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暢銷書《臺灣大案鑑識現場》作者謝松善老師,最新力作!
◎改變臺灣政局的兩顆子彈,至今還在飛,319的鑑識報告怎麼說?
◎下雨天,犯案天?成功躲避追捕10年的雨衣大盜,最後竟栽在一根菸。
◎哥哥把妹妹殺了,還把頭顱藏公廁。怎麼破案?靠筆跡。
◎利用ATM隔空取鈔,撈遍全球百億元的國際天才駭客,為何栽在臺灣?
本書作者謝松善,師承李昌鈺博士,從基層技佐一路做到刑事鑑識中心主任。
臺灣近30年來的重大案件:林宅血案、江國慶案、蘇建和案等,無案不與。
他的Podcast節目《阿善師鑑識實錄》──犯罪紀實類收聽人數第3名!
書中的案子,就是從謝松善Podcast節目所蒐集的四百多則經典刑案中,
挑選出媒體報導最熱烈、大家耳熟能詳的11個「超級大案」,
結合另一位作者曾春僑──現任臺灣警察專科學校科技偵查科副教授──的專業,
用一張張獨家照片鑑識案發現場。
生前或死後落水如何辨別?
槍枝殺傷力如何測試?
筆跡鑑定怎麼做?
火場起火點怎麼研判?
車禍鑑定撞擊痕跡怎麼看?臺灣兩大鑑識專家親自解析。
◎八里媽媽嘴雙屍命案,民國102年
一個弱女子,哪有辦法在短時間內殺兩人?其中一個還是比她壯碩的男人!
臺灣首起,員工犯罪,老闆竟然要負連帶賠償。
三位衰老闆為何被誣陷為凶手?
◎台北W飯店毒趴命案:混毒灌酒,死神降臨
富二代辦的5天4夜離婚趴,最後卻變成W飯店小模命案;
還因此催生出《毒品危害防制條例》修法(W飯店條款)。
◎改變臺灣政局的兩顆子彈──319槍擊案,民國93年
選前一天的兩顆子彈竟逆轉選情,創下總統選舉差距最小的一屆(0.23%)。
是意外?還是候選人自導自演?李昌鈺鑑定團隊做出怎樣的調查報告?
◎從死刑到無罪,冤獄14年──十三姨KTV殺人事件,民國91年
嫌犯鄭性澤歷經5度判死,最後逆轉判無罪,關鍵是?誰又該為這個錯誤負責?
◎撈遍全球盜百億,在臺踢鐵板──一銀ATM盜領案,民國105年
臺灣金融史首例ATM盜領案,警方7天神速破案,
其中有什麼內幕祕辛?
◎車禍鑑定百況──駕駛不明車禍案件,民國94年
一場車禍把人撞癱,最後卻沒人需負責,也不用賠錢,
只因法院無法確認究竟誰是駕駛、誰是乘客!
車上明明只有兩個人,釐清真相竟有那麼難?
