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1 項符合
人間思想第10期的圖書 |
![]() |
人間思想第10期 出版社:人間 出版日期:2015-09-01 規格:23*17*2cm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本刊自我定位為中文的國際刊物,在深耕在地的同時,把自身更緊密地鑲嵌在亞洲與第三世界的內在。我們要重新聯繫上並挖掘出區域中具有批判性的思想資源、開出更廣闊的人間視野、對這個危機滿布的世界提出更貼近歷史的解釋,並尋找介入現實與開創歷史的新契機。
◎ 內容簡介
【專號:重返馬來亞】
2014年8月在吉隆坡,由亞際書院「亞洲現代思想計畫」(新馬辦公室)主辦、吉隆坡暨雪蘭莪中華大會堂與華社研究中心協辦了一場「重返馬來亞:政治與歷史思想」的國際學術研討會。當時集聚了來自新馬印、台港、日本及沖繩的知識人,以馬來亞的問題意識作為對話和交流的基礎。
當時會議擬定了三個主要方向:一是有關馬來群島政治思潮,希望能深入了解馬來知識界如何分析獨立建國前湧現的各種思潮,彼此之間的競爭和關聯等問題。群島政治的思潮競爭,不僅深刻影響新馬印獨立建國後的政治生態和發展,如何看待這一段歷史,也是去殖民工程的自我檢視。過去在討論馬來亞問題時,中文學界較少關注馬來群島思潮的多元性,以及思潮內外的「相互性」關係。「內」是指馬來思潮內部之間的思想競爭,「外」則是它和華裔、印裔思潮甚至區域和國際之間思潮的相互影響。
二是有關左翼思想。新馬的左翼力量,是馬來亞時期重要的政治和社會力量,無論是左派或馬來亞共產黨(以下簡稱馬共),不僅在抗日、抗英和爭取獨立上形成龐大的勢力,前者甚至在論述上也嘗試建立跨族群的多元平等意識。不過新馬印的左翼源流各有脈絡,添增其複雜性,如江河各有源頭分支,卻又在一些關鍵歷史契機上有所交滙。
三是有關馬來亞意識與認同。馬來亞意識和認同並非自證自成,它在特定歷史時間中成形,得追問的是:究竟是怎樣的條件賦予意識和認同建構的可能?另外,它又如何形塑成為想像共同體,其內容是什麼,背後有沒有支持的價值意識,抑或落入被操控的情感和精神工具?例如五○年代提出的「馬來亞國族」的概念,不能只簡單視為在地化的認同,實際上也被灌注反共的情感投射。
本專號特別選了和以上幾個方向相關的四篇論文,阿都拉曼.恩蓬(Abdul Rahman Embong)的〈構想民族(國家),思想的歷史與歷史的思想〉和孔莉莎(Hong Lysa)的〈馬來亞夢或新加坡夢魘〉)是以英文書寫,莫哈默.沙勒.藍利(Mohamed Salleh Lamry)的〈第十支隊鬥爭史〉和何啟才的〈馬來亞共產黨的南下策略與意義〉則以馬來文和中文書寫,我們把其中非以中文撰述的三篇文章都翻成中文,希望和更多的華文讀者交流。
【戰後左翼思想計畫——以陳映真為線索】
暗夜中的掌燈者:姚一葦與1960年代
【專號:重返馬來亞】
編按
構想民族(國家),思想的歷史與歷史的思想
馬來亞夢或新加坡夢魘?
第十隊鬥爭史
馬來亞共產黨南下的策略與意義
後記:重返馬來亞
【戰後左翼口述計畫系列(一)——以陳映真為線索】
編按
不合時宜的成長路:林載爵訪談錄
【異議】
絕對現代的反現代
【萬隆/第三世界六十年】
編按
全球團結對抗單邊主義
萬隆會議五十年後:「南方」人民重新團結?——訪談薩米爾‧阿敏(Samir AMIN)
【2014亞洲現代思想年度講座:Ashis Nandy(續)】
印度政治文化的「立」與「破」
野性的異見語言:對我們所處的世界種種反叛行為的導讀
【視覺筆記:樂生的國際連帶行動】
編按:汙名連線的可能性
光榮戰鬥:樂生運動為何進行國際串聯?——訪談李添培先生
戰鬥的棲所:在全生園與樂生重逢
希望在樂生:一段台馬漢生病院交流故事側記
【學術‧運動】
編按
富士康:世界工廠體系下中國工人的困境
關於中國新工人階級形成的一點思考
學術干預政治的可能性?
【現場】
圖畫想要什麼?——香港雨傘運動期間的圖像之戰
站在青春的邊緣
【家庭作業】
亞洲的另一個角落:我的緬甸經驗
【讀書】
以「民族文學」為媒介的東亞知識連帶:2014年亞際青年學者論壇參觀心得
作者/譯者/校訂者簡介
《人間思想》稿約
《人間思想》書訊
人間思想
Renjian Thought Review
第十期
2015年夏季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