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取決於0.8
日本知名內科醫學博士、被譽為「作家醫師」的志賀貢,曾提出一個關於健康與人生的關鍵數字—0.8。志賀貢表示,從健康方面而言,人的心臟每0.8秒跳動一下,是人體循環的最佳狀態;烹飪時原本加一匙鹽,若改為0.8匙,既能最大限度引出食材的鮮味,對腎臟也不會形成太大的負擔;吃飯時,吃到八分飽就好,有利於胃部的消化吸收……
其實,0.8的智慧不僅僅針對身體健康,更適用於生活的各個層面。正如志賀貢所認為的那樣:「當我們在生活中感到筋疲力竭、完全提不起勁,覺得整個人被工作掏空,發現自己的健康開始走下坡,總覺得家庭生活被繁忙的工作嚴重影響……這,其實都是做得太滿的緣故。」無獨有偶,在杭州的靈隱寺,也有一塊石碑上寫著:「不把力使盡—福」。世界上的一切事物自有其運行的規律,凡事都要有個「度」。
所以,無論在工作還是在生活中,都值得奉行「八十分哲學」:做事盡八分力,不求事事完美,留下餘地,心境會更坦然;愛一個人,也不必緊緊相扣,應保留彼此呼吸的空間;獲取資訊資源,不要「一網打盡」,要有選擇地吸收消化;與朋友交往,不必吹毛求疵,坦誠相待即可……如此,我們才能享受和諧的人生、健康的生活,以及更深層次的快樂。
我們應該為全力衝刺的人生設定限度,為了收穫向前衝刺固然是好的,但人生不是百米賽跑,更像是一場馬拉松,你用跑百米的速度去跑馬拉松,反而錯失風景與終點的從容。為人生設下適度的界線,雖不追求極致,卻能長久安穩地前行。
我們也應該給人生找一個適合的度,不要因為急功近利的短視讓原本的好事變壞,要知道過猶不及啊!就像水果需要時間成熟,一味地催肥助長,恐怕最終不但無法收穫果實,連果樹都會因肥料過多而敗亡。「水至清則無魚」,養魚的水需要潔淨,但若清到毫無雜質,恐怕連水草都無法生存。
這種「有度」的原則,不僅存在於自然,更貫穿於我們的生活。身體保健是如此,那麼生活、工作、人際、愛情哪個不是如此呢?當你面對越來越浮躁的生活節奏、日益沉重的壓力時,不妨提醒自己:「人生要衝更要緩衝」,給自己的熱情打個八折,試著實踐志賀醫師的「0.8生活法則」。
人們習慣於將纍纍果實掛滿枝頭的季節稱之為「金黃色的秋天」。當飽滿的果實散發出誘人的氣息,給人一種豐饒感,隨之而來的卻是那蕭瑟寂寥的冬天,常讓人厭惡不已。但人們卻忽略了,正是因為有冬天的休養生息,大地才會在春天煥發出新的生機,才可能讓人們擁有秋天的收穫。
人生也是如此。我們期待擁有收穫,為此不停地奔波,不懈地勞碌,潛意識中追求完美與巔峰。但我們也該明白,生命需要冬天的休息。只有學會停下來,我們才能積蓄足夠的能量,在人生的秋天迎來真正的成果。
在某個夏日的午後,當你從香甜的小憩中醒來,感受到身體暖洋洋地十分舒適,賴在床上任憑時間流逝……你可曾想過,如果人生能多幾個這樣的午後,哪怕被說是「虛度時光」,也未嘗不可。
當你在某個周末坐在公園的長凳上,感受涼風穿過樹梢,從綠蔭下吹拂而來,手裡拿著一本自己鍾愛的小說,在陣陣微風中悠然自得地欣賞自己喜歡的文字。此刻的你,是否也會告訴自己:若生活能常常這樣,或許,也就足夠了。
這不是逃避現實,更不是不思進取,而是懂得生活的節奏,更是為了蓄積攀登下一個高峰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