11件轟動臺灣的大案,記者、警察、街頭巷尾都在談論。
真相是?鑑識專家用獨家照片解讀現場。
作者簡介:
謝松善
民國44年出生於臺東。自中央警官學校畢業後,分發至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鑑識組。從基層的技佐一路做到刑事鑑識中心主任,歷經技士、薦任技士、組長、技正等職位;整整33年,都在鑑識領域努力,這在需要輪調不同單位經歷,才能升職的警界,相當罕見。
為了提升鑑識專業,曾三度出國進修,追隨國際知名鑑識大師李昌鈺博士學習,並取得康乃狄克州紐海芬大學刑事鑑識碩士學位。
臺灣三十幾年來之重大案件,幾乎無役不與,從民國69年的「林宅血案」,乃至爭議不斷的「江國慶案」與「蘇建和案」等。
退休後曾擔任《誰是被害者》、《華燈初上》、《鑑識英雄》等戲劇的鑑識專業顧問。同時,製作與主持Podcast節目《阿善師鑑識實錄》,推廣鑑識科學。
曾春僑
民國62年生出生於南投。現任臺灣警察專科學校科技偵查科副教授。畢業於中央警察大學鑑識科學所碩士、犯罪防治所博士。曾任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及南投縣政府警察局技佐、巡官、警務員。專長領域為刑案現場勘察、證物處理實務、刑事鑑識等等。
現場勘察師承前臺北市警察局刑事鑑識中心謝松善主任,曾獲警政署第一屆全國刑事鑑識楷模。在職進修期間曾赴美學習測謊技術,並撰寫國內第一篇以測謊為主題之博士論文,是國內少數兼具現場勘察與測謊實務經驗之執法人員。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中央警察大學刑事警察學系教授兼科學實驗室主任/白崇彥
永然聯合法律事務所所長/李永然律師
中央警察大學刑事警察學系副教授/施志鴻
作家/馬欣
人氣YT頻道「單程旅行社」/郭憲鴻(小冬瓜)
犯罪故事編劇/黑米
資深藝人/陳為民
清華大學及陽明交通大學兼任助理教授/楊敏昇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副教授/葉怡伶
犯罪、懸疑主題網路媒體/疑案辦
立達國際徵信有限公司執行長/謝智博
YouTuber異色檔案–DK
(依姓名筆劃排序)
各界推薦
本書娓娓道來之現場鑑識,皆為震撼社會之驚悚大案,現場雖為證據之寶庫,仍須勘察人員憑藉其辨識邏輯與現場重建以拼湊案件輪廓,然現場勘察卻猶如盲人摸象,失之偏頗,恐成懸案!本書兩位作者皆遊刃於現場勘察多年,猶如名師指導,必能引領見識鑑識,嘉惠讀者!
——中央警察大學刑事警察學系教授兼科學實驗室主任/白崇彥
臺灣鑑識圈最頂尖的權威人士謝松善主任,與曾春僑副教授合作撰寫的《臺灣超級大案鑑識現場》,是一本融合犯罪故事與鑑識科學的經典之作。書中不僅展現鑑識科學在偵辦重案中的突破,更深刻探討犯罪背後的人性與正義,對於熱愛犯罪故事與科學推理的讀者絕對不能錯過!
——人氣YT頻道「單程旅行社」/郭憲鴻(小冬瓜)
好看!對一個犯罪故事編劇來說,作者謝松善老師,真是個會說故事的人。本書由一個個臺灣真實重大刑事案件開場,在詳述懸疑案情的過程中,巧妙的介紹刑事鑑識專業在破案過程中的關鍵地位,令人欲罷不能,想要一案接一案,不停的看下去。
——犯罪故事編劇/黑米
「阿善師」——謝松善、曾春僑兩位資深鑑識專家,應該沒人不認識吧?這麼和善的兩位老師,多年實務經驗竟然是默默和罪犯鬥智!在本書中,兩位老師融入多年刑事鑑識經驗,深入剖析駭人聽聞的刑案,讓讀者在震慄人性黑暗之餘,也沐浴了一堂刑事鑑識科學,由心感受科學與邏輯的力量,對人性與正義、真理有更深的發現和理解。
——資深藝人/陳為民
作者以虔敬的心面對生命、用認真負責的態度來執行專業鑑識,一心一意的找尋命案真相,釐清各種訊息之間的矛盾,更是無怨無悔的扮演著「生命最終說明者」的角色——細膩勾勒出生死邊緣的真相之旅,並在正義追尋下揭開生命最後的祕密。
書中流淌著對生死的感悟,提醒我們珍惜每一個活著的瞬間。有幸擔任兩位大師的推薦人,除了興奮,更多了一份惶恐。相信阿善師的熱情及春僑老師的內斂,動靜之間必能為書激起震撼的火花。
——清華大學及陽明交通大學兼任助理教授/楊敏昇
鑑識科學在當前的刑事司法領域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其涉及犯罪事件與現場跡證的蒐集、分析與解釋。而鑑識人員則是實踐這份專業的靈魂人物。本書各個犯罪案件中,作者完美詮釋了真正的科學精神,秉持勿枉、勿縱,唯依良心的態度,謹慎、細心且客觀看待每一個證據。知科學之限制,方能真正理解科學,相信這份對於專業的追求,必定能帶領讀者們看見鑑識與偵查人員努力實踐正義的過程。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副教授/葉怡伶
鑑識是科學辦案的基礎,它能找到真凶、也能避免冤案,更是找回真相的關鍵所在。這本《臺灣超級大案鑑識現場》可說是前一本(《臺灣大案鑑識現場》〔任性出版〕)的Plus版,期待謝松善老師、偵查專家曾春僑副教授解析更多的臺灣大案!
