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2 項符合
新譯資治通鑑(一)~(四十)(平裝)的圖書 |
新譯資治通鑑(一)~(四十)(平裝) 出版日期:2017-02-06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資治通鑑》是司馬光領銜修撰的歷史名著,全書兩百九十四卷,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至後周世宗顯德六年,記載了戰國初年迄於五代末葉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歷史,宋神宗賜名「資治通鑑」。顧名思義,即史學要「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所以在選用史料以及敘述方面,「專取關國家盛衰,繫生民休戚,善可為法,惡可為戒者」,全書內容緊扣於「治、亂、興、衰」四字上。《資治通鑑》吸收《左傳》、《漢紀》,以及紀傳史敘事的優點,在政治軍事中關注禮樂、曆數、天文、地理及經濟、文化等面向,並極力描繪各種戰爭場景,是一部內容豐富的編年通史。
《資治通鑑》的史學價值主要有三:(1)幫助人們貫通古今、以史為鑑。對於瞭解歷史、總結歷史,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2)按年月日記事的方式編纂,讓讀者能夠掌握大勢,並將一定時期歷史演變的概貌展現在讀者面前;(3)廣泛收集史料,遍及正史、雜說,種類達三百餘種,更添內容的豐富與價值。
本書由張大可、韓兆琦等多位學者教授共同點校注譯。正文以清胡克家本為底本,參考章鈺校記與當今研究成果釐定文字。每卷開頭皆有「題解」,指出該卷大事內容,「章旨」則以注釋段落首尾完備的大事件為單元,述與評結合,提示重要史事。「注釋」詳盡明確、「校記」勘校嚴謹、「語譯」通順流暢。卷末則有「研析」,評點大事、總結史實。真正達到普及學術,雅俗共賞,對於專家學者與一般讀者,都有極大的幫助。
張大可,重慶市長壽縣人,生於一九四○年。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專業畢業,曾任蘭州大學歷史系教授、甘肅省中青年歷史學會會長、北京外國語大學中文系教授兼中文系副主任、中國歷史文獻研究室主任、中國《史記》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主要從事中國歷史文獻學和秦漢三國史的教學與研究,發表有論文百餘篇,出版個人學術專著《史記研究》、《三國史研究》、《中國歷史文獻學》等近十部,並獲得全國及省級社科優秀圖書獎。
韓兆琦,天津市靜海縣人,生於一九三三年。一九五九年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一九六二年復旦大學古典文學研究生畢業。歷任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社會兼職有中國《史記》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著有《史記箋證》、《新譯史記》等二十餘種相關著作,為著名的《史記》與傳記文學研究專家。
《新譯資治通鑑》序
