱情,說話的聲音總是積極而充滿活力。連前來演講的成功大學教授,都盛讚他們充滿學習熱忱,思考靈活而有創意。
但一個學期之後,他們的眼神有了些許改變,上課時的坐姿微微傾斜,說話的聲音也更為沉穩內斂,班上呈現出另一番風景。
這群科學班的學生,在國中會考舉行之前,就得先參加入學甄試,通過筆試、實作、面試等層層考驗,在錄取率不到百分之十的選拔中過關斬將,才能進到這裡求學。這間教室裡只有二十五張椅子,每一張都是歷盡千辛萬苦才能坐上去。
他們的三年高中數理課程加速於二年內完成,其他的語文、社會、藝能必修課程則是一項也沒少,此外還要面對資格考試,以及大學的先修課程。當然,他們也被賦與期待,在數理奧林匹亞、學科能力競賽、科學展覽、物理辯論、科學獎、數學競賽等大大小小的比賽中奮戰。
而升學所需的各項準備工作、學校裡的評量測驗,還有學習歷程檔案、自主學習等新課綱的規劃,以及個人理想的追求、人生路上的挑戰等,他們更是不可能缺席。
他們會不會覺得疲累?會不會覺得壓力如山大?
他們是否已找到課業、考試、競賽、生活之於自己的意義?
他們是否還記得自己學習的初衷?
或者只是我想太多了,他們其實已將挑戰轉化為日常?在種種試煉中成長蛻變,更加強壯?
他們的生活,是否就是臺灣高中生的縮影?
我想,我不應該把自己的片面印象強加在他們身上,我也不應該代替他們回答人生道路上的各種問題。我應該做的,是思考國文課可以怎麼幫助他們跟自己對話,跟人生對話,進而主動找到自己的答案。
約拿.博格在《如何讓人聽你的》一書中提到,語言具有改變人心的力量,影響一個人的能動性與同理心,進而影響他的行為。這與我一直以來的體悟不謀而合。我一直相信,語言的使用不只是消極地反映我們怎麼想、想什麼,更可以積極地影響、引導我們的思考方式和思想內容。
因此,我參考社會情緒學習(SEL)的五大內涵,設計了四個階段的對話練習課程,希望藉由閱讀和書寫,讓他們更深入地與自己對話、與挑戰對話、與他人對話、與群體對話。每一堂課,都先透過作品的閱讀、教學活動的啟發,讓他們思考核心問題,體會文字運用的力量,最後再以書寫記錄對話的歷程和結果。
於是,一篇又一篇的文章開始上傳到雲端,每一篇都是那麼令人動容。我也發現,自己正不斷的透過閱讀與書寫和他們對話。課堂上,我總是一直說;而現在,我明白自己要當個及格的傾聽者,好好聽他們說話。
在「成長:與自己對話」的第一堂課中,我聽見他們訴說:自己如何在恐懼之中,學習接納自身長久以來的弱點;在擔任小爸爸照顧植物時,也看見父母照顧自己的心境;在滿心疲累與孤寂時,不忘跟自己說聲「晚安,你值得的」;努力追求自己的興趣與所愛,從中發現生命的最大價值;不斷追求完美,雖然辛苦卻樂在其中;看見自己成長的印記,希望成為別人的光;想像自己即將經歷的一生旅程,並告訴自己:「很高興認識你!」
在「試煉:與挑戰對話」的第二堂課中,我聽見他們訴說:自己如何面對成績單上起起伏伏的數字,放下對輸贏的執念,重新找回對學習的熱愛;擔任別人眼中的「花瓶」,而看見這個角色的價值,堅定地付出汗水、血水、淚水;觀察、評論臺灣社會瀰漫的補教與考試文化,從中尋找自己的答案;在寫作的路上反覆修煉,琢磨出自己的風格;為了成為自己心中夢想的那個人,走過迷惘與困惑,努力與現實角力;體會人生中有堅持,也有放棄,無法讓自己沒有遺憾,只求盡其在我。
在「修復:與他人對話」的第三堂課中,我聽見他們訴說:自己如何克服陌生與羞怯,在全新與陌生的環境中與他人建立關係;學習聽懂別人的話,也練習說話的藝術;走進戀愛的星空中,同時看見黑夜的黝暗與星子的燦爛;如何看待自己與別人的差異,了解彼此的獨一無二;回望生命中牽繫自己的人,說出心中的感謝;從照顧寵物、陪伴寵物走過完整生命歷程的經驗中,體會世間的生死學。
在「成全:與群體對話」的第四堂課中,我聽見他們訴說:自己如何看待自身的「團隊病」,學習以適合自己的方法與他人合作;從關係的缺口中,尋找團隊切磋砥礪的途徑;觀察小組報告的不同風景,在團隊合作的現實與理想中尋找平衡點;從擔任領導者與被領導者的經驗中,同理團隊裡不同角色的心境;從人類群體之外的視角,擺脫既有的刻板印象,重新看看這個世界。
而我也從這幾堂對話練習課中,重新認識這群十六歲的少年。原來,在那個陽光燦爛的早晨,他們在國小科學營隊綻放熱情與活力之前,己走過無數艱辛與磨合;原來,他們遠比我所想像的成熟而強大;原來,他們一直以來,就不斷在思考問題的解答。
回想這一系列十六歲的對話練習課,有時,我們席地而坐,一起沉思、討論;有時,我們走到教室外面漂流與漫步;有時是天清氣朗,藍天白雲;有時是颱風過後,陰雨綿綿。透過閱讀、思考、感受與書寫,對於「我是誰?」這個古老的問題,我想,他們已能更深入、更細微的思考:我在自己眼中是誰?我在別人眼中是誰?我在團體裡是誰?我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子?
