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爆社會話題的「鈍感力」再延續★
★東大教育學者40年實務經驗,最有效的實作★
寫給纖細敏感的人,刻意變得鈍感的心靈練習
★東大教育學者40年實務經驗,最有效的實作★
寫給纖細敏感的人,刻意變得鈍感的心靈練習
這個世界,對於溫柔的高敏感天賦者,總是太過苛刻,
並且隨著社會壓力增加,有更多人活得愈來愈小心翼翼,
怕遭嫌惡、擔心出糗……最後,只剩下殘破不堪的自己。
幸好,日本文學大師渡邊淳一為世間帶來了「鈍感力」一詞,
告訴我們一種任何人都能「不再受傷害」的智慧。
但要如何獲取這項智慧,東大學者指出,「練習」就能做到!
◎敏感是種天賦,需小心對待
敏感是感知並回應世界的一項天性,
據統計,世上每五人就有一人是高敏感天賦,
他們敏銳的感應世界並做出反應,
往往善解人意、貼心體恤、認真努力;
反之,一旦欠缺敏感,
就會成為俗稱白目、天兵等令人頭痛的人物。
不過,當敏感過了頭,就會從優勢變成缺陷,像是:
‧老是多愁善感,想很多;
‧總是放大痛苦與壓力;
‧常常被別人的話語給刺傷;
‧耿耿於懷各種微不足道的事;
‧杞人憂天,操心個沒完沒了……等。
明明知道不該想太多,但就是沒辦法別再去想,
理性清楚不用放心上,可是擺脫不了掛心在乎,
陷入渴望改變卻無能為力的心累循環中,
最終,甚至壓垮身心。
因此,為了不迎向崩潰結局,
就需要能調適高敏感的能力,也就是「鈍感力」。
◎習得鈍感力,快活人生的智慧
鈍感力一詞,最早取自於日本文壇大師渡邊淳一,
他在《失樂園》一書名利雙收的同時,也飽受批評,
而讓他無懼這些外界聲浪堅持做自己的能力,就是「鈍感力」。
鈍感力是一種遲鈍的力量,但不是要變得麻木不仁,而是不要過分敏感。
提高鈍感力,就能不去在意、不想太多的輕鬆過日子。
本書是東大教育學者透過在教學與職場上的40年經驗,
提煉了一套具體且有效練習法,
協助任何人都能獲取過得更自在的「鈍感力」。
◎六大練習,從思緒到直覺行動的鈍感習慣
有時候,我們會羨慕有的人擁有鈍感力,
總是可以不過度在乎外界,開心做自己,
但其實鈍感並不是天賦,而是一種只要練習就能培養的能力!
在本書,透過6大項鈍化敏感的刻意練習,
打造大腦與身體的社會適應力,幫助改善應對尖銳外在的技能,
甚至創造本來沒有的能力,達到巔峰表現。
.【鈍感練習1】關係篇:不必得當好人
→總是逼自己「忍一下」的好好先生/小姐,請練習將忍耐與配合轉化為「裝一下」,裝做不知道對方的不開心或需求,保持適當人際關係禮節即可。
.【鈍感練習2】思考篇:阻止自己腦補
→放下「瞎操心」,改用「發生率」來判斷是否值得擔心,並以這些擔心的事與現況的安好做對照,更能掌握當下。
‧【鈍感練習3】反應篇:讓神經粗一點
→別人的意見選擇性聽取即可,必要時甚至可以「左耳進、右耳出」,一邊巧妙閃躲一邊有禮貌的用「原來如此」「真有道理」做回應。
‧【鈍感練習4】處事篇:放手讓人接手
→「求救」要趁早,不要硬撐背負超過自己能力的責任與情緒,請求幫助不是放棄,而是更好的解決問題,而且互相添麻煩,只是禮尚往來。
‧【鈍感練習5】價值篇:過程大於結果
→挫折不可怕,可怕的是跌倒後就不再站起。有時候,試著將失敗歸咎於他人,或者了解成功者也曾經有魯蛇的過去,建立復原力的自信心。
‧【鈍感練習6】行動篇:不再執著理想
→愈追求完美,愈是難以行動。凡事先求60分就好,先動起來再說,接著再根據情況行滾動式調整,才不會錯失良機。
透過反覆練習將鈍感內化,從此就能不因人際關係或職場而累積壓力,
讓高敏感天賦得以發揮在對的地方,感受到更大的幸福感,在人生路上快意前行。
本書特色
1. 提供【敏感度測試】,自我檢測是否有「太在意」「想太多」的高敏問題。
2. 能力養成具體化,從教育專業角度提供有效養成鈍感力的6個練習方法。
名人推薦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高詩佳|作家、「高詩佳故事學堂」Podcast主持人
盧美妏|「人生設計心理諮商所」共同創辦人/諮商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