唐太宗嘗曰:「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可見歷史具有「鑑往知來」的效果。中國人最注重歷史。在儒家奉為圭臬的十三部經典中,屬於歷史記載者便佔了四部之多;而清代集圖書之大成的「四庫全書」,更將「史部」列名四部第二,足證歷朝統治者對於編修史書之重視。若從文體分,又以紀傳體、編年體與紀事本末體最為人所熟知。而編年體史書的起源最早。編年體始創於春秋,依歷史發生的先後順序加以編撰紀載,較著名的編年體史書有《春秋》、《竹書紀年》,而將之推上頂峰者,則是司馬光的《資治通鑑》。其記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迄於後周世宗顯德六年,橫跨十六個朝代,時間長達一千三百六十二年。想要瞭解各朝代的興衰更替、透析歷史洪流的固定脈絡,熟讀《資治通鑑》,絕對有助於貫通古今、記取教訓。
敝局自西元二○○一年規劃出版《新譯資治通鑑》,並覓尋對此方面具有相當研究之專家學者,歷經千辛萬苦,終獲中國歷史文獻研究室主任張大可教授,與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韓兆琦教授首肯,共同承擔本書的注譯工作,並從二○○六年開始陸續交稿。經過多年努力,埋首案牘、辛苦撰稿,終在二○一一年全部稿齊。
二位教授於點校、注譯等各方面著力頗深、極富學術性,對於本書的貢獻實功不可沒。然而此時距規劃出版此書已逾十年,一則相關學術成果迭出,或有新舊爭鳴;二則受社會變遷帶來教育發展、思維變化等諸多影響,現今學子與社會大眾的古文能力已不比從前,一般讀者恐難吸收箇中菁華,如此即行出版,有悖初衷。鑑於二位教授年事已高,故此,敝局特別邀請前北京大學中文系侯忠義教授、前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研究員吳樹平先生、北京大學中文系林嵩副教授等多位專家學者,在尊重原稿基礎上,針對書中部分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與修改,期使本書汲取新意並深入淺出,以達學術與普及兼備、雅俗共賞之目標。經過諸位學者專家齊心努力,終至圓滿完成。
本書能夠順利出版,要感謝以下諸位專家學者:張大可、韓兆琦、侯忠義、吳樹平、楊振紅、賴長揚、馬怡、駢宇騫、陳抗、魏連科、張文質、林嵩、汪華龍、滑裕、謝振華、孔令潔、孫秋婷、章鴻昊,共同承擔此一浩大工程。亦要向排校過程中,一同參與相關工作的編輯部同仁致上最大的敬意。因為有大家的通力合作、無私付出,方能使本書順利付梓,不勝感激。本書雖經細心核校,仍恐有所疏漏,尚祈各界方家不吝指教,以使本書俾臻完善。
三民書局編輯部 謹誌
第一冊
刊印古籍今注新譯叢書緣起
《新譯資治通鑑》序
導 讀
凡 例
資治通鑑序 御製
卷第一 周紀一 西元前四○三至前三六九年
卷第二 周紀二 西元前三六八至前三二一年
卷第三 周紀三 西元前三二○至前二九八年
卷第四 周紀四 西元前二九七至前二七三年
卷第五 周紀五 西元前二七二至前二五六年
卷第六 秦紀一 西元前二五五至前二二八年
第二冊
卷第七 秦紀二 西元前二二七至前二○九年
卷第八 秦紀三 西元前二○八至前二○七年
卷第九 漢紀一 西元前二○六至前二○五年
卷第十 漢紀二 西元前二○四至前二○三年
卷第十一 漢紀 三西元前二○二至前二○○年
卷第十二 漢紀 四西元前一九九至前一八八年
第三冊
卷第十三 漢紀五 西元前一八七至前一七八年
卷第十四 漢紀六 西元前一七七至前一七○年
卷第十五 漢紀七 西元前一六九至前一五五年
卷第十六 漢紀八 西元前一五四至前一四一年
卷第十七 漢紀九 西元前一四○至前一三四年
卷第十八 漢紀十 西元前一三三至前一二五年
卷第十九 漢紀十一 西元前一二四至前一一九年
第四冊
卷第二十 漢紀十二 西元前一一八至前一一○年
卷第二十一 漢紀十三 西元前一○九至前九九年
卷第二十二 漢紀十四 西元前九八至前八七年
卷第二十三 漢紀十五 西元前八六至前七五年