——犯罪、懸疑主題網路媒體/疑案辦
我跟阿善師一起錄影過,對他印象很深,他的手掌很厚實,就像他的為人一樣,讓人覺得特別踏實、可靠。他在鑑識領域打拚了三十多年,參與過很多重大案件,真的很有經驗。而曾春僑副教授在現場勘察和測謊技術上也很厲害,學術背景更是扎實。這本書結合了他們的專業,講鑑識怎麼在重大案件中發揮關鍵作用,讓人對真相背後的努力有更多了解,真的很推薦大家讀這本書。
——YouTuber異色檔案–DK
名人推薦:中央警察大學刑事警察學系教授兼科學實驗室主任/白崇彥
永然聯合法律事務所所長/李永然律師
中央警察大學刑事警察學系副教授/施志鴻
作家/馬欣
人氣YT頻道「單程旅行社」/郭憲鴻(小冬瓜)
犯罪故事編劇/黑米
資深藝人/陳為民
清華大學及陽明交通大學兼任助理教授/楊敏昇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副教授/葉怡伶
犯罪、懸疑主題網路媒體/疑案辦
立達國際徵信有限公司執行長/謝智博
YouTuber異色檔案–DK
(依姓名筆劃排序)
各界推薦
本書娓娓道來之現場鑑識,皆為震撼社會之驚悚大案,現場雖...
推薦序
推薦序一
沉默的破案英雄
永然聯合法律事務所所長/李永然律師
以科學證據為基礎的偵查,始終是保障人權的重要支柱,不僅能提升證據的準確性和司法的公正性,還能深入剖析犯罪背後的成因,建立系統性數據資料,預防類似案件再次發生,也能夠提升民眾對政府和法律制度的信任,增加社會安全感。
古代早有類似書籍記載,例如南宋提刑官宋慈所著的《洗冤集錄》,堪稱是世界最早法醫學著作,系統描述鑑驗屍體與死因判斷步驟;明代名醫李時珍著作的《本草綱目》,記載許多毒物鑑定方式;明朝著名發明家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則提及以火災痕跡分析起火原因,或是用冶金學知識檢驗武器傷痕等,展現了古代科學與實務結合的智慧。
然近年來部分案件因外部壓力、司法制度缺陷、破案時效限制、錯誤的績效評比制度,或人性怠惰等因素,導致真相至今仍不明,但幸好幕後始終有一群人默默耕耘,以「鑑識科學」為基礎,體現科學辦案的核心價值,而本書作者即是其中代表。
本書兩位作者,一位是前臺北市警察局鑑識中心主任謝松善先生,警職生涯專注現場勘察工作,累積了豐富的專業經驗。另一位是臺灣警察專科學校副教授曾春僑博士,過去在第一線執勤時,擅長於將刑案現場勘察與當事人訪談相結合,並運用測謊,反覆驗證。本書兩位作者長期深入凶殺現場進行分析,結合人證與書證,深入剖析當事人的內心世界。
本書不僅詳盡描述刑案現場的情況與發生過程,還深入探討事件的前因後果,引導讀者了解犯罪者的心理動機。在當今「功利主義」盛行的社會中,閱讀本書尤為發人深省,提醒人們凡事應三思而後行,以免釀成終身遺憾。作者將重要刑案編輯成書,具有極高的教育與警示意義,因此,我非常樂意向大家推薦這本具有啟發性與警示作用的難得佳作。
推薦序二
鑑識微塵之真,尋索罪惡之隙
立達國際徵信有限公司執行長/謝智博
真相總在迷霧與混亂中隱伏。當真相乍現,便如佛家所言,千年暗室,一燈即明。作為一名偵探業工作者,我深知在暗處尋找答案的難度,也深知那一抹微光能帶來的震撼與啟發。在這條路上,阿善師——謝松善老師以鑑識專家的身分,堅定的為真相奔走,點亮了無數迷局。對他,我心懷敬佩,更時常以此自勉。
