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次序言:雅典、耶路撒冷與中國(唐文明)
導論 關于德法次序的哲學研究
0.1 緣起:現代政治建構的十字路口
0.2 一個必要的邏輯性起點:哲學與社會科學
0.3 德法次序概念:探討道德和法律關系的一種哲學預備
0.4 本書的基本框架
上篇
第一章 權利論:法律優先的政體模式
1.1 安全及其法權
1.1.1 道德優先政體為何不可能?
1.1.2 法律優先政體如何可能?
1.2 財產及其法權
1.2.1 道德優先政體之無效
1.2.2 法律優先政體之有效
第二章 義務論:道德優先的政體?
2.1 道德優先?
2.1.1 普遍法治的公民社會
2.1.2 法治?還是德治?
2.2 倫理優先?
2.2.1 并非“自在自為”的法和道德
2.2.2 “自在自為”的倫理國瘃
第三章 德法之辨:古典和現代
3.1 何種法治? 何種德治?
3.1.1 現代法治批判:平等優先的道德政治
3.1.2 現代德治批判:等級優先的道德政治
3.2 古今德法之爭
3.2.1 道德優先:等級對平等
3.2.2 道德優先與法律優先:雅典對耶路撒冷
3.2.3 德與法:本質性自由與實存性自由
第四章 德法之間:本質性自由和實存性自由
4.1 品德:民主(平等)與真正的民主(平等)
4.2 禮俗:自由與真正自由
4.3 誰之民主? 何種自由?
下篇
第五章 “哲學”和“正名”:道德和文明
5.1 “哲學正名”的提出
5.2 “哲學”的“正名”
5.3 “正名”的“哲學”
第六章 “刑名法術”:傳統法家與現代法家
6.1 法制與法治
6.2 “因道全法”
6.3 “道” “德”及其“解” “喻”
6.4 刑名參同
第七章 仁政:陽儒陰法?
7.1 仁教
7.2 “仁”與“智”
7.3 仁政
7.4 非“正名”
第八章 禮治:隆禮重法
8.1 禮義明分
8.2 禮樂教化
8.3 禮在法先
8.4 “禮”與“正名”
結語:止乎禮
參考文獻
后記