卷第二十四 漢紀十六 西元前七四至前六八年
卷第二十五 漢紀十七 西元前六七至前六二年
卷第二十六 漢紀十八 西元前六一至前五九年
卷第二十七 漢紀十九 西元前五八至前四九年
第五冊
卷第二十八 漢紀二十 西元前四八至前四二年
卷第二十九 漢紀二十一 西元前四一至前三三年
卷第三十 漢紀二十二 西元前三二至前二三年
卷第三十一 漢紀二十三 西元前二二至前一四年
卷第三十二 漢紀二十四 西元前一三至前八年
卷第三十三 漢紀二十五 西元前七至前六年
卷第三十四 漢紀二十六 西元前五至前三年
卷第三十五 漢紀二十七 西元前二至西元二年
第六冊
卷第三十六 漢紀二十八 西元三至八年
卷第三十七 漢紀二十九 西元九至十四年
卷第三十八 漢紀三十 西元十五至二二年
卷第三十九 漢紀三十一 西元二三至二四年
卷第四十 漢紀三十二 西元二五至二六年
卷第四十一 漢紀三十三 西元二七至二九年
卷第四十二 漢紀三十四 西元三○至三五年
卷第四十三 漢紀三十五 西元三六至四六年
第七冊
卷第四十四 漢紀三十六 西元四七至六○年
卷第四十五 漢紀三十七 西元六一至七五年
卷第四十六 漢紀三十八 西元七六至八四年
卷第四十七 漢紀三十九 西元八五至九一年
卷第四十八 漢紀四十 西元九二至一○五年
卷第四十九 漢紀四十一 西元一○六至一一五年
卷第五十 漢紀四十二 西元一一六至一二四年
第八冊
卷第五十一 漢紀四十三 西元一二五至一三三年
卷第五十二 漢紀四十四 西元一三四至一四五年
卷第五十三 漢紀四十五 西元一四六至一五六年
卷第五十四 漢紀四十六 西元一五七至一六三年
卷第五十五 漢紀四十七 西元一六四至一六六年
卷第五十六 漢紀四十八 西元一六七至一七一年
卷第五十七 漢紀四十九 西元一七二至一八○年
第九冊
卷第五十八 漢紀五十 西元一八一至一八七年
卷第五十九 漢紀五十一 西元一八八至一九○年
卷第六十 漢紀五十二 西元一九一至一九三年
卷第六十一 漢紀五十三 西元一九四至一九五年
卷第六十二 漢紀五十四 西元一九六至一九八年
卷第六十三 漢紀五十五 西元一九九至二○○年
卷第六十四 漢紀五十六 西元二○一至二○五年
卷第六十五 漢紀五十七 西元二○六至二○八年
第十冊
卷第六十六 漢紀五十八 西元二○九至二一三年
卷第六十七 漢紀五十九 西元二一四至二一六年
卷第六十八 漢紀六十 西元二一七至二一九年
卷第六十九 魏紀一 西元二二○至二二二年
卷第七十 魏紀二 西元二二三至二二七年
卷第七十一 魏紀三 西元二二八至二三○年
卷第七十二 魏紀四 西元二三一至二三四年
卷第七十三 魏紀五 西元二三五至二三七年
卷第七十四 魏紀六 西元二三八至二四五年
第十一冊
卷第七十五 魏紀七 西元二四六至二五二年
卷第七十六 魏紀八 西元二五三至二五五年
卷第七十七 魏紀九 西元二五六至二六一年
卷第七十八 魏紀十 西元二六二至二六四年
卷第七十九 晉紀一 西元二六五至二七二年
卷第八十 晉紀二 西元二七三至二七九年
卷第八十一 晉紀三 西元二八○至二八八年
第十二冊
卷第八十二 晉紀四 西元二八九至二九八年
卷第八十三 晉紀五 西元二九九至三○○年
卷第八十四 晉紀六 西元三○一至三○二年
卷第八十五 晉紀七 西元三○三至三○四年
卷第八十六 晉紀八 西元三○五至三○八年
卷第八十七 晉紀九 西元三○九至三一一年
卷第八十八 晉紀十 西元三一二至三一三年
卷第八十九 晉紀十一 西元三一四至三一六年
第十三冊
卷第九十 晉紀十二 西元三一七至三一八年
卷第九十一 晉紀十三 西元三一九至三二一年
卷第九十二 晉紀十四 西元三二二至三二三年
卷第九十三 晉紀十五 西元三二四至三二七年
卷第九十四 晉紀十六 西元三二八至三三一年
卷第九十五 晉紀十七 西元三三二至三三七年