阿善師給人的印象,不僅在於其豐功偉績,更在於他的執著與專業。他將犯罪現場視為拼圖,用鑑識科技逐一復原真相的全貌;他如明察秋毫的雕刻家,用理性剖析罪行的核心。而我,一個從事偵探行業的阿宅,常以此反思:究竟,我所追尋的真相為何?
偵探與鑑識,看似殊途,實則同歸,我們的使命,皆是為解答眾人的疑惑,為被掩埋的正義發聲。
我曾有幸與阿善師在廣播節目中對談。那一日,他侃侃而談,聲音中透著豪爽,話語中滿是情義。曾幾何時,鑑識單位甚是冷門,少有人問津。但經過他數十年的砥礪,逐步崛起,從無到有、由小到大,如今已成為警界重要支柱、擁有獨立鑑識中心,更是警校的熱門專業。他憑藉堅持與熱忱,改變了整個鑑識領域的格局,甚至撼動了無數青年學子的職涯方向與夢想,多麼令人欽佩!
《臺灣超級大案鑑識現場》以一場場經典案件為經,以人性、科技與犯罪心理的交織為緯,縱橫勾畫出鑑識世界的精彩與深度。書中的第一部,帶領讀者進入臺灣超級大案的鑑識現場:八里媽媽嘴雙屍命案、台北W飯店毒趴命案……每一個案件的再現,都是一場知識的洗禮,更是對犯罪背後真相的最有力剖析。第二部深入人性黑暗面,金金銀樓搶案、景美電腦行強盜殺人案、十三姨KTV殺人事件,折射出人性的不可捉摸,也讓人不禁慶幸現代鑑識科技的制衡之道。第三部則恢弘的展示了鑑識科技的進步,從張玉青命案到一銀ATM盜領案,再到遊覽車翻覆及駕駛不明的車禍鑑定,每個案例都在訴說著,透過鑑識科學的力量與犯罪者的智慧角逐,是現代司法實現正義的最強根基。
翻閱此書,我時常懷有一種複雜的情感。一方面,為案件中的受害者感到不忍與唏噓;另一方面,對於犯罪心理中展現的人性幽暗,也讓我不禁感嘆人心之險。回想自己過往辦案的經歷,那些企圖隱藏真相的人、那些懷抱希望委託調查的人,皆在我腦海中一一浮現。偵探與鑑識雖有別,但透過阿善師的分享,我更加明白,我們所做的一切,不過是為了塑造出更透明的世界、更公正的社會。
誠如俗語所說: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這是鑑識科學存在的意義,也是每一位追求真相者的信念。謝松善老師以他的專業、細膩與睿智,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讓我們看到光,也看到陰影中的希望。我們堅信,無論事實被如何隱匿,終會有一線光明將真相揭示於世。
我誠摯推薦這本《臺灣超級大案鑑識現場》,無論你是對鑑識科學感到好奇,還是鍾情於探查真相,抑或僅僅是想了解人性的多樣面貌,都能在書中找到並發覺屬於自己的啟示。
推薦序一
沉默的破案英雄
永然聯合法律事務所所長/李永然律師
以科學證據為基礎的偵查,始終是保障人權的重要支柱,不僅能提升證據的準確性和司法的公正性,還能深入剖析犯罪背後的成因,建立系統性數據資料,預防類似案件再次發生,也能夠提升民眾對政府和法律制度的信任,增加社會安全感。
古代早有類似書籍記載,例如南宋提刑官宋慈所著的《洗冤集錄》,堪稱是世界最早法醫學著作,系統描述鑑驗屍體與死因判斷步驟;明代名醫李時珍著作的《本草綱目》,記載許多毒物鑑定方式;明朝著名發明家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則提及以火災...
