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排、泡麵、珍珠奶茶,你會聯想到哪個地方?
黑輪、拉麵、紫菜包飯,又是何處的庶民美食?
答案未必是臺灣,更不一定是日本,
卻可能是以泡菜(辛奇)、年糕、石鍋拌飯風靡全球的韓國。
𓊆𓊆𓊆𓊆 韓國飲食文化大解密! 𓊇𓊇𓊇𓊇
天氣熱就來一碗滾燙的人蔘雞湯,天氣冷就大嚼冰棒甜筒,不產香蕉卻盛行香蕉牛奶,韓國人的飲食習慣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來自星星的你》讓炸雞配啤酒爆紅,《再一起吃飯吧》的烤腸無比誘人,《太陽的後裔》掀起冷麵風潮,《社內相親》就要喝炸彈酒,《財閥家的小兒子》愛吃洋芋片,《有院子的家》創造炸醬麵新吃法⋯⋯,「韓味」究竟有何魅力能吸引目光又勾住味蕾?▟
作者陳慶德睽違五年,再次以獨特視角研究韓國飲食與社會之間的關係,捧出了成果──《韓味:剖開韓國人的胃,看透韓國的社會》。書中不僅探討了具代表性的韓式食物,如炸雞、烤腸、年糕、煎餅、香蕉牛奶等飲食的流行現況,也深入其背後的歷史淵源與文化脈絡,更擴大關注的視野,比較起臺、日、韓三國飲食(例如珍珠奶茶、古早味蛋糕、拉麵、黑輪等)的交流與融合。寓美味於文字,溯文化於流俗,正是本書期許達到的目標,也希望讓讀者能因而領悟「飲食是人生存之必須,飲食文化為社會發展脈絡之體現」的道理。
作者簡介:
陳慶德
韓國首爾國立大學(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西洋哲學博士、文化研究者、旅韓作家、(口)譯者。
目前任教於逢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雲林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活躍於換日線 Crossing、關鍵評論網等專欄。
長期關心青年世代與社會議題。善用現象學方法,分析文化現象與語言。
最喜歡在下雪天吃韓式炸雞配啤酒。
著有熱銷作品《最好學的韓語40 音》(統一出版)、《他人即地獄:韓國人寂靜的自殺》(逗點文創)、《韓語文法一本通》(新學林)等書。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chingde.chen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chingdechen/
章節試閱
༄༄༄༄༄༄愛吃泡麵世界第一༄༄༄༄༄
◼一年人均超過七十碗◼
二〇一〇年,我初來韓國,最不適應當地飲食文化之一,即是吃泡麵風氣之鼎盛,且韓國人不似臺灣多以泡麵當宵夜,反倒作為正餐吃的人挺多,售價還不便宜。
舉例而言,若到店家吃,一碗泡麵要二千五百韓元(約新臺幣約六十三元)起跳,且麵裡沒有肉,僅是配上泡菜的「辛拉麵」(신라면)。有時候,追加年糕、起司片,價格就躍升到三千─三千五百韓元呢。
二〇二〇年,「世界泡麵協會」(WorldInstantNoodlesAssociation,WINA)指出韓國人是全世界最愛吃泡麵的民族,一人一年平均吃上七十九.七碗,即不到五天就要吃上一碗泡麵,高於世界平均值(約十五碗)五倍以上,遙遙領先第二、三名的越南與印尼(各七十二.二碗、五十三.三碗)。(*二〇二三年,第一名為越南,韓國則是第二名。)