卷第九十六 晉紀十八 西元三三八至三四一年
卷第九十七 晉紀十九 西元三四二至三四七年
卷第九十八 晉紀二十 西元三四八至三五○年
第十四冊
卷第九十九 晉紀二十一 西元三五一至三五四年
卷第一百 晉紀二十二 西元三五五至三五九年
卷第一百一 晉紀二十三 西元三六○至三六八年
卷第一百二 晉紀二十四 西元三六九至三七○年
卷第一百三 晉紀二十五 西元三七一至三七五年
卷第一百四 晉紀二十六 西元三七六至三八二年
卷第一百五 晉紀二十七 西元三八三至三八四年
卷第一百六 晉紀二十八 西元三八五至三八六年
第十五冊
卷第一百七 晉紀二十九 西元三八七至三九一年
卷第一百八 晉紀三十 西元三九二至三九六年
卷第一百九 晉紀三十一 西元三九七年
卷第一百一十 晉紀三十二 西元三九八年
卷第一百一十一 晉紀三十三 西元三九九至四○○年
卷第一百一十二 晉紀三十四 西元四○一至四○二年
卷第一百一十三 晉紀三十五 西元四○三至四○四年
卷第一百一十四 晉紀三十六 西元四○五至四○八年
卷第一百一十五 晉紀三十七 西元四○九至四一○年
第十六冊
卷第一百一十六 晉紀三十八 西元四一一至四一四年
卷第一百一十七 晉紀三十九 西元四一五至四一六年
卷第一百一十八 晉紀四十 西元四一七至四一九年
卷第一百一十九 宋紀一 西元四二○至四二三年
卷第一百二十 宋紀二 西元四二四至四二七年
卷第一百二十一 宋紀三 西元四二八至四三○年
卷第一百二十二 宋紀四 西元四三一至四三五年
卷第一百二十三 宋紀五 西元四三六至四四一年
第十七冊
卷第一百二十四 宋紀六 西元四四二至四四六年
卷第一百二十五 宋紀七 西元四四七至四五○年
卷第一百二十六 宋紀八 西元四五一至四五二年
卷第一百二十七 宋紀九 西元四五三年
卷第一百二十八 宋紀十 西元四五四至四五八年
卷第一百二十九 宋紀十一 西元四五九至四六四年
卷第一百三十 宋紀十二 西元四六五年
卷第一百三十一 宋紀十三 西元四六六年
第十八冊
卷第一百三十二 宋紀十四 西元四六七至四七○年
卷第一百三十三 宋紀十五 西元四七一至四七五年
卷第一百三十四 宋紀十六 西元四七六至四七八年
卷第一百三十五 齊紀一 西元四七九至四八三年
卷第一百三十六 齊紀二 西元四八四至四八九年
卷第一百三十七 齊紀三 西元四九○至四九二年
卷第一百三十八 齊紀四 西元四九三年
第十九冊
卷第一百三十九 齊紀五 西元四九四年
卷第一百四十 齊紀六 西元四九五至四九六年
卷第一百四十一 齊紀七 西元四九七至四九八年
卷第一百四十二 齊紀八 西元四九九年
卷第一百四十三 齊紀九 西元五○○年
卷第一百四十四 齊紀十 西元五○一年
卷第一百四十五 梁紀一 西元五○二至五○四年
卷第一百四十六 梁紀二 西元五○五至五○七年
第二十冊
卷第一百四十七 梁紀三 西元五○八至五一四年
卷第一百四十八 梁紀四 西元五一五至五一八年
卷第一百四十九 梁紀五 西元五一九至五二三年
卷第一百五十 梁紀六 西元五二四至五二五年
卷第一百五十一 梁紀七 西元五二六至五二七年
卷第一百五十二 梁紀八 西元五二八年
卷第一百五十三 梁紀九 西元五二九年
卷第一百五十四 梁紀十 西元五三○年
卷第一百五十五 梁紀十一 西元五三一至五三二年
第二十一冊
卷第一百五十六 梁紀十二 西元五三三至五三四年
卷第一百五十七 梁紀十三 西元五三五至五三七年
卷第一百五十八 梁紀十四 西元五三八至五四四年
卷第一百五十九 梁紀十五 西元五四五至五四六年
卷第一百六十 梁紀十六 西元五四七年
卷第一百六十一 梁紀十七 西元五四八年
第二十二冊
卷第一百六十二 梁紀十八 西元五四九年
卷第一百六十三 梁紀十九 西元五五○年
卷第一百六十四 梁紀二十 西元五五一至五五二年
卷第一百六十五 梁紀二十一 西元五五三至五五四年