作者序
自序一 退休、從體制走出,只為推廣鑑識科學
臺灣鑑識權威、前臺北市警察局刑事鑑識中心主任/謝松善
自民國100年8月退休,迄今已有14個年頭,我也將屆70歲。退休時,我曾在媒體發表一則「退而不休的宣言」,想要退除警察的框架及公務的束縛,做想做的事,講想講的話。站在權力的對立面,以專業的立場,給予善意的監督與建言。14年過去了,一切似乎改變不大,雖有進步,但民眾依然無感。一般意見會受到重視,都是透過媒體的大幅報導及民意的激烈抗爭,才會有大破大立的改變,如洪仲丘案(按:指2013年7月4日,役男洪仲丘在退伍前兩天不幸離世,他的家人控訴軍中的霸凌及不人道操練,是他最主要的死因)即是如此。由於我已退休,不具公務員的身分,力量有限,只好利用上課、演講、寫書、接受媒體邀約做刑案專業評論、指導偵探影劇科學辦案技術、協助律師或當事人私人鑑定,或專業諮詢……等活動,企望能影響制度的改變。但是人微言輕,根本起不了什麼大作用。
不過我並不氣餒,因為生命的長度有限,只有在生命的寬度上,盡其在我,留下紀錄,問心無愧,當生命「終了之日」來臨時,不會徒留遺憾。
《阿善師的告白——一位老探長的鑑識實錄》是我的第一本書,後來再修訂改編為第二本書——《臺灣大案鑑識現場》(任性出版)。因為兩本書的反應還不錯,為了擴大讀者層面,再分享更多的案例與經驗,所以我蒐集國內非常經典或重大的刑案,做專業的評論與分析,傳播個人專業的知識,為實現鑑識科普的理念,略盡一點社會的責任。
為了實踐個人理想,我還有跟正聲廣播公司名主持人子榕,共同製作主持網路Podcast節目《阿善師鑑識實錄》,專門講述及分析刑案,全世界都可收聽,每集聽眾人數約有五萬多人,流量排名也在前段。我們的節目已做了五年多,累積了兩百多則寶貴的案件資料,再加上我上節目評論刑案所蒐集的案例,總計有四百多則經典刑案。我從這四百多則經典案例中再挑出11件超級大案,請節目製作團隊黃子榕及張亦萱來協助撰寫。張亦萱是我在東吳大學教授「刑案現場鑑識理論與實務」課程的學生。
物證科學是「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之求真、求實精神,犯罪偵查及法庭審判均必須講求科學證據。經由現場之勘察分析及物證之蒐集檢驗,再配合偵查所得及法醫調查結果,與其他資料進行可能的組合推理,重建研判案件發生經過與了解犯罪事實真相,以證明嫌犯身分及確認犯行。
刑案現場處理及刑事鑑識是分項專業的工作,可以提供犯罪偵查重要的訊息,但整體犯罪偵查、刑事鑑識與司法審判是整合性的工作,非團隊合作難竟全功,必須結合司法、偵查、勘察、鑑定、法醫及其他專家意見,並嚴格遵守程序正義,才能獲得正確的審判結果,真正達到勿枉勿縱的目標。
這本書不僅介紹鑑識科學,更是對刑事案件中隱藏的社會問題、人性面貌的深刻反思。我想強調的,不僅僅是追求一個鑑識的結果,更要理解鑑識過程的邏輯,不是單純的技術探討,而是如何將科學與人文相結合,最終得到對人性與正義的更深理解。對於一般讀者來說,這本書既是一本精彩的懸疑故事集,也是一堂生動的刑事鑑識課。透過書中的案例,你將領略到科學與邏輯的力量,學會如何以細緻入微的視角,觀察周遭世界的每個微小變化。對於專業鑑識人員或對鑑識有興趣的讀者,這本書無疑是一本頗具價值的學習資料,它不僅提供了技術層面的細節分析,也啟發了對鑑識職業道德與責任承擔的深刻省思。