我們熟悉的泡麵,韓語為「拉麵」(라면),最初源自日本。眾所皆知,一九五八年八月二十五日,世界第一包泡麵「雞汁拉麵」誕生,是由日清食品公司創辦人安藤百福(一九一〇─二〇〇七)開發出來的,而安藤跟臺灣也有淵源,他本姓吳,一九一〇年出生於嘉義朴子,二十二歲歸化日籍後,改姓安藤。他在一九五八年發明出雞汁拉麵,打響名聲,並在一九六六年外銷到美國;另一方面,臺灣則在一九六八年由國際食品公司與日清合作,推出本島首包泡麵「生力麵」,當時售價為新臺幣兩元,價格相當於一碗陽春麵;同年,日本也發售了暢銷產品「出前一丁」。到了一九七一年,日清再推出「速食杯麵」;二〇〇五年更研發出「太空泡麵」,並由日籍太空人野口聰一帶上發現號太空梭內食用,引發話題。
安藤靠著一碗碗泡麵,獲頒日本「勳二等旭日重光章」、美國洛杉磯市榮譽市民,而他的偉大發明──泡麵,在二〇〇〇年也被日本民眾票選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發明。直到二〇〇七年,安藤百福才以高齡九十七歲安詳過世。綜觀他的一生,都是為了開發泡麵而努力,被人尊稱為「泡麵之父」。
回過頭來說韓國的泡麵發展史。
一九六三年九月十五日,韓國三養食品公司與日清合作,推出首碗泡麵「三養拉麵」(삼양라면)。推出此麵主導者,即是韓國泡麵之父全仲潤(전중윤,一九一九—二〇一四)。三養拉麵問世時,因有日本公司技術支援,一包售價僅十韓元,正好可以解決六〇年代韓戰(一九五〇─一九五三)過後社會米糧不足的民生問題。
爾後半世紀,韓國當地陸續推出重大麵品,如一九七二年的碗裝拉麵(사발면,後來發展成小杯裝的「杯拉麵」[컵라면])、一九七五年的農心泡麵。
來到一九八〇年代,泡麵市場百花齊放,各式各樣泡麵問世,也奠定外人對二十一世紀韓國泡麵印象,諸如一九八二年出現與辛拉麵分庭抗禮的「狸麵」(너구리라면),一九八三年誕生湯(泡)麵代表的「安城湯麵」(안성탕면),一九八六年則誕生火紅色包裝的「辛拉麵」,同年還推出「便當盒拉麵」(도시락라면)、「真大分量拉麵」(진곱매기라면),一九八八年誕生了「真拉麵」(진라면),一九八九年則有「蝦湯拉麵」(새우탕큰사발)上市,二〇一一年是麵條細小、低熱量且討人喜愛的微甜「咕咕麵」(꼬꼬면)等。其中有些泡麵即使上市超過四十年,仍持續熱賣。
一跟韓國人提到泡麵,他們印象最為深刻的莫過於上個世紀,一九八九年獨霸泡麵市場的三養食品,被人揭發使用工業用脂肪製作湯包的黑心事件,此事件引起廣大民眾極度不滿,集體要求三養食品高層人員負責,最終三養食品礙於輿論壓力,除了十幾位管理代表被判決收監外,也回收了流通在市面上數以百萬包計的泡麵,損失可謂慘重。
如此黑心商道,讓三養食品從此聲名狼籍,再加上八〇年代,競爭對手農心推出多款泡麵,順勢取代了三養食品泡麵一哥的地位。
迄今,韓國當地最有名的六間泡麵公司,分別為農心(농심)、不倒翁(오뚜기)、三養(삼양)、八道(팔도)、Yakult(야쿠르트)與青褓(청보)。
但我們光是探究韓國泡麵的起源,尚無法說明他們為何是全世界吃泡麵最多的民族──因為二十一世紀的韓國泡麵,正以晉級又進擊的樣態問世。
◼來自未來的泡麵21號◼
韓國泡麵種類極多,品牌早已突破兩百款。大家熟悉的辛拉麵就是農心招牌產品,且是韓國史上首款銷售額突破一千億韓元(約新臺幣二十五億元)的麵款,可謂韓國泡麵代表。
農心公司泡麵生產技術卓越,號稱一分鐘內可生產出三千包泡麵。截至二〇一六年,辛拉麵的國內外銷售額累計已創下十兆韓元(約新臺幣二千五百億元)佳績,內含約五十公尺麵條的辛拉麵累計賣出超過二百八十億包,換算起來,麵條長度已經可以繞地球三萬五千圈,連接地球與太陽之間往返的距離五次,約十四億公里呢!