卷第一百六十六 梁紀二十二 西元五五五至五五六年
卷第一百六十七 陳紀一 西元五五七至五五九年
卷第一百六十八 陳紀二 西元五六○至五六二年
第二十三冊
卷第一百六十九 陳紀三 西元五六三至五六六年
卷第一百七十 陳紀四 西元五六七至五七一年
卷第一百七十一 陳紀五 西元五七二至五七四年
卷第一百七十二 陳紀六 西元五七五至五七六年
卷第一百七十三 陳紀七 西元五七七至五七九年
卷第一百七十四 陳紀八 西元五八○年
卷第一百七十五 陳紀九 西元五八一至五八三年
卷第一百七十六 陳紀十 西元五八四至五八八年
第二十四冊
卷第一百七十七 隋紀一 西元五八九至五九一年
卷第一百七十八 隋紀二 西元五九二至五九九年
卷第一百七十九 隋紀三 西元六○○至六○三年
卷第一百八十 隋紀四 西元六○四至六○七年
卷第一百八十一 隋紀五 西元六○八至六一二年
卷第一百八十二 隋紀六 西元六一三至六一五年
卷第一百八十三 隋紀七 西元六一六至六一七年
卷第一百八十四 隋紀八 西元六一七年
第二十五冊
卷第一百八十五 唐紀一 西元六一八年
卷第一百八十六 唐紀二 西元六一八年
卷第一百八十七 唐紀三 西元六一九年
卷第一百八十八 唐紀四 西元六一九至六二一年
卷第一百八十九 唐紀五 西元六二一年
卷第一百九十 唐紀六 西元六二二至六二四年
卷第一百九十一 唐紀七 西元六二四至六二六年
第二十六冊
卷第一百九十二 唐紀八 西元六二六至六二八年
卷第一百九十三 唐紀九 西元六二八至六三一年
卷第一百九十四 唐紀十 西元六三二至六三七年
卷第一百九十五 唐紀十一 西元六三七至六四○年
卷第一百九十六 唐紀十二 西元六四一至六四三年
卷第一百九十七 唐紀十三 西元六四三至六四五年
卷第一百九十八 唐紀十四 西元六四五至六四八年
卷第一百九十九 唐紀十五 西元六四八至六五五年
第二十七冊
卷第二百 唐紀十六 西元六五五至六六二年
卷第二百一 唐紀十七 西元六六二至六七○年
卷第二百二 唐紀十八 西元六七一至六八一年
卷第二百三 唐紀十九 西元六八二至六八六年
卷第二百四 唐紀二十 西元六八七至六九一年
卷第二百五 唐紀二十一 西元六九二至六九六年
卷第二百六 唐紀二十二 西元六九七至七○○年
第二十八冊
卷第二百七 唐紀二十三 西元七○○至七○五年
卷第二百八 唐紀二十四 西元七○五至七○七年
卷第二百九 唐紀二十五 西元七○八至七一○年
卷第二百一十 唐紀二十六 西元七一○至七一三年
卷第二百一十一 唐紀二十七 西元七一四至七一七年
卷第二百一十二 唐紀二十八 西元七一八至七二五年
卷第二百一十三 唐紀二十九 西元七二六至七三三年
第二十九冊
卷第二百一十四 唐紀三十 西元七三四至七四一年
卷第二百一十五 唐紀三十一 西元七四二至七四七年
卷第二百一十六 唐紀三十二 西元七四七至七五三年
卷第二百一十七 唐紀三十三 西元七五四至七五六年
卷第二百一十八 唐紀三十四 西元七五六至七五七年
卷第二百一十九 唐紀三十五 西元七五七至七五八年
第三十冊
卷第二百二十 唐紀三十六 西元七五九至七六○年
卷第二百二十一 唐紀三十七 西元七六一至七六三年
卷第二百二十二 唐紀三十八 西元七六三至六六五年
卷第二百二十三 唐紀三十九 西元七六五至七七三年
卷第二百二十四 唐紀四十 西元七七四至七七九年
卷第二百二十五 唐紀四十一 西元七七四至七七九年
第三十一冊
卷第二百二十六 唐紀四十二 西元七九四至七八一年
卷第二百二十七 唐紀四十三 西元七八一至七八二年
卷第二百二十八 唐紀四十四 西元七八三年
卷第二百二十九 唐紀四十五 西元七八三至七八四年
卷第二百三十 唐紀四十六 西元七八四年
卷第二百三十一 唐紀四十七 西元七八四至七八五年
卷第二百三十二 唐紀四十八 西元七八五至七八七年
