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執行主編的話
美國川普雖然個人行事風格爭議不斷,但在上任之後,很確定的是目前政策並沒有重大的髮夾彎;無論外界對其政見的批評為何,川普很認真地執行競選期間的政見。
川普認為整個世界經貿環境,許多地方對美國不公平,使美國受到傷害,最主要的指標就是巨額的貿易赤字,川普認為貿易赤字過高是造成美國製造業工作流失、競爭力下滑、經濟表現不佳的主要原因。而美國的貿易赤字就是過去美國失敗的FTA以及貿易夥伴不公平貿易行為所造成。因此為確保美國權益,唯有重新評估美國FTA政策,並抑制貿易夥伴不公平貿易措施,美國才有機會再次偉大。
基於此,本期以「美國新政下亞太經貿新變局」為焦點,探討美國政策新發展下及對臺灣的影響。我們以深入淺出方式呈現五篇文章,分別為:全球區域經濟整合新趨勢(劉大年、許茵爾)、沒有美國的TPP將會如何?(顧瑩華)、美國川普新政對臺灣貿易發展之機會與挑戰(楊書菲、高君逸)、美國重振製造業及對臺灣之影響(黃士真、劉昱辰)、亞太變局下臺灣落實新南向的挑戰與機會(楊書菲、吳玉瑩)。經由這些文章不僅可以使讀者了
解在反全球化的基調下,川普政府如何推動區域經濟整合及國內政策;以及沒有美國的情況下TPP的發展,對於臺灣參與區域經濟整合有相當的參考價值。我們也分析在美國推動製造業回流下,對於臺灣的機會與影響,以及在此變局下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的建議。另外這一期也收錄了未來最有可能首先完成談判的日歐盟經濟夥伴協定(EPA)的最新動態,使讀者可以了解日本及歐盟二大經濟體參與經濟整合的最新動態。
除了區域經濟和相關文章外,本期也就國內公平交易法問題,中國大陸一帶一路以及金融改革問題,以及國內觀光業的競爭力等,有深入的分析。
劉大年 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 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