除了招牌的辛拉麵,農心公司的產品也屢創銷售新高,如「炸醬口味的義大利麵」(짜파게티),問世一個半月,就突破一千萬包銷售量與一千億韓元銷售額(二〇〇三),為史上第三款突破千億韓元銷售額的泡麵。此外,農心在二〇一五年上市的「炸醬麵王」(짱왕),更是在短短九個月就打破一千億韓元銷售額,是繼辛拉麵(一九九二)、安城湯麵(一九九七)、炸醬口味的義大利麵(二〇〇三)與狸麵(二〇〇七),第五款突破一千億韓元銷售額的泡麵。從泡麵市場市占率來看,農心公司自二〇一〇年起,市占率達六成以上,穩坐一哥地位,緊追在後的是市占率約一成五的不倒翁泡麵公司,而黑心商道的三養則退居到第三名,市占率只有一成,顯見當年三養公司的黑心食品事件,迄今仍深深烙印在消費者腦海中。
回到二十一世紀的韓國泡麵現況,目前泡麵銷售的速度、金額越來越大,種類也越出越多,當地曾推出一支有趣且讓我印象深刻的廣告「泡麵21號」(原機器命名為「RAMENIA 21/라매니아21」,意指「熱衷做泡麵」,而21推想應為「二十一世紀」;以下簡稱為「泡麵21號」),短短兩分多鐘的廣告,充分展現韓國人有多麼熱愛泡麵。
廣告一開始,以「溫水」、「冰水」、「咖啡」與「碳酸飲料」等淨水器開頭,但配音員卻情緒高昂地說道,二十一世紀終於誕生高難度的「泡麵淨水機」(라면정수기)。
乍聽臺詞,讓人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但畫面繼續帶出製造此機器的大型公司NW外觀圖,介紹起全世界第一臺泡麵淨水機──Ramen Water Purifier 21。機臺左上角置入NW公司名,主機設計以時尚銀為主色,搭配藍光LED燈閃爍,還有斗大的跑馬燈字幕與英文語音引導使用者操作。
晉級又進擊的韓國泡麵,就從「Insert Ramen」(放入泡麵)一語開始。
根據旁白介紹,人們只要把未開封的泡麵包,斜放入淨水機內,機臺內建的二百一十五種以上的泡麵品種數據,就會分析剛插入的泡麵款式,而後閃起跑馬燈顯示出泡麵名稱,也會播放此款泡麵膾炙人口的廣告歌曲。
機器分析完泡麵後,人們也不用動手取出包裝,因為泡麵21號的「智慧型包裝處理器」(smart package care)會在機臺內撕開包裝,取出內容物,且把包裝袋折好、折巧、折小,順順地送出機外。
之後,處理程序就會來到「個人專屬泡麵控制」(personal ramen control)。這步驟端看個人平日煮麵習慣,不管是正折或側折,還是習慣把泡麵折成兩半或四片,都有touch選項鍵,讓人保持原有折麵手法,更加衛生地折斷泡麵;另外,吃麵的人都知道,若想要吃淡一點的湯頭,得多加些熱水,泡麵21號也同樣可以將水量調整成自己喜愛的湯頭口味。
不過,泡麵21號最厲害的是內建「配料」,從青蔥、紅蘿蔔、辣椒、火腿、年糕與起司,應有盡有,只要按下按鍵,就會湧出所需配料。
特別的是,韓國人吃泡麵總愛加一顆蛋,均衡一下營養。而泡麵21號也已經想到此點,當人們選擇好麵條、湯頭、配料後,機器便會轉入選蛋模式,操作者這時就可依個人喜好,加入全熟或半熟雞蛋,而雞蛋馬上就俐落地滑落到麵中央,這就是泡麵21號的「色香味俱全模式」(topping combination system)。
廣告最後是人們泡麵時最怕發生的情況──因燙手打翻泡麵。但我們再也不用擔心這點,遵循國際淨水機CEO總裁之名句:「科技需要從頭到尾都保持優雅。」(Technology needs to remain beautiful until the end.)只見畫面裡一臺小型泡麵專用無人機,搭配四組螺旋槳和吸睛的紅色警示燈,使用四支抓手,保持平衡、急速地將泡麵配送到餐桌前──完美配送服務(drone delivery service),讓人優雅地吃上一碗泡麵。
短短兩分多鐘影片,讓人看到韓國社會許多縮影。諸如攝影場地是有著超過十層樓、占地兩三百坪的NW大公司,投射出大財團身影;而無人機配送的設定,則顯示出外送文化之興盛。
