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潮下,面對身邊的人以及自己家庭的離散,在香港孩子眼中,「我是什麼人」沒有理所當然的答案。他們快樂的回憶在哪裡,歸屬感就在那裡。他們的安全感在哪裡,家就在那裡。如何看「香港人」的身分,對每個人來說,答案都不一樣。家長與孩子共讀這本小書時,不必急著找到答案,願這書能陪伴各位家長及孩子,在各散東西的世代下得到理解與安慰。
本書特色
以這一代香港孩子正經歷的情況作引子,透過日常生活及香港事件作例, 從不同角度出發,包括法律、文化和歷史,讓孩子明白身分認同只能由自己定義。
各界推薦
在這個大家「被時代拆散」的年代,當孩子問到「我是甚麼人?」時,若你不確定如何回應才是最好,這本書就是你的解藥。──朱薰(電台DJ)
全球化時代,身份可能因遷徒或其他因素改變,教導孩子如何安身立命,融入所處環境,或許才是更重要的。──杜嘉芬(學者及前香港事務主管)
小朋友都要知道:世事多變,身份會變,身份也不只得一個。──梁啟智(學者及時事評論員)
當那個難民的感覺很重時,不妨看遠一點,其實同一個時間世界上很多人都在不斷轉換自己的地方,不斷地on the move。──莫宜端(言語治療師)
和小朋友談「我是甚麼人」這個問題,會像教他們烘焙麵包,有些材料必不可少——麵粉、酵母、水、油、糖和鹽;但小朋友都可揉出自己喜好的形狀,豐富烘焙的心思。這個繪本,說明濃厚的身份與感情,正是「自家製作」的心思所在。──陳嘉銘(流行文化及身份研究學者)
香港人天生就被身份認同問題困擾。97時問自己是香港人還是中國人,現在輪到下一代問自己是甚麼人。或者,沒有絕對單一的成份就是香港人的身份特性。這部繪本用了大樹搬遷來比喻移民的生活,非常生動貼切,因為適應水土需時,最重要是讓下一代明白,只要記得自己從哪裡來,便請放心向遠方前行。家鄉在心中,未來在腳下。──曾志豪(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