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司馬光編成了從戰國到五代一千三百多年的編年史資治通鑒,南宋朱熹又根據謂「綱」,一方面是史實的提綱,具有標題的作用;同時作者又通過精簡概括的文字,表達出自己對於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看法,它的提法代表著作者的歷史觀。「目」是「綱」的詳細記述。明、清人用這種體裁來寫歷史的有不少家,他們的書往往在名稱上加上「綱鑒」字樣,像袁黃的歷史綱鑒補,王世貞的綱鑒會纂,以及這部綱鑒易知錄都是。這類的書都是簡明易讀的,不是什麽專著,所以流傳較廣。
本書從帝堯陶唐氏起有千支紀年,為使讀者有明確的時代概念,點校時又添注了公元年數。這兒需要說明一點:中國歷史有正確年代可紀是從公元前八四一年「周召共和」開始的,「周召共和」以前的紀年只憑干支推算,並不完全正確。
綱鑒易知錄刊行以來,有各種翻刻本和翻印本。據了解,共有二十多種。這些本子大多校對不精,各有一些脫誤。這次校點是用脫誤較少的掃棄山房石印一作底本,跟其他的一些刻本互相參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