泡麵21號的程序,從選購泡麵種類、拆包裝、折麵加配料,與拿筷子、端碗等,完全符合一般日常人在煮泡麵的過程。儘管這臺機器是「概念機」,仍未真正上市,但已表露出人們腦海中所設想的未來生活藍圖,讓人對這臺機器無比期待。
最後要提一點,就是韓國人對未來所想像的概念機不是用來料理其他食物,而是瞄準泡麵,足見他們有多愛吃泡麵了。
◼到便利商店「煮」泡麵◼
每次韓國朋友來臺灣玩,行李箱內除了辣味正統韓式泡菜,少不了的就是幾包泡麵。初期此舉動時常讓我誤會是招待不周或菜色不合朋友口味,讓韓國朋友回到飯店還得「續攤」,拿出泡麵大快朵頤──韓國人連出國都會帶上泡麵,可見多麼離不開家鄉味。
也難怪韓國當地泡麵銷售量逐年增加。據統計,二〇二〇年全國境內泡麵消費金額為一兆一千三百億韓元(約新臺幣二百八十三億元),比起二〇一九年的一兆零五百四十五億韓元,持續成長。
然而光看數字還不足以揭露出二十一世紀當地晉級又進擊的泡麵身影,我們必須來到人們最常去的場域──便利商店,一探究竟。
韓國便利商店密度,於二〇一二年起就超越臺灣與日本,成為世界第一,而我之所以選擇便利商店作為觀察當地文化的重心,在於它是人們最常消費之處,其中包含當地最新文化趨勢。泡麵也是如此。
首先,相較臺灣人喜好於便利商店吃速食便當,韓國人更偏好以泡麵解決嘴饞。韓國便利商店泡麵櫃架上乃是從兩百多種泡麵裡精挑細選的「菁英」熱銷款,因為上架所費不貲,能上架者皆為上上之選。
最讓人感到新鮮的是,在一些新開幕的店內還有「煮」麵機,當顧客付費表明想吃店內的泡麵,店員就會提供鋁箔紙盒、泡麵與餐具,還可依個人喜好,添購雞蛋、泡菜、鮪魚罐頭或起司片等配料。拆封後把麵塊放入鋁箔紙盒,再將麵盒擺放在「煮」麵機電爐上方,按下自己所買泡麵的按鍵,機器便會依此泡麵需求調整出水量與火候,隨之電爐轟轟作響,「煮」起麵來。
透過機器內建的設定,包準煮出來的麵條Q彈、蛋圓不碎散,若是吃不飽,也可選購套餐,搭配三角飯糰或飲料,成為一頓「泡麵正餐」。
當然,有些人喜歡吃軟一點的麵,也可追加煮沸時間與水量,但這並非推薦選項,畢竟煮麵機公司已經嚴格研究過使用多少水煮起麵來才最為美味。
有些更為新型的機器,就似泡麵21號概念機,機身內建配料(如年糕片等),且更強調效率,只要兩分鐘,即可完全煮透麵條,大大縮短等候時間。甚至此機器也能一機多用,除了煮麵,還能微波速食便當、辣炒年糕與水餃之類,極具實用性。
這樣的煮麵機率先出現在各大便利商店,後來便普及到許多飯店、旅館,方便深夜肚子餓的旅客隨時來上一碗泡麵。如今臺灣便利商店也已引進此機器了。
我們都知道,泡麵(instant noodles)不論翻譯成「快熟麵」、「方便麵」、「即食麵」,或「快速麵」、「快餐麵」等,這些名稱皆指向短時間內可煮熟食用的麵製食品,而要求「快速」的時效性,更與韓國人的意識,乃至口頭禪上的「八里八里」(빨리빨리,快一點)、「火病」(홧병,凡事要求快速、急躁)互相呼應。
為什麼韓國人特愛吃泡麵,吃到全世界第一名呢?私想正因為泡麵「快速」這一點,符合韓國人的個性、意識與社會氛圍。
透過韓國泡麵史、泡麵21號概念機,以及便利商店興起的煮麵機,我們就看到韓國人有多麼愛吃泡麵,無怪乎榮登世界最愛吃泡麵的民族。
而晉級又進擊的韓國泡麵現象,除了表示韓國人愛吃泡麵外,也讓人感受到他們連泡一碗麵都要急速地縮短時間,即知其社會的步調是有多麼緊湊忙碌了。
༄༄༄༄༄༄愛吃泡麵世界第一༄༄༄༄༄
◼一年人均超過七十碗◼
二〇一〇年,我初來韓國,最不適應當地飲食文化之一,即是吃泡麵風氣之鼎盛,且韓國人不似臺灣多以泡麵當宵夜,反倒作為正餐吃的人挺多,售價還不便宜。
舉例而言,若到店家吃,一碗泡麵要二千五百韓元(約新臺幣約六十三元)起跳,且麵裡沒有肉,僅是配上泡菜的「辛拉麵」(신라면)。有時候,追加年糕、起司片,價格就躍升到三千─三千五百韓元呢。
二〇二〇年,「世界泡麵協會」(WorldInstantNoodlesAssociation,WINA)指出韓國人是全世界最愛吃泡麵的民族,一人一年平均吃上七十九.七...