此次出新書,我也邀請了臺灣警察專科學校副教授曾春僑共同編撰,非常感謝他樂意幫忙。他是我還在職時的同事,後來外調南投縣警察局,再轉調警專當老師。曾老師除了有豐富的現場鑑識的理論基礎與實務經驗外,也擁有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的博士學位,專攻犯罪學與測謊。
本書得以順利出版,除了感謝共同編撰的警專副教授曾春僑,以及《阿善師鑑識實錄》製作團隊黃子榕及張亦萱協助撰寫,還要特別感謝嘉義縣警察局鑑識科科長程志強提供資料與協助核校。請接受我心中誠摯的感恩,謝謝大家!
自序二 鑑識是守護人權重要基石
臺灣警察專科學校科技偵查科副教授/曾春僑
在以證據為基礎的現代司法體系中,刑事鑑識為揭開案件真相關鍵工具之一,更是守護人權重要基石。然隨著資訊快速傳播,犯罪手法不斷更新,執法者也必須持續精進,開發新式鑑識技術,以保持破案優勢地位。在我警職生涯中,一直從事於犯罪偵查工作,最初服務於臺北市政府警察局,追隨謝松善主任學習,開始接觸當時各類重大刑案現場,後因慈母過世,考量當時老家狀況,因此自願降調回南投縣警察局服務,開始頻繁支援分局各項偵查工作。
在兩種截然不同的環境下,有幸見識到都市與鄉村迥異的犯罪現場,例如山區較難以監視器或通訊監察追蹤,但人際關係連結較為緊密,因此常需要靠人員情報再行發動鑑識作為;又如都市毒品案常見酒店轟趴聚會,山區常為製毒工廠,且會依據市場流行狀況衍生不同製程。每一處案件勘察都是一種挑戰,讓我更深刻體會鑑識科學運用的奧妙。
每一個刑案背後代表一連串悲傷的故事,例如偷拍並透過光碟或網路散播案,讓在生活中努力衝刺的女士,人生從此不再彩色;因感情因素,將葡萄催芽劑(按:又稱二氯乙醇。在工業上,可作為溶劑、潤滑劑,農業上則可作為馬鈴薯及葡萄的催芽劑,但因毒性強屬非法農藥,60公斤的成人只要攝取五毫升就足以致命)摻入米酒,導致連續多人中毒死亡事件,造成許多家庭瞬間喪失經濟支柱;麻布袋之狼案,讓許多被害者被迫一輩子承受身體與心靈巨大傷痛……每當回顧這些案件,內心除了痛心外,也會思考如何將所獲得的知識,轉化為最大運用效益。
國內執法機關重大刑案破案率遙遙領先各國,偵破案件後可藉由訪談驗證偵查與鑑識結果;未偵破案件,則希望能由行為態樣分析修正偵辦方向,期待撥雲見日的時機。
現場勘察除了由證據知悉犯罪者身分與做案手法外,更可配合訪談、背景資料等訊息,由犯罪心理角度出發,剖繪行為態樣代表的意義,因此開啟我出國學習測謊工作的契機,並陸續將行為分析技術運用於各種犯罪偵查工作中。或許因技術限制,仍有部分案件尚無法釐清,但警方職責就是盡可能將所有正反面證據完整呈現,提供檢察官與法官使用,也因此過去參與偵辦之重大刑案中,有部分尚未破案或各界有不同看法,遇到此類案件時,只能期許自己努力向前,嘗試以不同技術開啟破案契機。
