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上任不久的江內閣,對於台灣經濟的鬱卒,創了「悶經濟」這個新詞。有專家說文解字,將「悶」解為「一個人的心被關在門裏」,亦即心情不爽快,因為心被關在門裏,看不到門外、看不到明天,於是衍生出「鬱」、「窄」、「恨」等,而且不快樂的心情還向內燒呢!今天的台灣,豈只經濟悶,內政、外交等各方面哪個不悶?層層疊疊的問題,似乎也都怪政府不去解決。
政府能不能、應不應該負責解決問題,已經不是問句,而是被肯定了。那麼,千絲萬縷問題中。哪些該優先呢?就全民最關切的經濟問題,本期《經濟前瞻》就將其作為焦點課題。
我們總共選了六大課題,分則是降稅、自由經濟示範區、加入TPP、核電廠風險、產學合作,以及水資源管理,各以一篇專文剖析之。降稅以期交稅為例,自由經濟示範區則強調協助台灣產業脫胎換骨,加入TPP則以對農業之衝擊和因應為主,核電廠風險著眼於民眾主觀認知,產學合作則是強化創新生態內部連結,至於水資源管理,則主要是因應氣候變遷該如何做。雖然是提供江內閣施政參考,一般民眾也當然可以閱讀思考,在自由民主社會裏作為公民發聲的參酌。
「錯誤的政策比貪污更可怕」說的是政府的「公共政策」,而個人也隨時都在做決策,不論是個人或政府,都是由「觀念」帶動的,也就是所謂的「人者心之器」,觀念是在後天養成的,因而傳布正確經濟觀念就非常重要。本刊「經濟觀念」欄的文章乃肩負此任務,本期關於「愛之適足以害之」的詮釋文章值得讀者們省思。一如以往,其他欄面也都安排值得一讀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