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音樂是唯一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具有矛盾屬性的語言,那麼音樂的創造者就堪與神相比,而音樂本身就是人類科學的終極奧秘。——克洛德·列維-斯特勞斯(Claude Lévi-Strauss)現在聽音樂的人數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多。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聽眾人數急劇增加。
唱片、廣播以及電視使音樂能夠接觸到無比廣泛的大眾,這是五十年前任何人都預料不到的。儘管有聳人聽聞的言論稱,錄製品將會讓歌劇院和音樂廳空無一人,但觀看現場演出的觀眾卻在成倍增加。受我個人喜好的影響,本書主要關注的是古典或西方“藝術”音樂,而不是“流行”音樂。
這兩種音樂竟然變得如此迥異,真是令人遺憾。19世紀後半葉,隨著中產階級財富的增加,人們對通俗音樂消遣的需求也隨之增長。在這個時期出現了奧芬巴赫(Offenbach)、兩位約翰·施特勞斯(Johann Strauss)、夏布裡埃(Chabrier)、蘇利文(Sullivan)以及一些輕音樂作曲家,這些天才作曲家至今仍令我們著迷。
這一傳統被格什溫(Gershwin)、傑羅姆·科恩(Jerome Kern)和歐文·柏林(Irving Berlin)等作曲家延續到了20世紀。直到20世紀50年代,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之間的差異才逐漸擴大成一條幾乎不可逾越的鴻溝。
儘管音樂能夠被廣泛傳播,但音樂本身仍然是一個謎。對於那些熱愛音樂的人來說,音樂太重要了,失去音樂是對他們殘酷至極的懲罰。此外,不僅是專業人士,那些有天賦的業餘愛好者也都把音樂視為生命的核心。
的確,相比於沒學過音樂創作的人,學習過創作的人對音樂作品結構的理解會更加透徹。對於會演奏樂器或會唱歌的人來說也是如此,他們可以主動參與到音樂中,從而豐富自己對音樂的理解。
在絃樂四重奏中演奏,哪怕只是在大型合唱團中當一個無名歌者,對參與者來說都是提升生活質量的活動,而且是不可替代的。即便是不識譜和從未學過樂器的聽眾也能深受感染,對參與者來說,只要一天不以某種方式參與到音樂中,這一天就荒廢了。
在現代西方文化的背景之下,音樂的意義讓人迷惑不解。許多人認為藝術是奢侈品而不是必需品,文字或圖片才是影響人類心理活動的唯一途徑。那些不喜歡音樂的人認為,音樂除了提供轉瞬即逝的快樂之外沒有任何意義。他們認為音樂只是浮於生活表面的虛飾,是一種無害的嗜好而非必需品。
毫無疑問,這就是為什麼如今的政治家很少把音樂列為他們教育計劃的重點。現如今,教育日趨功利化,以高薪工作為導向,不重視充實個人素養,音樂可能會被當作一門“額外”的學校課程,只有富裕的家庭才能擔負得起,對於沒什麼音樂“天賦”的學生來說,則沒有學習的必要。那種認為音樂可以強大到對個人和國家產生或好或壞影響的觀點已經消失了。
在由視覺和語言主導的文化中,音樂的意義是令人困惑的,也是被低估的。音樂家和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音樂愛好者都知道,儘管感官上的愉悅的確是音樂體驗的一部分,但偉大的音樂帶給我們的絕非僅限於此。然而,它究竟帶來了什麼,是很難解釋清楚的。本書是一次探索性的搜尋,試圖發現音樂何以對我們影響至深,緣何屬我們文化中如此重要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