卷第二百三十三 唐紀四十九 西元七八七至七九一年
第三十二冊
卷第二百三十四 唐紀五十 西元七九二至七九四年
卷第二百三十五 唐紀五十一 西元七九四至八○○年
卷第二百三十六 唐紀五十二 西元八○一至八○五年
卷第二百三十七 唐紀五十三 西元八○六至八○九年
卷第二百三十八 唐紀五十四 西元八○九至八一二年
卷第二百三十九 唐紀五十五 西元八一二至八一六年
卷第二百四十 唐紀五十六 西元八一七至八一九年
第三十三冊
卷第二百四十一 唐紀五十七 西元八一九至八二一年
卷第二百四十二 唐紀五十八 西元八二一至八二二年
卷第二百四十三 唐紀五十九 西元八二三至八二八年
卷第二百四十四 唐紀六十 西元八二九至八三三年
卷第二百四十五 唐紀六十一 西元八三四至八三七年
卷第二百四十六 唐紀六十二 西元八三八至八四二年
卷第二百四十七 唐紀六十三 西元八四三至八四四年
第三十四冊
卷第二百四十八 唐紀六十四 西元八四四至八四九年
卷第二百四十九 唐紀六十五 西元八五○至八五九年
卷第二百五十 唐紀六十六 西元八六○至八六七年
卷第二百五十一 唐紀六十七 西元八六八至八六九年
卷第二百五十二 唐紀六十八 西元八七○至八七六年
卷第二百五十三 唐紀六十九 西元八七七至八八○年
卷第二百五十四 唐紀七十 西元八八○至八八二年
第三十五冊
卷第二百五十五 唐紀七十一 西元八八二至八八四年
卷第二百五十六 唐紀七十二 西元八八四至八八七年
卷第二百五十七 唐紀七十三 西元八八七至八八八年
卷第二百五十八 唐紀七十四 西元八八九至八九一年
卷第二百五十九 唐紀七十五 西元八九二至八九四年
卷第二百六十 唐紀七十六 西元八九五至八九六年
卷第二百六十一 唐紀七十七 西元八九七至八九九年
第三十六冊
卷第二百六十二 唐紀七十八 西元九○○至九○一年
卷第二百六十三 唐紀七十九 西元九○二至九○三年
卷第二百六十四 唐紀八十 西元九○三至九○四年
卷第二百六十五 唐紀八十一 西元九○四至九○六年
卷第二百六十六 後梁紀一 西元九○七至九○八年
卷第二百六十七 後梁紀二 西元九○八至九一一年
卷第二百六十八 後梁紀三 西元九一一至九一三年
第三十七冊
卷第二百六十九 後梁紀四 西元九一三至九一七年
卷第二百七十 後梁紀五 西元九一七至九一九年
卷第二百七十一 後梁紀六 西元九一九至九二二年
卷第二百七十二 後唐紀一 西元九二三年
卷第二百七十三 後唐紀二 西元九二四至九二五年
卷第二百七十四 後唐紀三 西元九二五至九二六年
第三十八冊
卷第二百七十五 後唐紀四 西元九二六至九二七年
卷第二百七十六 後唐紀五 西元九二七至九二九年
卷第二百七十七 後唐紀六 西元九三○至九三二年
卷第二百七十八 後唐紀七 西元九三二至九三四年
卷第二百七十九 後唐紀八 西元九三四至九三五年
卷第二百八十 後晉紀一 西元九三六年
卷第二百八十一 後晉紀二 西元九三七至九三八年
第三十九冊
卷第二百八十二 後晉紀三 西元九三九至九四一年
卷第二百八十三 後晉紀四 西元九四二至九四四年
卷第二百八十四 後晉紀五 西元九四四至九四五年
卷第二百八十五 後晉紀六 西元九四五至九四六年
卷第二百八十六 後漢紀一 西元九四七年
卷第二百八十七 後漢紀二 西元九四七至九四八年
第四十冊
卷第二百八十八 後漢紀三 西元九四八至九四九年
卷第二百八十九 後漢紀四 西元九五○年
卷第二百九十 後周紀一 西元九五一至九五二年
卷第二百九十一 後周紀二 西元九五二至九五四年
卷第二百九十二 後周紀三 西元九五四至九五六年
卷第二百九十三 後周紀四 西元九五六至九五七年
卷第二百九十四 後周紀五 西元九五八至九五九年
進資治通鑑表
獎諭詔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