或許還沒有那麼快找到答案,或許這樣的練習還要持續下去,陪伴我們走過十六歲、二十歲、三十歲……。在傾聽與對話中,我們也真誠的面對自己,面對身邊的每一個人。
【序】
16歲的英雄旅程(Hero’s journey) 詩人 顧蕙倩
第一次踏進臺南一中是八年前的事。
那時我帶著國立臺灣師大附中的「藍天之子」,前往拜訪臺南一中語資班的同學,在南國豔陽的照拂下,一群身穿卡其色制服的少男們亮閃閃出現在校門前,歡天喜地迎面而來。原來全班分組引領我們參觀校園的同時,那即將開始的兩校交流會,其實,這群少男們早就準備好大展身手了。
盛會的內容圍繞著臺北與臺南雙城的聲景地圖,兩城兩校的聲音旅程,十六歲的熾熱靈魂,相互碰撞,彼此對話。八年前的場景,經歲月淘洗沉澱,至今回想起來的逕是一整座禮...
目錄
推薦序—聽 詩人 顧蕙倩
序—聽大孩子說話 臺南一中教師 林皇德
第一堂課 成長:與自己對話
恐懼症 鄭琇璟
種子 盧尚恩
呼吸 楊思祈
重質不重量 林信妤
完美主義 林家禾
我的布加迪 胡峻瑋
慢行車 陳仕文
星球旅行 林啟德
入學測驗 黃正淇
改變 林容宇
一眼瞬間 楊致嘉
下一站 施宏宇
夜遊 潘宥希
想要 賴楚元
成為別人的光 李侑恆
畫畫的奇妙魔力 廖致傑
拼圖 陳以勤
成長 蔡依珊
給十七歲的我 葛彥宏
最後一天 林啟德
很高興認識你 張弘霖
第二堂課 試煉:與挑戰對話
成績單 楊思祈
花瓶的練習 蔡承恩
告別暑假 葉睿穎
寫作 陳以勤
解題 鄭琇璟
接受 葛彥宏
風雨 林信妤
雲霄飛車 林容宇
和試煉角力 盧尚恩
掌聲 黃正淇
終點 李侑恆
堅持 潘宥希
放棄 林家禾
賽跑 蔡承恩
國手之路 蔡依珊
名列前茅 張弘霖
考試文化 葉睿穎
第三堂課 修復:與他人對話
豬排咖哩 呂家瑋
貼紙 陳嘉寶
羈絆 葉睿穎
說話 林家禾
三思 陳嘉寶
夏日 林容宇
滿溢的玉鈎 耿宸佑
曖昧 呂家瑋
祝福 張弘霖
主流與非主流 陳以勤
不再是特例 林信妤
差異 廖致傑
修補 葛彥宏
米香 賴楚元
龍眼乾 李侑恆
我想跟你說 林信妤
第四堂課 成全:與群體對話
也無風雨也無晴 林信妤
缺口 呂家瑋
小組報告的三種風景 葉睿穎
老鷹與蚯蚓 陳以勤
團隊辯論 廖致傑
臺上臺下 呂家瑋
站上講臺 林家禾
營隊三日 黃正淇
成全 張弘霖
正念 葛彥宏
榕樹 廖致傑
窗戶 呂家瑋
壁虎 楊致嘉
小雀 胡峻瑋
鳳凰木 潘宥希
蚊子 賴楚元
山羌 陳仕文
推薦序—聽 詩人 顧蕙倩
序—聽大孩子說話 臺南一中教師 林皇德
第一堂課 成長:與自己對話
恐懼症 鄭琇璟
種子 盧尚恩
呼吸 楊思祈
重質不重量 林信妤
完美主義 林家禾
我的布加迪 胡峻瑋
慢行車 陳仕文
星球旅行 林啟德
入學測驗 黃正淇
改變 林容宇
一眼瞬間 楊致嘉
下一站 施宏宇
夜遊 潘宥希
想要 賴楚元
成為別人的光 李侑恆
畫畫的奇妙魔力 廖致傑
拼圖 陳以勤
成長 蔡依珊
給十七歲的我 葛彥宏
最後一天 林啟德
很高興認識你 張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