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戰爭和點綴其中的各場戰役是人類歷史經驗裡永恆不變的特色。當所有其他辦法都失效時,武力是我們解決衝突的極端手段。雖然戰爭相當血腥,但歷史不能忽略它們。這是本精采萬分的書,以我前所未見的透徹剖析,描繪了諸多最重要戰役的故事。只有地圖,也就是整場戰役的鳥瞰圖,才可以解說與闡明每場考驗的曲折離奇。
在這本精心製作的書中,所有討論到的戰役都具有獨特的決定性。有些戰役變動了國界或決定了國家興衰,進而改變世界地圖的形貌,有些則在國界之內爆發,標誌了內戰或革命中的轉捩點。公元前490年,波斯人展開驚心動魄的西征,卻在馬拉松(Marathon)會戰中受阻。1260年,蒙古大軍在艾因札魯特(Ain Jalut)之役中挫敗。1521年,阿茲提克(Aztec)帝國在特諾奇蒂特蘭(Tenochtitlan)之戰裡滅亡,現代墨西哥因此誕生。1526年,鄂圖曼人(Ottoman)在莫哈赤(Mohacs)之役中掌握了絕大部分匈牙利領土,直到1683年在維也納遭遇了決定性的戰敗。不列顛之役(Battle of Britain)和史達林格勒(Stalingrad)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兩個關鍵時刻;1645年克倫威爾(Cromwell)在內斯比(Naseby)的勝利改變了英格蘭政府;1600年德川家康在關原戰勝,德川幕府因此統治了日本超過250年;1942年美軍在中途島(Midway)戰勝,加快了日本在二次大戰中戰敗的腳步。其他戰役則點燃了不同的希望火種──這些偉大而具有象徵性的勝利成了人們心目中的傳奇,例如1896年衣索比亞在阿多瓦(Adowa)擊敗義大利,照亮了非洲抵抗殖民主義的道路。儘管1389年的科索沃波耶(Kosovo Polje)會戰是場失敗,但這場戰役在塞爾維亞依然被視為抵抗外來侵略者的驕傲民族象徵,受到紀念。
本書也以史無前例的方式鉅細靡遺地描述了每一場戰役的重點特徵。每張地圖上都有箭頭指出動向,呈現出混亂的局面如何讓精心布局的計畫瞬間崩壞,而指揮官又如何因應。德軍參謀總長賀爾穆特.馮.毛奇(Helmuth von Moltke)在1871年就已經觀察到:沒有任何作戰計畫可以在首次接敵後繼續執行,而我們在這裡可以看到,1757年腓特烈大帝(Frederick the Great)在洛伊滕(Leuthen)抓住千載難逢機會,派出大批部隊前往敵軍左翼,包圍奧地利陸軍,是神來一筆的調兵遣將。我們也可以輕鬆了解,1815年在滑鐵盧(Waterloo),由蓋伯哈德.雷布瑞希特.馮.布呂歇(Gebhard Leberecht von Blücher)指揮的普魯士部隊抵達戰場,是如何襲擊拿破崙軍隊的右翼,從而決定了歷史上最關鍵的會戰之一的結局。你也可以看到,位於克雷西(Crécy)的山嶺在1346年給了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三世(Edward III)可以一覽無遺眺望戰場的機會,使他能夠縝密規畫戰術,贏得勝利。1805年在奧斯特利茨(Austerlitz),拿破崙麾下大將馮丹(Vandamme)和聖提萊賀(Saint-Hilaire)率軍突擊普拉岑高地(Pratzen Heights),高地的戰略價值顯而易見。
這些從一個世紀跨越到另一個世紀的地圖還有一個顯著特徵,就是如何描繪出不斷變化的戰鬥面貌。有長達2000年的時間,人們都是靠刀劍、長矛和弓箭近身肉搏作戰。之後到了大約14世紀左右,我們可以開始看到火藥如何擴大衝突。1526年在帕尼帕特(Panipat),印度戰象證明根本不是巴布爾(Babur)的大砲的對手。最後,1918年在亞眠,引擎的發明總算讓戰車和裝甲車可以把一次大戰的戰鬥從壕溝裡帶出來,並在1942年的阿來曼(El Alamein)和1991年的沙漠風暴(Desert Storm)聲勢浩大的機動作戰中大顯神威。
如果正如我所害怕的,在文明興衰起落的過程裡,戰爭都會是個永遠存在的特色,那麼本書將會是勝敗原的重要指南。
彼得.斯諾(Peter Snow),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