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性”是當代西方文學理論中的一個重要關鍵字,其內涵和意義由文學理論範式決定。語言學范式中,文學性是文本固有的和內在的特性,表現為語法、技法、形式或結構等客觀層面。現象學范式中,文學性指文學的意向性,是一種主觀建構的產物。修辭學范式中,文學性指修辭性,內在于文本之中,決定著文本和閱讀的意義。文化學范式中,文學性指範例性,指文學處於理論普遍性與文本具體性之間的某種特殊功能或用途。隨著當代文學理論從語言學範式到現象學範式,再到修辭學範式,最後到文化學範式的發展,文學性的意義經歷了一個從學科意義到經驗意義,再到修辭意義,最後到理論意義的不斷建構與重構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