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先行者:紀念林孝信】 編按 鄭鴻生
一九七〇年代海外保衛釣魚台運動的一位重要領導者林孝信,已於2015年12月20日逝世。林孝信在投入保釣運動之前是個全心全意抱著科學救國理想,而較無政治與社會意識的芝加哥大學物理系博士生。然而七〇年代的海內外保釣運動不僅復甦了五四運動的愛國精神,還帶來台灣出身知識分子的左轉,而且在北美洲投入運動者,又大多數是像林孝信這樣的理工科學生。他們從科學救國的理想到保土衛民的激情,再到左翼啟蒙的震撼,展現了戰後台灣新生代所走過的一條深具時代性的成長之路。
為了紀念他,本期刊出林孝信的夫人陳美霞教授、友人陳明忠與李易昆兩位先生,在1月10日台南告別式上的追思文。除此之外,本刊的「戰後左翼口述計畫系列」有幸在林孝信去年(2015年)4月罹病入院前的3月24日,完成了他的訪談,讓他對一生的成長、志業與波折娓娓道來。這是在他一心投身政治與社會運動中少有的對其一生的自剖,極有助於我們對他個人及所走過的這個動盪時代的理解。
本刊亦將於下一期繼續刊登數篇林孝信家人與友人的追思文,歡迎有興趣的讀者進一步閱讀。
【專號:非洲當代思想家馬穆德.曼達尼(Mahmood Mamdani)】
〈導論:非洲當代思想家馬穆德.曼達尼(Mahmood Mamdani)〉 陳光興
對於中文讀者而言,在歷史與結構位置上一樣同屬於第三世界,兩岸四地及包括新馬的華文世界,其實與亞、非、拉各地分享著諸多共通的經驗:殖民、內戰、冷戰、移民、難民、後發資本、壓縮現代、威權統治、強人政治、族群矛盾、民主轉型等等,但也正因為這些經驗所帶來的迫切壓力,造成我們慣於將目光投向試圖學習、超趕的歐美,而與這些地區缺乏更為積極、具體的認識與互動,無法建立更為多元的參照,豐富我們的自我理解、定位與認知;特別是處於所謂全球化的時代,少了亞非拉的知識視角,對於世界的理解都失之偏頗。
因為推動2015年「萬隆/第三世界六十年」系列活動的緣分,結識了非洲當代思想家馬穆德.曼達尼(Mahmood Mamdani),一年多來閱讀了他的重要專著,一起貼身工作,閱讀、對話與相處中受到相當多的啟發。透過初步的譯介,期待耐心的讀者能夠在閱讀中慢慢發現他在樸實無華的書寫中所展現的思想方式,暗含了尋找另類知識出路的可能性,他極為落地的理論化工作是建立在歷史的分析上,不僅有見地,有解釋力,也對現實的困境有膽識地提出解套的政治想像,我想這是第三世界知識分子所共同分享的情懷,不會只滿足於所謂客觀、抽離式的分析,而與眾不同之處在於他以知識介入重大的議題時,都是以深厚的學術研究為基礎,對於問題有完整的把握,又具有冷靜論辯的理論高度。
非洲與亞洲地區的構成雖然差異很大,但是又有許多經驗與我們互通,藉由彼此的相互參照,相信能開展出新的問題意識,相互揭示遮蔽掉的核心議題。特別是有幸透過曼達尼與去年離世的友人Sam Moyo接觸到泛非思想團體「非洲社會科學研究發展委員會」(Counci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Science in Africa,縮寫CODESRIA),這個跨國平台四十多年間深耕出屬於非洲的現代知識傳統,造就了有前瞻性視野的分析,也形成了跨越國家的非洲區域內與跨洲比較研究的視野與能耐,在世界範圍內是獨具一格的知識社群,在許多方面比我們超前。希望藉由把曼達尼的思想工作帶入中文與亞洲的語境,讓我們能夠開始與非洲的思想界形成目前無法預測的互動關係。也期待在過去有遠見的前輩們已經開啟「第三世界」的道路上,會有更多有心的朋友們能夠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開展與亞非拉地區的知識連帶。
作為初步對於非洲思想界的譯介,本專號翻譯了曼達尼的三篇近作與一篇訪談,這三篇文章的論據立足非洲而所觸及的議題──人權/和解、移住民的殖民主義、大學的去殖民──對中文世界並不完全陌生,可以建立起來理解非洲狀況的銜接點,本刊特別製作的訪談希望有助於了解作者的生命軌跡與其所處大歷史之間的勾連,期待在未來能夠陸續以讀本與專著翻譯,讓讀者能夠對非洲當代思想有更為進一步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