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緒論
1.1 深水地質災害定義
1.2 深水地質災害研究歷史和現狀
1.2.1 深水地質災害研究歷史
1.2.2 深水地質災害預警現狀
1.2.3 我國深水地質災害研究現狀
1.3 深水地質災害類型
1.3.1 海底滑坡
1.3.2 天然氣水合物
1.3.3 淺層氣
1.3.4 淺水流
1.3.5 地震海嘯
1.4 深水地質災害監測和預警關鍵技術
1.4.1 綜合地球物理識別和預測技術
1.4.2 原位監測技術
1.4.3 數值模擬與風險定量評估技術
1.5 南海的深水地質災害問題
1.5.1 海底滑坡
1.5.2 天然氣水合物災害
1.5.3 淺層氣
1.5.4 淺水流
1.5.5 地震海嘯沉積
第2章 海底滑坡
2.1 海底滑坡的概念
2.2 海底滑坡的分類
2.3 海底滑坡的觸發機制
2.4 海底滑坡的識別特徵
2.4.1 調查方法
2.4.2 地球物理回應特徵
2.5 神狐海底滑坡
2.5.1 神狐海底滑坡結構與識別
2.5.2 滑坡的控制因素
2.5.3 海底滑坡的發育模式
2.6 白雲海底滑坡
2.6.1 滑坡區地貌及地震回應特徵
2.6.2 海底滑坡時間的界定
2.6.3 海底滑坡的控制因素
2.6.4 海底滑坡發育模型
2.7 瓊東南深水海底滑坡
2.7.1 瓊東南塊體搬運體系的地震識別特徵
2.7.2 成因機理探討
第3章 天然氣水合物災害
3.1 天然氣水合物概念及分類
3.1.1 水合物生成災害
3.1.2 水合物分解災害
3.2 天然氣水合物災害觸發機制及特徵識別
3.2.1 天然氣水合物災害觸發機制
3.2.2 水合物特徵識別
3.3 實例研究
3.3.1 地質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