從事教職後我發現,除執法者外,許多領域對鑑識科學亦有不同程度需求,如律師、影劇、藝術、金融、地政、媒體、保險等,故於學術研究之餘,開始嘗試以科普化方式介紹鑑識相關資訊,並逐步擴及至一般民眾。欣逢過去服務單位長官謝松善主任出書介紹過去發生的重大刑案,邀約筆者共同撰寫,期望本書能成為大眾了解刑事鑑識的重要窗口,啟發大家對法治與正義的深刻思考。
自序一 退休、從體制走出,只為推廣鑑識科學
臺灣鑑識權威、前臺北市警察局刑事鑑識中心主任/謝松善
自民國100年8月退休,迄今已有14個年頭,我也將屆70歲。退休時,我曾在媒體發表一則「退而不休的宣言」,想要退除警察的框架及公務的束縛,做想做的事,講想講的話。站在權力的對立面,以專業的立場,給予善意的監督與建言。14年過去了,一切似乎改變不大,雖有進步,但民眾依然無感。一般意見會受到重視,都是透過媒體的大幅報導及民意的激烈抗爭,才會有大破大立的改變,如洪仲丘案(按:指2013年7月4日,役男洪仲丘在退伍前兩天...
目錄
各界推薦
推薦序一 沉默的破案英雄/李永然律師
推薦序二 鑑識微塵之真,尋索罪惡之隙/謝智博
自序一 退休、從體制走出,只為推廣鑑識科學/謝松善
自序二 鑑識是守護人權重要基石/曾春僑
第一部 臺灣超級大案鑑識現場
01 現代版龍門客棧
——八里媽媽嘴雙屍命案,民國102年
02 混毒灌酒,死神提早到
——台北W飯店毒趴命案,民國105年
03 改變臺灣政局的兩顆子彈
——319槍擊案,民國93年
04 下雨天,犯案天?
——專搶運鈔車的雨衣大盜,民國101年
第二部 真相不會缺席,只是遲到
05水火滅跡證,摧毀兩個家
——金金銀樓搶案,民國99年
06 16歲少年的殺人祕密
——景美電腦行強盜殺人案,民國86年
07 從死刑到無罪,冤獄14年
——十三姨KTV殺人事件,民國91年
第三部 與犯罪者鬥智的科學
08不被愛的才是第三者?
——溪湖國中女教師張玉青命案,民國85年
09校花妹妹淪援交,凶手竟是親哥哥
——新北市三重醃頭顱案,民國101年
10撈遍全球盜百億,在臺踢鐵板
——一銀ATM盜領案,民國105年
11車禍鑑定百況
——陽明山遊覽車翻覆事故,民國96年,
及駕駛不明車禍案件,民國94年
各界推薦
推薦序一 沉默的破案英雄/李永然律師
推薦序二 鑑識微塵之真,尋索罪惡之隙/謝智博
自序一 退休、從體制走出,只為推廣鑑識科學/謝松善
自序二 鑑識是守護人權重要基石/曾春僑
第一部 臺灣超級大案鑑識現場
01 現代版龍門客棧
——八里媽媽嘴雙屍命案,民國102年
02 混毒灌酒,死神提早到
——台北W飯店毒趴命案,民國105年
03 改變臺灣政局的兩顆子彈
——319槍擊案,民國93年
04 下雨天,犯案天?
——專搶運鈔車的雨衣大盜,民國101年
第二部 真相不會缺席,只是遲到
05水火滅跡證,摧毀兩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