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序
兼論臺灣教改三十年來的挑戰
「教改論壇」發起人之一的故臺灣大學黃光國教授,曾感嘆臺灣1994年以來的教育改革,整個過程出現了「空有理想,卻從未對實施後果進行檢討與咎責」!回首三十年(1994年)前,由民間團體所組成的「四一〇教改大遊行」,提出了「落實小班小校、普設高中大學、推動教育現代化、制定教育基本法」等四大訴求。隨後,教育部召開第7 次全國教育會議予以回應,隨即在行政院底下成立「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簡稱教改會),由中央研究院李遠哲院長擔任召集人,兩年內公布五份教改諮議報告書,提出「教育鬆綁、帶好每個學生、暢通升學管道、提升教育品質、建立終身學習社會」等五大方向,透過一千五百多億政府預算,全面推動教改方案。
三十年後,全臺的中青年世代,幾乎都曾經歷這些教改,可謂當年教育鬆綁與暢通升學管道的受益者,也是廣設高中大學後,大學學歷貶值所連累!三十年間主事者不斷推出各項「教改新政」,加上主事者的快速更換,形成「教改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讓教育現場充滿不安定感。這些政策也鮮少事後「追蹤評估與調整改進」!如今臺灣社會處處可見這些教改後遺症,包括:
● 當年廣設高中大學政策,留下今日大學的倒閉與退場潮,造成技職教育與大學品質難以把關的困境。
● 暢通升學管道與中小學課程改革,造成整體學生的文史素養與數理能力的弱化,尤其在多元入學與「108課綱」下,高中課程支離破碎化,高三整年學生優先準備升學材料,上課淪為次要。到了大學,許多理科教授必須為大一新生進行補救教學。至於文科學生,在語文教學時數與文言文比重刪減下,論述及寫作能力,也大不如前。
● 大學升學制度設計對文組科系愈加不利,出現「一些想念文科的學生,因大學指考的理科成績稍好,即有機會被分發到如醫學院科系等;理科學生跨組升學機會多」等人才錯置與教育機會不公情形,更造成全臺十多所公立女中,「理盛文衰」的新現象。
● 臺灣學生至今仍很會考試,但學習動機不強。從近二十年來國際學生能力評量(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來看,無論升學考試制度如何變革,許多15歲學生的學習習慣仍未養成,自律負責的態度不足,弱勢及後段學生的成績與學習動機,仍難有起色。這些年來升學制度的不斷變革,反而讓私立學校趁勢崛起,公立學校優秀學生大幅流失!
● 在網路盛行時代,更需掌握學習關鍵期,加強學生文化素養與優勢語言(如國語)等溝通能力。但政策上反而從小學就全面推動數位學習,中學刪減文言文比例,且未經評估臺灣現有的社會條件,驟然推動各級學校的雙語或多元語言教育政策。這些都可能重蹈過去推動類似多種語言教學的覆轍,進一步弱化全體學生的中文能力。
● 最令人擔心的是,《教育基本法》明訂政府依法提供私人及民間團體興辦教育協助或經費補助。近年來,私立中小學如雨後春筍般成長,紛紛以教學嚴謹、升學率高,甚至擁有雙語教學等國際優勢為號召,讓家長趨之若鶩!公立學校因新課綱實施後的部分課程運作困難,家長憂慮孩子的學力低落,讓補習班再度成長;學校輔導與管教辦法的修訂及實施,讓教師在管教上綁手綁腳,加上公立學校零拒絕政策下,家長更加擔心校園安全問題。《教師法》修訂後,讓學校有開不完的會,教學工作備受干擾,嚴重影響公立學校辦學品質。
為此,教改推動三十年後的今日,我們這些與教改政策「關係匪淺」的納稅人,想對此提出質疑與改善呼籲,進一步從中檢討教改的功與過,希望下一代不要繼續成為教改的實驗對象!在這樣的情況下,長期關心臺灣教育改革的「教改論壇」,在十多位專家學者的合作下,共同完成這本《臺灣教改三十年(1994 ∼ 2024)》專書,分別從教改政策、中小學的課程教學與品格教育、高等教育與師資培育等方面,進行一系列的檢討與反思。書中還特別收錄「黃光國與教改論壇」專篇,以此紀念黃教授生前對於臺灣教改的憂心與理性批判。附錄中的「1993∼2024年歷任教育部長及政策」以及「1993∼2024年教育改革大事紀」,則為本書所談的議題做背景鋪陳,希望幫助讀者對於三十年來臺灣教改的相關政策與人事,有進一步認識。
周祝瑛
謹誌於新店碧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