作者序
◼《韓味》作者序
久未出新書,距離上一本著作《他人即地獄:韓國人寂靜的自殺》(二〇一八,逗點文創),已過五年時間,但在我忙碌的大學教書生活中寫作的能量與習慣,並未停歇。
這本新書《韓味:剖開韓國人的胃,看透韓國的社會》收錄了我於各大媒體發表與未曾出刊的韓國飲食文化文章,後經數次潤飾,整理成冊,分享給想透過飲食文化,進而認識韓國的朋友們。
全書主要以三大部分構成,內容簡述如下:
第一部分「韓味與韓文化」──主要是以韓國具代表性的食物為重心,挑選出十數種與當地社會或日常息息相關的飲食,發掘其歷史來源或風俗習慣。
諸如韓國人愛吃炸雞,全國颳起一陣開炸雞店的風潮,炸雞店家數竟還超越全球麥當勞店家數,然而在此風潮下,卻造成一些社會議題,例如有人開了店後,沒想到收入竟比上班領薪水還少,甚至有的人還賠了自己的退休金?成本約為一千韓元(折合新臺幣約二十五元)的生雞,沒想到來到炸雞店餐桌上,價格竟飆漲二十餘倍,這其中又牽涉哪些經營問題呢?
另一方面,我也親自走訪美食之都大邱,參訪了「安吉朗烤腸一條街」,才發現到韓國人行銷當地美食,非只純靠CP值,反倒由同一條街所有店家協議出統一定價、菜單,在良性競爭下,打響了「烤腸」名號。
又,不產香蕉的韓國,是基於何種歷史機緣與行銷手段,把「香蕉牛奶」打造成國際知名的國民飲料呢?
此外,大家所熟悉的「年糕」、「煎餅」與「馬鈴薯湯」等韓式美食,以及韓國人日常所吃的「秀美」洋芋片,所喝的「炸彈酒」等,又各自寓含了什麼典故或淵源,都會在書中一一剖析。
第二部分「在韓的臺灣味與日本味」──主要著重在臺、日、韓三國飲食對比,欲跟大家分享的是,當我們在看待文化時,不能只一味追溯起源處,更為重要的是,文化於傳遞過程中,有其流變與互為影響,才成為今日的樣貌──食物也是。
諸如起源於臺灣的珍珠奶茶,為何會深受韓國人喜愛?甚至開在臺灣一般店面、物美價廉的手搖珍奶,來到韓國後卻搖身一變,變成一間間旗艦店,其口味與樣貌、行銷與包裝,與臺灣本土珍奶又有何異同?
臺灣的古早味蛋糕也是如此,經過一次韓流追捧,從韓國紅回臺灣,而多年過後,它再度現身於電影《寄生上流》內,又是呈現出怎樣的興衰與身影呢?而今當地又流行起什麼臺灣味呢?
另外,藉由臺、韓的庶民食物「茶葉蛋」與「炸醬麵」,又如何觀察到韓國經濟景氣與物價通膨?
源自日本偏重鹹口味的拉麵,被引入韓半島後,是如何轉型成為清淡甜味的韓式拉麵呢?甚則韓、日兩國都有的「泡菜」,又是如何在民族自尊心發酵下,於國際間展開長達數年的泡菜主權之爭呢?此外,韓國政府於二〇二一年,為了與中國四川泡菜有所區分,興起一陣改名風,把人們熟悉的「(韓國)泡菜」改為「辛奇」,透露了著何種氛圍?又是否達到預期效果呢?
