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序
2014年8月起,我很榮幸能來到國立金門大學服務。初到這座小島,我即刻為那閃耀著人文色彩、戰地輝煌及自然生態美景所吸引,並著迷於此。我緊接著發現這閃亮卻不刺眼的光芒是地緣關係,是歷史因緣際會,是海內外各界人士投注愛與關懷所交織而成。再進一步探訪後發現,這小島隱藏著許多波瀾壯闊、悲歡離合、深刻動人的故事,值得眾人細細品味,也相信大家越深入了解這小島,越容易觸動珍愛這座美麗島嶼的心緒與動力。
就地緣關係來說,金門地理位置特殊,緊臨對岸廈門,雖為蕞爾小島,然先民自魏晉南北朝時期,即從中原遷徙至此避難屯居。唐朝時,牧馬監陳淵渡海來金,開啟了島內拓墾生聚,走向耕稼、農漁產鹽等活動之年代。宋朝理學大師朱熹在福建同安府擔任主簿時,更曾前來金門講學,開辦燕南書院,從而文風漸開,奠定了海濱鄒魯文化底蘊深厚的基礎,自宋以降至明清,人才輩出,根據縣志與各氏族譜記載,進士多達50位。而位於金城鎮的國定古蹟浯江書院講堂中,更列滿近代獲得博士學位之當地優秀青年名榜,足見金門人對於教育的重視。就戰略位置來說,金門占有獨特地位,明末鄭成功曾來金練兵,並以此作為驅逐荷蘭收復臺灣的根據地。清初更設置總兵署以防禦海疆。及至民國初年設縣,而抗日時期旋又被日本短暫占領統治,之後歷經國共戰爭,如古寧頭戰役、八二三砲戰等之戰火洗禮,金門淬鍊成反共前哨站。隨著國際情勢丕變,兩岸關係逐漸和緩,金門遂於民國八十一年(西元1992年)解除戒嚴及實施多年的戰地政務體制。現在的金門島,已從過去島嶼四周被地雷及軌條砦所禁錮之地,搖身一變,成為一座富含人文資產、自然生態、戰地遺跡的國家公園。近期,在一批海內外有識之士倡議下,興起了金門學研究的新浪潮,金門特殊的歷史、人文、民俗、戰史、生態、高粱酒等特色構築了小島獨特的風貌。同時,金門長期與南洋互動的關聯,形塑僑鄉文化的脈絡遺跡,先民落蕃到南洋發展的生命奮鬥史,以及歸鄉奉獻的感恩情懷,深深值得後人學習及感念。尤其,金門豐富的閩南、僑鄉與戰地史蹟,已被列為臺灣十八處世界遺產潛力點之一,吾等更該藉由推動世遺登錄過程中整合各方力量,喚起各界對金門珍貴遺產的保護與關注,共同為先聖先賢遺留給這塊寶地的無價珍寶善盡維護、保存與推廣之責。
國立金門大學為金門當地唯一一所綜合性高等學府,長期以來致力於發掘、研究與保存在地金門獨特的閩南、僑鄉與戰地文化等之創新課題,透過跨領域及地域性整合,建構本校成為地方文史研究重鎮。同時,結合地區休閒觀光、特色產業及自然生態等優勢,本校負有傳遞與發揚先聖先賢典範及珍貴歷史文化遺產與價值之神聖使命。為有計畫地積累並保存金門相關文史資料,本校在教育部特色大學計畫支持下,成立「金門學圖書特藏中心」,廣泛且系統性地搜集各類金門相關研究之學術論文、專書與視聽出版品等,並引入西方各漢學與戰史中心內與「金門學」研究相關之出版品,藉以提供師生豐富完整的研究資源與教學素材,期能成為金門學研究之史料中心,吸引全球學者專家關注並洽臨查閱。另外,為傳承並發揚金門在地文化精神,並培育學生成為具備人文素養、了解地方特色,且具有兩岸及國際觀的優質人才,本校設置「金門學概論」為通識「地方學」特色課程,並由本人籌畫邀集校內外從事相關金門學研究的文史工作者及學者專家,共同編寫《金門學概論》一書,以做為教材。本書由導論揭開序曲,餘由十一個金門特色章節構成,其分別為金門歷史源流、地方民俗與閩南文化、僑鄉文化、閩南聚落與建築、戰地史蹟、觀光旅遊、酒鄉文化、金門特色產業與飲食文化、生態環境與低碳島、國際暨兩岸事務,以及世界遺產,完整地涵蓋金門的多元風貌與前瞻發展面向。本增修版除了更新相關資料外,亦於附錄中新增有關於金門守護神「風獅爺」的歷史源流、民間信仰及習俗,以及藝術表徵與美感之探討等內容。同時,文中也介紹了本校所設置之公共藝術品「金大HERO風獅爺」的現代教育意義、設置發想過程、各表徵所代表的智慧與意涵,以及如何營造此公共藝術品與人群間之互動等議題,使讀者更明瞭風獅爺過去、現在與未來在金門、在金大校園所乘載之意義、價值與功能。期盼藉由本書系統性及廣泛性的知識傳承,將金門獨特的歷史、豐富的在地內涵與文化特色介紹並推廣至在學學子、關心金門的鄉親,以及對金門學研究有興趣之國內外人士。
本書的出版,除了要銘謝諸多學者專家無私的賜稿外,亦要感謝本書的兩位顧問,燕南書院楊樹清院長,以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江柏煒院長,對於本書編撰方向及內容修訂所提供之建言,獲益良多。本增修版承蒙教育部璀璨雙星計畫經費挹注得以彙編出版,特此致謝。此外,吾人也要感謝陳于薇小姐對於編修及校對工作上的協助,使本書如期順利出版。最後,希冀本書的內容能激起學子與各界人士對金門在地文化特色的了解與認同,進而觸發引動深耕金門、放眼兩岸、邁向國際的前瞻思維與具體行動,至所為盼。
陳奇中 敬筆
國立金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終身特聘教授
兼任行政副校長、浯洲書院書院長、
環境教育與低碳島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