易言之,我於第二部分會透過比較三國的飲食,讓大家深入了解它們彼此之間的交流面貌與歷史上的愛恨情仇。
第三部分「猶有餘味」──主要是從韓國人每個月都過情人節,乃至特殊節慶、語言、傳說等角度,以獨特視角「間接」介紹韓國的飲食與社會之間的關係。
總而言之,我在這本小書內試圖以貼近人們生活的「韓味」為線索,帶領大家一窺韓國文化之究竟。
最後,於本書付梓之際,特別感謝方寸文創總編少鵬的建議與協助,讓此書更具閱讀性。同時,我也期待以實質購買力支持的朋友們,能有一段愉快的閱讀時光。
當然,文內有任何謬誤,理當由我本人負起全責。謝謝。
◼《韓味》作者序
久未出新書,距離上一本著作《他人即地獄:韓國人寂靜的自殺》(二〇一八,逗點文創),已過五年時間,但在我忙碌的大學教書生活中寫作的能量與習慣,並未停歇。
這本新書《韓味:剖開韓國人的胃,看透韓國的社會》收錄了我於各大媒體發表與未曾出刊的韓國飲食文化文章,後經數次潤飾,整理成冊,分享給想透過飲食文化,進而認識韓國的朋友們。
全書主要以三大部分構成,內容簡述如下:
第一部分「韓味與韓文化」──主要是以韓國具代表性的食物為重心,挑選出十數種與當地社會或日常息息相關的飲食,發掘其歷史來源或...
目錄
《韓味》作者序
➤➤➤第一部分:韓味與韓文化
愛吃泡麵世界第一
*一年人均超過七十碗
*來自未來的泡麵21號
*到便利商店「煮」泡麵
韓國年輕人為何一窩蜂開炸雞店?
*韓國年輕人的未來──餓死、過勞死,或開炸雞店
*炸雞店比全球麥當勞還多
*生雞一千元,但炸雞二萬元
*開了炸雞店,然後呢……?
*實例──朋友開了炸雞店
喝個痛快
*醉在水果燒酒裡
*上流社會愛喝「炸彈酒」
*快咖啡文化
*不產香蕉卻風行香蕉牛奶
這食物讓人嘴巴停不下來
*黏起「我們」的年糕
*是綠豆煎餅還是貧者煎餅?
*馬鈴薯的多重分身
從地方紅到全國
*烤腸烤出一條街
*螃蟹成了「偷飯賊」
*石鍋拌飯的元祖
*杯飯與考試
韓國料理所隱藏的文化史
*以熱治熱,以冷治冷
*狗肉與樊噲
*中國古書裡的韓國烤肉
*「湯」民族是如何煉成的
色香味以外的事
*攪一攪,吃得快
*變瘦又整形的鐵飯碗
*韓國料理的命名原則
*疫情強行改變了飲食習慣
➤➤➤第二部分:在韓的臺灣味與日本味
臺灣奶茶韓國瘋
*韓國人就是愛高熱量
*到三點一刻喝奶茶
*經常洗版IG的手搖飲
臺灣古早味蛋糕興衰史
*登韓前夕的蛋糕大戰
*韓餅與臺味現烤蛋糕
*是羅生門還是鄉愿?
日本麵在韓國改頭換面
*冬天吃冷麵的韓國人
*拿一把大剪刀吃麵?
*冷麵之外──易讓人搞混的韓國拉麵
泡菜不僅僅是泡菜
*愛恨交織的「泡菜主權」爭奪戰
*又見韓國改名風,「泡菜」改名為「辛奇」
你的醋飯,我的紫菜包飯
臺日韓「黑輪」大車拼
臺日韓「招財動物」大車拼
臺灣茶葉蛋「等於」韓國炸醬麵?
➤➤➤第三部分:猶有餘味
每個月都過情人節
韓國人的異味意識
吃喝玩樂過韓國新年
來自食物意象的負面詞語
理想國──食藏山與離於島
附錄──延伸閱讀書目
《韓味》作者序
➤➤➤第一部分:韓味與韓文化
愛吃泡麵世界第一
*一年人均超過七十碗
*來自未來的泡麵21號
*到便利商店「煮」泡麵
韓國年輕人為何一窩蜂開炸雞店?
*韓國年輕人的未來──餓死、過勞死,或開炸雞店
*炸雞店比全球麥當勞還多
*生雞一千元,但炸雞二萬元
*開了炸雞店,然後呢……?
*實例──朋友開了炸雞店
喝個痛快
*醉在水果燒酒裡
*上流社會愛喝「炸彈酒」
*快咖啡文化
*不產香蕉卻風行香蕉牛奶
這食物讓人嘴巴停不下來
*黏起「我們」的年糕
*是綠豆煎餅還是貧者煎餅?
*馬鈴薯的多重分身
從地方紅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